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扬州市辖3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扬州市常住人口458.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79%。
扬州市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扬州市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行政区划】
扬州市辖3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广陵区 面积
69平方千米,人口 31万人。辖4个街道、1个镇、1个乡。
维扬区 面积
126平方千米,人口 30万人。辖4个街道、3个镇、3个乡。
邗江区 面积
699.2平方千米,人口 53.34万人。辖1个街道、12个镇。
宝应县 面积
1456平方千米,人口 90.61万人。辖14个镇。
江都市 面积
1332.54平方千米,人口 107万人。辖13个镇。
仪征市 面积
901平方千米,人口 59.3万人。辖9个镇。
高邮市 面积
1963平方千米,人口 83.16万人。辖19个镇、1个民族乡。
【历史沿革】
大约距今7000—5000年前,淮夷人就在扬州一带劳动生息,并有了水稻栽种。
今扬州市区西北部一带称邗。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楚怀王十年(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
秦统一六国后,设广陵县,属九江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建立统一的隋政权,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至此,完成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统一。
唐武德元年(618年),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所杀,葬于扬州城西北曹庄。武德二年(619年),李子通率农民起义军攻克江都,称皇帝,国号吴。武德三年(620年),扬州为唐军占,名称屡有更改。武德九年(626年),复称扬州,治所在今扬州。
北宋时期,扬州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进一步繁荣,扬州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每年商业税收约8万贯,居全国第三位。
元,扬州经济发展加快。到扬州经商、传教、从政、定居的外籍人日渐增多,其中仍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最。元代运河扬州段经几次整治,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走向,恢复了一度中断的漕运,扬州又迅速繁华起来。文化方面,出现了睢景臣等一批著名杂剧、小说作家。
明,扬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扬州的商业主要是两淮盐业专卖和南北货贸易,盐税收入几乎与粮赋相等。商业扩大到旧城以外。手工业作坊生产的漆器、玉器、铜器、竹木器具和刺绣品、化妆品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清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使扬州出现空前繁华,城市人口超过50万人,成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也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当时的扬州,居交通要冲,富盐渔之利,盐税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关系极大。各地商人纷纷在扬州建起会馆,各有营业范围和地方特色。同时兴起的还有会票——信用汇兑。一些盐商广结文士,爱好藏书,捐资修建府学、县学,恢复名胜古迹,兴建园林,对扬州的文化发展有一定贡献。其间,出现了以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等“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以任大椿、汪中、焦循、阮元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为代表的扬州学派。扬州戏剧历史悠久,至清代大盛。
民国元年(1912年),废扬州府,置江都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据扬州,以陈文为首的扬州抗日义勇团在扬州北乡展开抗日斗争。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初,新四军贯彻中共中央东进北上的方针,着手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
1948年底至1949年4月,扬州各县相继解放。
1949年1月25日,今扬州市区解放,设置扬州市。
201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以原江都市行政区域为江都区行政区域;将邗江区李典、头桥、沙头、杭集、泰安等5个镇并入广陵区;撤销扬州市维扬区,将维扬区行政区域并入邗江区。扬州市设广陵、邗江、江都等3个区,辖宝应县,代管仪征、高邮等2个县级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纬32度24分、东经119度26分。全市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305.6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40平方千米)、县(市)面积4285.53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97.8平方千米)。陆地面积4908.00平方千米,占74.46%;水域面积1683.21平方千米,占25.54%。
地形地貌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境内最高峰为仪征市大铜山,海拔149.5米;最低点位于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平均海拔2米。扬州市区北部和仪征市北部为丘陵,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有大铜山、小铜山、捺山等。
气候特征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春季多为东南风;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秋季多为东北风;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两个多月。
水文水系
扬州市境内有乡镇(大沟)级以上主要河流1111条,总长6060千米。其中,淮河入江水道干支流水系河流379条1582千米、里下河水系河流506条3345千米、长江水系河流226条1133千米,县级以上河流198条2916千米、乡镇级主要河流913条3144千米。
扬州市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千米,沿岸有仪征、江都、邗江、广陵等一市三区;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汇入长江,全长143.3千米。除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以外,主要河流还有东西向的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扬州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19万人,在校生13.24万人,毕业生3.75万人;其中研究生教育招生0.48万人,在校生1.53万人,毕业生0.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所,在校生2.75万人(不含技工学校)。普通中学165所,在校生17.36万人。小学185所,在校生23.7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11万人。幼儿园379所,在园幼儿8.88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
文化事业
扬州市共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8个,国有登记注册博物馆17个。全市建成开放城市书房68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33个。
卫生事业
扬州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027个,其中医院10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8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7577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20051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4455人,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7974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638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376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54个,床位数4323张,乡镇卫生技术人员5572人,乡村医生1174人。
【交通运输】
公路
京沪高速公路(G2)、G233、G344、宁盐高速公路、盐蚌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启扬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沿湖大道、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千米的“市域环路”。
公路客运站有扬州东部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扬州西部交通客运枢纽、高邮综合客运枢纽。
铁路
连镇高速铁路(速度250千米、运营):扬州境内共设扬州东站、高邮站、高邮北站、宝应站等4个高铁站。
京杭高速铁路(速度350千米、规划中)
北沿江高速铁路(速度350千米、建设中)
扬马城际铁路(速度250千米、规划中)
宁启铁路(速度200千米、运营):扬州境内共设扬州站、江都站、仪征站等3个客运站、扬州火车货运站。
空运
扬州泰州国际机场:由扬州、泰州两市共同投资合建的民用机场,总投资20.81亿元。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E,跑道长3200米,站坪机位13个,航站楼面积31305多平方米,其中国际功能区面积8219多平方米。是省内外形最为美观、结构最为新颖、功能最为完善的中小机场之一。
高邮机场:由江苏省高邮市与中化合资建设的一座2B级通用机场,位于高邮市高邮湖西新区。总投资4.75亿元,高邮通用航空机场规划建设用地500亩,工期为18个月。满足Y12E等B类小型固定翼机型运行需求,飞行区等级为2B,长度为800米的跑道及配套设施。高规划预留通航产业基地、FBO基地、航空小镇、通航商业休闲中心、飞机驾照培训、城市及景区空中观光等建设用地。
水运
1992年扬州港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了“扬州港”港名。扬州港分港区有高邮港、仪征港、江都港、宝应港。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千米,沿岸有仪征、江都、邗江、广陵等一市三区;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汇入长江,全长143.3千米。除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以外,主要河流还有东西向的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
轨道交通
宁扬城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和扬州市。这条城际铁路与南京、扬州两市轨道交通网相衔接,在仙林湖站与既有南京地铁4号线、规划2号线东延线换乘,在栖霞与规划6号延长线衔接;在汊河站与规划的扬州轨道交通2号线换乘衔接,在扬州西站与规划1号线换乘,将有效缓解南京都市圈宁扬之间交通压力。线路设车站16座,包括仙林湖站、栖霞站、东阳街站、港城路站、花园站、龙潭站、龙潭东站、靖安站、万年路站、工农路站、天宁大道站、仪征开发区站、朴席站、汊河站、站南路站和扬州西站。其中8座为高架站,8座为地下站,最高设计时速为160千米。线路准备采用大站快车列车与站站停列车两种开行方案,大站快车停靠龙潭站、工农路站和汊河站等3个车站,大站快车全线单程旅行时间为34分钟,站站停列车为45分钟。
【风景名胜】
◆瘦西湖风景名胜区
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扬州城市中央,东临大运河、南靠明清古城,建成于1988年,总面积约为12.11平方千米,其中风景名胜区区域8.37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带3.74平方千米。
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根据不同的景观特征,分为瘦西湖景区、蜀冈景区、唐子城景区、宋夹城景区、绿杨村景区五个子景区,瘦西湖景区融“古城文化、湖上园林、人文生态、运动休闲”于一体,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开放包容的整体。是以古城文化为基础,以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和瘦西湖古典园林群为特色,与城市紧密相依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8年8月,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所在的瘦西湖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点。
◆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旧五代史》载,公元887年,庐州刺史杨行密与宣州刺史秦彦对战时,在此扎营。
◆个园
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2005年,个园被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2016年个园成为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之一。
◆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
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主要景点有复道回廊、骑马楼等。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茱萸湾风景区
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东首湾头镇,面积约50公顷,北接邵伯湖,西濒京杭大运河,东连仙女镇。
《重修扬州府志》载:“汉吴王刘濞开此通海陵仓(是以此为起点开挖邗沟通往泰州)”,因此地北有茱萸村,并遍植茱萸树,故以茱萸立名,且此处又有弯道,故“茱萸湾”始得名。
茱萸湾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获评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盂城驿
盂城驿,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南门大街馆驿巷,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隆庆二年(1568年),知州赵来亨按旧制重建。此后,知州张德盛、冯馨、朱荣桂等人先后重建或增修。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
1995年6月,江苏省政府公布盂城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盂城驿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包含盂城驿在内的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2月19日,盂城驿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5年12月24日,高邮市盂城驿景区正式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汉陵苑
扬州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于1979年发掘于高邮市高邮湖西新区神居山的一号西汉墓葬,其木梓面积比湖南马王堆汉墓大18倍,代表古代最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并出土金缕玉衣残片。初步考证墓主人系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
汉陵苑是瘦西湖蜀冈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更是名胜区内的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苑内地形起伏,建筑古朴雄浑,林木葱郁、绿草成荫,是一座融文物与园林为一体,反映扬州汉文化的展示中心。为国家AAAA级景区。
【历史文化】
扬州市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扬州曾铸就了两汉、隋唐、清康乾年间三次大的辉煌,留下了李白、杜牧、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郑板桥、朱自清等历代大批名人雅士的足迹。先后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民俗活动
每逢端午佳节前后,扬州各地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扬州端午节的龙船竞渡由来已久,尤以唐、明、清三朝为盛,清代扬州的龙舟赛事以瘦西湖、古运河市区段、仪征十二圩和瓜洲—金山四大龙舟赛事最为热闹。
非遗文化
扬州学派、扬州八怪、扬州戏曲、扬州工艺、扬派盆景、雕版印刷、淮扬美食等在中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古琴、剪纸、雕版印刷、富春茶点制作技艺等4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漆器、玉雕等20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
2014年,扬州牵头申报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特产美食】
扬州漆器、扬州玉器,“富春”、“五亭”牌速冻包子,扬州特色炒饭,“三和四美”牌酱菜,牛皮糖,扬州“三把刀”(理发刀、修脚刀、厨刀),扬州“三头宴”,高邮双黄蛋等等。
扬州菜以“三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为代表,大煮干丝则充分体现了维扬菜的刀功,“三套鸭”则将菜鸽藏于野鸭腹中,再将野鸭藏于家鸭腹中,独特的创意,大胆的创新造就了野鸭喷香,菜鸽细酥无上美味。扬州出名的还有各色扬州的点心和小吃。
扬州十大名点: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干菜包、野菜包、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子;
十佳风味小吃:笋肉锅贴、扬州饼、蟹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酥饼、鸡丝卷子、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饺;
十佳特色小吃:四喜汤团、生肉藕夹、豆腐卷、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五仁糕、葱油酥饼、黄桥烧饼、虾籽饺面、笋肉馄饨。
【荣誉称号】
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扬州高邮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全国第130座、江苏省第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第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公布,扬州位列第45位。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10月31日,扬州入选世界美食之都。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1年10月25日,扬州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确定为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2021年11月,入选“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排名第48。
2021年12月,被全国爱卫办确定为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地级及以上市)。
2022年1月,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2年3月,入选“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排名第52名。
2022年3月,被授予江苏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
2022年8月,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2023年2月,入选2022年中国内地GDP百强城市,排名第37。
2023年4月,入选2022年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