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汕头市,广东省辖地级市,简称“汕”,别称鮀城、鮀岛,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汕潮揭都市圈城市,国际枢纽海港、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位于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南濒南海,东与台湾隔海相望,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是中国唯一拥有内海湾的城市。汕头市下辖6个区1个县,总面积22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4.19万人,人口密度2463人/千米。
粤东沿海的揭阳、潮州、汕头三市这片地域,近代始称潮汕,潮汕三市历史上长期同属一个地级政区,自秦汉隶属古揭阳县辖地,自隋代隶属潮州府辖地。清咸丰十年(1860年)潮州府澄海县沙汕头正式开埠,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有英法美荷德丹瑞日意等13个国家设立驻汕头领事馆,总数仅次于广州。民国十年(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成为广东省第二个设市的城市。设市没多久,汕头就发展成粤省第二大城市。1932至1937年外洋船进出汕头口岸的船舶艘次和吨位数均占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广州。1991年汕头市域分设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
汕头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华侨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中国经济特区、中国潮菜之乡、国家物流枢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粤东中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021年城市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36位。
【行政区划】
汕头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
金平区 面积108.71平方公里,人口744600人,辖17街道。
龙湖区 面积103.58平方公里,人口380000人,辖5街道2镇。
澄海区 面积345.23平方公里,人口725600人,辖3街道8镇。
濠江区 面积134.88平方公里,人口277300人,辖7街道。
潮阳区 面积667.60平方公里,人口1619500人,辖4街道和9镇。
潮南区 面积596.42平方公里,人口1246000人,辖1街道和10镇。
南澳县 面积108.00平方公里,人口72700人,辖3镇。
【历史沿革】
粤东沿海的揭阳、潮州、汕头三市这片地域,近现代名称潮汕,潮汕三市(揭阳、潮州、汕头)地域自古历史上长期同属一个地级政区,自秦汉隶属古揭阳县辖地,自隋代隶属潮州府辖地。汕头市原为一个海边渔村,宋时属潮州揭阳县,元朝时称为“厦岭”,明清时易名为沙汕、沙汕坪、沙汕头,随属潮州府澄海县。清咸丰十年(1860年),潮州府澄海县所属的“沙汕头”被定为通商口岸,称“汕头埠”,但仍属澄海县管辖。民国十年(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与澄海县分治,汕头成为广东省内第二个设市的城市,从此一直称为汕头市。
新中国成立后,潮汕三市(揭阳、潮州、汕头)地域同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地区、汕头市。
1950年2月,汕头市被定为省属直辖市,同月成立潮汕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10月更名为潮汕专员公署),治所汕头市,汕头市辖潮安、饶平、揭阳、普宁、澄海、惠来、南澳、潮阳八县。
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汕头试办经济特区,范围1.6平方千米,是现在龙湖区政府大楼及周边土地。
1991年12月,国务院批复,汕头市域分设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汕头市辖潮阳、澄海、南澳三个县和龙湖、金园、升平、达濠四个市辖区。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同意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管辖湘桥区(县级)、饶平县、潮安县(新设立);新设揭阳市(地级),管辖榕城区(县级)、揭东县(新设)、惠来县、普宁县、揭西县;汕头市管辖南澳县、澄海县、潮阳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汕头市位于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面积224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2463人/km,排名全国城市第8位。
汕头市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注:即厦门、漳州、泉州沿海经济开放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
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地形地貌
汕头市地貌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占汕头市面积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积30.40%,台地等占总面积5.98%。汕头市地处海滨冲积平原之上,处在粤东的莲花山脉到南海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阶地——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陇和海蚀崖——岛屿。东北部有莲花山脉,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东南部沿海沿出江口处为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和海蚀地貌以及港湾和岛屿的分布。韩江、榕江、练江的中、下游流经市境,三江出口处成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
汕头市依海而立,靠海而兴,市区及所辖各县(区)均临海洋。汕头市海岸线曲折,岛屿多。汕头市大陆海岸线长217.7千米,海岛岸线长167.37千米,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工作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汕头市有大小岛屿82个,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岛西部高峰高嶂岽海拔584.8米,是汕头的最高峰。南澳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周围有南澎列岛、勒门列岛、凤屿、虎屿等。
气候特征
汕头市境内大部分属亚热带,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在东北信风带的南缘。汕头市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端、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北回归线从汕头市区北域通过。
汕头市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潮湿,阴雨日多;初夏气温回升,冷暖多变,常有暴雨;盛夏虽高温而少酷暑,常受台风袭击;秋季凉爽干燥,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明显;冬无严寒,但有短期寒冷。汕头市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18℃~22℃,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35℃~38℃,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水文水系
汕头市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江河径流和地下水所构成。地表径流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径流深79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流量16.42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榕江、练江、濠江和雷岭河等。韩江、榕江和练江流经汕头市的多年平均过境水量共263.23亿立方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汕头市各级各类教育招生34.41万人,比上年增长3.3%;在校生130.45万人,增长2.4%;毕业生32.42万人,增长2.7%。其中,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1.15万人,在校生3.48万人,毕业生0.61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2.02万人,在校生5.37万人,毕业生1.3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5.16万人,在校生14.52万人,毕业生4.63万人。
文化事业
汕头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11所,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所2所,演出222场次,观众5.15万人次。档案馆8座,已开放各类档案5.86万卷。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藏量342.8万册。博物馆15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4%和99.1%。全年地方报纸发行量1975万份,订销杂志148.72万册。
国家一级图书馆:汕头市图书馆、汕头市龙湖区图书馆、汕头市澄海区图书馆
医疗卫生
汕头市共有卫生机构2126个,其中医院63个,卫生院3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1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3万人,注册护士1.4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3万张,其中医院1.98万张,卫生院0.17万张。
2020年11月,入选国家医疗保障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
【交通运输】
公路
高速公路:深汕高速、汕汾高速(深汕、汕汾高速均属于国家高速G15沈海高速)、汕梅高速(G78汕昆高速)、G15W3甬莞高速(潮惠高速)、S13揭惠高速、S14汕湛高速、潮汕环线高速 [55]。
干线公路:福昆线(324国道)、烟汕线(206国道)、省道官汕线、潮汕线等,通广州、深圳、厦门、潮州、揭阳、汕尾、梅州等市。
城市快速路:西港—金凤—黄河路、泰山路、海滨路、汕北大道、中阳大道、牛田洋快速通道、陈沙公路。
水运
汕头港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中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拥有5000吨级以上泊位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与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的272个港口有货运往来,担负着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对外贸易进出货物的运输。
汕头港是大陆对台开放的港口之一。汕头市已于2008年1月18日开通汕头至高雄货运直航。2008年5月开通汕头至台湾客运直航。
航空
汕头外砂机场,原属军民两用机场,2011年12月15日,汕头机场民航业务全面转场至揭阳后,该机场全部转为军用,不再作为民航用途。现作民航用途的机场为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沿用原外砂机场代码SWA。
【风景名胜】
礐石风景名胜区
礐石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的濠江区礐石海南岸,与汕头老市区隔海相望,于韩江、榕江、练江等三条江汇合出海处。南与达濠接连,原为全岛,后因西南面由桥梁连广东省道而成为半岛。面积12平方公里。
礐石风景名胜区是风景绮丽、丘峦簇拥、怪石奇峭,古朴的民居与殖民地洋楼并存,海湾环抱的亚热带植物为特色的滨海自然风景名胜区。
1989年6月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礐石风景名胜区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潮汕地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汕头八景之首。
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区
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区(汕头),国家AAAA级景区,是以古村落自然原生态环境及潮汕传统侨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乡村生态旅游区,旅游区所在的前美村是潮汕地区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也是汕头著名的侨乡,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省30个最美乡村之一”等称号。优美的自然环境、特色的建筑景观、深厚的人文内涵等特色突出,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被评为汕头新八景之一,是粤东地区国际性的旅游热点。
莲花峰风景区
莲花峰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练江入海口处,面积1.14平方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水陆空交通方便,和深汕高速路海门口毗邻,有公共汽车直达景区。
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
陆上远观,像一朵莲花含苞待放;海上远眺,则如盛开莲花,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自宋代起,莲花峰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凭吊前贤的芳迹。
莲花峰西北侧有兴建于1594年的莲峰书院,专为纪念文天祥和南宋学者张鲁庵而建。区内还有望夫石、天然浴场和摩崖石刻等景点。
南澳岛
南澳岛,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北濒柘林湾、南濒南海,属基岩质大陆岛,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南澳岛面积达117.7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4.3千米,地处泉州—汕头地震带南端,分布有南澳—长乐断裂和皇岗断裂2条活动性断裂。南澳岛以低山剥蚀丘陵地貌为主,外形似葫芦,海岸多为岩石陡岸,全岛最高峰为大尖山(588.1米) 。
南澳岛是中国唯一的全岛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南澳县唯一有居民居住的岛屿。南澳岛素有历来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中国大陆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莲华乡村旅游区
莲华乡村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北部,东连东里镇,西接潮州铁铺镇,是潮州、澄海、饶平的“黄金三角点”,北倚莲花山,南临韩江北溪,面积19平方公里,是“二战”时期革命老区镇。区域山清水秀,自然风光旖旎,万亩果蔬基地醉人,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乡村建筑构思颇具风格,民风淳朴,绿色、生态是最大亮点,拥有远东国兰、莲花山温泉度假村、大自然休闲农庄等一批知名度高的旅游景区,是中国兰花名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广东省现代农业园区。是具有自然景观和文化多样性的景观型、生态型的乡村旅游区。
汕头方特欢乐世界
汕头方特欢乐世界·蓝水星主题公园,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泰星庄泰星路12号,是粤东地区第一个以科幻为题材的主题公园。
汕头方特欢乐世界·蓝水星主题公园由银河广场、太空世界、悟空归来、西部传奇、恐龙半岛、海螺湾、嘟噜嘟比农庄、儿童王国、水世界九个主题项目组成,含景观游乐项目近100项。
2012年,汕头方特欢乐世界·蓝水星主题公园被中国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汕头市原为一个海边渔村,宋时属揭阳县,元朝时称为“厦岭”,明清时易名为沙汕、沙汕坪、沙汕头,随属澄海。清文宗咸丰十年(1860年),潮州府澄海县沙汕头正式开埠,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清政府改汕头港为汕头埠。民国十年(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与澄海分治,从此一直称为汕头市。
地方族群
汕头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潮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兴盛地。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1500万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地方文化
潮汕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支,以潮汕方言、潮汕英歌舞、潮剧、潮菜、潮绣、工夫茶、潮汕工艺、潮汕抽纱、潮汕民居、潮汕善堂、潮汕商帮、潮汕木雕、三山国王、澄海灯谜等特色文化为代表。
汕头市身处核心潮汕地区,是潮汕文化、潮学的核心载体其文化。潮汕文化传统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宋时就有“海滨邹鲁”之称。潮剧、潮乐、潮菜和潮汕工夫茶等传统文化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汕头民间习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遗植,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潮汕民俗众多,如农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冬至吃“冬节丸”等饮食习俗;有请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习俗;有“吃丁酒”、“出花园”等生育习俗;有时年八节祭拜等岁时民俗;有“搬涂戏”、“赛花灯”等游艺民俗;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奇数等交际礼俗。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有特色,是“中国潮菜之乡”。
地方方言
汕头地方方言为潮汕话。潮汕话流行于汕头、潮州、揭阳等市所在的潮汕―带地区,属于闽南方言一个支系,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它保存着大量古汉语语音、声调、词汇及语法特点,也保存着不少古闽南语底层词,有不少马来语或英语借词。境内少数客家居民用客家话。2006年,由中国社科院编纂完成的《现代汉语音库》收录汕头话音档,将汕头话子项代替原来的潮汕话子项,标志着汕头话作为潮汕方言代表,得到国家的权威确认。
汕头市的主要方言为潮语-潮汕话,潮汕话流行于汕头市所属各区县,潮汕话在汕头从音系划分可分为韩江片和练江片两种口音。韩江片是汕头地方方言的代表音,主要流行于澄海区、金平区、龙湖区;练江片主要流行于潮阳区、潮南区、濠江区。
潮语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隋唐以后至宋代,潮汕地区开始较大规模的封建开化,使当地方言受到中原汉语的影响,朝着汉化的方向演化。唐宋时期的闽方言,不断吸纳外来语言因素,逐渐形成一支独特的方言。宋代以后,随着大规模的移民入汕头地区经济的开发,文化不断发展,加快了潮汕方言从闽方言中分化出来的步伐。明代以后,潮语完全从闽语分化,成为一支独立的次方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汕头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始于2005年,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汕头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0个,其中1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别为16个和40个。
文物古迹
汕头市共分4批公布了5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次数量分别是:1988年第1批青云岩、龙泉岩等10个,1994年第2批证果寺、存心善堂旧址等5个,2005年第3批蔡楚生故居、秦牧故居等9个,2010年第4批姚琛墓,姚瑗墓等31个。在2013年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汕头的崎碌炮台、文光塔与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共三处文物单位成功得选,实现了汕头国保“零的突破”。
盛安楼占地近4000平方米,呈环形状。围寨首尾相连状若圆盆,具有防盗、防震、防暑、防水之功能。是汕头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围屋。
戏剧艺术
潮剧是中国10大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宋元南戏的一支,形成于明代,解放后发掘整理的传统剧目1000多个。流行于粤东、闽南及东南亚各国。古朴典雅的潮州音乐,是中原古乐与潮汕民间曲调长期渗透融合形成的地方音乐体系,演奏形式包括弦诗乐、细乐、庙堂乐、笛套古乐、锣鼓乐等,有潮乐弦诗曲牌千首以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潮州大锣鼓曾获得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英歌舞是粤东潮汕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是由107位身着传奇色彩服装的男子组成的民间舞蹈,被誉为“中国民族舞蹈的根”。潮阳是英歌舞最为盛行的区。
城市市花
1982年12月,汕头市确定金凤花为汕头市市花。1983年6月,在汕头市图书馆举行市花命名大会。金凤花,学名凤凰木,属豆科,落叶乔木,为庭园树、行道树。夏日开花,娇艳夺目,市区多有栽植。1996年,选出兰花作为另一种市花。1997年1月,市政府确认兰花(指兰科兰属中墨兰、春兰、四季兰、寒兰、蕙兰等地生兰)与金凤花并列为汕头市市花。汕头养兰历史悠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