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惠阳区,惠州市下辖区。地处珠三角经济圈东部,毗邻香港,西靠深圳、东莞,南临大亚湾,北接惠州市中心,是惠州市唯一与深圳、东莞相邻的县区,是“深莞惠1小时经济圈”的枢纽中心。现辖3个街道6个镇,面积91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6万。惠阳资源丰富,有充沛的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新城。
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行政区划】
惠阳区辖3个街道、6个镇:
街道:淡水街道、秋长街道、三和街道
镇:新圩镇、镇隆镇、沙田镇、永湖镇、良井镇、平潭镇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属百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统一了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惠阳属南海郡傅罗县(治今惠东梁化,280年傅罗县改称博罗县,503年,迁治今博罗罗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惠阳县属南越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至西晋,惠阳属南海郡博罗县地。南朝刘宋时有欣乐、酉平、怀安3个古县。南朝陈祯明三年(589年),怀安县、欣乐县、酉平县三县合置归善县。自隋开皇九年(589)起至民国前统称归善县。归善县之名长达1323年,且历朝上一级行政中心(州、郡、府、路)均在惠阳县境内。民国元年(1912)废府,归善县改为惠阳县(驻惠州城区),先后属潮循道、第四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
建国后,惠阳县几经分合。1958年4月划出惠州镇和东部地区,设立惠州市(县级)和惠东县。同年11月,撤销惠州市,12月撤销惠东县,先后并归惠阳县,同时将龙岗、横岗、坪山、大鹏、葵沙、南平等乡从惠阳划出归宝安县。1964年10月23日,惠州镇再次从惠阳划出,恢复惠州市建制。1965年7月东部12个公社划出,重新恢复惠东县。1975年5月,三栋公社从惠阳县境划出归惠州管辖。1994年5月6日,国家民政部批准惠阳县撤销,设置惠阳市(县级)建置,为省辖市,委托惠州市代管。2003年3月6日,撤销县级惠阳市,设惠州市惠阳区。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惠阳全区常住人口为57233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7039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1938人,增长21.67%,年平均增长率为1.98%。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66904户,家庭户人口为45650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1人减少1.07人。
民族 惠阳区居住的民族主要是汉族,除汉族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朝鲜、侗、瑶等18个少数民族。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惠阳地处粤东南,东江中下游。位于北纬22°27ˊ至23°25ˊ,东经114°7ˊ6″至114°47ˊ。东北接惠东、紫金,西邻东莞,西南连深圳,北与博罗依江相拥,南临大亚湾与香港隔海相望。南北最长直线距离107.3公里,东西最宽直线距离67.8公里,全县总面积217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淡水街道,在县境南部,北抵惠州38公里,南至深圳58公里,从海路通香港47海里,西至广州190公里
气候特征 惠阳县地处广东中部,东江中下游南岸。由于全县地处低纬且在北回归线以南,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丰富,同时南临南海,季风明显,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经济概况】
建国前,惠阳是一个较落后的农业县。惠阳县地处东江沿岸和西枝江下游,而水利设施又很差,全县没有一个水库,只有几条防御能力很低的堤围,水旱灾害频繁,很多地方十种九不收,是有名的历史性灾区。
惠阳县的农作物以水稻、花生、甘蔗、黄豆、番薯为主,还有木薯、黄麻、蚕桑和著名的横沥土桥梅菜。
水稻是惠阳县的主要农作物。惠阳县的水稻产量较低,在广东省属中低产类型地区。1949年水稻播种面积749075亩,总产54861吨,亩产只有73公斤。
惠阳县历史上较有名的传统工业有纺织、陶瓷、冶铸、藤竹制品、采盐业、造船业等。
惠阳县的纺织业兴于唐,盛于宋。到明末清初,其产量与质量除广州、潮州外,已居其它府之上。
隋唐时期,惠阳县已有陶瓷制品生产,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初具规模。清朝光绪二年(1876),在新圩约场开办了一家官营窑。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坚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采取“筑‘巢’引商、以商引商”、“走出去、请进来”及举办各类招商活动等办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外向型工业蓬勃发展,达到了“让外商发财,促惠阳发展”的目的,使全区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园区经济初具规模,一批如联想、中建电讯、东亚电子等技术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得到了充分发展。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15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16.77亿元,增长2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2亿元,增长23.4%。农民人均纯收入8323元,增长14.8%,其他经济指标也稳定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为5.4:49.7:44.9。
【社会事业】
1959年1月,惠阳县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工作人员9—10人。1960年易名惠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截至2007年,末全区共有区属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15个,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72人。其中,高级职称278人,中级职称4154人,初级职称5640人。全年专利申请数189件,专利授权数97件。
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5.80万户。图书馆藏书量15.76万册。歌舞厅36家,网吧126家。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卫生机构床位1424张。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97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34人,注册护士728人。年末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2008年,该区共有公民办中小学校156所,其中小学131所,初中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4所。全区中小学校学生数为118974人,其中高中生14708人,初中生40558人,小学生63708人。全区公办学校在职教职员工合计为5410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员工2747人,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员工2502人,教师进修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职员工共计161人。全区民办学校教职员工合计为2770人,其中,民办普通中学教职员工491人,民办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员工227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毛入学率为102%,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96%,毛入学率为103.70%,毕业生升学率93.1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20%。2008年,该区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为30183万元,占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3.45%,比2007年增加5195万元。
全区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4万门,已开通程控电话11.6万门,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8.4%,国际互联网连接所有城镇,邮政营业基本实现电子化。全区拥有输变电站12座,其中500千伏输变电站1座,110千伏输变电站9座;有日供水40万吨供水系统。供电供水充盈,完全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全区有派出所22个,民警1016人。建立和健全各项防范机制,创建了安全文明小区,全面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建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供水、供电、通信、税费、用地等优惠措施,实行了“一个窗口”收费和办理投资手续“一栋楼、一站式”办妥制度,不断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交通运输】
惠阳位于水陆交通要冲,交通便利,历史上以水路航运为主,东江、西枝江、淡水河均可通航。陆路交通靠古驿道贯通全县。清代县境有两条驿道通福建。民国9年(1920)11月开始修筑县境惠州至平山第一条公路,至民国21年(1932),全县建成公路4条,县辖公路总长77.9公里。
建国后,陆路交通发展较快。至1994年,全县有公路19条,总长达1100多公里,同时还发展了铁路、航空和海运,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从80年代末起,由于陆路交通运输快捷便利,再加上河运的一些原因,水路运输开始步向萎缩,水运量亦逐年下降。
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对外籍船舶开放;惠澳提路贯穿境内直达惠州港,是京九铁路南端最便捷的出海口;深汕、惠深、广惠高速公路穿越境内,惠澳大道、惠淡公路将惠阳区与惠城区连成一片,全区公路通车里程646.6公里,公路密度为70.6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2013年12月26日开通的厦深铁路经过惠阳区建有惠州南站,站点将设在惠阳淡水新桥。新桥是未来惠阳的中心城区。
【风景名胜】
大亚湾 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隅的澳头镇,集惠州海景之大成,风景变化多端、优美婉转。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其海岸线纯净洁白而又不失大气磅礴,岛屿与山岭大都呈现出奇形怪状、无法一概而论的鲜明特征。游人每每被大亚湾的纯美吸引得不能自已,在体验原汁原味的渔家风情的同时,沿着52公里长的海岸线闲庭信步般地徜徉,心无旁骛地静观日出日落,便是悠哉至极的海滨享受。受地理位置影响,大亚湾水下地形平坦,常年风平浪静,是天然的避风良港。主要景点有:大亚湾游乐场、清泉寺、辣甲岛、岩前万年庵、螺岭、小桂湾、铁炉峰、老虎洲等。 叶挺故居(叶挺纪念馆)AAAA 叶挺故居: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基地。叶挺故居是其祖父叶沛林所建,有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于1978年被列为惠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1日经维修后正式开馆。1989年6月26日,省政府批准叶挺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AAAA 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大亚湾中心区,淡澳河入海口处,为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湿地,景区东起白寿湾大桥,南以滨河南路为界,北至中兴南路,西至中兴二路桥,全长约3.9公里,总面积约176公顷。2017年1月,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公园现有全国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海漆群落,景观和研究价值高,作为延伸到城市中心的稀缺湿地生态资源,“城市之肺”的核心地位日益显著。自2010年开放以来,景区各项服务和设施配套日趋完善,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巽潦湾 巽寮湾(读:xùnliáowān)是粤东数百公里中海水最洁净的海湾之一。处在中国新改革开放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旁,除了一类的海水及沙滩沙质外,海滩上软细洁白的海沙含沙量高达99%。有“天赐白沙堤”美誉。踏足沙滩,你可以在沙滩上脱下鞋子尽情地嬉戏,感受脚板与细沙的摩擦依然是个舒适休闲的海滨度假地。踏足沙滩,享受一流的阳光和空气,领略蓝天、白云、沙滩、海浪的养生诗情画意,尽情欣赏琳琅满目的海底世界,度过难忘的蓝色之旅。 淡水祖庙 “魁楼相映玉虚宫,落阳牛地半朝东。古井连通东海殿,昙华钟鼓闹婵宫。梅嶂开屏真妙极,铁湖书院永无穷。逆水蟹形扶会馆,回龙顾主协天宫。”这是史有铁笔御史之称的邓承修笔下的“淡水八景”。其中“回龙顾主协天宫”描写的正是如今的淡水祖庙。 客家围屋——碧滟楼(叶亚来故居) 碧滟楼位于秋长镇周田村,是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父”叶亚来的故居,与叶氏宗祠相距大约1公里。建于1889年,是叶亚来发达后回乡捐建,也是他成功的标志。碧滟楼是集传统客家建筑工艺建成,内部有形状各异的院落,结构布局得体实用,是一幢惠州地区典型的客家传统四0围屋,正门接开阔的禾坪。前方开一半月形水塘,水塘两端对称矗立多对旗杆夹(功名碑)。平面呈长方形,长60多米,宽近37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从远处看依山而立,非常壮观。昔日的豪华,还能够从高大气派的建筑上看得出来。
【当地特产】
镇隆荔枝 惠阳镇隆镇生产的荔枝主要有糯米糍和桂味两个品种。全镇种植面积34000亩,平均年产量达5200吨,产值7500万元。年销售额占同类产品国内年销售额的46%和48%,是该镇农业收入的主要支柱。
小桂鱿鱼 小桂鱿鱼:小桂鱿鱼具有原汁原味,美味可口,回味无穷之特点。烹调手法多采用煮、煲、蒸、烩和炖等多种手法,调料考究。做小桂鱿鱼首先把鱼洗净腌制,再晒,然后放到锅里焖,焖好后再用刀切,而且要讲究刀法,切好以后加入各种秘方配制的佐料再煮,捞出来后用凉水冲净再冰镇,最后再下锅炒。
惠州梅菜 梅菜,主要盛产于惠州,以客家人种植为主,故又称为“惠州梅菜”。惠州梅菜是惠阳的土特产,原产于惠阳土桥,故又称"土桥梅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