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区,隶属青海省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湟中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总面积2444平方千米。湟中区户籍人口47.9万人。湟中区辖1个街道、10个镇、5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区人民政府驻鲁沙尔镇。
秦汉以前,湟中属“羌戎之地”。2020年7月22日,湟中举行撤县设区大会,湟中县自此更名为湟中区。2019年9月20日,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公布,湟中获组织创新奖。同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湟中区景点主要有:塔尔寺、群加国家级森林公园、上五庄水峡等。
【行政区划】
湟中区辖1个街道、10个镇、5个乡:
街道:康川街道
镇:鲁沙尔镇、西堡镇、上新庄镇、田家寨镇、甘河滩镇、共和镇、多巴镇、 拦隆口镇、上五庄镇、李家山镇
乡:群加乡、土门关乡、汉东乡、大才乡、 海子沟乡
【建置沿革】
秦汉以前,湟中属“羌戎之地”。 西汉武帝时,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在今西宁设西平亭,湟中从此列入中央政权版图。此后,汉在今湟源县设临羌县,归金城君辖,湟中属临羌县。东汉末年,在青海省东北部设置西平郡,改西平亭为西都县以为郡治,今湟中大部分地区归属西都县辖。 魏晋时期,临羌县移治今湟中多巴镇,此后很长时期湟中地区为西都、临羌两县辖地。 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湟中和青海东北部地区一样,先后在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和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下。 隋时,湟中属今乐都县地的湟水县辖。 唐代在今西宁设置鄯城县,湟中归鄯城县辖。唐朝末年,湟水流域被吐蕃占领。 宋初,湟水流域属吐蕃角厮罗政权管辖,后湟中为宋西宁州地,在今鲁沙尔镇徐家寨村一带设置倚郭县。不久,西宁州先后被金、夏占领,湟中地区归金和西夏西宁州辖。南宋末西宁州归元,湟中地属元朝。 明时,湟中地属西宁卫,明以后,汉族、回族大量移居境内,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汉、回、藏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区。 清时,地属西宁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西宁县县城迁至鲁沙尔,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始称湟中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湟中为省直属县。 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属西宁市。 1961年8月,复为省直属县。 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 1979年,划属海东地区。 2000年1月,属西宁管辖。 2019年11月,撤销湟中县,设立西宁市湟中区。 2020年6月23日,西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湟中县撤县设区有关事项的决定》。7月16日,湟中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湟中县撤县设区有关事项的决定》。7月22日,湟中举行撤县设区大会,湟中县自此更名为湟中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湟中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区境西、南、北三面环围西宁市,总面积24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湟中区,为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凉温干旱地区,境内三现环山,祁连山余脉娘娘雄踞西北,拉脊山脉绵亘西南。境内沟谷错纵、山川相间,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南、西、北高而东南略低。
气候 湟中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发量900—1000毫米,平均无霜期170天,日照时数2453小时。
水文 湟水由西向东横贯区境中部,大南川、西纳川、云谷川等十四条河流呈扇形从南、西、北三面山区汇集湟水。
【交通运输】
湟中区境内,青藏铁路、109国道、西湟一级公路、西久公路穿境而过,西塔高速公路直达县城,22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全区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风景名胜】
莲花湖景区
莲花湖景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距离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塔尔寺以东1千米处,景区三面环山,依山傍水,形成了山青、水秀 、林茂的三位一体旅游风景区。莲花湖原为1973年修建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库,库容量1300万立方米,水质清澈明净,湖面平稳开阔,水域面积66.7万平方米、最高水深达43米。2001年,被县政府列为重点开发的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观光和了解青海淳朴民风、多彩民俗为一体的景点。
塔尔寺旅游景区
塔尔寺旅游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拉萨市的哲蚌寺、色拉寺、噶丹寺、日喀则市的扎什伦布寺、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宗喀(湟水流域)——青海省西宁市西南二十五千米处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形似八瓣莲花的山坳中,距西宁市27千米。始建于1560年,有僧侣800多名,占地面积600余亩,百余座佛殿、经堂、宝塔、僧舍在八瓣莲花山坳里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是一座融合了藏汉建筑的宫殿式结构建筑群。高处俯瞰,起伏有序,金碧辉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塔尔寺不仅以宗教艺术闻名于世,而且是藏族宗教、文化艺术的宝库,被誉为艺术“三绝”的酥油花、壁画、堆绣,更是藏族艺苑中的奇葩。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申报的“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9。
艺术文化 灯影戏,皮影戏剧种,俗称“影子”。唱灯影戏叫“唱影子”,看灯影叫“看影子”,灯影戏唱腔也叫“影子腔”。灯影戏的人物形象,道具(如车、马、刀、枪、桌椅等)是用加工的黄牛皮革雕制而成。人物脸谱神态各异,服装花纹细腻,色彩鲜明,对比清晰。它是由演员操纵皮影表演,透过灯光投影于银幕,让观众看影像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湟中区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 2019年12月,湟中区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3月,湟中区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0,湟中区入选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 2020年6月,湟中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0年7月,湟中区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 2020年11月,湟中区入选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2021年,湟中区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1年7月,湟中区入选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21年9月,湟中区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2年8月,湟中区入选“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