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河西区,隶属天津市,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天津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地处天津市东南部。东临海河与河东区相望,西与南开区、西青区交界,南与津南区毗邻,北与和平区接壤,总面积42.21平方公里。河西区常住人口80.37万人,户籍人口95.22万人。河西区下辖14个街道,河西区人民政府驻绍兴道4号。
河西区,因地处海河西岸而得名。民国33年(1944年),六区、十区合并,仍称第六区。1956年,六区改称河西区。河西区驻有: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行政区划】
河西区辖14个街道:大营门街道、下瓦房街道、桃园街道、挂甲寺街道、马场街道、越秀路街道、友谊路街道、天塔街道、尖山街道、陈塘庄街道、柳林街道、东海街道、梅江街道、太湖路街
【历史沿革】
北宋初年,宋、辽以界河(大致相当于今拒马河、大清河、海河一线)为界,左岸属辽。右岸属宋。今区境位于北宋沿边之地,隶河北东路沧州清池县。清池县后升为清州。大观年间(1107~1110),始建靖海县,今区境属之。政和三年(1113),靖海县并入乾宁县,今区境改隶之。靖康元年(1126),康王赵构割区境等地与金。
金明昌四年(1193),复置靖海县,今区境仍在其界内。
元代,今区境隶属中书省河间路靖海县。
明初,改“靖海”为“静海”,属河间府。今区境大部区域隶属静海县,名为静海县大直沽里。挂甲寺一带当时地处河东,隶属武清县大直沽里。万历三十年(1602),保定巡抚汪应蛟在境内何家圈(今上、下河圈)收买大片土地,辟为天津卫辖屯庄。
清康熙四年(1665),将境内屯田归并静海县管辖。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卫为州,境内贺家口由静海县划入天津州。雍正八年(1730),境内其他地区也从静海县及武清县划入天津州(散州)。雍正九年(1731),天津州升为天津府,原州辖地成为新设的天津县,今区境随隶之。1953年,天津县建制撤销,原县辖地划为市郊。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于境内划定德租界。租界北起闽粤会馆义地北边道,东临海河,南至小刘庄北端(今琼州道),西抵海大道(今大沽南路)。
民国6年(1917年),3月,收回天津德租界主权,改为特别区。8月,中国政府收回天津奥租界。8月17日,原德租界改称特别第一区,简称特一区。将原奥租界定为特别第二区,简称特二区。民国17年(1928年),天津建市,今区境大部划入市区,位于津浦铁路支线以南的部分地区仍隶天津县。
民国27年(1938年),日伪市政当局调整区划。将特一区以外,原乡区二所,乡区五所各一部,东至海河、南至津浦铁路支线、西至大围堤、北至六里台,定为第六区。民国32年(1943年),日伪市政当局将特一区改为第十区。民国33年(1944年),日伪市政当局将六区、十区合并,仍称第六区。
1949年,天津解放,仍沿用六区旧称。
1956年,六区改称河西区。
1966年,河西区更名为红旗区。
1968年,复称河西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河西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东临海河与河东区相望,西迄卫津南路卫津河与南开区、西青区交界,南沿双林农戈引水河与津南区毗邻,北抵徐州道、马场道津河与和平区接壤,总面积42.2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河西区境为古代滨海地区,地势低,大部分地区海拔4米左右,低洼地区只有3米左右;地面坡度极平缓,坡降l/10000左右。主要由低平地、洼地、微高地、人工堤及坑塘等地貌类型所构成。地面组成物质以砂质粘土和粘土为主。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浅层地下水为咸水,土壤含盐量较高。
气候特征
河西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
水文水系
流经河西区的河流有海河、卫津河、津河、复兴河、长泰引河、双林引水河、四化河等。
【交通运输】
天津轨道交通1号线、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天津轨道交通10号线、穿过河西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河西区驻有:天津医科大学(广东路校区)、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河西区共有中小幼学校133所,中学19所(含新华、实验),其中公办中学17所、民办中学2所;小学39所,其中公办小学35所(含东湖)、民办小学4所;幼儿园68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28所、机关企事业部队办园7所,民办幼儿园33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成人教育院校1所、国际学校1所。校外培训机构285家。有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110个,社区青少年快乐营地144个,“居家养老一榕树课堂”44个,社区早期教育资源中心40个。共有在校中小幼学生113895名,其中中学学生34124名,中职学生1074名,小学学生60990名,幼儿园学生17559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48名。现有在编教职工6462人,退休教职工6691人。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河西区图书馆、河西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河西区文化馆。
【风景名胜】
◆北疆博物院旧址
北疆博物院旧址,位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由法国天主教会出资修建,1922年建设三层馆舍,1925年至1930年相继建成陈列厅和南楼,与北楼连接形成一座工字型建筑。北疆博物院曾藏有生物标本20余万件,出版著作、刊物已列入世界自然科学文献宝库,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院”,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2019年, 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
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位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天津工商学院旧址建筑群是法国天主教会在天津创办较早的一所大学,包括主楼、宿舍楼、办公楼。
主楼建于1925年,三层混合结构,带地下室,建筑面积4917平方米,平面呈“H”形,用封闭式外廊连接所有教室。立面富于变化,首层大块蘑菇石墙面,正中设凸字形大平台,下作四组塔司干双柱组成的门廊。曼塞尔式屋顶,前后各设大圆钟一座,用巴洛克式券罩保护,拱券形门洞。一层为弧券窗,二、三层为矩形窗。室内装修讲究,门厅、大厅、内廊均采用彩色马赛克美术图案,地面、教室、办公室为人字地板。钢筋混凝土楼梯装带铁护角,黑漆方铁花饰透孔栏杆木扶手,现保存较好。
2013年5月3日,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大剧院
天津大剧院,是天津文化中心的核心建筑。总共3600个座位,采用世界著名专业公司的顶级音响灯光设备,拥有最先进的全自动机械舞台,是一座现代化的高端剧院。
天津大剧院建筑设计立意为“城市舞台”。由世界顶级建筑大师曼哈德 冯 格康亲自担纲,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与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总建筑面积10.1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本体8.5358万平方米,地下设施1.5811万平方米。
天津大剧院还同时设有可供700人同时就餐、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中、西餐厅及附属设施,6米台基下设有商业空间约5500平方米,可作为针对城市高端文化消费人群的艺术培训和艺术品经营场地。大剧院另有2个贵宾厅(175平方米、126平方米),以及机动车泊位数逾300的大型地下车库。
◆天津美术馆
天津美术馆,是一座综合造型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8065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建筑高度29.70米,其中最具特色的二层展厅面积1800平方米,高8米,建筑规格现居全国首位。可同时展出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及工艺美术等不同类别的艺术珍品。
天津美术馆既是面向艺术家展示艺术品的平台,更是为市民普及高雅艺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作为大众美育基地,最大化发挥面向公众的服务功能。
◆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是国内较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区域内,总建筑面积64003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4000平方米,库房面积11000平方米。是天津地区最大的集收藏、保护、研究、陈列、教育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天津博物馆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法书、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邮票、敦煌遗书、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间工艺品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2007年对外免费开放,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 ,天津市河西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诞生于20世纪初叶,最初由天津城中一位靠卖麻花的首创,其店铺地处东楼十八街,故得名“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具有选料精细、工艺考究的传统,选用面粉、植物油和白糖的主料,又加了桂花、芝麻仁、青红丝、闽姜、花生仁等十几种小料,经过发肥、熬糖、配料、制馅、和面、压条、断条、对条、搓制成型、炸制等20多道关键工序精制而成,香甜酥脆、久放不绵。2014年,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Ⅷ-160。
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
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天津市河西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挂甲寺庆音法鼓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及其周边地区,是一种极具特点的民间音乐形式,表演中既有精美的道具,又有高超的技巧和优美的舞蹈动作。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初为民间文法鼓,清嘉庆六年传入武法鼓后,又加入飞铙、飞钹。庆音法鼓有铛子、铬子、钹、铙、鼓五种打击乐器和乐谱曲套数十种,常用的乐谱包括集合队员的乐谱、开场乐谱和改点乐谱等。2008年6月7日,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22。
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
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天津市河西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杨家庄永音法鼓会,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及其周边地区。法鼓原是佛教法器,鼓面蒙江豚皮,形体较大。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天津大觉庵的一位和尚,剔除佛教音乐的宗教因素,创造出一些鼓牌子,传给附近的村庄,建立起法鼓会,在年节喜庆日演出。杨家庄永音法鼓出会时主要是表现释迦太子出游的盛况,一般出会人数在四十人左右,有文场、武场之分。2008年6月7日,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22。
面人(天津面塑)
面人(天津面塑),天津市河西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1年5月24日,面人(天津面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Ⅶ-52。
【特产美食】
天津煎饼果子
天津煎饼果子,历史悠久,是天津最知名的风味小吃之一,被誉为继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天津三绝”之后的“第四绝”。
津沽雪花龙须面
《析津志》中曾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龙须面,起源于山东抻面,已有百年历史,传入津门后,经过改良、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津沽雪花龙须面,佐以白糖、果脯等。
桂发祥麻花
桂发祥麻花,口感油润、酥脆香甜,造型美观,久放不绵,因而特别受群众欢迎。不仅品种有六、七个,而且规格齐全,要大有大,要小有小,大的2.5公斤、5公斤,小的50g、10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