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东与洪山区接壤,西南与武昌区毗邻,南倚东湖风景区,西北濒万里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全区面积47.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27万,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钢都花园管理委员会。境内驻有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武汉石油化工厂、中冶集团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等10多个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是“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投资建设的新型工业基地,素有“十里钢城”之美誉。
行政区划
青山区辖10个街道:红卫路街道、冶金街道、新沟桥街道、红钢城街道、工人村街道、青山镇街道、厂前街道、武东街道、白玉山街道、钢花村街道
历史沿革
青山自古属江夏。据《江夏县志》记载: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尾亘长湖,首枕大江,山下有矶,曰青山,又有青山矶之称。解放后,青山为武昌县辖。 历史上青山境域隶属变迁频繁。西周时期为鄂国领地,周夷王时一度属楚;秦统一中国后为南郡辖地;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属江夏郡沙羡县;东晋太元三年(公元 378年)改沙羡县为汝南县,属之;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县为江夏县。清康熙《江夏县志·疆土篇》记载: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尾亘长湖,首枕大山,山下有矶,曰青山,又有青山口、青山铺、青山矶之称。民国元年(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青山境域先后为其第八区、六区、五区。民国38年(1949 年)6月,武吕县全境解放,青山境域为县辖二区、九区。1951年12月,武汉市政府决定,将武昌县第九区改为青山区,隶属武汉市郊区办事处管辖。1952年6月,青山区因故撤销。1955年2月15日,为适应武汉钢铁基地建设的需要,再次成立武汉市青山区,组建中共武汉市青山区委员会和区人民政府。
地理环境
青山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0°37′,东经114°26′。境域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区境西起罗家港,经和平大道与武昌区相连;东至洪山区建设乡,隔江与新洲区阳逻街相对;南与洪山和平乡、花山乡接壤,傍东湖风景名胜区;北沿长江,面对天兴洲,隔江与江岸堪家矶相望。2009年,境域总面积80.47平方公里。
居中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富雨丰,无霜期长。 夏冬两季,各约4个月;春秋两季,各约2个月。秋旱少雨多晴,春雨多于秋雨。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冷夏热,气温动态变化甚微,年平均气温最大值为17.5摄低度,最小值16.1摄氏度,无霜期237至271天。
经济发展
2007年青山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税收近百亿元,约占全市的六分之一;人均GDP高达6.8万元,是武汉市人均GDP的2倍。青山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位居武汉城区之首。
近年来,青山区连年被评为武汉市最佳卫生城区,2002年经验收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区。1995年,青山区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模范区。2002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确定青山区为“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
交通状况
全区绿化面积为1291公顷,绿地率36.36%,人均公共绿地7.06平方米。全区拥有道路110条,总长137.15公里,人均占有道路6.5平方米,区域内道路网密度为3.05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主干道4条,是连接武汉三镇和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区内主次道路全部硬化,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客运路线达到31条,营运客车343辆,客运月流量570余万人次。
2004年8月,武汉火车站选址敲定在青山杨春湖。武汉火车站总投资超过140亿元,建设20条铁轨线,11座站台,是正在建设的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站点。2006年开工建设,2009年底建成启用。工程承建单位: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目前,车站东侧紧靠城市三环快速路,西距城市内环线徐东路7.5公里,距汉口循礼门17公里、距武昌洪山 广场12公里、距汉阳钟家村22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