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红桥区,隶属天津市,为天津市中心区之一。位于天津城区西北部,东南与河北区、南开区相交,西北与西青区、北辰区相邻,总面积23.73平方千米。红桥区常住人口42.88万人。红桥区下辖9个街道,区政府驻勤俭道202号。
金,在三岔河口附近建直沽寨,此为区内也是天津最早的建置。元代,区境北部属武清县、区境西南属静海县。1956年,第八区因界内子牙河上大红桥得名,改称红桥区。是唯一兼具南运河、北运河城区运河典型段落的遗产核心区,历史文化名区,天津城市发祥地、天津近代商业发祥地、华北机械铸造工业发祥地、近代教育的发祥地。
【行政区划】
红桥区辖9个街道:西于庄街道、咸阳北路街道、丁字沽街道、西沽街道、三条石街道、邵公庄街道、芥园街道、铃铛阁街道、和苑街道
【历史沿革】
战国,属燕国。
汉,属渔阳郡。
唐代,南运河以北属河北道之幽州雍奴县,南运河以南属河北道之沧州鲁城县。
宋,属燕山路燕山府。约在金贞祐二年(1214)之前,在三岔河口附近建直沽寨,此为区内也是天津最早的建置。
元代,区境北部属武清县、区境西南属静海县。
明初,属北平府。永乐二年(1404),设天津三卫,卫城之外,分属顺天府之武清县及河间府之静海县。
清顺治九年(1652),将天津三卫并为一卫。雍正三年(1725),区境属天津州、天津直隶州。九年,天津州升为府,区境属天津府下的天津县。
民国,废府,属天津县。1928年,属天津特别市,今区境大部分属第二、第三、第四警区所辖。1946年,以南运河为界,河以北为九区公所,河以南一部分为八区公所。
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以南运河为界,红桥区大部在河北、为天津市第九区,河南为第八区。
1952年,第九区与与第八区的16个公安派出所辖区(第八区部分地区居民34155户167094人)合并,组成新第八区。
1956年,第八区改称红桥区。
1966年,红桥区改称红卫区。
1968年,恢复原区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红桥区,位于天津市区西北部。东以海河、北运河为界与河北区隔河相望,南以青年路、西关大街、北马路、西营门大街与南开区毗邻,西至西横堤与西青区接壤,北邻北运河、千里堤与北辰区交界。东西向最长6千米,南北向最宽5.6千米,总面积23.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红桥区地貌在天津市地貌分区中,属于天津东南部海积冲积平原区,是古代的海退之地,成陆于距今4500年左右,是中国及世界上最年轻的平原地貌之一。红桥区的地貌形态是在地质构造、海洋作用、河流作用及人为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地面一般海拔5米左右,最高5.34米,最低2.04米。区境子牙河、南运河堤顶较高,子牙河左堤顶高程8~7.7米;右堤顶高程8.5~7.5米;南运河堤顶高程7米,是红桥区的最高的地带。而子牙河、南运河河床又是红桥区陆地最低地带。子牙河河底高程为-3.1米;南运河河底高程为0.5~0.0米。
红桥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坡度平缓,坡降在1/5000~1/10000。地貌类型主要是低平地、洼地、微高地、河道、人工堤及坑塘等。
气候特征
红桥区的气候属于“中国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地处地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受地理纬度和季风的影响,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562.1毫米,多年平均气温12.2℃。多年平均无霜期195天。
水文水系
流经红桥区的河流有:海河、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津河。
【交通运输】
津兴城际铁路、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津高速铁路、津保铁路、津秦高铁,天津地铁1号线、天津地铁4号线、天津地铁6号线,西青道快速路、西北半环快速路、中环线、京津公路经过红桥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红桥区驻有:天津商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红桥区有公办初中11所,民办初中2所,区属公办高中5所,市属公办高中2所,民办高中2所,公办小学19所,民办小学1所,各类型幼儿园3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职工大学1所。在职教职工5237人,在校中学生7069人、在校高中学生4561人,职教学生4375人,成职学生4896人,在校小学生1.94万人,在园幼儿6393人。
文化事业
国家二级图书馆:红桥区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红桥区文化馆
【风景名胜】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始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改建为吕祖堂,成为津门道教名观,因供奉“纯阳吕祖”(吕洞宾)而得名。
清康熙、乾隆、道光、咸丰和民国年间曾多次修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建筑群由山门、前殿、后殿、西侧殿(五仙堂)等组成,是国内惟一保存完好的义和团坛口。
1982年2月23日,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洋大学堂旧址
北洋大学堂旧址,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光荣道2号河北工业大学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天津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北洋大学堂旧址占地面积5590平方米,现存南楼、北楼及团城三座建筑。北洋大学堂旧址是中国近代大学历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点,对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3年1月5日,北洋大学堂旧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北洋大学堂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29日,北洋大学旧址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纪念馆于1997年建成,占地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平津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包括: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五个部分。该馆是反映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的专题纪念馆。聂荣臻元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2020年,平津战役纪念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2022年3月30日,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首批全国科教基地。
2021年7月1日,焕然一新的平津战役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
◆天津西站主楼
天津西站主楼,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站前街1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西站城市副中心的主要标志之一。
天津西站主楼坐北朝南,为砖木混合结构二层楼房,局部使用钢结构,带地下室,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中央为候车室,两侧为办公服务用房。天津西站主楼是津浦铁路上的重要枢纽,它的设立折射出地区经济生活的发达与繁荣,同时它也是中国铁路枢纽站中保存完整、独具特色的德式建筑,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见证。
1997年6月2日,天津西站主楼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8月31日,天津西站主楼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2013年3月5日,天津西站主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1月24日,天津西站主楼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由南运河段和北运河段组成并在红桥区境内三岔河口处交汇。大运河红桥段全长17.05公里,包括南运河(红桥段)7.3公里、北运河(红桥段)6.25公里、子牙河(红桥段)3.5公里。覆盖了三岔河口、大红桥、井冈山桥、北洋桥四个国考断面,占全市国考断面比例25%。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桥区共有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各级各类代表性项目51项,其中国家级2项,分别是回族重刀武术和益德成鼻烟制作技艺;市级项目17项(包括汇蚨源布艺制作技艺、天津玻璃画染磨等),区级项目32项(包括天津老叫卖、清真马家药糖古法制作技艺等)。
秧歌(西码头百忍京秧歌高跷)
秧歌(西码头百忍京秧歌高跷),天津市红桥区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1年5月24日,秧歌(西码头百忍京秧歌高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Ⅲ-2。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天津市红桥区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11日,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Ⅸ-4。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天津市红桥区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1年5月24日,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IX-4。
回族重刀武术
回族重刀武术,天津市回族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重刀系大刀的原称,是京津一带的一种传统兵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朝以来,160斤的重刀是武状元考试的主要器械。回族大刀成名于明成祖初年,原名“曹门大刀”。
曹门重刀主要有插、背、拧、云、撇、水磨、腰串、狮子披红、乌龙摆尾、雪花盖顶、比摆荷叶、掌中花、叠罗汉等刀式,特点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集力量与技巧于一体。
2006年5月20日,回族重刀武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Ⅵ-9。
【地方特产】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天津三绝之一,用优质糯米作皮面,优质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黄色,皮外酥脆内软粘,馅心黑红细腻,香甜适口,是津门多年来深受欢迎的标志性特产。
1994年第五届亚太博览会荣获金牌, 耳朵眼炸糕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被市商委和烹协命名为“天津三绝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