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海东市,青海省辖地级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市总面积1.32万平方千米。全市辖2个区、4个县,常住人口135.5万人。
2013年2月,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海东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河湟地区由“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游牧状态进入较发达的农耕文明。河湟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开发建设,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海东是全省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是内地进入青藏的咽喉要地,是青藏高原的东部出省通道。西宁机场坐落在市区内,青藏铁路、兰新高铁、109国道和京藏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海东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南路”必经之地,孟达天池被誉为青藏高原的“西双版纳”,北山森林公园被称为青藏高原上的“绿宝石”。2016年,海东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行政区划】
海东市辖2个区、4个自治县:
乐都区 面积3050平方千米,人口240949,政府驻古城大街50号,下辖2个街道、6个镇、12个乡
平安区 面积742.89平方千米,人口117883,政府驻平安镇平安大道199号,下辖2个街道、1个镇、5个民族乡
互助土族自治县 面积3424平方千米,人口40.14万,政府驻威远镇,下辖7个镇、12个乡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面积1891平方千米,人口43.93万,政府驻川口镇,下辖8个镇、14个乡
化隆回族自治县 面积2740平方千米,人口200474,政府驻巴燕镇,下辖6个镇、11个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面积1814平方千米,人口16.16万,政府驻黄河路党政大楼3层,下辖3个镇、6个乡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
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民和县阳洼坡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其它地方多处发现类似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
秦汉以前,这里居住着羌人。据传说,远在帝舜时,舜“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相传三苗部落原住在今湖北、湖南或河南南阳至陕西商洛一带地区。
汉代时期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击败河西匈奴,并进入湟水流域,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境设置令居寨,以御防羌人入侵。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置“护羌校尉”,筑西平亭(今西宁市),开始经略“湟中”。
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奉命击败注水流域的先零羌,招抚黄河沿岸羌人归降,罢兵屯田,在今海东市先后设置一郡三县,即移金城郡治于允吾县(今民和县下川口)、安夷(治所在今平安区)、破羌(治所在今乐都区)、允吾(治所在今民和县)等县,均属金城郡,这里被正式纳入汉朝的郡县体系。安夷县曾长时期为汉护羌校尉治所。建安十八年(213年),析金城郡西部置西平郡(治所在今西宁市),河湟各县改属西平郡。
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河湟地区曾被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相继统治过。这一时期,曹魏曾在中川、官亭一带设置白土县,晋惠帝在允吾置晋兴郡,北魏废晋兴、左南、白土、允吾县,在龙支城(今古部)设置金城县,西魏改名龙支县;在化隆、循化县境,北魏设置石城(治所在今群科)、广威(治所在今甘都)二县,属洮河郡,隶鄯州(治所在今乐都区)。
隋唐时期
隋唐时,今海东市曾盛极一时,所处地位举足轻重。乐都先后为西平郡、部州、陇右道治所,一度成为陇右乃至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地。
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兵亲征吐谷浑,四月渡黄河于临津关(今民和官亭),经古鄯到达西平郡,陈兵讲武,五月大猎于拔延山(今拉脊山之马阴山),“诏虞部量拔延山南北周二百里并立表记”。
唐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行政区为十道,其中陇右道则统辖今甘、青、新部分地区。道置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理部州,都管兵七万五千人,马一万六百匹;河西节度使理凉州,都管兵七万三千人,马八千八百匹。安史之乱后,唐军内调,无暇西顾,吐蕃乘机东进至甘陕,河湟地区被控制近百年。五代十国青海吐蕃不复统一,唐末,一度控制河湟。
宋元时期
宋元时,(今海东市)曾先后被角厮罗、宋、金、西夏和元朝统治。宋初,河湟吐蕃之一部腽末人角厮罗兴起,先以宗哥城(今平安县)、后以邈川城(今乐都区)、再以青唐城(今西宁市)为统治中心,建立角厮罗政权并臣属于宋,历时近百年。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角厮罗政权势力日衰,宋军遂进占河湟地区,改邈川城为湟州,改廓州为宁塞城。崇宁三年(1104年),角厮罗政权灭亡,宋改鄯州为西宁州。宣和元年(1119年),改湟州为乐州。北宋亡后,金和西夏占有河湟地区约一个世纪。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春,蒙古成吉思汗进军洮、河、西宁州,河湟地区纳入蒙古汗国。宝佑元年(1253年),蒙古汗国在河州设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甘、青吐蕃部落。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撤废乐州、廓州,改属西宁州。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设甘肃行中书省(治甘州,今张掖),辖西宁州。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朝下令“以甘肃旷土赐回回昔赛赤、哈散等俾耕种之”,回族先民遂进入青海,一部分在(今海东市)垦荒种地,定居下来。
明清时期
明清两朝,今海东市除循化县较长时间属河州管辖外,其余属西宁卫、府辖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元甘肃理问所土官祁贡哥星吉在冀宁大都途中归附明朝,被授于副千户之职,令守碾伯。洪武四年(1371年),元甘肃行省右丞朵尔只失结和西宁州同知李南哥及一批元朝官吏纷纷归顺明朝,元在青海的统治结束。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下辖6个千户所,今海东市有碾伯(乐都)、古鄯(民和)2个千户所。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将贺锦攻克西宁,捕获卫指挥使祁廷谏和卫指挥同知李天俞等并押送西安。
清顺治二年(1645年),英亲王阿济格率兵击败了李自成军入西安,释放了押在狱中的祁廷谏、李天俞等人,仍授其原职,令回西宁招抚各族部众归清,同时清军孟乔芳部进入青海,今海东市归属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新置西宁县,废碾伯、古部,千户所置碾伯县。今海东市又属西宁府的西宁县和碾伯县管辖。乾隆九年(1774年),在今化隆县置“巴燕戎格抚蕃厅”,隶西宁府。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改置循化厅。明清时期,明在青海确立了土司制度,遂成为一种正式的地方政治制度,清朝袭之,一直延续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才被完全废止。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麟为西宁总兵,从此马麟、马步芳盘踞青海统治近四十年。
民国二年(1913年),改循化厅为循化县、改巴燕戎格抚蕃厅为化戎县(后改巴燕县、又改为化隆县),隶属西宁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改碾伯县为乐都县、析置民和县,增设互助县。
解放后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兰州战役胜利,遂进军青海。9月1日至4日,先后解放循化、民和、乐都、化隆等县,5日进入西宁市,至12日又解放互助县。
1978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从湟中县析置平安县,设置海东地区,辖民和、乐都、湟中、湟源、平安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1986年民和县改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1999年12月,湟中县、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2013年2月,海东撤地设市,海东市政府由平安县(今平安区)迁至新成立的乐都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全境东西长约124.5千米,全市总面积1.32万平方千米。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兰州市、永靖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州(市)、县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海北藏族自治州、湟中区、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州县(区)接壤。
地形地貌
海东市地处祁连山支脉大板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东坡,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海拔在1650~2835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沟整纵横。
气候
海东市内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点是: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小,气候地理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隆雨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增。海拔3000米以上的北部地区及山区较寒冷,海拔1700~2500米的黄河、湟水河谷地带较温暖。年平均气温3.2℃~8.6℃左右,最高气温25.1℃~33.5℃,最低气温-18.8℃~-25.1℃左右。年平均隆雨量319.2~531.9毫米。多集中在7~9月之间,相对湿度一般为57%~63.66%;蒸发量为1275.6~1861毫米。风速为1.9~2.5米/秒,最大风力8级,多出现冬末春初时期。年平均日照2708~3636小时。无霜期约90天左右。作物生长期196─250天左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海东市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9个。广播电视电台5座,转播台82座,乡镇综合文化站94个,戏曲曲艺等民间演出队伍1200余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1%。
医疗卫生
海东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2052家,床位8288张。其中,医院55个(其中二级医院12所、三级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0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9个,妇幼保健中心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村卫生室1579个,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18个,卫生健康监督局(大队)7个、中心血站1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984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30人,注册护士3307人。
【交通运输】
公路
北京至拉萨的109国道,兰一宁高速公路贯穿海东市全境。境内有平阿高速、西宁至互助一级公路。有“海藏咽喉”之称。
铁路
青藏铁路、兰青铁路复线穿境而过,与“陇海~兰新”铁路干线贯通,正在拟建的兰~新铁路客运专线横穿而过。乐都区、平安区兴建的较大型铁路转运站,已成为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开发的运输基地。
民航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就在海东互助县境内,距西宁市中心仅28千米,距离平安区5千米,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乌鲁木齐等航线。
【风景名胜】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坐落于祁连山脉南麓的东端,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5度左右,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由于祁连山脉的阻挡,每每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顺着河西走廊向东南方向飘移,青海一带则较少受到影响,因此,青海一侧祁连山南麓遍布茂密的原始森林,绵延数百千米。
骆驼泉
骆驼泉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街子乡团结村,交通便利,三级油路可直达,距离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5千米,距西宁市140千米。骆驼泉的景点面积约为3500平方米,呈一长方形。中央部分为一长约40米,宽约20米的水池,泉水从池中央的泉眼中涌出。池深0.6米左右,周边为水泥砌成。
仓家峡
仓家峡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距离海东市区约20千米。海拔约在2400~3200米,属祁连山南麓。为内陆半干旱性气候年均温5.9℃,年均降水量269.4毫米。境内野生动物有鹿、麝、岩羊、白唇鹿、山鸡、雪鸡等。野生药用植物有党参、贝母、茯苓、黄芪、冬虫夏草等。
孟达天池
孟达天池位于循化撤拉族自治县东部,地处巴颜喀拉山支脉西倾山的当蕊-五台山区。西宁东南方110多千米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9544公顷,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高4178米。
孟达自然保护区
孟达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循化县孟达山区,地处自治县西倾山东端,黄河积石峡南岸。该山地属当蕊山-五台山区,恰好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势基本呈南北走向。总面积17290公顷,海拔在1780~3356米之间。
【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海东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城榜”。
2020年11月,入选“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名单”。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