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高要区是广东省肇庆市辖区,地处肇庆市南部,东邻佛山市三水区,西连云浮市云城区及肇庆市德庆县,南接佛山市高明区及云浮市新兴县,北与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广宁县、四会市相连,是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属广佛肇经济圈和肇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区。全区总面积2071平方公里,辖16个镇和1个街道,有26个社区、324个行政村。高要历史悠久,金利镇茅岗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的靠近江河的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建筑遗址,距今4000多年。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要县,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设高要郡,高要县城一直是郡、州、府、路、专区治所,曾是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南明永历王朝、中华民国军务院驻地。
【行政区划】
高要区辖1个街道、16个镇:
街道:南岸街道
镇:金渡镇、金利镇、蚬岗镇、白土镇、回龙镇、蛟塘镇、莲塘镇、活道镇、新桥镇、白诸镇、大湾镇、禄步镇、小湘镇、河台镇、乐城镇、水南镇
【历史沿革】
高要建县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县东北有高峡山。据《水经注》:有“高要峡口”而得名。 [5]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高要县,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置高要郡。
993年9月28日撤县设市(县级)。 2015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肇庆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76号)。同意撤销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原高要市的行政区域为高要区的行政区域,高要区人民政府驻南岸街道府前大街25号。
【人口特征】
2012年末高要户籍人口78.73万人,常住人口76.66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港澳台同胞14.01万人,海外华侨、华人9.88万人,分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要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东经112°11′~112°50′、北纬22°47′~23°26′。高要地处肇庆市南部,东邻佛山市三水区,西连云浮市云城区及肇庆市德庆县,南接佛山市高明区及云浮市新兴县,北与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广宁县、四会市相连。 [1] 行政区域面积207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高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气候特征 高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1647.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01.6小时。
水系 河流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西江自西向东横贯高要。
【经济概况】
2013年,高要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继续稳居肇庆市各县(市、区)首位。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46.08亿元,比2012年增长13.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9.9%,其中税收收入14.23亿元,比2012年增长17.4%,拉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9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93.85亿元,比2012年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79亿元,比2012年增长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1.73亿元,比2012年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7亿元,比2012年增长12.9%;社会各项存款余额233.8亿元,比2012年增长17.1%;社会各项贷款余额131.2亿元,比2012年增长25.7%;新批合同外资6.2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9.8%;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8.3%;外贸进出口总额8.06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1%;农业总产值92.94亿元,比2012年增长2.5%。高要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连续两年成为广东省唯一同时获得以上三项荣誉的县(市),连续三年进入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前五强。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19.3:55.21:25.49优化为18.2:57.6:24.2。全年共引进项目73个,其中外资项目11个,民营项目6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9个。年内动工建设项目44个、投产项目14个。12个纳入肇庆市重点督导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0.7%。省天然气管网一、二期工程基本完成。肇庆新天衣公司高分子材料、肇庆电机、佛威精密机器数控机床项目进入试投产阶段。大唐国际热电冷联产、禾惠电子、羚光电子新材料、鸿劲金属铝业、飞亚实业三期等项目动工建设。一统服饰、南虹化工等16个增资扩产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2012年末,高要有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5.09万人,下降9.5%;专任教师3622人,下降3.8%;小学36所,比上年减少6所,在校学生 4.36万人,下降4.0%;专任教师2431人,上升0.7%;小学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7.89%;高中升学率为83.77%。
文化 2012年,高要拥有体育场馆12个,公共图书总藏量11.5万册,增长2.8%;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和文化馆、博物馆各一个。2012年,高要运动员在全国、全省运动会上荣获奖牌24枚。
卫生 2012年,高要全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员68.52万人,比2011年增长3.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14万人,比2011年增长6.1%。2011年末共有医疗床位1612张,比2011年增长20.5%;卫生技术人员2620人,增长3.8%;其中:执业医生930人,比2011年增长4.1%。
【交通运输】
高要境内有广茂铁路、广肇高速公路、广梧高速公路、国道321线、国道324线、西江航道和省道264线、272线、273线、362线,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属广州1小时经济圈范围。高要公路通车总里程1791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81.6公里。
【民俗文化】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高要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初创了古老的史前文化。在高要县永安镇夏江村(现属鼎湖区)出土的双肩石斧、石锛等大量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生产工具,表明先民已有了与渔猎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磨制石器。在高要县广利镇龙一村(现属鼎湖区)贝丘遗址出土的一批彩陶片和夹砂粗陶片,显示这一时期高要先民的工艺水平。同时还先后挖出侧身曲肢骨架30具,这是广东省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的首次发现。其中一个具有明显的人工拔除上颌侧门齿痕迹,为新石器时期“拔齿成人”(古称“凿齿民”)的物证。金利镇茅岗石路村的干栏式水上木构建筑,标志着高要西江沿岸已经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而在北岭松山出土的战国墓及有关的铜器,表明古代高要深受楚文化的影响。
高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军事重镇。高要先置县,后升格为郡,并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县,使高要升格为郡、州、府的行政中心,这是高要成为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政治中心的开始,奠定了千年名郡的基础。政治上的不断加强和稳定,为南迁移民和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中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大量输入,促进了高要的经济发展。高要建县第二年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立高要盐官,为岭南仅有的两处盐官之一,珠江口内外的盐均通过高要北运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中原所产的丝绸通过高要到达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在陆上的延伸。著名的端砚问世于唐代,成为高要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宋代是高要大规模开发的重要时期。北方的战乱带来了大量移民南迁,人口的迅速增加,使西江一带土地得以大量垦殖,兴筑堤围加速了土地的开发和村落的建设,高要县被朝廷定为望县。绍圣三年(1096年),宋神宗赵顼之子赵佶被封为端王。元符三年(1100年),赵佶继位登基,即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10月,宋徽宗改“兴庆府”为“肇庆府”,赐御书“肇庆府”横额,肇庆之名自此而来。
高要文化的发展与宋代几位名臣的推动有直接关系。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由扬州天长县令调任为端州知州,任期三年。他建驿站、星岩书院和丰济仓,开井利民,筑渠引水,深得百姓拥戴。宋代高要已成为全国两大产砚中心之一,新开砚坑近10个,以高要烂柯山的上、中、下三岩所产为佳,尤以下岩石为最上品。儒学在宋代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政和四年(1114年),郡守毛衍文设高要学宫(在现今肇庆市正东路42号),是端州有县学之始。
明朝至清代中叶,高要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兴盛景象。在政治军事上,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吴桂芳将两广提督(后改为总督)府从梧州迁至高要县城,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历时182年。高要一度是南明皇都,清顺治三年(1646年)10月14日,明桂王朱由榔监国于肇庆。在经济方面,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西江的鱼花、蚕茧、草席等物产远销各地,西江河面“帆樯如织”。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金渡织席艺人发明了花席,咸丰五年新桥人编织的洋篮竹器开始出口外销。明、清时高要的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发展。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9月10日,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到高要传教,被誉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第一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始建城西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咸丰十一年(1861年),美籍传教士纪好弼在城中路建造第一所基督教浸信会堂。为加强儒学教育,明宣德六年(1431年)建崧台书院。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振兴文风在南岸建造文明塔,并在塔下建文峰书院。天启四年(1624年),又在乌榕岗上建巽峰塔(俗称乌榕塔),寓生生不息之意。
鸦片战争以后,大批高要人逐渐移居海外。高要华侨分布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澳大利亚为最多。
高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河台开耕节、宋隆茶果节、金利赛龙舟,还有金渡花席、新桥洋篮、大湾红木等手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