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吉县,隶属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地处 西藏自治区西部,狮泉河的源头,面积4.571万平方千米。革吉县属高原亚寒干旱气候区。革吉县辖1个镇、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革吉镇。革吉县常住人口为18012人。
【行政区划】
革吉县辖1个镇、4个乡:
镇:革吉镇
乡:雄巴乡、 亚热乡、盐湖乡、文布当桑乡
【建置沿革】
17世纪前,革吉境内的革吉、那布、扒措、雄巴、帮巴等七部落与藏北其他部落一道称为“藏北十八部落”。17世纪90年代,囊谦(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帮巴本的彼吾阿佳率50余牧户迁徙至此,时值噶丹次旺讨伐拉达克之际,彼吾阿佳带领60多人马协同征战立下功绩,西藏地方政府委其为拥有狮多、狮麦、公勤三部落百余户属民的“蚌巴本”,“蚌巴本”手下设有3和噶伦、6个郭巴(小头人)、3个驿站根保等一套建置。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藏历第十二饶迥铁龙年),时任“蚌巴本”协助堆里噶本康济鼐消灭路经此地的准噶尔残部,夺回他们从拉萨布达拉宫掠劫的佛像等珍贵文物,再次得到西藏地方政府嘉许,“蚌巴本”世袭8任,分别是:彼吾阿佳、嘎玛旺杰、多杰朗吉、德多、嘎玛占堆、旺堆、嘎玛次仁(西藏和平解放后曾任地区政协常委)。 19世纪,革吉还出现过一位“蚌巴本姆”,即女头人索朗措姆,至1954年前,革吉境内的革吉、那布、扒措、雄巴、帮巴等7部落,隶属堆里噶本。 1954年至1959年,革吉境内的革吉、那布、扒措、雄巴、帮巴等7部落,隶属阿里总管,其中1955年,革吉部落改设为革吉谿。 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革吉谿,设立革吉县。同年8月,合并7部落设立革吉县。 1962年春,县址正式确定在那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革吉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部,狮泉河的源头。西南部有冈底斯山山脉,冈仁波齐峰,海拔高6656米;东南部有丁拉日居山。境内北部有字末午日山,海拔高5580米。多扎日山,海拔高4618米,吉不桑山,海拔高5130米;东部有加拉山,海拔高4878米;东南方位有仲日纵青山,海拔高5888米。革吉县城就建于山脚下,离狮泉河较近,只有110千米。面积4.571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革吉县在羌塘高原大湖盆区,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山势高耸,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1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座,其中最高山峰直龙拉峰,海拔高6380米。
气候 革吉县属高原亚寒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无霜期短,风大寒冷,雨雪日19天。年均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自然灾害主要有旱、风、雪、雹等。雪灾一般4年一次。旱灾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风灾多发生在2~4月。
水文 革吉县境内北部有热邦错湖,草不杂湖,纳屋错湖;中部有聂尔错湖,色卡执湖,茶里错湖;西南部有吓萨尔错湖;南部有君玛错湖,阿尔过错湖。西部有东西转南北流向的森格藏布河,狮泉河,西南部有东西流向的生拉藏布河;中部有南北流向的相曲河;南部有东西流向的扎贡曲河;东部有东西流向的阿毛藏布河。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 革吉县现有阿里地区札达县中学、西藏改则县中学两所中学、西藏阿里革吉县完全小学、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麻米乡小学、阿里地区扎达县香孜乡完小、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完小4所小学。
医疗卫生 革吉现有,革吉县卫生服务中心一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革吉县革吉镇那普居委会,西藏山南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康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周县防疫站,达孜区卫生防疫站,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贡嘎县疾病控制中心,当铺地乡卫生院,贡当乡卫生院,革吉县盐湖乡卫生院,革吉县雄巴乡卫生院,门当乡卫生院等12所医疗卫生机构。
【风景名胜】
冈仁波齐峰
冈仁波齐峰(Kangrinboqe)通称雪灵山,在普兰县圣湖玛旁雍错以北,是冈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藏语意为“神灵之山”,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这个冈底斯圣山是八千万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极乐世界之地,曾诞生八千万贤能并传播佛法的圣地,是赡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长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乡。
麦龙达普岩洞
麦龙达普岩洞位于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革吉镇邦巴村境内,岩洞入口距离革吉县城约24千米,出口距离革吉县城约8千米。经初步估计,该岩洞深入长度约24千米,洞内的基本结构呈三级阶梯状,但具体的内部结构还未为人所探知。据考察,岩洞里面有人的脚印、牲畜的脚印和试金石等具有很强科学考察探险价值的东西。以前临近岩洞有个邦巴农场,从1976年到1983年的7年间,该农场都在岩洞内拉废料,致使岩洞出现了堵塞现象。
扎西曲林寺
扎西曲林寺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江麦村,盐湖乡以南5千米处。属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寺庙,拉萨堆龙德庆县楚布寺属寺。该寺有一座16根柱子的大经堂,其主要内供为巨型一层楼高的镀金之十一面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无量佛和莲花生大师等,并都由众多的宝石镶嵌,还有银制的第一至十六世嘎玛巴活佛的像,并有噶举派众世袭高僧和嘎玛派众世袭高僧的精致唐卡画像,在墙壁上绘有、生死流转图、四大天王、须弥山、圣僧图、八宝塔河六十罗汉等精美的壁画,还有1座护法神殿(内供诸多泥塑之噶举派护法神)、1座甘珠尔殿(内供整套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经籍、般若详部、隆钦七藏、历辈嘎玛巴全集等)和策久殿(内供药尼塑制的莲花生及其八种别号和密宗事部三沽主等),另有活佛住的拉章、密集金刚上师德住殿和僧舍等。
扎加寺
扎加寺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革吉镇,创建于1797年,距县城95公里,距镇政府95公里,拉康建筑面积425平方米,占地面积3600万平方米,海拔4770米。扎加寺全称“扎加传承丹杰林”。扎加寺供奉的主要佛像有:第六世噶玛巴彤瓦顿典像、第八世噶玛巴米举多吉像、第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像、玛米塔三师像、莲花生大师像、释迦牟尼像、度母、无量光佛、无量寿佛、金刚部金刚、马头金刚及檀香红帽和大量唐卡。
芝热寺
芝热寺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雄巴乡结克村,位于著名佛教圣地和旅游景点神山岗仁布钦北面,与之隔河向望,该寺由果仓巴于1379年创建。距县城497公里,距乡政府607公里,海拔5071米,总建筑面积为7365.63平方米,总占地面积9千平方米。寺内供奉果仓巴大师像、狮面度母像及其它众多的佛像、经籍、佛塔、四臂吉祥怙主的殿堂。芝热寺附近有阿里最著名的天葬场——色巴察(汉语意为:清凉寒林)天葬场。
香鲁康
香鲁康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雄巴乡多仁村,距乡政府所在地——多仁18公里,距县城95公里。拉康面积15677.4 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海拔4573米。香鲁康一带山石林立,风景优美,并有许多天然山洞,其中最著名的是莲花生修行洞。香鲁康寺主要供奉有莲花生大师像、释迦牟尼像、无亮光佛像、度母像、米拉日巴像、唐东杰布像、四臂观音像、无量奉佛像、噶玛巴希像、一座灵塔、一座铜质佛塔、300余幅唐卡。主要佛经有:《甘珠尔》、《丹珠尔》、《十万颂般若》等。该寺现存的四座佛塔和莲花生大师像有900多年历史。
加吾拉康
加吾拉康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雄巴乡加吾村,创建年与创建人不明,距县城135公里,距乡政府35公里,拉康总面积154平方米,拉康建筑面积为136平方米,占地面积5千平方米,海拔4800米。该寺庙属藏传佛教噶举派。
【历史遗迹】
消失的王朝 古格王朝是吐蕃王朝之后的700余年间,位于西藏西部,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王朝。古格王朝遗址位于阿里地区札达县城18千米外的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
东嘎皮央遗址 东嘎皮央遗址位于札达以北40千米处,东嘎洞窟和皮央洞窟就在东嘎村和相邻的皮央村附近的土石山崖上。据说,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
穹窿银城 “穹窿银城”有着比古格王国更古老的历史,以及更震撼的古建筑群。象雄是古代青藏高原西部的一个王朝,它早于吐蕃王朝。象雄的图腾是大鹏鸟,“穹窿”是有大鹏鸟的地方之意,“银城”就是银色的城堡。
【饮食文化】
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制作很简单,将青稞炒熟后磨成面便成了糌粑。食用方式多样,最常见的是用手在小碗中把茶汁、酥油与糌粑、奶渣拌匀并捏成小团而食。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初冬时节,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通风处,任其冷冻并逐渐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食用时,不仅肉质松脆,口味也独特。
藏式宴席上食品的烹制及摆席方式很多。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据客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决定用膳形式,还有素宴、荤宴之别。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鱼、虾、蛇、鳝等水产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外,农牧区群众一般不习惯食用。
【地方特产】
藏族吹肺、吹肝 腌制周期长(约1月左右),味道鲜美,凉爽开胃,随食随取,耐储藏。食用方法:将腌制好的猪肝或猪肺煮熟后切片,加香菜、芝麻油、葱花、姜末等调料,凉拌食用。
牦牛肉 牦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胡萝卜素、钙、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低,热量高,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8日,革吉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