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冀蒙结合部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属阴山穹折带,俗称"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45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1′-114°56′,北纬41°25′-42°08′。县城北距二连、南距北京均为350公里,张库大道穿越县境,是通往内蒙的交通要塞,在沟通冀蒙商贸流通中发挥着桥头堡和集散地的作用。县域广62公里,袤80公里,总面积3395.4平方公里,辖7镇8乡327个行政村,总人口28.3万人,有汉、回、蒙、藏、满5个民族。
行政区划
康保县辖7个镇、8个乡:
镇:康保镇、张纪镇、土城子镇、邓油坊镇、李家地镇、照阳河镇、屯垦镇
乡:阎油坊乡、丹清河乡、哈咇嘎乡、二号卜乡、芦家营乡、忠义乡、处长地乡、满德堂乡
历史沿革
1922年4月(民国11年),由张北、商都两县置康保招垦设治局,就在现在的康保镇。1925年3月(民国14年),改设康保招垦设治局为康保县,仍属于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9月17日(民国17年),察哈尔特别区撤销,设立察哈尔省,省会为张家口,康保县属于张家口专区。1935年12月,察哈尔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协同伪满洲国蒙古军侵占康保县。1937年10月28日,日、伪军成立“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管辖察哈尔盟的康保县。
1949年1月,成立察哈尔省,撤销商化康联合县,恢复康保县建制,县人民政府迁回康保镇,属察哈尔省察北专区。1952年11月,撤销察哈尔省,原察南、察北专区合并为张家口专区,康保县属之,划归到河北省。1958年,康保县并入张北县。1961年5月,张家口市与张家口专区分设,从张北县以原辖区划出康保县,恢复县制,仍属张家口专区。1967年,张家口专区改成张家口地区,辖康保县,同年成立康保县革命委员会。直至1982年建立康保县人民政府,原县革命委员会撤销。
国务院1993年6月19日批准撤销张家口地区,康保县划归张家口市管辖。
地貌气候
康保地貌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区、缓坡丘陵区和波状平原区三种类型。总观全境,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阴山余脉横贯全县。东北部的镶黄旗山,标高1784米,构成该区主峰;西南部的盐淖岸,标高1282米,为该区地势最低洼之处。东从镶黄旗山起,西经庙弯子山、人头山直至阿淖山一线,构成全境的分水岭,向南向北逐渐形成低山和缓坡丘陵地形。丘陵地区无高山峻岭,山头秃圆,山坡平缓,山间广布谷地、盆地。南部广大地区为波状平原,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岗梁、平滩和盆地相间分布,在低洼积水处形成形成星罗棋布的浅碟形内陆湖泊(淖)。
康保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夏季凉爽,雨热同期,年均气温1.2℃,无霜期为114天,日照时数3100小时,是河北省光照时间最长的县,是全省唯一的无河县。
矿藏资源
康保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煤炭、花岗岩、萤石、铅锌、黄金、钨等矿藏33种,开发利用12种,探明煤炭保有储量7840万吨、花岗岩储量1.5亿立方米、萤石矿储量350万吨、铅锌矿储量460多万吨、黄金储量2吨、石英岩储量5亿吨,多数未经深度开发。
支柱产业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重大机遇,围绕我市"五业兴坝"经济发展总要求,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着力培强风电、煤炭、非煤矿产、畜牧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六大产业。
盛产错季蔬菜、马铃薯、豆类、食用菌、燕麦、亚麻等。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7万亩,马铃薯、豆类种植面积年均稳定在30万亩、20亩左右。以优质长白菜、圆白菜、芹菜、五寸人参萝卜等品种为主的"塞星"牌无公害错季蔬菜已稳占京、津、鲁、浙等蔬菜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富含淀粉的马铃薯、味道鲜美的"康巴诺尔"食用菌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主产面食类:莜面;是坝上一特色主食,属粗粮;
康保县是全国风能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编制了《2005-2020年河北康保风电场工程规划》,与河北建投、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山东鲁能、武汉凯迪、瑞士MFC商业银行集团、新疆金风集团等6家公司签订了325万千瓦的开发协议,计划总投资300多亿元人民币。建起测风塔29座,其中23座测风塔测风已满一年。2006年,省建投投资3亿元、3万千瓦一期风电项目当年建设、当年发电、当年收益。2007年,河北建投还将投资1.5亿元,完成2万千瓦一期技改增容工程。河北建投公司投资4亿元、5万千瓦二期工程和国投公司投资8亿元、10万千瓦一期工程可望年内开工。"十一五"末,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完成增加值26250万元。
目前,境内有河北金能张家口矿业集团康保矿业有限公司、安康煤矿、永安煤矿三家煤炭企业,年原煤生产能力达到72万吨。2007年,河北金能集团规划投资3.35亿元综合开发忠义煤田,建设年生产原煤60万吨的中型煤矿,并配套建设30万吨洗煤厂、2.4万千瓦坑口矸石电场两个项目。"十一五"末,全县原煤产量预计可达到150万吨以上、精煤30万吨、发电1.7亿度。
生态旅游
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把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来培育,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并重,深入挖掘全县历史文化、草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引进了英国IBC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刘二沟生态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了南天门景区通路、绿化、普慈寺重建等基础工程,生态旅游业开始起步发展。2007年按照"发展自然生态为主体的异质化园林和农业风情化服务,打造京北张康草原生态旅游西线品牌"的开发定位,以卧龙图为主景点,推进卧龙图、刘二沟、南天门三个景点的开发。综合包装草原民俗、采摘狩猎等项目,建设卧龙图-新民堡"生态观光长廊",建立张北、沽源旅游延伸线。
民风民俗
春节,也称大年,为农历正月初一,是县内第一大节。过去人称春节为三元:岁之元、日之元、时之元。一元复始。“元是开始”。春为四季之首,一岁之冠,人们十分乐意从上此万事如意,大吉大利。所以,在欢度此节中不惜花销。从腊月中旬准备购衣购物,至下旬置办加紧,要粉刷墙壁,装饰房间,张贴年画,制办新衣。二十三,相传为灶神上天日,各家供麻糖(饴糖)清水、谷草、豆子,意思是让灶神吃了粘性麻糖可粘住嘴巴,到玉皇大帝那里不说坏话。草料是为灶神的骑马所供。后数日,便陆续张贴春联、窗花。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二日九日不张贴,忌讳“七窟窿、八眼睛”——负债多,“九女星——不养男娃”三十日(腊月如小月,则二十九)为年春儿,整天吃好饭菜。傍晚清扫院落,挂红灯笼,邻居亲友欢聚,或包饺子、耍纸牌等,有的通宵达旦,谓之“守岁”。是夜爆竹时呜。大年初一,五更起床,点燃预先备好的柴禾,称之隆(点)旺火。这时各家烟焰张天,各种爆竹响彻天空。清晨,太阳未出,拜年开始,男女老幼着新装,到本村(镇)亲朋好友家拜年。之后到外地拜年,时间可延续到二月二。见面之后问“过年好”,并拱手作揖,受盛情款待。吃准备好的花生、瓜子、水果、烟、糖等,出门时挽留在家吃饭。长辈受晚辈拜见后要给晚辈(或只给小孩)“压岁钱”,尤其是新媳妇新女婿,倍受青睐。初一,妇女有忌针的习惯。到初五,有“过破五”之俗,天未亮前或晚上,要揭起炕席扫土,倒出时要放爆竹,意为送走了穷土;从街捏点土放到炕席底,谓之换富土。初六以后,闺女走娘家。二十、二十五日为“小添仓”、“老添仓”,以预祝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建国后,政府也重视春节,作好生活物资供应,节前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节中看望生产第一线人员、机关、厂矿、企事业等单位放假一天 ,同时还举办文娱晚会,以助兴。
衣食住行
县内居民衣着俭朴,旧时一年四季穿土布。冬棉夏单,春秋夹衣。贫民无换季衣服。土布非本地所产,都来自外地。颜色男黑、白、蓝,女红、绿、紫。贫苦人家白土布用烟煤、草木灰染色。有钱人家穿中式长衫,一般人家穿短衣。民国年间,老人穿大襟的袄,青年穿对门袄。大襟袄衣襟裹前胸,侧而缀扣,对门袄衣襟两片相等,一面缀扣门了,一面缝桃圪瘩,穿时把桃圪瘩扣进扣门子里,扣门子用布条缝成,缝在的布条挽成桃圪瘩。旧时,裤子不分前后,档部宽大,男女均穿,裤裆上面缝裤腰,用裤带系住。裤腿口用一寸宽的布带子捆绑,称“绑腿”。该县有在外衣内穿腰子的习惯。冬棉夏夹,形似背心。多用布料制作。鞋用拧好的细麻纳底,用线纳邦,尔后绱纳在一起。鞋底平硬,两只可以换穿。女人因缠足较小,一般仅三寸,有三寸金莲的说法。这种鞋前尖呈箭头形,后帮稍高。鞋的样子较普通劳动者的有圆口、尖口、方口等。袜子用白布制作,袜向为双层布,袜底用白布夹破布,线纳而成,比较结实。
该县气候寒冷,有穿皮衣御寒的习惯。一般人都要备大皮袄。皮袄较大,有的要苫住脚面。因此有“口外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的说法。皮袄大致分两种,一种为“白茬”,一种为“吊面”。建国前多为前种。1960年产后,时兴羊羔皮袄,称“羊皮筒子”,轻柔洁白比较好看。至1980年前后,推出活面样式,面料能取下洗涤,待干后即再套上,如此往复,既干净又方便。当今皮袄,除上述样式外,多由皮毛厂缝制其剪去一截羊毛,经化学加工,不失保暖,整洁美观。青老年人均喜爱。还有皮夹克,内挂羊羔皮或煎绒皮,轻巧舒适,美观大方。过去县内还有戴毡帽子的,此帽用驼毛或牛羊毛扦成,形象半瓜,分两层,一层可翻出来,为两个耳苫子,有在耳苫子上缝一层皮毛,遇害冷放下来苫住耳朵,比较暖和。这种帽子戴的时间较长,至1950年以后,逐渐更替。
建国后,土布逐渐减少,机纺布、化纤布、毛料、呢绒等增多,衣着质量提高。衣服色彩,1966年前后比较单调男女都穿黄、黑、蓝、白四种。1976年后色彩俱全。单衣多由缝纫机制作,棉衣部分由手工缝制。旧时的服式被淘汰,代之以各种制服。衣服款式男女外衣有干部服、中山服、西服、夹克服、风雪衣(男女外衣区别于衣领、衣兜)。内衣有毛衣、毛裤、绒衣、绒裤、北心、衬衣、衬裤、秋衣、秋裤、呢沦衫。1950年后普通空线袜,着布鞋。1960年冬着大头皮鞋。1980年后,衣服款式增多。青年男女穿西服的较普遍,在夏季伏天姑娘也流行穿裙子。鞋多为胶底、塑料底,由该县鞋厂制作,商店购买。女穿高跟鞋的较多,男穿皮鞋的较多。因县内毛纺织厂生产呢子,城内穿呢子的较多。也有做呢帽子、呢子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