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东源县,隶属广东省河源市,前身为河源县、河源市郊区,1993年11月更名为东源县,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东源县地处广东省中部,东江中上游,介于北纬23°22‘~24°15´,东经114°19´~115°22´之间。东邻龙川县、梅州市五华县,北接和平县、连平县,南靠河源市区和紫金县,西连惠州市龙门县、韶关市新丰县,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66.6公里,面积4070平方公里。惠河、粤赣、梅河和昆汕高速公路与205国道、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梅龙高速、粤赣高速纵贯全境。
【行政区划】
东源县辖20个镇:仙塘镇、灯塔镇、骆湖镇、船塘镇、顺天镇、上莞镇、曾田镇、柳城镇、义合镇、蓝口镇、黄田镇、叶潭镇、黄村镇、康禾镇、锡场镇、新港镇、双江镇、涧头镇、半江镇、新回龙镇
【历史沿革】
东源县的前身为原河源县的主体。河源县成立于南朝永明元年(483年),距今1500余年。
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将原河源县3个镇划为源城区,其余24个乡镇划为郊区。1993年11月8日,民政部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城设在仙塘镇木京。
【人口民族】
2010年年末,东源县户数142252户,人口569053人。其中男288938人,女280115人。民族主要为汉族,其次为畲族,人口882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东源县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60%,河流、水库水面占10%。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七目嶂、缺牙山、桂山、燕子岩、鳌鱼峰、蝉子顶、五指山7座,其中以黄村镇与五华、龙川交界的七目嶂为最高,主峰海拔1318米。主要河流为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那坑山,干流全长480公里,流经东源县流域面积3378平方公里。其次为东江一级支流新丰江,黄村河、曾田河、康禾河(又名红岗水)和久社河5条,东江二级支流叶潭河和船塘河2条。
气候特征 东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温高,湿度大,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4.5℃。年均相对湿度77%,无霜期335~345天。年积温约77700℃。年均降水量1567~2142.6毫米,主要降水时间集中在4~6月。
水资源 东源县境内(含新丰江水库)水域面积3.6万公顷。其中宜渔面积3万公顷。有库容139亿立方米的新丰江(万绿湖)的优质水,有年均流量82.3亿立方米的东江水,为深圳、东莞、香港等地提供充足的优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全县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22.36万千瓦,至2010年,已开发17.8万千瓦。
【经济概况】
东源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旺城扩城、教育强县、和谐稳定和固本强基”七大战略,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全县规划分为三个经济片区:205国道和高速公路沿线乡镇为工业经济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外源型经济;东片乡镇为资源经济区,重点利用当地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发展内源型经济;万绿湖库区乡镇为生态保护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业。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4.69亿元,同比增长(下同)9.5%,增速在全市县区排名第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93亿元,增长11.6%,增速在全市县区排名第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亿元,增长4.1%,增速在全市县区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91.76亿元,增长22%,增速在全市县区排名第二;税收收入12.37亿元,增长8.7%;外贸进出口总额33.5亿元,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2亿元,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9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0元,增长11.7%。税收超千万元乡镇达13个。
【交通运输】
东源县位于北回归线北缘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珠三角与粤东北山区的结合部,东邻龙川、五华,北接和平、连平,西连龙门、新丰,南靠河源市区和紫金。东源交通便利,县城毗邻河源市区,205国道、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梅河高速公路、粤赣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南接惠河高速公路。东源至广州、深圳、香港不足2小时的车程,现已纳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发展圈内,是珠三角休闲度假出游最便捷的城市之一。
【旅游景点】
镜花缘旅游区 依托万绿湖奇秀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重点突出自然生态、园林、森林、奇石异洞等景观,以《镜花缘》中描述的仙境美景,奇闻趣事为主线,设置了百花广场、百花路、绿香亭、入梦岩、凝翠谷、红颜洞、泣红亭、女儿国、高空飞降等景点和项目,是一个融观光旅游、湖滨度假、森林度假、康体旅游、会议旅游、专项特色刺激型旅游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万绿湖风景区 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因四季皆绿、处处是绿而得名。景区于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于2012年被省评为“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被主流媒体评为“最受网友喜爱的生态景区”。它位于京九铁路线上,距河源市区6公里。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面积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总蓄水量139.8亿立方米。与浙江新安江千岛湖是一对“姐妹湖”。
东江画廊风景区 位于广东省东江流域河源市东源县境内,东江是广东省三大江之一,全长560多公里,流经东源县境内的达76公里,属珠江水系,是华南地区水质、水量状态最好的江河,供四千万民众饮用,广东省著名的景区万绿湖是其支流之一,景区因东江及两岸风景秀美宛如一幅幅山水画而得名。东江画廊集青山、碧水和客家民俗文化于一体,原始和天然是她的个性和特征。风景区是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题,突出以客家风情、田园风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旅游景区。推出的客家风情游线路,是乘坐中国最大玻璃钢游船,观客家风情歌舞、参与客家风俗游戏,怡情东江两岸江风、竹影、渔歌、闲鹤,在休闲于东江画廊的同时了解客家文化。
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 位于距河源市区59公里的东源县漳溪畲族乡高嶂山脉,占地约20平方公里,由高嶂山、狮型地水库和黄龙岩洞、侧身岩、燕岩石等七个溶洞以及畲族文化展览厅、畲族风情表演等项目组成。黄龙岩溶洞深60米,洞内面积约3900平方米,以幽、深、奇、险而素有“地下龙宫”之称。洞内共有九厅十八弯,可分为群狮堂、九龙厅、水帘洞、古井底、九重门、情侣阁、百仙宫、瑶池室和灵宵殿等,这个龙洞以“奇、深、险、幽”著称。景区内的畲族图腾展厅和畲族风情表演可让人领略到独特的畲族风情文化。
【文化民俗】
秧歌 顾名思义是插秧等劳动中唱的歌,所以,它最早是一种歌唱的形式,后来才出现了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形式。这三种形式和秧歌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有的地区将花鼓,采茶灯,旱船,竹马等民间舞蹈形式都泛称秧歌。也有的将高跷称为高跷秧歌,把一般的秧歌叫“地秧歌”。
狮舞 狮子舞的中国民间舞蹈宝库中闪亮的明珠,1000多年来,成为劳动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汀州一带的狮子舞在表演上有“文狮”和“武狮”两种形式。每年正月,舞狮表演者通常于城乡走家串户茯恭贺新春并献艺,表演后户主多以红包相赠,以示酬谢。“文狮”表演细腻,柔和而稳重,着重刻画狮子温驯而可爱的性格。“武狮”着重武功,技巧很高,主要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壮、勇猛矫健。
龙舞 闹龙是祝愿一年吉祥如意的活动和联系亲友的良机。汀州制作的龙体一般染成青色、黄色两种,分别称“青龙”,“黄龙”。有的在耍龙灯的同时,施放烟火,爆竹,看去火花四射,只见龙在万点火花中滚进滚出,显得金光灿烂,再配以喧天鼓乐,造成热烈的节日气氛。
灯舞 元宵节的活动,以灯舞最多,各地称呼不一,有称“耍灯”,有称“箅灯”,也有称“闹灯”或“花灯”。长汀的“踩马灯”以反映爱情为主要内容,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对舞。此舞蹈具有古朴、轻松诙谐的特点。“马灯舞”表演者多为少年儿童,表演者置身于马灯中段,将灯用绳挂在肩上,演出时有4人或8人列队。
踩船灯 踩船灯一般多在春节,元宵节演出,各地的名称虽有所不同,但表现形式基本大同小异,如“跑旱船”,“荡旱船”,“打渔船”,“采莲船”,“花船灯”等。福建有些地区也叫“陆地行舟”,都是同一形式的“旱船”,只是在表现的内容和船形有所差异。
九连环 又称“霸王鞭”,“打莲湘”。表演形式多是且歌且舞,曲调大都是本地区的民歌,内容多为表现男女爱情。它既有两三个人的小表演唱形式,也有边打边走各种队形和摆各种画面的集体舞;亦有持霸王鞭者和拿扇子、竹板等道具者同舞。
【特产美食】
东源县主要土特产品有:上莞仙湖茶、康禾茶、蓝口礤头茶、霸王花米排粉、“望郎回”板栗、绿纯客家娘酒、黄田米酒、灵芝、五指毛桃、蜂蜜等。
客家十大名菜有:东江盐焗鸡、红焖猪肉、东江酿豆腐、上汤桂花鱼、客家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