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武汉市,简称“汉”,别称江城,湖北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77.40万人。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此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可直航全球五大洲。
武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元代成为湖广行省省治,明清时期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和“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行政区划】
武汉市辖13个市辖区:
江岸区 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75万人。邮政编码430014。区人民政府驻六合路。
江汉区 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66万人。邮政编码430020。区人民政府驻新华路。
硚口区 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72万人。邮政编码430033。区人民政府驻芳草路。
汉阳区 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邮政编码430050。区人民政府驻阳新路。
武昌区 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117万人。邮政编码430061。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
青山区 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50万人。邮政编码430080。区人民政府驻建设七路。
洪山区 面积502平方千米,人口110万人。邮政编码430070。区人民政府驻珞狮南路。
蔡甸区 面积1091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邮政编码430100。区人民政府驻蔡甸街。
东西湖区 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邮政编码430040。区人民政府驻吴家山街。
汉南区 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邮政编码430090。区人民政府驻纱帽街。
江夏区 面积2008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邮政编码430200。区人民政府驻纸纺街。
黄陂区 面积2261平方千米,人口90万人。邮政编码430300。区人民政府驻前川街。
新洲区 面积1479平方千米,人口86万人。邮政编码430400。区人民政府驻邾城街。
【历史沿革】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此后经宋以迄明、清,均为历代州府治所。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兴师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明朝,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明末清初,汉口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咸丰十一年(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这些租界独立于中国政府管辖之外,在界内分别设置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庭)等迥异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管理机构。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分汉水以北地置夏口厅,治所即今汉口。至此,汉口与汉阳城区、武昌城区统称“三镇”。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
民国元年(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民国三年(1914年),同属江汉道。据民国九年(1920年)5月16日《日日新闻》:当时汉口人口为40万人,汉阳8万人,武昌31万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湖北省在武昌设立市政筹备处。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12月成立市政厅),夏口县与汉阳县城区并为汉口市。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武昌市政厅撤销;三镇首次统一行政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汉阳县城划出,汉口仍为特别市。汉口为省辖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特别市。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组建武昌市政委员会。民国二十年(1931年)4月,武昌市政委员会改为武昌市政筹备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武汉光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日,武昌市政府成立,市辖区域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176379人,市区范围东北至任家路,西南至白沙洲,东南至洪山口,西北至长江中线,辖中正、大朝街、宾阳、粮道街、胡林翼、积玉桥、金白洲、徐家棚8个镇公所。12月1日,将镇公所改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汉阳城区划归武昌市管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一八师解放汉口,17日,四野一五三师从葛店进入武昌市区,武昌解放,同日下午,江汉军区独一旅从蔡甸进入汉阳城区,汉阳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1950年,武汉市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武汉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为其驻地。1954年,武汉市改为湖北省辖的省会城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武汉市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武汉的最东边在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边在蔡甸区侏儒山街国光村、最南边在江夏区湖泗街均堡村、最北边在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
地形地貌
武汉市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
气候特征
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武汉年平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0日)。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水文水系
武汉市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布,滠水、府河、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从市区两侧汇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干流的庞大水网,水资源丰富。水域总面积达2217.6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1%。市域内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条。有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其中,城区内有湖泊43个。汤逊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达47.6平方千米),面积33.9平方千米的东湖在中心城区退居第二。
【经济概况】
武汉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着力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2016年2月至11月,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相继获批,落子武汉。2018年11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正式上线。2019年9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2021年9月2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搬迁武汉大会在汉举行;同年11月,武汉地区首个5G+F5G的智慧工厂项目在烽火通信投入试运行。
武汉市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外商投资中部的首选城市,所有外商投资中,港资比重最大。武汉是法国在华投资额最高的城市,占法国在华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比利时安海斯-布希英博、德国拜尔斯道夫等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区总部设在武汉,美国威瑞森电信、德国博世将中国区总部落户武汉。武汉是同时具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三要素的城市之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中部地区唯一的跨省级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所在地(辖鄂湘赣三省),也是除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外唯一合法的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的中国首个扩容试点城市。
武汉市是近代中国兴办博览会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之前,武汉就是中国四大会展中心城市。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在武昌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最早并较为正规的商品博览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博览会。武汉共有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等四座专业会展场馆。“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中国汉口北商品交易会(简称“汉交会”)等定期在武汉举办,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11次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届旅游部长会议、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等国际展会相继在武汉成功举办。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武汉市在校研究生20.88万人;本专科在校生116.1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7.78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44.76万人;小学在校生80.48万人;幼儿园在校生36.72万人。
文化事业
武汉有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知音传媒集团、今古传奇报刊集团等出版集团,出版有《最小说》《今古传奇》《知音》《小学生天地》《特别关注》等杂志。
武汉市共有市直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498.42万册,接待读者287.04万人次;市直博物馆10个,接待观众715.52万人次;市直艺术表演团体机构8个,新排上演剧目15台;市直专业剧团获国家奖12个;市直艺术单位开展文化惠民活动809场。全市共有电影院165家。
医疗卫生
武汉是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可颁发国际认可的创伤急救资质证书的城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亚洲首家通过德国KTQ医疗质量认证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等综合三甲医院及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等专科医院实力均居国际前列。2020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武汉市共有卫生事业机构6981个,床位10.61万张。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6.64张。卫生技术人员13.60万人,增长4.9%;其中医生5.05万人,护士6.62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3.66人。年末共有三级医院80个,其中三甲医院30个。共有疾控中心19个,妇幼保健机构16个。
体育事业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英国人在汉口兴建了西商跑马场。武汉东方马城国际赛马场是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赛马场,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唯一马术与速度马训练基地,在此举办的武汉速度赛马公开赛是中国内地唯一的常年赛马赛事,武汉国际赛马节则是中国赛马第一品牌。武汉每年举办的常规赛事有WTA超五巡回赛的武汉网球公开赛(2014至2028年)、中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总决赛等,同时也是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2010年世界男排联赛、2012年汤尤杯羽毛球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第二十六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等国际国内大赛的举办地。2019年,武汉市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109个国家9308名军体健儿同台竞技,赛事规模、竞技水平创历届之最。
体育场馆:武汉体育中心、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光谷体育馆、武汉新华路体育场、武汉市塔子湖体育中心、汉口文化体育中心、洪山体育馆、武汉体育馆、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等。
【交通运输】
武汉市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2009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市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将武汉列为陆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空港型等5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21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武汉获批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公路
国道:106国道、107国道、316国道、318国道、348国道、230国道
国家高速:G4京港澳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公路、G45大广高速公路、G50沪渝高速公路、G70福银高速公路
省高速:S1岱黄高速公路、S2汉孝高速公路、S3武麻高速公路、S5武英高速公路、S7汉鄂高速公路、S8武黄高速公路、S11青郑高速公路、S12武嘉高速公路、S13武监高速公路、S15汉蔡高速公、S18武汉机场高速、武汉天河机场第二高速公路、武阳高速
城市环线:武汉内环线、武汉二环线、武汉三环线、武汉四环线、武汉外环线、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
铁路
武汉是中国铁路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武汉铁路枢纽是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武汉动车段是中国四大动车检修基地之一,武汉位于京广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两条国家级高速铁路大动脉及众多普速铁路干线和城际铁路的交汇地。2019年,中欧(武汉)国际班列到达国家11个,比2018年增加2个;中欧(武汉)国际班列到达城市19个,比2018年增加5个。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武汉将建设成为全国铁路的路网中心,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两纵两横两连”十二个方向的客运铁路网络和“一环八向”的货运铁路网络,构建武汉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1小时”、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2小时”、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城市“5小时”的高铁辐射圈,并建成新汉阳站、启动高铁天河站和长江新区站前期的研究工作,与现有的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武汉东站一起形成全国独有的“五主两辅”铁路客运格局。
火车站: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武汉东站
高速铁路:京广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武西高速铁路、武九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武咸城际铁路、武石城际铁路、武孝城际铁路、武冈城际铁路
普速铁路:京广铁路、宁蓉铁路、汉丹铁路、武九铁路
航运
武汉市是中国内河的重要港口,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交通部定点的水铁联运主枢纽港。武汉还是中国内河通往沿海、近洋最大的启运港和到达港,武汉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航线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通江达海的优质航线,阳逻港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沿线港口。2010年,武汉新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此外,武汉还是在长江流域和澜沧江以西(含澜沧江)区域内行使水行政主管职能的派出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总部所在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船舶生产基地。武汉航运交易所是继上海、重庆、广州后成立的中国第四个航交所。
航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1995年4月15日启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第一门户机场、首个4F级机场,也是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确定的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距市中心(武汉长江大桥)26千米。截至2019年末,武汉市民用航空航线200条,比2018年增加13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63条,新开通4条,国际航线航点覆盖全球五大洲;国内航线137条,新开通9条。2019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715.02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其中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310.6万人次,连续7年蝉联中部第一,同比增长15%;货邮吞吐量24.3万吨,同比增长9.8%;起降架次20.3万架次,同比增长8.2%。2018至2020年,武汉大都市区范围内实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顺丰国际机场“客货双枢纽”发展战略。
轨道交通
武汉地铁是服务于武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首条线路武汉地铁1号线于2004年7月28日开通运营,使武汉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截至2023年12月,武汉地铁运营线路共有12条,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含二期)、6号线、7号线(含纸坊线、前川线)、8号线、11号线、16号线、19号线、阳逻线,共300座车站,总运营里程达487.77千米。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第四期建设规划批复,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2049年)线网总长约1100千米,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与土地集约开发相协调,多元复合、衔接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60/60客运目标”,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轨道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到2024年,武汉将建成12号线等项目,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千米的轨道网,全面实现“主城连网、新城通线”。
【旅游资源】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有1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6处。景观多集中在城区,郊区较少,著名的景点有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佛教圣地归元寺、亚洲民主之门红楼、百年老街江汉路等。自从明朝汉水改道后,位于两江交汇处的汉口陆续出现了大小码头。在这些码头的附近形成了汉正街商品集散地,黄鹤楼从而武汉成为中国当时重要的贸易及物流中心。码头文化从此在武汉扎根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武汉成为中国最有市井气息的城市之一。
主要城区休闲及人文景观
东湖风景区(听涛景区-九女墩-行吟阁-寓言雕塑园-梨园、磨山景区-楚天台-梅园-樱园、落雁景区、白马景区、吹笛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珞洪景区、东湖鸟语林、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九峰山森林公园、关公卓刀泉、放鹰台、东湖海洋世界、东湖梅岭)
琴台周围景点(琴台大剧院、龟山-龟山电视塔-龟山三国城、月湖-古琴台、晴川饭店、归元寺、墨水湖-武汉动物园、晴川阁、琴台大剧院、汉阳江滩、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黄鹤楼周围景点(蛇山、黄鹤楼公园(武汉唯一的5A级景区)、首义广场-首义园、“武汉名小吃街”户部巷、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红楼、起义门、长春观、黄兴拜将台、紫阳湖公园、武昌江滩、武汉长江大桥、、洪山公园-施洋烈士陵园、宝通禅寺、莲溪寺)
汉口城市景点(解放公园、中山公园、武汉市博物馆、龙王庙观江台、汉正街、江汉路步行街、吉庆街、汉口江滩、武汉美术馆、八七会议会址、堤角公园、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武汉二七纪念馆、上海路天主教堂、古德寺)
其他景点(万里长江第一隧道、张公堤、洪山广场、光谷广场、青山公园、中山舰博物馆)
主要郊区休闲及人文景观
龙泉山、道观河风景区、盘龙城遗址、木兰山风景区(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清凉寨、木兰草原、云雾山、大余湾)、汤逊湖度假区、龙阳湖度假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位于武汉)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1-7)、八七会议会址(2-5)、盘龙城遗址(3-199)、武汉国民政府旧址(4-229)、湖泗瓷窑址群(5-89)、明楚王墓(5-175)、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5-494)、大智门火车站(5-495)、江汉关大楼(5-496)、武汉大学早期建筑(5-497)、詹天佑故居(5-498)、汉口近代建筑群(6-994)、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6-997)
【风景名胜】
◆黄鹤楼公园
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西山坡特1号,地处蛇山西半段,总占地面积403000平方米,分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因唐代诗人崔颢题下《黄鹤楼》一诗而闻名于世。黄鹤楼与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始建黄鹤楼,初为军事瞭望所用,历史上的黄鹤楼屡毁屡建,1985年重建对外开放。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
1997年,湖北省旅游局授予武汉黄鹤楼公园“优秀旅游景点”称号,2007年,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获批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4年6月,黄鹤楼公园被授予“中华诗词创作研究基地”称号。
◆武汉东湖风景区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简称东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东部,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白马和珞洪6个片区组成。曾经屈原泽畔行吟,刘备磨山郊天,李白湖边放鹰;毛泽东主席48次视察,64个国家的贵宾留下足迹。历史的一次次留痕,日积月累出东湖的“名湖气质” 。毛泽东一生钟爱东湖,将其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东湖湖畔,成为一道绝佳的风景线。
2016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世界级绿道——东湖绿道,总长101.98公里,为国内最长5A级城市核心区环湖绿道。2020年8月18日,武汉东湖风景区“东湖之眼”摩天轮正式对外开放。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武汉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由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四大景区组成,占地面积18.6平方公里。
武汉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村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中国十佳旅游区”“中国最具活力的老区生态旅游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单位”“湖北省旅游强区”等称号。
2014年,武汉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被公布为5A级旅游景区。
◆木兰水镇
木兰水镇旅游景区坐落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以南,位于滠水河与长堰河交汇处,距黄陂城区9公里,距武汉市区约31公里,景区特色鲜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整个景区占地面积约2600亩,由河东生态观光区和河西军事体验及法制教育基地组成。
经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评定,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水镇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筹建于1956年,于1958年正式成立,其中光谷园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一路201号,磨山园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特1号,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和科普开放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中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曾被评为全国科研科普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湖北省和武汉市级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禁毒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3月3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木兰清凉寨
木兰清凉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道西北部,是国家4A级风景区,面积约10平方千米。
木兰清凉寨距武汉市中心城区85千米,距黄陂中心城区(前川)62千米,平均海拔600余米,辖区内的刘家山是武汉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该村地貌独特,相对海拔较高,年平均温差低于武汉市中心城区4-6度;山体高大陡峭,植被丰富,层峦叠嶂,十分壮美,具有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和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的显著优势。
◆九真山
九真山景区位于武汉市蔡甸区九真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九真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景区着力打造“友爱和谐”的知音文化内涵,来知音故里,交天下朋友,登江汉平原第一峰,览秀美田园风光。景区植被繁茂、沟壑纵横、山泉潺潺、鸟语花香,四季景色迷人。生长于林间的蕨树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同国宝中华鲟一样是受国家保护的活化石。大片的蕨树林,繁茂昌盛,郁郁葱葱,每天释放大量的氧离子,空气中的氧离子含量是城市中心区域的十倍以上,形成了绝好的天然氧吧。春来踏青摘蕨菜、夏至观荷摘西瓜、秋来登高摘蜜橘、冬至踏雪观雾凇。四季土菜风味独特,别墅休闲心旷神怡,绿茵草坪体验高尔夫乐趣!九真山,是江汉平原第一高峰,主峰海拔高度为276米,其山体东、西长2.5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九真山九峰蝉联,蜿蜒起伏,势若浮龙,旧称“汉阳县之镇山”。
◆海昌极地海洋公园
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潭大道96号,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场馆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是多层多馆组合式室内极地海洋主题公园,于2011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
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拥有极地王国、海洋王国、动物王国、奇幻王国、机械王国、企鹅冰雪王国六大主题王国和一大欢乐岛屿,十六大动物场馆,三大王牌演艺,九大互动演艺,上千种、数万余只珍稀动物。
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汉欢乐谷
武汉欢乐谷,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欢乐大道196号(近武汉火车站),2012年至2013年,已累计接待游客450万余人。
2012年4月29日,武汉欢乐谷开园迎宾,占地约35万平方米,设置了100多项娱乐体验项目,包括30多项游乐体验设备、40多处生态人文景观、10多台文化演艺精品和20多项主题娱乐游戏。
2013年,武汉欢乐谷获评“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年度湖北最受欢迎十大景区”等荣誉。
◆大余湾
大余湾,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距离武汉城区68千米。大余湾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留存着40多栋明清时期的赣派建筑。
大余湾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大余湾为核心的油菜花海,向前后延伸了有十多里距离,面积3000亩,拥有美丽新村、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化风情美食街、乡村田园、田野牧歌度假社区、古寨运动公园等六大板块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
2014年11月,大余湾景区被评为4A景区。
◆武汉紫薇都市田园
武汉紫薇都市田园景区坐落于武汉市新洲区仓埠古镇紫薇岭。拟规划面积5000多亩,完成一期建设2000亩,是国内首家将植物编制融入文化和艺术的AAAA级景区,特别是在文化创意方面,用植物编织的百家姓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属国内首创。景区建设有紫薇精品园林、紫薇文化博览、亲子互动体验、学生科普教育四大功能区,具有其他基地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荣获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2017年荣获“武汉十大最美景点”、2018年荣获“武汉最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十大赏花地”等荣誉。
景区在农业休闲领域,努力争创“武汉领先,湖北率先,全国争先”,倾力打造“四季有花、月月有节、天天有欢笑”的全国最美乡村乐园。
◆木兰胜天风景区
即木兰胜天风景区,湖北省五星级农家乐,坐落在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境内,为国家3A级景区,东临红岗山茶场,南接王家河,西连木兰山,北望木兰湖,是黄陂木兰景区之一。2016年元月份竣工完成玻璃滑道、玻璃观景平台。胜天农庄始建于1995年,前身是知青下放的胜天林场。占地面积6000余亩,其中水面300余亩。它四面环山,中间是水,风景秀丽。2000年创建户外休闲基地。胜天农庄历史遗迹丰富。茶麻古道上留下的是古代的商旅足迹,它记载着“茶麻古道”的历史沧桑。灵宫殿的建造与白马寺与木兰山道观同步,始建于唐朝,它是当地民间宗教历史的见证。
2018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黄陂姚家山景区
姚家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道,群山起伏,地势险要,是抗日战争的红色堡垒,享有“武汉抗战第一村”的殊荣;姚家山为黄陂北部门户,南距武汉市中心90公里。1941年至1946年,新四军五师司政两部常设在姚家山,姚家山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作为新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驻地,也是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姚家山山场面积有1.3万亩,山周边有双峰尖、西峰尖、茶山等九座山体相峙环绕,四季常绿、冬暖夏凉。
2017年,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凤娃古寨
凤娃古寨景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距离武汉中心城区65公里,是一家极具文化特色的国家4A级景区,为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专访景区,也是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园示范基地,近年来更成为中小学生实践活动的教育基地。2023年“天街夜画不夜城”首秀吸引4万人打卡。2024年4月6日,景区董事长化身“余干娘”,为游客相亲,现场涌入数万人,当日成功牵线6对。
景区规划面积3325亩,是集古建展示、民俗体验、古玩交流、非遗传承、休闲度假、国学养生、特色美食、游乐互动为一体;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及专题特色博物馆群。景区在传统文化、古建非遗文化及创业励志上有着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资源。景区拥有乡喜楼、国学堂、陶瓷坊、郭府、陶睿御医、酿酒坊、戏院、四君子园、博雅轩、紫云轩等20余座明清古建筑。
【历史文化】
方言
武汉方言属北方话系统,但与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及中南地区的湖南、广西的方言更接近。就武汉方言内部而言,汉口话因汉口镇在历史上的突出地位而闻名,被称为“汉腔”。
饮食
武汉饮食,可谓一早一晚,过早和宵夜最为经典,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美谈。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汇聚东西南北精华,菜品丰富多样,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武汉特色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米粑、豆丝、欢喜坨、鸭脖子、武昌鱼、排骨藕汤、洪山菜薹炒腊肉、糍粑等。
戏剧
汉剧旧名楚调、汉调,约有300多年历史,有“京剧之母”的美誉。武汉地区其他剧种还有楚剧、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另外,武汉还是中国京剧第一世家“京剧谭门”的故乡。
文物古迹
武汉市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有282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有盘龙城遗址、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八七会议会址和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等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