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扎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藏语意为“南方大悬崖”,地处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南麓,全县中部就是一条大峡谷——洛扎沟,为西藏自治区的区边境县之一。边防线长200公里。东南与措美县和错那市为邻,西北与浪卡子县相连,南与不丹王国接壤。全县行政区域面积5022.73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水利、风力和太阳能资源。辖2个镇和5个乡。洛扎县常住人口为19865人。
洛扎(藏语“南方大悬崖”)因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麓而得名。西藏江南式的风景主要在本县东南部的拉康镇和拉郊乡。境内人文景观主要有色卡古托寺、拉龙寺、卡久寺、卓瓦龙寺、朗木朗拉康(洛扎库丁寺)、洛扎摩崖石刻、吐蕃时期古墓群等。
【行政区划】
洛扎县洛扎县辖2个镇、5个乡:
镇:洛扎镇、拉康镇
乡:生格乡、边巴乡、扎日乡、色乡、拉郊乡
【建置沿革】
洛扎,系藏语,意为“南方大悬崖”,因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而得名。 吐蕃时期为西藏约茹的千户之一。 元朝时,洛扎属羊卓万户府所辖,帕竹地方政权时期,这里就出现了多宗、僧格宗和拉康溪3个宗溪,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前由洛喀基巧管辖。 1959年5月,3个宗谿合并成立洛热县, 1960年4月将3个宗溪合并成立洛扎县,县府驻地洛扎镇,隶属山南地区管辖。 2016年2月,山南撤地设市,洛扎县属山南市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洛扎,藏语意为“南方大悬崖”,因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而得名,全县中部就是一条大峡谷洛扎沟,是西藏的边境县之一。洛扎县位于山南市西南部。东南与措美县和错那市为邻,西北与浪卡子县相连,南与不丹王国接壤。洛扎县国土总面积5570.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边防线长200公里,距山南市市区354公里。
地形地貌 洛扎县属藏南山原湖盆谷地地中的喜马拉雅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海拔7538米,最低海拔为2740米,平均海拔3820米。
气候 属藏南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县东南部具有亚热带半湿润、湿润气候的特点,降水多,日照少;西北部为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少雨多风,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74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66.8毫米,年无霜期105天左右。降水分布不均,东南地区多于西北地区。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旱灾、涝灾、冰雹等。
【交通运输】
洛扎县通车总里程达776公里,以县道303、309和308洛扎段为主骨架,北环线、厅拉线、蒙龙线等6条乡道为基础,以村道和专用道为支脉,实现了乡村公路通达率90%以上;长123公里的浪洛油路已完工90%。
【风景名胜】
提吉寺
提吉寺,位于洛扎县边巴乡雪玛村,提吉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属格鲁派,该寺是休布·拜吉僧格三十五世系第十五世休布达瓦坚增所创建,成为休布时代的古寺,依次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等。后来休布三十五时代朗卡坚参圆寂后,该寺改为格鲁派。 提吉寺内保存着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壁画以及珍贵的唐卡等40多种文物。该寺于2007年被西藏自治区公布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桑嘎古朵寺
桑嘎古多寺坐落在色区区公所约200米处。公元11世纪后半叶所建的桑嘎古朵寺,是白教的创建地,此寺不仅建筑风格独特,不仅在西藏,就是在中国建筑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佛教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寺内壁画细致地描绘了藏汉群众载歌载舞迎佛的场面,寺内有不少珍贵的壁画和吐蕃时期的手抄藏佛教经典。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桑嘎古朵寺的高僧米拉日巴将高深佛学写成通俗的《道歌》。
扎西根陪寺
扎西根陪寺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洛扎镇次麦居委会玉麦自然村南根陪沟深处。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红帽系第四世活佛坚俄·曲吉扎巴益西白桑(1457- )藏历饶炯八土猪年,即公元1479年创建,17世纪五世达赖时期成为拉萨堆龙德庆寺属寺,原建筑毁于“文革”时期,原建筑杜康大殿、拉章、灵塔殿、玛尼拉康、伙房、僧舍等组成。现仅有杜康大殿、拉章、灵塔殿等建筑遗迹可寻。
拉隆寺
拉隆寺是噶玛噶举派祖师堆松钦巴于12世纪创建的。是当时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红帽系主要寺院之一,16世纪遂又成为该系主寺。五世达赖时(17世纪)被改为格鲁派,现又归属宁玛派。西藏著名学者巴俄·袒拉成娃的历史名著《智者喜宴》就在此寺写成。《智者喜宴》由噶玛噶举派扎曼寺巴俄活佛的转世巴俄·袒拉成娃历时18载春秋著成,并由拉隆寺工匠雕版印刷成书,因而使巴俄·袒拉成娃和拉隆寺名扬雪域内外。西藏现存的各教派寺院,以一部著作闻名雪域的,唯有拉隆寺。 拉隆寺大殿外墙的花岗石骷髅墙,使得拉隆寺在众多宁玛派寺院里独树一帜。在寺庙里除了有大量的文物遗留,有清朝乾隆年间颁发的诏书,上面明文写明中印中不一带的所谓“争议区”在清朝时就属于中国,是中国不可侵犯的国土。
【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被表彰为西藏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