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渝中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大都市区,属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地处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地带,由于两江环抱,形似半岛,又名渝中半岛。渝中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别称“山城”、“江城”,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以及红岩精神在此发源。渝中区幅员面积23.24平方千米(陆地面积20.08平方千米),下辖11个街道。渝中区常住人口588717人。
渝中区是全国文明城区,获得过“中国爱心城市”、“市级环保模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等荣誉称号。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渝中是重庆的“母城”。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100年解放碑,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的人文底蕴,孕育了重庆的“根”和“源”,浓缩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展现着“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的魅力神韵,在老重庆人心中“到渝中就是进城”。
【行政区划】
渝中区辖11个街道:七星岗街道、解放碑街道、两路口街道、上清寺街道、菜园坝街道、南纪门街道、朝天门街道、大溪沟街道、大坪街道、化龙桥街道、石油路街道
【历史沿革】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母城和发源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建立巴国,属巴国江州地域,较长时间为巴国国都所在地。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两年后,以巴国地置巴郡,属巴郡江州县地域,为巴郡和江州治所所在地。从汉代至清代,先后属江州县、垫江县、巴县地域。其中,从公元561~1929年,属巴县地域历时1368年。历为郡、州、路、府、省、县治所所在地。其中,从公元1363~1371年,为大夏国国都所在地。
重庆正式建市:1929年(民国十八年)重庆从四川省巴县分离,正式建市,编制为国民政府二级乙等省辖市归四川省管辖,区境属重庆市地域。
1935年,重庆市下设5个区,第一至第四区在今渝中区境。1939年,重庆市下设12个区,第一至第八区在今渝中区境。1942年,重庆市下设17个(陆上)区和1个水上区,第一至第八区和水上区的一部份在今渝中区境。1946年,重庆市下设18个区,第一至第八区在今渝中区境。在此期间,区境一直是市政府所在地。
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陪都和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所在地。
重庆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将原重庆市第一区至第七区命名为第一区。1955年11月,第一区改称市中区。1995年3月,将沙坪坝区大坪和化龙桥街道划入市中区,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在此期间,区境曾为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西南军区所在地,并一直是重庆市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1995年3月,市中区更名渝中区。
2006年,渝中区将13个街道调整为12个街道。其中,撤销较场口街道、王家坡街道,设立石油路街道,调整6个街道行政区域范围,保留5个街道行政区域和街道办事处驻地不变。
2015年,渝中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望龙门街道,调整朝天门街道、解放碑街道、南纪门街道行政区域范围。调整后,渝中区辖11个街道。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渝中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在长江、嘉陵江汇流处。渝中区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通陆,为东西向狭长半岛。渝中区东、南濒临长江,与南岸区水域相邻;北面濒临嘉陵江,与江北区水域连界;西面与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接壤。渝中区水陆域面积23.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0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渝中区属四川盆地-川东平行岭谷区,以剥蚀构造地貌为主。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控制明显,背斜一般隆起成山,向斜经长期剥蚀后形成丘陵。在长江、嘉陵江长期流经由上沙溪庙组砂岩、泥岩不等厚互层组成的平缓开阔褶皱地区,不断冲刷、侵蚀河床,在地壳相对上升期,河水下切,岸坡升高。在地壳相对稳定期,河水迂回侧蚀,使冲刷(侵蚀)岸岸坡变陡,常在冲刷岸形成高陡岸坡,在堆积岸堆积大量冲积物质。同时,在风化作用和重力地质作用下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发展,使产状平缓、有厚大砂岩盖层的软质泥岩斜坡出现高陡软基岸坡,如此交替进行,不断改变河谷形态,岸坡变高变陡形成了渝中特有的谷间剥蚀台地斜坡地貌。
渝中区境内最高处的鹅岭海拔394米,最低处朝天门两江汇合处的沙嘴角为167米,相对高差227米。
气候
渝中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据气象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17.6°C,极端最高气温42.2°C,极端最低气温-1.8°C;年无霜期341.9天,雾日平均30天-4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088.8mm,最大1518.7mm(1916年),最小644.3mm(1939年),主要集中在4-10月,且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年总降雨的85%左右,由于降雨集中,常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水文
渝中区河流属嘉陵江、长江水系,长江由南而流经测区,嘉陵江由西而东入境并在朝天门与长江汇合。长江在黄沙溪入境,往北流经菜园坝、朝天门出境。嘉陵江在化龙桥滴水岩入境,往东经李子坝、牛角沱至朝天门汇入长江。
【社会事业】
教育
渝中区共有普通中学13所,职业高中2所,小学30所。全年学校招收学生普通中学7561人,职业高中1158人,小学5681人;在校学生普通中学21671人,职业高中2985人,小学30351人;毕业生普通中学6731人,职业高中1032人,小学456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含民办等幼儿园)1034人,在园幼儿14135人。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普通中学主要有:重庆市求精中学校、重庆复旦中学、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重庆市第二十五中学校、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重庆杏林中学校等;
小学主要有:渝中区中山小学、渝中区解放东路第一小学、重庆市大同实验学校等;
职业学校主要有:渝中高级职业学校等。
文体
渝中区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全年演出850场次;艺术表演场馆6个,全年演出574场,观众30.0万人次。年末非物质文化遗产为46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10个,其中国家级18个元。全民健身路径400处,登山步道2条。体育场地面积55.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1694名。
渝中区艺术表演18个,全年演出1301场次,观众56.4万人次;艺术表演场馆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为49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个,其中国家级19个。
卫生
渝中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4家(不含诊所),拥有9396张床位和14552名卫生机构人员;其中三级甲等大型医院7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家。
【交通运输】
渝中区是重庆直辖市的水陆客运交通枢纽。铁路重庆站是渝蓉、渝黔、襄渝3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朝天门港口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客运港口。跨江大桥有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黄花园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及复线桥、菜园坝长江大桥、牛角沱大桥、渝澳大桥、嘉华大桥等,有向阳隧道、八一隧道、石黄隧道等。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等线路经过渝中区。
【风景名胜】
解放碑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心地带,于1946年10月31日动工,1947年8月落成,是抗战胜利的精神象征,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正面向北偏东,为八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碑通高27.5米,边长2.55米,碑内连地下共八层,设有旋梯达于碑顶,碑顶向街口的四面装有自鸣钟,碑台周围为花圃,总占地面积62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642平方米。该处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象征,也是重庆解放及重庆市的象征。
2000年9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5月18日,解放碑入选“重庆十大文化符号”。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20年11月18日,当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朝天门
重庆朝天门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城门原题有“古渝雄关”四个大字,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南宋(1127——1279)宋朝偏安临安(即今杭州)后,时有钦差自长江经该城门传来圣旨,所以才有了朝天门这个名字。
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
2016年5月,“朝天门”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洪崖洞
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88号,2003年总投资3.85亿元对洪崖洞片区进行旧城拆迁改造,于2006年9月竣工开业,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
洪崖洞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主要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洪崖洞一共有11层,夜晚灯光从晚上6点开灯,10点熄灯。可望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形成了“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
2007年11月,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1月18日,洪崖洞被列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2021年12月,洪崖洞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
湖广会馆
重庆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庙,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长滨路芭蕉园1号。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致,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动物及各种奇花异草等图案,是中国明清时期 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湖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是湖北、湖南在重庆经商人的聚会场所,与广东会馆、江南会馆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清代古湖广会馆建筑群,是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历史物证,也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时代烙印。
2006年5月25日,湖广会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73号,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6.6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1.85万平方米。礼堂建筑高65米,大厅净空高55米,内径46.33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四层挑楼,可容纳3400余人。
1987年,在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出版的《比较建筑史》中,新中国当代建筑首次载入世界建筑史册的共有42项工程,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列第二。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
中山四路
被评为“重庆最美一条街”的中山四路起于上清寺转盘,止于周恩来纪念铜像广场,全长约1000米。此路段周边是全市政治中心(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等众多市级机关驻地),也是全市闻名的文化中心。
1937年至1946年间,国民政府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办公场所等机关设立于此,使中山四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指挥中心。这条街上历史遗迹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的特园外,还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郭沫若、老舍、柳亚子、陶行知、徐悲鸿等曾在中山四路定居创作,他们从中山四路了解并传播重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四路除了是历史遗迹聚集地、抗战文化一条街以外,还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历史文化、休闲旅游、文创体验等于一体。
通远门
通远门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重庆老城的正西方,瓮门东北向,正门横书“克壮千秋”四字;其瓮城门上书“通远门”三字,因通远门是古代重庆通往四川其它地区等地的起点,故名之曰“通远”。
旧时城门上有门楼,后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修建公路时拆毁。其正门略存旧貌,双层拱形门洞,两门洞之间隔有便于采光的天井,门洞两侧尚保留有当时的城墙百米许。其城墙下两个隧道看似门,其实不是,而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修的汽车通道,名“为和平隧道”
。
罗汉寺
罗汉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
据《蜀中名胜记》记载:“治平寺……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前殿坍圮,改建龙神祠。后又称罗汉寺、古佛岩。
罗汉寺拥有大量藏经、文物和字画,其中有珍本《碛砂藏》和《频伽藏》。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多为唐、明两代瑰宝。
罗汉寺是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佛教协会驻地。
李子坝公园
李子坝公园又名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单轨车站旁,背靠鹅岭,北面嘉陵江,全长1.8公里,面积共12万平方米,是重庆首个抗战遗址公园。
1938年,重庆作为战时陪都而享誉世界。如今,漫步在李子坝传统风貌区,还可触摸到留存下来的众多抗战遗迹,它们是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金融等各个方面的见证者,浓缩成了战时陪都的历史文化光影。
园内包含5组抗战历史文物建筑,分别是高公馆、李根固旧居、刘湘公馆、国民参议院旧址、交通银行学校旧址,集中展示了重庆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金融等各个方面的历史风貌,是抗战文化的新符号和新阐释。
长江索道
长江索道1987年10月24日正式投入运营,是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至今安全运营三十余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此岸到彼岸,已将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人文气息、精神气质渗进了身体、血液、灵魂之中,成为城市文脉的见证者、记录者、延续者、传承者和繁华都市的乡愁守望者;成为山城上空单曲循环最久的一首经典老歌,迎风吟唱着巴渝人家的故事。
长江索道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庆都市旅游空中观光景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景区集“桥都、雾都、江城、山城、不夜城”之大成,以“江山一体景城融合,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的立体画卷,呈现“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大美神韵:春夏之际,渝中半岛,霞光辉映,凌空飞渡,一片孤城万仞山;秋冬雨后,山城重庆,若隐若现,御风而行,游雾缭绕似仙境;夜幕垂落,霓虹闪烁,遨游星河之上,醉美灯火之巅。随着天际线及空间景观的层次变幻,犹如观看一部动感十足的8D版城市电影。
【名优特产】
重庆凉糍粑
重庆凉糍粑为特色小吃,做法为:糯米温水浸泡后在饭甑内用旺火蒸熟,将熟米饭放入石礁窝内,再用舂茸成糍粑。糍粑凉后,一半在撒有黄豆粉的案板上,摊开压平成片;另一半盖在上面,切成块就可以了。
山城小汤圆
山城小汤圆主要食材有吊浆汤圆粉、川白糖、猪边油等,是一种甜点。
【荣誉称号】
2010年11月,渝中区创建市级环保模范区已通过重庆市政府组织检查验收。
2011年12月,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渝中区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区称号,渝北区通过复查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区称号。
2012年2月,重庆直辖市政府表彰授予15个单位首届重庆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奖,渝中区成为重庆区县科协系统唯一殊荣的单位。这是自中国科协1999年启动创建以来,渝中区连续11年保持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
2012年12月,“第二届中国爱心城市大会”在福建省晋江市落下帷幕,渝中区荣获2012年度“中国爱心城市(区)”荣誉称号。
2013年1月,国家卫生部组织专家组结合材料预审、现场考评和综合评审后,认定渝中区达到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方案要求,授予渝中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
2020年7月,入选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名单。
2020年7月31日,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同年11月,被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警备区命名为“重庆市第七届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1月17日,荣获2020中国楼宇经济领军发展城区奖。
2020年12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0年12月25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评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2021年11月,入选“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
2022年4月,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