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清新区,清远市市辖区,位于粤北地区南部。清新区原为清新县,2012年12月撤销清新县,设立清远市清新区,以原清新县的行政区域为清新区的行政区域。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北江中下游,隶属广东省清远市,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距广州68公里,与香港、澳门距离不足200公里。总人口70万人,总面积2353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清新区辖8个镇:太和镇、山塘镇、太平镇、三坑镇、禾云镇、龙颈镇、浸潭镇
【历史沿革】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地级),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年撤销清远市清郊区,设立清新县。2012年12月,撤销清新县,设立清远市清新区,以原清新县的行政区域为清新区的行政区域。
【人口特征】
人口 2012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7.24万人,常住人口约70.8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7万人。
民族 全区居民绝大部分为汉族,占99%以上,201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0.6万人,户籍人口69.3万人。全区有姓氏300多个,其中,万人以上的姓氏约20个,5千人以上的姓氏约30个,以陈、黄、李、梁、刘、罗、朱、曾、潘、何等姓人数较多,其中陈姓人数约8万人,为区内第一大姓。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
语言 大多数居民以粤语清远话为日常交际语言,另有小部分居民讲客家话及鹤话,讲客家话及鹤话的人绝大部分也能讲流利的清远话。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清新区境位于北纬23°32′46"—24°19′04",东经112°23′41"—113°20′55"之间。区境南北长约85公里,东西宽约55公里。 [6] 地处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全区总面积2353平方公里,东邻英德和清城区,西连广宁、四会,北接阳山,南面紧靠清城区。
地形地貌 清新区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中部是中低山区,南部以平原为主。最高峰是位于龙颈镇和浸潭镇之间的平坑顶,海拔1181米。
气候特征 区境靠近北回归线,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20℃—22℃之间,无霜期330天以上。降水丰富,是广东省三大降雨量高值区之一,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39mm,降雨量时空变化不均匀,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每年4—9月的汛期,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而且多为暴雨。全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幅度不大,约在1200—1300mm之间,变化趋势为由南向北递减。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6—0.7,年降雨量大于年蒸发量,一般只有30%左右的年降雨量消耗于地表水体蒸发、土壤蒸发与植物蒸腾,70%左右的年降雨量可以形成径流。
【经济概况】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67.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74.5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69.2亿元,增长15.5%。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23789元,比上年增长6.5%。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22.5%,拉动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9.7%,拉动经济增长6.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1:46.7:39.2变化为2011年的14.1:44.5:41.4。
2011年财政总收入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亿元,增长33.4%;工商税收收入5.9亿元,增长20.8%;财政总支出24.7亿元,增长26.8%,其中教育支出6.1亿元,增长30.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基础教育“五项工程”有效实施。太和、山塘、太平、三坑等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成效显著,太和镇顺利通过市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的督导验收,成为该区第二个市级教育强镇。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全区已有24所中小学校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新装备”工程建设共投入450多万元,建成了一批多媒体电教室和理化生物实验室。农村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改造已基本完工,拆除D级危房112幢,维修加固C级危房66幢。制订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规划方案,区一中扩建工程顺利推进,何黄玉湘中学新校区建设全面启动。职业教育有新发展,区职校创“国家重点”已进入实质性创建阶段。
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不断完善,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逐步加强;薄弱卫生院改造力度加大,配备医疗器械7批次,总金额362万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卓有成效。“闹元宵”大型文艺晚会、“公益助残”文艺联欢活动、“莲花初绽·廉政文化进校园”、“喜迎十七大文艺晚会”等文化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农村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日趋活跃。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成功承办了“清新古龙峡杯·2007年全国自然水域漂流大赛”。
其它事业取得新成绩。曾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巩固“创优”成果和创建省一类县为目标,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创建“两无”活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出生率为11.69‰,计划生育率为85.6%。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34848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08.9%。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439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全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20023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99.3%,比2006年提高了38.9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清新区四通八达,铁路有京广复线穿境而过。公路有107国道、清连高速公路、银英公路、清四一级公路贯通全区;车站:清远市城北客运车站(有多个发往广州、佛山、连州、阳山、连南、区里各镇等的班车);水路有北江航道与珠江水系相连,货轮可直达广州及港澳地区,是珠三角连结粤北山区的主要物流配送通道。邮电通讯快捷,已形成城乡一体化,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移动电话、图文传真、视聆通等已全面开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台阶。新“八路一站”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清远市城北汽车客运站于2006年12月15日通过省道路运输协会站场级别验收专家组验收。地方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3亿元,新建改建公路236.4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00多公里。到2006年底止,农村公路硬底化累计完成700多公里,全区224个行政村已全部修通了水泥路,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的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任务。曾在全省山区县中率先完成“县通镇”项目建设。
【风景名胜】
清新县是中国旅游强县和广东旅游强县,并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县等称号。全县各类旅游资源有60多处,温泉、漂流、体育、生态等旅游项目较为著名。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玄真古洞生态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和古洞旅游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它旅游景区有:清新名将体育俱乐部、薰衣草世界、笔架山度假村、金龙洞、明霞古洞、清远桃源生态旅游区、碧沙洲旅游风景区、新华鸸鹋文化园、西沙野趣岛、五星漂流旅游度假区、古龙峡漂流旅游度假区、田园牧歌旅游度假区、清泉湾生态旅游度假区等。
清新区旅游资源有闻名省、港、澳,日涌水量8000~10000立方米,水温为28~60℃,含多种人体所需用微量元素,具有较高医疗保健价值,已成为度假、观光、休闲、体育、娱乐、购物的旅游胜地清新温矿泉(国家AAAA级温泉旅游度假区)。有始建于清末咸丰年间,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古迹繁多的太和古洞;还有风光明媚,景色怡人的笔架山度假村和笔架峡谷漂流;有奇花异木、千姿百态的明霞古洞、世外桃源桃花湖、燕子岩等一批正在开发的游览景点。区内还有一批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如玄真洞自然生态区、英吉利珍禽生态园、北伐名将陈可钰将军故居、新洲金矿遗址和清新峰林(喀斯特地形)以及大量适宜于开发生态观光农业的土地资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