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广州市 | 深圳市 | 珠海市 | 汕头市 | 佛山市 | 韶关市 | 河源市 | 梅州市 | 惠州市 | 汕尾市 | 东莞市 | 中山市 | 江门市 | 阳江市
   湛江市 | 茂名市 | 肇庆市 | 清远市 | 潮州市 | 揭阳市 | 云浮市
中山市地图
中山市地图
点击看大图

中山市的景区景点
   

中山市的风景图片
中山市得能湖公园
中山市得能湖公园
中山市南区文化中
中山市南区文化中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夜景
中山市夜景
中山市西堤路
中山市西堤路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江滨西路
中山市江滨西路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美景
中山市大涌镇卓旗
中山市大涌镇卓旗
中山市兴政路
中山市兴政路
中山市东区街道
中山市东区街道
中山市民安街
中山市民安街
中山市中山港大道
中山市中山港大道
中山市岐江公园
中山市岐江公园
首页 >> 广东 >> 中山市
区号:0760
邮编:528400
面积:1800.14平方公里
人口:445.82万人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政府驻地:东区街道松苑路1号
行政区划:8个街道、15个镇
车牌代码:粤T
火车站: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榄站、古镇站、南头站、南朗站
著名景点: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孙文西路步行街、岐江公园、中山影视城、中山市博物馆、孙文纪念公园
 

地区概况

  中山市,古称香山,因盛产沉香而得其名,广东省辖地级市,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地区性中心城市之一、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之一、国家Ⅱ型大城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江、北江下游出海处;是全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全市面积1783.67平方千米,辖8个街道、15个镇。 中山市常住人口445.82万人。

  古代香山是孤悬于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境域为现今的五桂山和凤凰山(今为珠海市)及周围的山地和丘陵地,即石岐至澳门一带的陆地。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广州府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中山亦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广府菜的发祥地之一;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华侨之乡的美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行政区划

  中山市辖8个街道、15个镇:

  街道: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火炬开发区街道、民众街道、南朗街道

  镇: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三角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属南越,当时聚居在广东地区是被称为“南越”(百越的一种)的少数民族,包括壮族、畲族、黎族等。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中山属南海郡广州府番禺县辖地。
  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中山属南越国领地。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中山重回汉朝中央管辖。
  秦汉时期,开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国时,中山属于吴国领地。
  西晋末年,晋朝皇族之间爆发了史称“八王之乱”的宫廷权力争斗,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岭南,其中一部分来到香山岛上。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东官郡,中山改为东官郡辖地。
  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永初元年(420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中山属东莞郡辖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中山属广州府宝安县(古东莞县)辖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中山属广州府东莞县辖地。因为中山盛产海盐,官府开始在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立了名为香山镇的军事营镇。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陈天觉建议改香山为县,获诏准,升级为香山县,中山始有县级行政区划,此时的香山县隶属于广州府。
  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军的追杀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灭亡后,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员的后裔流落定居于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区开始淤积成陆,此时才与大陆相连。
  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逐步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香山县围垦的田地在不断增加,农业产量也在提高。
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改成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
  辛亥革命后属广东省。
  民国十四年(1925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县。
  1949年后,先后属珠江、粤中、佛山地区。
  1951年1月,中山县设置1个区级镇(石岐镇)、11个区。
  1953年3月,改设17个区、3个区级镇。同年6月,中山县分出珠海县后,全县设15个区,3个区级镇。
  1953年3月12日,内务部批准设立石岐市(省辖市),以中山县石岐镇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1955年8月,全县各区均以区(镇)所在地命名。
  1957年2月,撤区改设乡,15个区改划为34个大乡。
  1958年8月,各大乡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全县34个公社合并为7个大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辖34个耕作区。
  1959年3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岐市,将原石岐市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中山县。
  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为石岐镇;12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县级镇,仍称中山县石岐镇,属中山县和佛山专区双重管辖。
  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制,其中张家边区辖榄边、南蓢、翠亨等7个公社。
  1963年初,撤销区建制。
  1976年12月,全县设3个区级镇、25个公社。
  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
  1988年1月7日,升为地级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南沙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行政管辖面积1783.67平方千米。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千米,东南至澳门65千米,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

  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气候特征

  中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1981—2010年)气温为22.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886毫米,日照时长1705.4小时。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8.2日。灾害天气主要有台风、暴雨和强对流。中山空气质量优良,森林植被指数高,生态环境好,气候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

  水文水系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东临伶仃洋,珠江八大出海水道中有磨刀门、横门、洪奇沥等三条经市境出海。市境内平原广阔,山丘起伏,雨量多而强度大。水系可以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明显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中山市平原河网是珠江河口区网状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呈现大致自西北向东南伸展的扇形网状河系。市境内平原河网的河道,河床高程均处于海平面以下,且坡降很小。绝大部分河床的纵横剖面均表现为波状起伏,仅磨刀门水道河床的纵剖面出现倒比降。中山市低山丘陵区的河流,大部分流入珠江各干支流,小部分独流注入珠江河口湾伶仃洋,因此仍属珠江水系。受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的影响,各河溪表现出以五桂山为中心向四周流散的放射状网格分布的特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中山市全日制高等教育在校学生5.69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1.13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2.96万人;小学在校学生37.82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5.81万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0%,普通高考录取率为96.9%。

  文化事业

  中山市共有市级文化、文物行政事业机构11个。其中文化机构5个,文物机构6个。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2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6.07万户,全市有市级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量721.45万册(件)。全年出版报纸9450万份,杂志12万册,图书(总印数)8.79万册。有市级和镇级档案馆共25个。

  医疗卫生

  中山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17家,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医院6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1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家,临床检验等其他机构7家。全市医院中,三级医院12个,二级医院25个,一级及未定级医院32个;基层医疗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0个,门诊部(所)1174个,村卫生室7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185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230人、注册护士15290人。拥有医疗床位16683张,其中医院16594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9张。

交通运输

  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位于广佛、深港、珠澳三大极点之间,拥有中山港、小榄港、神湾港、黄圃港四大港口。从这里,一小时内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中山90千米半径内拥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国际机场,以及南沙港、盐田港、蛇口港、高栏港四大深水港。推进深中通道、广中江高速、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等一批路网工程建设和湾区西部地铁网一体规划建设,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打造“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谋划“二纵三横”轨道交通网,打造大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深中通道将建成通车,中山半小时即可到达深圳,一小时到达所有湾区城市,辖区镇街半小时接驳深中通道。

  轨道铁路
  广珠城际铁路,简称广珠城轨,由北面的广州市广州南站途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南至珠海市拱北口岸的珠海站,并经延伸线连接珠海机场,又设一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经中山市古镇,跨西江,连接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东甲。该线和广深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A」字型网络中的两条主干线。2011年1月7日正式通车,从广州南站到珠海北站最快仅需41分钟。
  深茂高速铁路(建设中),深茂铁路东起深圳北站,终点至茂名东站。其中,深茂铁路将在中山设中山北站、中山西站。
  中山市共有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榄站、古镇站、南朗站、南头站、东升站共7座铁路车站,均为广珠城际铁路的站点。

  高速公路
  G0425广澳高速公路,S43广珠西线高速公路、S26深罗高速公路、拟建的中开高速公路共同构成了中山高速交通大骨架。

风景名胜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东临珠江口,西靠五桂山,毗邻港澳,距中山市城区约20千米,距广州城区约90千米,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总面积达3.15平方千米。旅游区涵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和犁头尖山五个核心景区,呈现了孙中山从出生成长到进行革命活动的相关历史遗迹。
  2016年11月4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被原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景区。

  中山詹园

  詹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北台村,105国道旁,占地百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1998年,是由园主黄远新先生亲自设计,聘请数百名苏杭能工巧匠历时5年为父母建造的一处淡雅精致、颐养天年的静心居所。为彰显严爱、永志慈恩,园主以父名命桥,以母姓冠园。2003年,这座原本只是私家庭院的园林开始对外开放,自此,詹园以“孝”闻名岭南。
  詹园以孝道文化为主题,兼及国学经典、礼乐射艺、汉字楹联、琴棋书画,故是一座文化之园。 [2]融江南建筑与岭南建筑为一体,是一座古典庄园式建筑群体。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并借助文学、地理、书画和建筑等诸多艺术,展示我国的文学历史、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等观念。

  华艺广场景区

  华艺广场景区位于“中国灯饰之都”、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全球灯饰源产地——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是一家4A级景区。
  华艺广场灯饰产业文化旅游基地,是中山市第三个、古镇镇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灯饰+文化+创意”创新思路建设打造,承载灯饰历史文化体验、灯光艺术鉴赏、灯饰产业研学等多样化旅游体验。

  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

  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简称红博城),坐落在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中国红木产业集群名镇,荣获了市、省、国家三级特色小镇称号的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
  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

  孙文西路步行街

  孙文西路步行街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古称迎恩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孙文路。1995年初,中山市政府重新规划改造,在1999年元月底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西至凤鸣路口。路两旁的低层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合,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至今还保存着精湛木雕、灰塑、南洋骑楼等中西合璧建筑物,无论刮风、下雨、日晒,游人顾客均不受天气的影响。骑楼建筑往往几座或十余座毗连一起,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统一。
  2023年1月,孙文西路旅游休闲街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岐江公园

  岐江公园是在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题公园,引入了一些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设计理念,是工业旧址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成功典范。
  公园于2001年10月建成,2002年底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2003年度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度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和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2009年,岐江公园再次凭借其独特的设计从美国旧金山捧回了“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奖”。
  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岐江),西与中山路毗邻,南依中山一桥,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园,再往北一点就是逸仙湖公园。

  中山影视城

  中山影视城,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和影视拍摄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2001年,由中山市人民政府投资1.5亿元兴建而成。2006年,中山影视城当选中国十大影视基地。
  中山影视城由中国景区、日本景区、英国景区、美国景区和展览馆区五大部分景观组成。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是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浓缩他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而建造的建筑群。
  在中山影视城取景的有电视剧《孙中山》、《日出东方》、《走向共和》、电影《风雨十二年》等作品。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中山古称香山,因“地多神仙花卉”而得名。因盛产沉香而得其名。明代嘉靖年间编写的《香山县志》曾对香山的取名说法作了注释:“旧《志》云:以地宜香木得名。”唐贞观年间香山岛上就曾建有“香林寺”。南宋时期,香山五桂山出产的沉香是贡品,亦是与海外交往的重要礼品,需通过港口转运,因此就有了与香有关的香山场、香洲、香江、香港等地名。

  香山文化
  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同构,在近代同步发展,为岭南文化增色添彩。岭南文化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在千百年的演变进程中,逐渐形成一种与其他区域文化不同的模式。香山文化是岭南文化的子文化,在本质上集中体现了广府文化的主要特征。

  广府文化
  广府人主要自唐宋时期迁入珠三角地区的中原与江南移民所形成。中山广府文化底蕴深厚,香山(地域范围涵盖今中山、珠海、澳门)是珠三角广府地区的后起之秀,在明代即崛起于岭南文化版图,与一般人认为的广府文化核心区南、番、顺相比毫不逊色,在清代特别是晚清至民国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无与伦比。
  据统计,自唐朝到清末香山县共产生138名进士,其中文进士67名、武进士71名。尤其在明清两代,香山县经济、教育有较大发展,录取进士的数量不断增加。明代276年间香山籍进士16人,到清代267年间中进士者多达105人。比较知名的有明朝文献学家黄佐、大学士何吾驺、礼部尚书李孙宸、河南兵备道伍瑞隆,清朝有四川总督曾望颜、闽浙总督兼署福州将军何璟、探花刘其昌、广东水师提督何长清等。

  客家文化
  五桂山街道是中山市唯一客家人聚居的镇街,因此这一带的美食多为客家特色菜,位于城桂公路南桥路段侧的客家庄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建筑。

  山歌
  白口莲山歌是五桂山客家山歌中历史最久、流传最广的一种。白口莲山歌产生于五桂山区与沙田水乡交界的地方,客家文化和疍家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白口莲山歌的显著特征。如它用客家白话唱咸水歌调,吸收了山歌高亢和咸水歌柔美的特点;它的歌词所用的“啊”、“啊咧”、“嗳”和“啰”等衬字,男唱“妹啊哩”、女唱“兄啊哩”等衬词,都是从咸水歌吸收而来。
  白口莲山歌大多用咸水歌曲调、客家话和粤语来演唱。歌唱的即兴性很强,有采茶调、叹情、唱花、唱情、顺口溜等形式。2007年,白口莲山歌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项目。在五桂山办事处和桂南村村委会支持下,桂南村在2009年成立了白口莲山歌队。

  抢花炮
  神湾镇神溪村柚埔自然村的村民是明万历初年从潮州、兴宁陆续迁至此地垦荒耕种,逐渐形成村落。“抢花炮”是柚埔村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民俗文化。

  疍家文化
  咸水歌是广东地方民歌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广东省中山市、 番禺、珠海、南海等沿海和河网地带的农民和渔民中,而中山坦洲则是珠三角地区咸水歌的代表区域,数百年来流传于中山坦洲一带。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山咸水歌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疍民们以船为家,居住在珠三角的河道上,或者沿岸居住在沙田地区的“茅寮”中。这样的生活环境孕育了中山市沙田民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同样也是中山咸水歌产生和发展的先天条件。疍家人以捕鱼为生,过去捕捞作业船只小、条件差,而海上风云变幻莫测,他们每次出海都要祈求神灵保佑平安。新中国成立后,疍家人上岸定居,河涌里的疍家艇逐渐消失,疍家人也从水上游民转变成陆地上居住的常驻居民。
  他们学习和吸取了广府人的‘木鱼歌’‘龙舟歌’‘南音’‘粤讴’等曲艺的长处,也吸取客家人‘采茶歌’的艺术精华,创作出各种咸水歌。中山疍民的传统歌曲咸水歌能够成为中山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更是体现了中山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中山当地居民自古以来便有唱歌之俗,且世代沿袭,保留着传统的唱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咸水歌 [65]。咸水歌是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清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见咸水歌早在明末清初就很流行。

  非遗
  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中山是民歌之乡,民间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2006年,坦洲咸水歌、小榄菊花会、沙溪凉茶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朗崖口飘色、五桂山白口莲山歌、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黄圃飘色等5项民间艺术形式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语言
  中山市的语言状况较为复杂,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包括粤方言、闽方言及客家方言。中山一共有10种方言,其中包括石岐话、下方话、水上话、东莞腔、顺德腔、新会腔这6种粤语,隆都话、南朗话、三乡话等3种闽语和1种客家话。
  石岐话主要是指现在通行于石岐区街道、东区、西区、南区、火炬开发区和南朗镇等中山市城区的方言,属粤语广府片,也是香山粤语的代表方言。石岐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在北宋时期才开始有正式的书面记载。在南宋时期,本地就已经出现了很多讲石岐话的“石岐村”。孙中山的母语就是石岐话。
  中山粤语系中分为石岐话、沙田话(近顺德话)、三角话(近东莞话)和古镇话(近新会话);闽语系中也有三乡话、隆都话和张家边话之分。香山客家语系内部比较一致,但与粤东客家语比较则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不仅受其周边的三乡话、张家边话和南朗话的影响,而且还受西方近现代语言文化的影响,夹杂了不少异质语言内容。
  中山市方言种类多样,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包括粤方言、闽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粤方言的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北部冲积平原区和中部的石岐地区。粤方言分为4种,包括石岐话,主要分布在石岐地区、南区和南朗街道;沙田话(近顺德话),主要分布在南头镇、黄圃镇、东凤镇、小榄镇、阜沙镇、横栏镇、港口镇、民众街道、坦洲镇、板芙镇及西区街道的沙朗、南朗街道的横门等地;三角话(近东莞话),主要分布在三角镇和黄圃镇的个别村;古镇话(近新会话),主要分布在古镇镇。闽方言,主要分布在沙溪镇、大涌镇、三乡镇及火炬开发区的张家边等地。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五桂山街道、神湾镇及坦洲镇的南部。

  民间艺术
  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中山是民歌之乡,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歌、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具特色,均有300多年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8个种类。中山咸水歌、小榄菊花会、沙溪凉茶、西区长洲醉龙、南朗崖口飘色、古镇六坊云龙舞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五桂山白口莲山歌、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黄圃飘色、沙溪四月八、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三角麒麟舞、石岐赛龙舟、小榄赛龙艇、东凤五人飞艇赛、南头五人飞艇赛、大涌红木家具雕刻艺术、黄圃赛赛龙舟习俗、小榄刺绣、沙溪三月三、南头灯酒习俗共17项民间艺术形式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鹤歌、东乡民歌、三角镇三人根艇赛等28项民间艺术形式被纳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香山的岁时民俗和红白喜事民俗与中原地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一些具体规定和仪式上略显不同。最能体现也最具审美和开发价值的香山民俗文化应是香山的民间文化艺术,包括沙田地区流行的高棠歌、咸水歌和大罾歌,五桂山区客家山歌和沙溪的鹤歌等。

名优特产

  黄圃腊味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黄圃人根据三角洲天热潮湿的特性,采用盐、糖、酱油、酒腌制后再晒干的办法制作了色香味美的腊肉。之后又以这种方法对猪的各个部位进行制作。渐渐总结中一套腌制的配方和制作花式品种的方法。

  茂生围香蕉
  蕉身特别肥大,皮包青黄而带小黑点(俗称“梅花点”熟香蕉),焦肉特别丰厚嫩白,入口鲜美香甜。因为茂生围位于咸淡水交界地区,农民根据传统经验,选择旱基而又接近水源地段种植香蕉;结果所产的焦比其他地方为优。

  三月红荔枝
  三月红荔枝是中山市历史名牌产品,又是荔枝家族中的“迎春使者”。它的特点是:果壳色泽鲜红,果体肥大,果肉厚而雪白多汁,味道似酸非酸,似甜非甜,别有风味,食之使人醒脾开胃,是岭南有名佳果。

  石硖龙眼
  石硖龙眼特点是:果大、核小,可食部分为67%至69%,果肉晶莹厚润、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单果重9.36克。

  神湾菠萝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的菠萝,名之为神湾菠萝,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生长。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神湾所产的菠萝,一般每个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皮薄肉厚,更难得是芯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浓郁果香留齿颊间经久不散。

  石岐鸡
  沙栏鸡原产三角镇沙栏圩而得名,又称“三角鸡”,因大量的沙栏鸡经石岐转口输往广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称“石岐鸡”。该鸡种以其肉嫩滑、味道鲜美、体型适中,特别适合制作“白切鸡”而驰名省港澳。

  中山麻鸭
  中山麻鸭是蛋肉兼用型品种,被列为广东优良地方禽种之一。中山境内多属冲积沙田,过去地多人少,劳不足,耕作粗放;且易受台风和虫害影响,遗落在田间的谷粒很多,农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利用鸭能喙食害虫和除草的习性,每年早晚两造饲养“中耕鸭”(即踏茜鸭),进行中耕除草、除虫。还饲养两造“埠鸭”,在收割后的稻田中采食遗落的谷粒,从而获得粮鸭兼收的目的。

  罗氏沼虾
  中山于1978年引进罗氏沼虾,1979年人工孵化繁殖育亩成功后,开始投入小量虾苗在小鱼塘试养。由1984年全市有养殖场2个、池塘170亩,总产18.9吨、平均亩产114公斤,发展到1987年的10年场、所、镇,面积991亩,总产72吨,平均亩产72公斤,成为广东省罗氏沼虾的繁殖、养殖的重要基地。

  石岐鸽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石岐鸽体型长,形如芭蕉蕾,羽毛以白色为主,体型较大。平头光胫,眼睛较细,鼻长嘴尖,鼻瘤和嘴均为粉白色,胸圆,脚红色。石岐鸽宰后皮肤浅米黄色,皮下脂肪少,肌肉淡红色、有光泽且富有弹性。石岐鸽乳鸽肉质嫩、多汁、味鲜美、带有丁香味。

  中山脆肉鲩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山脆肉鲩脊骨较僵硬,肉质紧密、爽脆软滑、带有韧性,肉丝不易拉断。理化特征: 将鱼肉切成2毫米至3毫米薄片,在开水中煮30分钟以上不破碎;鱼背肌肉水分≤79.00%,脂肪≥1.63%,钙≥0.47毫克/克,谷氨酸≥0.47毫克/克。

  石岐乳鸽
  鲜、嫩,用生长21-28天的乳鸽腌渍之后,经烤箱烘烤而成。鸽子外脆内嫩,中间有一泡汤汁。此汤汁鲜纯,却不油,感觉清爽而鲜美。 鸽子性味比较平和,体质热、寒的人都可以吃。

  杏仁饼
  在中山的土特产中,以咀香园杏仁饼最为有名,入口杏仁香味浓郁、酥化甘香,深受食客欢迎。制饼工艺经过改革,杏仁饼不但保持了传统的香纯浓郁,入口酥甘溶化特色,而且饼质更加细腻,装璜更符合现代化要求。

  中山粉果金吒
  它是以猪腮肉(肉质不腻)配以南乳、花椒、八角等调料。金吒的吃法可要讲究:从尖端食起,到肉馅时,先吮一口油香,然后咬肉食。不然,冒失一口咬下去,那油沫便四溅。

  芦兜粽
  中山芦兜粽是圆筒状,两头交错一字平口,一般直径12厘米,长30厘米,酿入洗净的糯米(有微量精盐、生油、拌匀),夹以烧腩肉、咸蛋黄(洗净蛋白胶为宜),用圆水草绑扎。武火煲至水滚放入芦兜粽,文火煮4个小时,间中加些开水,收火留浸于汤内4小时。味香腻,食之韧滑。

  小榄菊花肉
  小榄菊花肉是选用猪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状薄片用糖腌制,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糖渍菊花瓣而成。这种菊花肉看来虽肥,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特别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扑鼻,是中山的传统送礼佳品。

  沙溪扣肉
  沙溪扣肉首先讲究选料,所选猪肉既不太肥也不太瘦,以偏肥的"五花腩"为首选。制作时最花工花时间是漂油,即原大块肉清水煮熟后,用特制的“钉板”把有猪皮的一面拍打再浸水使肥油漂出,然后加配料腌制再红烧,直至肉面变黄而皮色和瘦肉部份变红,然后切件,每件夹一块已熟的粉葛(称葛扣)或香芋(称芋扣)或用青菜或梅莱垫底(称菜扣),排好上钵隔水炖约一小时。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