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古称磁州,位于河北省南端。全县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磁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晋、冀、鲁、豫四省通衢,京广电气化铁路、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邯郸飞机场坐落在县城北10公里处。磁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理想的旅游观光胜地。县内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
行政区划
磁县辖9个镇、10个乡:
镇:磁州镇、讲武城镇、黄沙镇、高臾镇、观台镇、光禄镇、岳城镇、林坛镇、白土镇
乡:路村营乡、西固义乡、陶泉乡、辛庄营乡、花官营乡、时村营乡、南城乡、台城乡、都党乡、北贾璧乡
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晋地。战国时归赵,汉时置梁期县。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设临水县(今磁县城)。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滏阳县和成安郡。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慈州(治所在今磁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磁山产磁石而得名,领滏阳、临水二县。之后两废一置。唐永泰元年(765年)复置礠州,加石字旁,以与河东慈州相区别。唐天佑三年(906年),因与河东慈州音同,改为惠州。后梁复为礠州。宋政和三年(1113年),礠州改为磁州。元末州县俱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置磁州,属广平府。翌年改属河南彰德府,领武安、涉县二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因“永邯争水”,复属直隶广平府,不再领县。民国二年(1913年)磁州降为磁县,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3年属大名道,民国17年废道,直属于河北省。民国30年(1941年)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五专署。民国31年与武安县、邯郸县部分地区组成磁武县。民国34年(1945年)全县解放,恢复原建制,属第六专署,县政府驻地在今峰峰矿区彭城。民国35年(1946年)后历属太行区三专区、五专区、六专区,民国37年(1948年)9月属华北行政区六专区。 民国38年(1949年)属河北省邯郸专区,县政府驻今磁州。1958年11月临漳、成安二县并入磁县。1960年5月邯郸专区撤销,磁县属邯郸市。1961年复属邯郸专区,5月成安、临漳二县分出,恢复原建制。1970年专区改为地区,磁县属邯郸地区。1984年全县改置6镇29乡。1993年7月地市合并,属邯郸市。1996年1月改置为6镇13乡。1998年12月改置为9镇10乡。
自然资源
磁县资源丰富,特产充裕,境内已探明烟煤、石灰石、耐火粘土、陶土、红砂土、膨润土、上水石等矿产20多种,总储量23亿吨,其中烟煤是第一优势资源,可采储量6.5亿吨,是河北省优质主焦煤生产地。属主焦煤和优质动力煤,驰名中外的六河沟煤矿就在磁县。磁县有耕地70万亩,宜林山场24万亩,淡水养殖面积5万亩,是河北省粮食集地和农业开发县。磁州大米、白莲藕、滏阳河鲤鱼久负盛名独具特色的上水石出自磁县。漳河(河北、河南界河)、滏阳河、芒牛河三大河流穿境而过,跃峰渠、民有渠支流密布;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水资源16亿立方米,漳河平均流量19.22亿立方米,滏阳河为4.12亿立方米,牤牛河水量由降水形成;岳城水库是国家大型水库,总库容12.2亿立方米,为邯郸市水源地,常年水质保持在二级以上,近年先后承担了引岳济淀(白洋淀)和引岳济衡(衡水湖)等重点跨区调水任务;东武仕水库为中型水库,距县城仅4公里,总库容1.52亿立方米,靠近库区正在建设溢泉湖旅游度假区;地下水总补给量约7263万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城西2公里处穿过,在县境内设有两个分水口。优质、充裕的水源为聚财引商提供了坚实保障。
经济发展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45亿元,财政收入14.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全县年末存款余额达58亿元。2008年7月份河北省公布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次,磁县荣膺29位,迈入全省三十强行列。
磁县农业经济发达。有农业人口59.5万人,耕地面积70.6万亩,宜林山场24万亩,淡水养殖面积5万亩,渔、林、牧资源得天独厚,主要农副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各种无公害蔬菜和杂粮等,干果有花椒、柿子、核桃,水产有鲤鱼、大银鱼、非洲鲫鱼、鲢鱼、甲鱼等,养殖业以瘦肉型猪、蛋鸡、奶牛为主,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县。2008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5.8万公顷,总产31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4万吨、6.4万吨、1.3万吨,水产品产量3万吨。全县年生猪存栏30万头左右。
磁县工业基础坚实。共有规模以上企业60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7家,民营企业43家。2008年,全县入统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5亿元,增加值25.4亿元,利润14.7亿元。工业生产门类较全,已形成煤炭、铸造、化工、陶瓷、医药、童装、酿造、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支柱产业。主要产品有原煤、焦碳、水泥、耐火材料、民用炸药、劳保用品、糠醛、氰尿酸、传动件、钛白粉、白酒、不粘锅等。糠醛、糠醇、传动件、不粘锅等产品远销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2237万美元。磁县产业优势明显。其中尤以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服装业、劳保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童装产业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有商户200多家,日产童装20余万件。全县服装产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值10多亿元,远销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
基础设施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该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县雄踞河北之南陲,地处晋、冀、鲁、豫四省通衢,西依太行,北靠古赵,东临邺城,南接殷墟,“控燕遮魏、跨晋摄鲁”,自古为要冲之地,为兵家所必争。京广铁路和邯济铁路交汇于此,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越南北,青红高速横贯东西,邯郸机场坐落境内,即将开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是四省临界区唯一具有水、陆、空综合交通优势的县。与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四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200公里左右,与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离均在500公里以内,地处中原经济区腹心的良好区位优势成为商家辐射中原争胜商场的重要支点。 天然气站、天然矿泉水自来水厂、双回路供电站、学校、银行、电信、医院、体育场、公园、超市、广播电视、高档住宅小区、剧院、星级宾馆等公共设施场所一应俱全。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60所,其中高中3所,初中34所,小学218所,职业学校1所,体育运动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直幼儿园1所。县城总人口12.06万人,城区面积11.4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3平方公里,绿化率40%。2005年,投资5亿元开通了北三环、改造了磁州路(二环),北延了友谊、朝阳、滏阳三街,县城新增道路5.3公里,以三纵六横的八大主干道构起了城区总体框架。
磁县基础设施完备、政策环境宽松。市政设施齐全,天然气站、天然矿泉水自来水厂、双回路供电站、学校、银行、电信、医院、体育场、公园、超市、广播电视、高档住宅小区、剧院、星级宾馆等公共设施场所一应俱全。县城总人口12.1万人,城区面积11.4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3平方公里,绿化率40%。发展环境优化。多年来,磁县县委、县政府,以优化环境为经济发展生命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队伍,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
2008年是全面实施对接大城区战略的第一年。这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新机遇,对接大城区,建设新磁县,强力推进“三个十工程”的开展,认真执行“三年大变样”任务,进一步加快新农村改革发展步伐。一年来,全县着力破解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项目建设取得瞩目成果,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民生状况实现快速改善,区域经济首位度显著提升,县域经济整体上保持了健康、平稳的运行态势。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45亿元,财政收入14.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全县年末存款余额达58亿元。2008年7月份河北省公布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次,磁县荣膺29位,迈入全省三十强行列。
磁县一中新校区
磁县教育
高级中学三所:磁县一中 磁县二中 磁县滏滨中学
磁县第一中学建校于1951年以来,建校以来共培养初中毕业班130个,初中毕业生9000多人;高中毕业班232个,高中毕业生13000多人。
高考升学率在邯郸市县级中学处领先地位,在全省享有较高的声望。五十年来共向高校输送专科生、本科生八千余名,有一大批学生考取了全国名牌大学,并有许许多多同学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国内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如中国科学院化学博士研究生张海飞,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研究生王军,南京大学核物理博士研究生解德良,上海交大信息处理博士研究生侯平魁,加拿大留学博士生王溪,美国留学博士生刘新民、陈智,清华大学电力工程硕士生曹志鹏等等。五十年来我校毕业的学生遍及祖国各个领域,并有许多同学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磁县第二中学,位于磁县城南,滏阳河北岸,该校始建于1926年9月,校名为“磁县县立初级中学”
后经多次更名,1972年恢复“磁县第二中学的”称号。
磁县二中近几年多次荣获市(地)县“先进党支部”“红旗单位”“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磁县旅游
县内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磁州窑遗址、商代下七垣遗址、兰陵王墓地、北朝墓群、曹操练兵讲武城遗址等驰名中外。磁县境内有山区、丘陵、平原三块平分秋色,地理、地貌各异,给游人带来了独特的旅游环境。炉峰山景区、溢泉湖旅游度假村、漳河三峡、北朝皇陵墓群、蔺相如墓、中国磁州窑博物馆等一批旅游项目经过开发和建设,已初具规模,是游人理想的观光游览胜地。
抗日战争期间,刘伯承、邓小平率129师挺进太行山,磁县西部山区陶泉乡花垛村曾经是敌后根据地,那里有八路军的兵工厂遗址。曾诞生于1925年的直南第一支部西小屋旧址,成立于1937年的贾壁抗日县政府旧址,涌现出像王子青、王维刚、田裕民等一批革命的先行者,这些已被列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贺兰山,距磁县城西北30华里,今林峰村南。据载,宋代有一位名叫贺兰的道人在此修炼,故为贺兰山。另有一说,因山上长有一种花叫贺兰而得名。此山高约五丈左右,由鹅卵石堆成,蜿蜒十余华里。此山虽无灵峰幽壑,却也碎玉平铺,积雪凝素。“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的名篇《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即可能指此山。
磁县鼓楼位于县城中心,因其宏伟的主楼两旁各建有一间钟鼓楼而得名。故名鼓楼,又名天下第一楼,畿南第一楼。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楼基呈长方形,楼基高8米,面积为1380平方米,中间有一条南北拱券,北石拱门上书“雄镇滏阳”,南石拱门上刻有“景嵩”二字,字体端正,遒劲有力,磁州古代为中原嵩山地区,有宣传嵩山景色秀丽的美意。台基上有锯齿砖墙一道,环四周有陴垛48个,楼建其中,上下共分三层,每层高一丈有余,下两层均是外柱内墙,墙柱间隔数尺成为走廊,顶上有琉璃筒瓦覆盖,下有华丽门窗,四角飞檐突起,最上层为南北人字形构造,现在的鼓楼为1993年重建。
河北磁县纸马:1987年发现共70余块原版,正反两面都刻有画面,可印140幅。幅面多为正方形,长宽25厘米左右。所刻神像很多,大致分五部分:(一)诸天上各星座神。如金、木、水、火、德星、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二)佛教神。有佛祖释迦牟尼及十大弟子、弥勒佛、布袋和尚等;(三)道教神。有太上三清、玉皇大帝、三山圣母、土父土母、送子娘娘、直符使者等;(四)民间诸神。有三皇圣祖十代明医、左右门神、马王牛王、圈神、厕神、土地、南极寿星、钟馗、皮伤、眼光、齐天大圣、天地全神、家堂等;(五)其他神。有春分侯管生瘟案神悟计使者,惊蛰侯管月疾时病主使者等,以及二十四节气神。
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因其窑厂主要位于古磁州而得名。
磁州窑的烧陶制瓷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磁州地域即今河北邯郸的磁县、峰峰矿区和武安等地,早在七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先民们就已经能够烧制陶器,这一地区曾多有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及商周的灰陶和战国印纹硬陶;并已出现了制陶作坊,标志着制陶的生产已初具规模。汉代磁州的釉陶臻于成熟,魏晋和南北朝时期已完成了釉陶向粗瓷青瓷的转化,开始烧制白瓷。隋唐五代的化妆白瓷在工艺技术上更趋成熟,胎釉蔚为大观。宋代磁州窑进入鼎盛,并跃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窑系。这时直系窑口生产主要分布在以峰峰矿区临水、彭城为主的滏阳河流域和以磁县观台为主的漳河流域。观台窑与元代几近衰落;临水、彭城窑口则薪传于今,生产规模日益壮大,遂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
磁州窑瓷器面向大众而品相纷华,在宋元众多瓷窑中风骚独领。它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创造了丰富的装饰技法,即有各类色釉装饰、刻划花、剔花、白地黑花、白地釉下绘划花,又有红绿彩、低温铅釉三彩和印花白瓷、印花青瓷等三十多种;尤其是 铁锈花技法突破了五大官窑单色釉的局限,具有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并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古代陶瓷美学的新境界;为以后青花和五彩瓷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磁州窑的装饰题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画师们以极其潇洒的手法和高妙的画技,将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鱼虫、珍禽瑞兽、山水人物、戏曲故事、诗词曲赋、格言民谚、婴戏杂剧等绘于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及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对国内乃至世界陶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3年,磁州窑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十大名窑。
2007年,磁县建成中国磁州窑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