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地处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与不丹王国接壤,位于山南市西南部,距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227千米。东与措美、扎囊县交界,西与日喀则市江孜县、康马县、仁布县为邻,南与洛扎县和不丹王国接壤,北与日喀则市尼木县和拉萨市曲水县隔江相望。总面积7969.8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6万亩,草场面积680万亩。边防线长25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辖2个镇、8个乡,113个村。是山南市海拔最高的县,也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浪卡子县常住人口为32835人。
【行政区划】
浪卡子县辖2个镇、8个乡:
镇:浪卡子镇、打隆镇
乡:普马江塘乡、多却乡、阿扎乡、卡龙乡、伦布雪乡、卡热乡、白地乡、张达乡
【建置沿革】
浪卡子县在唐朝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归属于“约茹”管辖并藏文命名为“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的称号,“羊卓”为“上方的牧场”;“康晴”指“雪域”;“布仁”为古藏文中指“长毛牲畜”,也就是牦牛的异名;“底阿”为“五部”;“玉”为“之乡”。其以上的藏文之意连起来则是:“雪域上方的牧场是易养牦牛的五部之乡”。 元朝时,统治西藏的萨迦法王在西藏建立十三个万户府行政体制时,在古镇打隆设立羊卓万户府的同时在叶色村设立了小驿站。第一任万户长叫阿伦,他得到了忽必烈诏书,可以出任羊卓万户长,而且从羊卓到洛扎一带都归属羊卓万户长。阿伦在担任本钦期间曾前往内地,拜见皇帝,得到世代担任羊卓万户长的诏书,浪卡子也得到了出任羊卓万户长的诏书。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羊卓万户府管辖有750户人家。 明朝时,帕竹地方政权在浪卡子设为可统治整个羊卓地区的浪卡子宗,是属新建的西藏十三大宗之一。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浪卡子宗管辖范围为东至位于羊卓雍错湖中央的阿扎等妥朗(湖中央)各村,西至浪卡子与江孜分界线喀若拉山顶,南至洛扎扎界果(岩石大门)和北至亚色村。该宗管辖的还有属私有庄园谢噶林巴,属寺庙庄园的有桑顶寺、打隆上下寺和温噶曲德寺。 1954年,西藏噶厦政府分设浪卡子、白地两宗,仍归洛喀基巧管辖。 1960年,浪卡子宗和白地宗合并设浪卡子县,打隆与岭谷并设打隆县,划归江孜专区管辖。 1964年,打隆县并入浪卡子县,划归山南专区管辖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浪卡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山南市的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东连措美县,南接不丹王国,西与日喀则市康马县、江孜县接壤,北隔雅鲁藏布江与拉萨市曲水县相望。国界线约25千米,总面积797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浪卡子县属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四周边缘高凸,中间低洼湖泊,为高原型壑谷缓冲多平台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浪卡子县境内山峰众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达5座。其中海拔最高的7206米(宁金岗桑峰)。还有大量冰川存在,宁金岗桑峰附近现代冰川发育,有冰川50多条,冰川面积达129平方千米,其中以抢勇冰川较为有名。
气候 浪卡子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辐射强,冬春寒冷多大风,夏秋温凉多雨水,干湿季分明,年日照时数为2929.7小时,年降水量为376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年无霜期只有60天。全县盛行西北风,年均风速2.2米/秒,最大风速34米/秒。
水文 浪卡子县有藏南最大的内流水系:羊卓雍错—普莫雍错—哲古错流域。全县共有大小河流21条,汇入羊卓雍错的“卡洞雄曲”是藏南最大的内流羊卓雍错湖水系河。羊卓雍错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湖水平均深度20~40米,最深处达60米,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交通运输】
浪卡子县城距拉萨164千米,距泽当镇217千米。交通运输实现了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并开展了县城至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的客运路线。境内实现了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拉萨至亚东的公路从县境内通过。
【风景名胜】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按藏文意译,“羊”指“上面”;“卓”指“牧区”;“雍”指“碧玉”;“措”指“湖”。连起来便是“上面牧区的碧玉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面的山南浪卡子县境内,周围四面群山环绕。 湖面海拔4442米,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70千米,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湖岸线长250多千米,湖水深度30—40米,最深处在湖的东部及湖中帕多岛的南部一带,近60米,它与藏北的纳姆措和阿里的玛旁雍措齐名,被尊称为西藏高原上的“三大圣湖”。是个雨水、雪水、冰川混合补给类型的内流湖泊。状若纸扇,大致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南宽北窄,湖沿有许多湖汊,蜿蜒伸进群山之中。湖中有余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最大的湖岛面积达8平方千米,最小的也有三千平方米。 羊卓雍措还蕴藏着丰富的水离资源。它与雅鲁藏布江只一山之隔,距离仅6千米,山南边湖面海拔大4441米,山北面江面海拔只有3570米,它们之间的水面高差达800多米,人们正在壁面山上利用这天然的高峰,修建世界屋脊上的水力发电站。
四山四湖
最为突出的当属一寺二草原和四山四湖。桑顶寺历史300多年,共有15座殿堂,在全区是唯一由女活佛主持的寺庙,在藏传佛教中独一无二;嘎玛岭草原和巴居草原一望无际,草肥水丰,是极具代表性的高原牧场。县境内的宁金康沙雪山、曲布曲姆雪山、蒙达岗日雪山和解同速松雪山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一年四季雪不化,是广大游客登山探险的绝好去处。羊卓雍措、空姆措、沉措和普莫雍措是浪卡子四大湖泊,其中以羊卓雍措最负盛名,面积达638平方千米,众多岛屿星罗其间,野鸟成群,此外,浪卡子县的抢勇冰川和水温60度左右的甘扎温泉也是旅游资源中的两个特色。 羊卓雍错湖为山南地区第一大湖,被藏族群众称之为"圣湖"。湖内分布着10余个小岛。岛上有红教寺庙"拥不多寺",常年香烟缭绕,暮鼓晨钟,加上远处雪峰映衬,更显"圣湖"之际神秘和美丽。已向国内外旅游者开放。 桑丁寺,始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创建人是香巴噶举派传人薰奴珠。全寺僧人中,唯主持人是女活佛,这在西藏各教派绝无仅有的。 另外还有宁金岗桑峰,姜桑拉姆峰和解岗速松峰3座峰向国内外开放。它们都是旅游、攀登、探险的好去处。
打隆古镇
打隆镇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湖西南岸,东经90°26′26″,北纬28°48′22″,中、东部为山间谷地,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处浪卡子县西南部,东与多却乡相连,南与洛扎相邻,西与不丹接壤,北与浪卡子镇相邻,距离县城25千米,距离拉萨180千米,是距离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最近的边境乡镇,是历史闻名且悠久的打隆边贸物资文化交流会的举办地,也是全县农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历史文化】
歌舞 “谐旺”歌舞发祥于浪卡子县打隆镇曲宗村,始创于德瑟桑杰嘉措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一项历史悠久、特色浓郁的民间传统歌舞,过去在盛大庆典活动上,“谐旺”歌舞是开场或压轴的固定节目。
节日 “吉仁节”的藏语意思就是旧社会各部落共同拜佛求神,祈福消灾的宗教法事,主要在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一带开展,全称“吉仁勤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仁”思潮的冲击,“吉仁勤毋”节被人为地取消,1985年“吉仁勤毋”节得以恢复,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恢复了的“吉仁勤毋”节里多了扔石头、赛耗牛、男子长跑、男子跳远四项体育活动。
【地方特产】
浪卡子县地区名特产品有“羊卓干酥”风干肉、羊卓藏被、银质茶碗盖、卡垫、佛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