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区,隶属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中心腹地,东临海东市乐都区,西连西宁市和湟中县,南与化隆县为邻,北隔湟水与互助土族自治县相望。平安区辖2个街道、1个镇、5个民族乡,总面积742.89平方公里。平安区常住人口117883人,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等17个少数民族。
平安区,1979年置平安县,以平安驿得名,2015年2月改为平安区。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驿站,有青藏高原“硒都”之称。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8年9月2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平安区退出贫困县。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行政区划】
平安区辖2个街道、1个镇、5个乡:
街道:平安街道、小峡街道
镇:三合镇
乡:洪水泉乡、石灰窑乡、古城乡、沙沟乡、巴藏沟乡
【建置沿革】
平安地区历史悠久,境内30余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遗址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500年先民已在湟水沿岸生息繁衍。 平安古为羌戎故地。继两汉时汉人开始迁入平安地区后,魏、晋与隋唐时,先后又有鲜卑、吐蕃等族迁入。元、明时期,回族徙居,境内逐步形成以汉、回、藏、蒙古、土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平安地区纳入汉朝版图。神爵二年(前60年)在今平安镇附近置安夷县,历经魏、晋两朝,北魏时撤废,今平安地区为西都县辖地。 隋开皇元年(581年),属湟水县辖。 唐至德二年(757年)至大中五年(851年),为吐蕃占据。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至崇宁三年(1104年),为河湟吐蕃角厮罗地方政权辖地。 元,属西宁州。 明,属西宁卫。元、明两朝在今平安镇设平戎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划归湟中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今平安辖区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1949年9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一军600余人进驻平安镇南村。5日,平安地区宣告解放。解放初为湟中县第二区、第十区、第十一区辖地。 1958至1960年,为红星公社。 1960年,划归西宁市设西宁市平安区; 1962年,复归湟中县,设平安行政委员会。 1978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湟中县析置平安县,设置海东地区,以湟中县平安、小峡、洪水泉、石灰窑、三合、沙沟、古城7个人民公社成立平安县。 1979年3月,中共海东地区委员会和海东地区行政公署正式设立,驻平安县平安镇。平安县隶属海东地区。 1979年5月12日,平安县正式成立。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海东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乐都区(原乐都县)海东大道10号,平安县不再具有海东行政中心地位,但仍作为临时驻地。同年9月28日,海东市在平安县正式挂牌成立,海东地区行政公署成为历史。 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青海省调整海东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平安县,设立海东市平安区,以原平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平安区的行政区域,平安区人民政府驻平安镇平安大道1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安区,位于青海省东部,东靠乐都区,西连湟中县和西宁市,南与化隆县为邻,北隔湟水与互助土族自治县相望,总面积742.8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平安区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部分地区海拔2066米至2300米之间。高山分布在辖区南部,自西向东横亘有阿伊山、泥旦山、顶帽山、青沙山、八宝山,海拔3100米至4166米。境内12条沟岔水系沿高山北麓分别流出,汇入三条大沟,成为山峦起伏、山川相间的主要河谷地带。
气候 平安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日照28644小时,日均7.7小时。年总太阳辐射量变化在140.3—152.2千卡/平方厘米的范围内。年平均气温7.6℃,最热月平均气温19.2℃(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6℃(1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4.8℃;年极端高温为31.5℃(7月15日);年极端低温为-16.7℃(1月10日)。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年降雨量310.1毫米,年蒸发量1836.3毫米,为降雨量的8倍,无霜期218天。
水文 平安区境内有东沟、六道沟、老虎沟、东叉沟、西又沟等12条沟岔,沟岔水系沿高山北麓分别流出,汇入祁家川沟、白沈沟和巴藏沟三条大沟。
【交通运输】
平阿高速、西和高速、109国道、京藏高速、兰新高速铁路、兰青铁路穿越平安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平安区共有: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平安县共有各类学校97所,其中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各1所,单设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小学78所。有幼儿园9所,其中民办7所。全县97所学校中,县城有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校1所、初中1所、小学3所;农村地区有91所,其中平安镇10所(九年一贯制3所、完小7所)、小峡镇11所(初中1所、完小6所、初小3所、教学点1个)、三合镇19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小9所、初小7所)、洪水泉乡13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小3所、初小5所、教学点3个)、石灰窑乡13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小8所、初小3所)、古城乡10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小6所、初小1所、教学点1个)、沙沟乡9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1所、完小3所、初小2所、教学点2个)、巴藏沟乡6所(九年一贯制1所、完小3所、初小1所、教学点1个)。
医疗卫生 平安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3个,实际开放床位175张,其中县级卫生机构134张,乡镇卫生院41张,平均每千人床位数1.56张。全系统现有在职职工2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为207人。卫技人员中本科学历39人,大专学历107人,中专学历42人,无学历19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3人,初级职称106人,未认定5人。全县有乡村医生132人,农村妇幼保健员111人。
【风景名胜】
峡群寺森林公园
峡群寺森林公园是平安区唯一的天然次生林林区,公园总面积3558公顷,是集森林与寺院为一体的3A自然风景区。
峡群林场
峡群林场是平安区唯一的天然次生林林区,林向整齐,具有成片的天然云杉、山杨纯林,少量的云桦混交林及人工青杨林。景区内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办“六月六”花儿会。
平安门
平安区平安门休闲绿地建设工程位于平安县城泉水沟西、一七四专用铁路东、兰青路南、北侧。占地面积2.47公顷。
洪水泉清真寺
洪水泉清真寺,2013年5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村,距西宁市30多公里,是青海省著名的古代清真寺文物旅游景点。洪水泉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后经5次扩建,其中以清代乾隆年间扩修工程形成规模。洪水泉清真寺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全寺由牌坊、山门、穆纳楼、大殿、净房等五部分组成。
平安驿
古驿平安是古代内地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南线重镇之一.。
夏宗寺
位于寺台乡瓦窑台村,始建于元朝。该寺与我省兴海县的赛宗寺、尖扎县的南宗寺、乐都县的羊宗寺同称为“安多四寺”。元代末年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在此落发皈依。该寺是历代高僧静修的圣地,历史上有多位僧人在此修行。夏宗寺原来的主要建筑有经堂寺、噶玛寺、汝贝多杰堂、八挂楼、笨康等,最兴盛时期建筑房屋有400多间,僧人40多人。夏宗寺峰峦叠嶂,松涛荡漾,幽谷深奥,溪水潺潺,景色奇秀,是一处极为迷人的旅游胜地。
上拱北
上拱北,又名“卧牛山拱北”,位于巴藏沟乡上马家村清泉水库北山顶,座北朝南,整个建筑由照壁、前院、后院组成。后院内建有面阔三间的硬山顶祭殿房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下拱北
下拱北,又名“凤凰川拱北”,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问。位于上马家村北,此建筑前院已毁,后院保存完整。上拱北与下拱北整个建筑规模壮观,建造精美,布局严谨,砖雕、木雕构件尤多。
【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 2021年1月1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12月,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1年12月,入选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区名单。 2022年1月,选为省级精品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2年2月,被评为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南繁冬夏繁”制种大县。 2022年11月18日,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2023年3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