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建制始于1984年,三面环水,东南濒临长江,与嘉鱼县、江夏区隔江相望,北抵通顺河,与蔡甸区相邻,西面、南面以东荆河为界,并与仙桃、洪湖两市毗连,全区版土面积287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户籍总人口11万人,辖4个街(纱帽街、湘口街、东荆街、邓南街)、4个国营农场(乌金、东城垸、汉南、银莲湖,其中乌金、东城垸农场隶属于东荆街,汉南、银莲湖农场隶属于湘口街)、一个农科所、一个畜禽公司,共有49个行政村(大队)。
行政区划
汉南区辖4个街道:纱帽街道、湘口街道、东荆街道、邓南街道
历史沿革
公元1949年5月前,汉南地区为国民政府汉阳县所辖新滩乡和合成乡,新中国成立后将两乡合并,成立汉阳县新滩区。后更名为邓南区,1956年12月新滩区改称邓南区。1957年10月,孝感地区在邓南区所辖东城垸围堤垦荒,建立东城垸农场。1966年9月,东西湖农管局在邓南区所辖银莲湖围垦,建立汉南农场。其后多次调整,最后于1984年1月,设立武汉市汉南区,辖四个国营农场,四个人民公社。1984年5月撤社建乡。1997年12月撤纱帽镇,改设纱帽街。
2001年6月根据国家乡镇机构改革意见,将大咀乡并入纱帽街,撤销大咀乡;将水洪乡并入邓家口镇,撤销水洪乡;汉南区现在所辖四个国营农场(东城垸农场、乌金农场、汉南农场、银莲湖农场);一街(纱帽街)、一镇(邓南镇)。全区共有47个村(大队),8个居民委员会。
自然资源
汉南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430614亩,耕地15969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09%,(旱地11735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3.49%),水田42343亩,养殖水面31547亩,果用瓜面积23159亩,果园6976亩,林地17670亩。汉南区位于长江、通顺河之间,境内河湖交错,水资源丰富,长江流经汉南地段50.25公里,通顺河系汉水支流,流经汉南地段44.933公里。蚂蚁河系我区境内最大的一条天然河流,西起东城垸十八家,经东城垸农场、邓南镇、纱帽街至开发区蚂蚁闸,主河道长27.4公里。包括支流总长60.9公里,贯通丁字河、解放河、幸福河、乌金河、协子河等支流8条。湖泊14个,主要有鬼神潭(1088亩),桂子湖(256.67亩)、前栏湖(313.39亩)、杀牛海(261.46亩)、弯湖(192.29亩)。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由2006年的24.4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1.76亿元,年均增长17.95%;财政收入超额完成翻番任务,由2.67亿元增加到12.3亿元,年均增长35.73%;固定资产投资为历史增长最快时期,由8.73亿元增加到67.01亿元,年均增长50.32%;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由4915元增加到9462元,年均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25亿元增加到13.46亿元,年均增长20.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611元增加到16200元,年均增长11%。第二产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在三次产业中占比提高14.3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2亿元,年均增长33.5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8.14亿元,年均增长26.58%;工业实现税收达到2.2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6户,工业园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基本形成汽车及其零部件、新材料和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已集聚规模以上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48家。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过去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总投资80.5亿元,新引进工业项目128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5个。
农业经济特色效益更加突出。农业特色板块不断壮大。拓展甜玉米板块6万亩,发展绿色蔬菜基地3万亩,新增名特水产养殖面积3万多亩;邓南甜玉米、湘口螃蟹、东荆礼品瓜、纱帽绿色蔬菜等种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一街一品”的格局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累计流转土地5.35万亩。引进老农民、济洪、东荆阳光等8家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5家,推广“龙头+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率达到72%。农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推广10余项种植新技术,20余项畜牧科技应用技术,10余个林果新品种,新增农机3245台套。
商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快速扩张,总经营面积达32万平方米,新增19万平方米,年均增长32%。引进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大型零售企业,完成6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武汉碧桂园5星级标准酒店开业迎宾,纱帽影院建成并投入运营,城市商贸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以碧桂园为龙头的高品质楼盘相继建设,全区房地产开发项目达36个,竣工面积15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实现翻番,达到34.5平方米。区外在汉南累计购房2440套。
交通状况
汉南区区位优势明显从地理上看,黄金水道——长江穿境而过,有全年不冻港口——纱帽港,港区岸线4250米,枯水季节水深10——12米,2500吨货轮可直航长江上、中、下游及海外。良好的水运条件能解决企业某些特定的设备及产品的运输问题。陆路更处全国公路交通枢纽中心,京珠、沪蓉高速公路距区政府5公里处交汇,国家“十五”期间计划兴建的福乌高速公路也将交汇于此。汉南地处武汉市三环线附近,距武汉机场48Km,距武汉港38Km,距汉口火车站35Km,可谓“身处都市外,一步到城中”。区内在册通车里程183.35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有二级公路35.55公里,三级公路48.58公里,三级碎石路23.5公路公里,四级油路11.57公里,四级碎石23.1公里,等外公路41.05公路,全区公路密度为46公里/百平方公里。根据市政府规划,武汉至洪湖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穿越该区境内23公里。
旅游资源
汉南区旅游资源日臻丰富,奔腾不息的万里长江,蜿蜒曲折、碧波千顷的蚂蚁河,还有尚未撩开神秘面纱的纱帽山,已向人们展示了几万前人类播撒的文明。今天的纱帽山是商周文化的遗迹, 1965 年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锛、陶豆、陶纲坠、青铜尊等。其中商朝青铜尊被作为省博物馆馆徽。纱帽山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汉南充分发挥山青水秀、生态良好的环境优势,抓住假日经济蓬勃兴起的机遇,确立了把汉南建成武汉城郊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 2002 年汉南已开始重点建设纱帽山文化旅游景区:对发现几万年前人类头盖骨化石、商周文物的纱帽山进行综合整治,建“汉阳人”及商周文化博物馆;根据历史记载,在纱帽山黄盖火烧曹营的前沿阵地建遥想亭;抓住国家对长江干堤进一步加固的历史机遇,统筹规划,沿长江干堤建设旅游观光带,即沿江河干堤禁脚 200米范围内加快建设以经济果木林、旅游休闲农庄、垂钓园等为主体的旅游休闲农业项目,将堤防建设产业化,湖北省水利厅已同意此规划。
历史人物
在汉南这块年轻、富饶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著名的且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清末民初实业家的韩永清,乌金山人,曾在天津、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投资兴办了很多实业,为发展我国民族工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韩慷慨捐巨款,孙中山曾亲书“博爱”横幅相赠,还委任韩为总统府顾问。新中国建立后,曾在重要岗位上工作的有:李绪鄂,曾任国家航天工业部部长。龚幼清,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装甲兵司令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