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成都市 | 自贡市 | 攀枝花市 | 泸州市 | 德阳市 | 绵阳市 | 广元市 | 遂宁市 | 内江市 | 乐山市 | 南充市 | 宜宾市 | 广安市 | 达州市
  巴中市 | 雅安市 | 眉山市 | 资阳市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的相关信息
四川旅游投诉电话
四川旅游投诉电话:028-8665730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四川最佳旅游时间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
四川四季皆宜旅游。

四川旅游特别提醒
名山大川,多有名寺名庙分布,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二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通常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等不当之礼节,至于摸僧人头部等则为不文明礼貌行为。
三忌谈吐不当与僧侣、道人交谈,最好避免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也切莫随意打听食用腥荤之类事宜,否则徒引起对方反感,自己没趣。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不可大声喧哗,妄加指点议论,也不要随便乱窜,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上佛事活动,可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若是你带上了小宝贝,则要照看好他(她),以免因其年幼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四川娱乐指南
四川自古地方富庶,历史上甚至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直到今天,四川仍是西南中枢,灯红酒绿自不会少,造就了四川的独特魅力。不仅歌舞厅、影剧院等大众娱乐场所遍地开花,保龄球馆、射击俱乐部等高雅的休闲娱乐场所也发展迅猛,川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各种独具特色的歌舞表演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四川茶馆作为“国饮”的茶文化据考就发祥于蜀地,历尽沧桑而不衰,且在川西生发出“茶馆文化”一支来,不是没有道理的。也难怪有人把川西茶馆同巴黎的酒吧、维也纳的咖啡馆相提并论,并在1986年10月,把一家川西茶馆全部行头连同7名提琴演员、一名老"茶倌"一齐请去参加法国第15届秋季艺术节,这让川西风味的茶馆在埃菲而铁塔下一展风采。

首页 >> 四川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美姑县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3′—103°21′,北纬28°02′—28°54′之间。县境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境内有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龙风景区、龙头山等景点。

美姑县(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县域实辖面积2731.6平方公里,常耕地面积24.3万亩,农村人平占有耕地1.69亩。全县辖8个区,1个镇,44个乡,291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有34276户,151024人,其中彝族146649人,占总人口的97.1%;汉族4346人,占2.88%;回、蒙、苗、畲、藏等民族(均为城镇人口)29人,占0.0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5.29人。县人民政府驻地巴普镇,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西昌市170公里。

行政区划

  美姑县辖1个镇、35个乡:

  镇:巴普镇

  乡:觉洛乡巴古乡农作乡瓦古乡尔其乡拖木乡炳途乡瓦西乡采红乡苏洛乡竹库乡、典补乡、龙门乡洒库乡九口乡柳洪乡龙窝乡、子威乡、尔合乡哈洛乡尼哈乡乐约乡树窝乡合姑洛乡候古莫乡牛牛坝乡依果觉乡峨曲古乡、佐戈依达乡、拉木阿觉乡洛莫依达乡井叶特西乡依洛拉达乡候播乃拖乡洛俄依甘乡

历史沿革

  凉山彝族,古泛称“西南夷”,“故邛都国地”。美姑春秋至秦、汉时期隶属邛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美姑河畔置卑水县,辖美姑地区,隶属越巂郡。齐梁时期废卑水县,美姑隶属巂州。隋、唐时期隶属越巂县。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至宋代末,美姑属彝族阿都部和沙马部管辖。元、明至清初,美姑分别由利利、沙马、阿卓土司管辖。

  1952年4月30日,建置美姑县,辖美姑东部和南部地区,县治所甲谷。1956年5月24日,建置洪溪县,辖美姑北部地区,县治所依果觉。两县均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59年6月20日,洪溪县并入美姑县,县治所巴普,隶属关系不变。

县名由来

  美姑县名由来有两说:一是“逸闻命名”说,“美姑”即彝语“莫古”的谐音,意译为“中心”、“腹心”。相传,彝族先民古侯、曲涅两大氏族自云南分道迁来凉山时会合于“莫古”(洛俄依甘乡境内),建县时“莫古”转写为“美姑”作县名。二是“以河名县”说,因境内有著名河流美姑河而得名。美姑河古称卑水,早在两千多年前(公元前111年),西汉时期在卑水河畔置卑水县时,就以河(水)名县,卑水更名为美姑河始于何时无考。清末民初的历史资料,即以“美姑”二字记此河流。1913年的《昭觉县志稿》和30年代出版的《昭觉概况资料辑要》中,图、文均有美姑河。洪溪县名由来是“以山名县”。

人口民族

  境内聚居的彝族历史久远。相传彝族远祖“古侯”、“曲涅”两大氏族由“兹兹蒲武”(今云南昭通或贵州威宁一带)分两路北上渡过金沙江,汇合于“林木莫古”(洛俄依甘乡境内),逐渐发展到凉山各地。解放前,境内除彝族外,其它民族极少。在奴隶主买卖,掳掠的奴隶中,有部分其它民族也逐渐融化为彝族。解放后,境内其它民族逐渐增多,形成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民族结构。1964年全县共有彝、白、回、僮、蒙、汉等民族,彝族占总人口的93.15%。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民族人口结构有所变化。1982年,有彝、蒙、回、藏、苗、满、畲、汉等民族,彝族占总人口的96.02%。1990年底,全县有彝、汉族等10个民族,彝族人口占97.1%。

  美姑县辖9个区,36个乡镇,290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750户,总人口183000人,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8%,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自治县。

  截至2004年底,美姑县乡村人口180734人,其中110个贫困村。截至2000年有贫困人口93246人,其中70%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高山和二半山地区。全县实辖面积2731.6平方公里,常耕面积12824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98%。农村人均占有耕地0.072公顷。仍然处于刀工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阶段。

地理气候

  美姑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交汇处,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大风顶、黄茅埂、连渣果峨、阿米特洛、瓦侯能和等大山分别位于县境的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北部最高海拔404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640米。境内属低纬度高原性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4℃,常年日照充足,年日照1790.7小时。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814.6毫米,但降水量北部多南部少,分布不均。冬季长达135天,年均霜期125天。境内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冰雹、暴风雨、泥石流、干旱、寒潮霜冻、低温等。

自然资源

  县境内地层除第三系、石碳系缺失和震旦系未出露外,其余均有出露,出露面积最广的是中生界的三迭系、侏罗系。地下矿藏种类较多,已初步勘探和开发利用的主要有玄武岩、铁矿、煤、铜矿、石灰石、石膏、硫矿、铝矾土、水晶石等。土壤有17个土类,以黄棕壤、暗棕壤、紫色土、草甸土为主。

  县境内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全县大小河流和溪沟159条,总长287公里。东北部的瓦侯河流入马边河,属岷江水系,河流全长45公里;美姑河(含下游溜筒河)由北向南出境流入金沙江,境内干流总长142.5公里。全县河流年泾流量2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1.01万千瓦,可开发量57.82万千瓦。美姑河流域地质地形条件最好,上游是兴建龙头水库的最佳河段,下游有集中的自然落差,尔其乡境至柳洪乡境13公里河段比降高达30.5‰,水能资源集中程度为全河之冠,发展水电前景广阔。

  林木资源十分丰富。仅天然乔木树种就有150余种,50个科65属。用材树种主要有杉、松、杨、桦、桤木等。1990年林地面积109.15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9.96%;森林面积3.9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41.41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4.5%。

  野生动物和野生药材种类繁多。野生动物有187种,分属62个科。受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大熊猫等5种,二类保护的有猕猴、小熊猫、白腹锦鸡等27种。野生药材主要品种有103种,其中名贵药材有天麻、贝母、虫草等。

经济建设

  解放前,境内经济属奴隶社会私有制经济,以农业为主,零星家庭手工制作,仅限于自用,未形成社会产业。农业生产耕作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全境无城镇集市,无商业、交通、邮电设施,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解放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支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通过调解冤家纠纷,劝导不种罂粟,发放社会救济,投放无息贷款;修筑驿道、公路,集运紧缺粮食、食盐等物资;开展民族贸易;兴办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等一系列措施,使境内农牧业生产起步发展。民改结束后,人民政府逐步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使工业、农业、商业、交通、邮电等逐步发展。至1978年,全县社会总产值为2710万元(80年价,下同),其中工业产值681万元,农业产值1522万元,其它产值507万元。1979年后,随着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县内经济进入历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至1990年末,社会总产值达6776万元(为1978年的4倍,年递增12.42%),其中工业1368万元,农业4354万元,其它产值1054万元。1958年始办工业,是年工业产值24万元(80年价,下同),农业产值84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为872万元。“二五”计划期间,经过调整整顿国民经济,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1299万元,比1958年增加48.96%,年递增5.85%,其中工业总产值59万元,比1958年增长1.46倍;农业产值1240万元,比1958年上升46.23%。“三五”、“四五”计划期间,受“文革”影响,增长缓慢。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2051万元,较“二五”期末上升57.89%,年递增4.67%,其中工业产值252万元,年递增15.63%;农业产值1799万元,年递增3.79%。“五五”计划期间,经过拨乱反正,整顿经济秩序,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587万元,比1975年增长26.13%,年递增4.75%,其中工业产值564万元,比1975年上升1.24倍;农业产值2023万元,增长12.45%。“六五”计划期间(1981~1985),农村实行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期末工农业总产值4495万元,较“五五”计划期末增长73.75%,其中,工业产值1090万元,农业产值3405万元。“七五”计划期间(1986~1990),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5722万元,为1958年的5.56倍,为1978年的2.6倍,其中工业产值1368万元,为1958年的56.8倍,为1978年的2倍;农业产值4354万元,为1958年的5.13倍,为1978年的2.86倍。

教育卫生

  1958年10月,美姑县城关民族小学(校址甲谷)始办附设幼儿班,教师1名,招收幼儿18名。1961年9月,巴普区中心校(不久更名为县城关小学)附设幼儿班,入学幼儿18名,教师1名。1966年9月,洪溪区中心校附设幼儿班,幼儿20名,教师1名。197.4年8月,县城关小学附设幼儿班与县托儿所合并为机关幼儿园,由县委组织部和县文教局共同管理。1978年化工厂开办幼儿班,入学幼儿24名。翌年,巴普区中心校开办附设幼儿班,招收幼儿15名,有教师1名。

  1990年,县文教局着重恢复和加强乡中心校建设,力保高年级的学生数和教学质量。全县办有高年级的乡中心校29所,共34个班,学生1003名,全部实行半寄宿制。12月,经州政府检查验收,峨曲古乡普及小学教育达到基本要求,发给“基本普及初等教育证书”,成为县第一个普及初等教育的乡。年底,全县有小学校187所,其中城镇8所,农村179所;有教学班448个(其中城镇39个);在校学生9748人,其中城镇1143名,农村8605名;在校学生中有女学生2949名;少数民族学生9490名。全县一年级99个班,2555名;二年级85个班,1961名;三年级77个班,1595名;四年级85个班,1740名;五年级55个班,1223名;六年级25个班,67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49.8%。开办三类寄宿制民族班的学校43所57个班,学生增至1732名。

  1990年9月,城区新办“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招生82名,两个班,集中住校食宿。国家每月补助每个学生生活费30元,有教职工14名。年底全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附设初中2所;有教学班高中4个,初中28个(其中美姑县中学民族重点班2个);在校学生高中133名,初中783名(美姑县中学民族重点班81名);中学教职工119名,其中专任教师84名。

文化科技

  1979~1981年,县畜牧局在瓦西乡设点进行绵羊改良杂交试验。经过三年工作,取得较好改良效益。1981年3月,获省农牧厅和凉山州畜牧局“绵羊杂交改良效益”四等奖。 1981年春,县畜牧局采用高山野外绵羊人工授精技术,通过试验,取得高山野外绵羊人工授精成效。是年7月,获省农牧厅三等奖。

  1983年9月,县畜牧局组织技术人员对瓦侯区牲畜硬蜱病进行调查,基本摸清硬蜱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危害情况,采取防治措施将疫情控制下来。翌年4月,获省农牧厅和州畜牧局科技进步四等奖。1985年,县兽医站阿都阿且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左旋咪唑对黄牛吸吮线虫病进行治疗试验,治愈率达100%。获省农牧厅和州畜牧局技术进步四等奖。1985~1986年,县畜牧局对羊“拉稀病”进行调查研究,查清致病原因,采取防治措施,使该病得到控制和消灭。1986年,被省农牧厅和凉山州畜牧局评为科技进步四等奖。1986~1987年,县畜牧局用驱虫新药丙硫咪唑防治羊寄生虫,在示范、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987年3月,获省农牧厅和凉山州畜牧局科技进步四等奖。1987~1989年,县畜牧局应用兽医新技术在全县进行大面积综合防治羊寄生虫,并在全县广泛推广。实施项目:“配套推广先进技术,大面积防治羊寄生虫病”,获省农牧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县畜牧兽医站引进瑞士生产的高效低毒新型杀螨剂进行小区域的防治试验,找出1:1000(250ppm)适合高寒地区防治羊螨病的最佳剂量,并在全县大面积推广。通过三年的努力,取得较大经济效益,获凉山州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1989~1990年,县畜牧局开展猪囊虫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研究工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生猪进行生前诊断,并对阳性猪采用丙硫咪唑进行防治,取得显著效果,获省农牧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4年,县畜牧局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对县境内牲畜品种和草场资源的调查工作。调查结束后,申高尧等人编撰的《黄牛品种资源调查》和《草场资源调查》均获省农牧厅和州畜牧局科技进步四等奖。

环境保护

  四川省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东北部,属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地处横断山脉中段。在地质年代的冰川时期,受北方大陆冰川影响较轻,因而成为第三纪或更古老的生物“避难所”。保护区内有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物29种,珍稀孑遗植物30余种,其中珙桐、连香树等23种,被当今科研工作者赞誉为“很有价值的生物基因库”。

  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交汇处,雨量充沛,温凉湿润。大风顶由于山体高大,立体气候明显,每当春末夏初,山下已是郁郁葱葱,山上仍然白雪皑皑,展现出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于一地的奇异风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孕育出独特的原始状态自然景观,成为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大自然博物馆。

  区内生长着华桔竹、玉山竹、方竹、大箭竹、冷箭竹。由于竹种不同,生长发育各异,因此在1983年,当其它自然保护区的竹类普遍开花枯死,大熊猫大量死亡时,这里的25万亩竹林只有2万多亩零星开花,使大熊猫未受到生存威胁。这对探索大熊猫等生物、生态有着特殊的科学价值。

  自建保护区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颗“绿色明珠”,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扎实的保护措施,收到明显效果。1984年,保护区管理所和区内的若哈乡人民政府被省政府授予“保护大熊猫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国家林业部授予美姑县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和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先进单位称号。

旅游交通

  合木公路 起于合江县,终于木里县,原名宜西公路(宜宾至西昌)。1956年9月,由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第一、二施工局分段筑入美姑县境。是年底在佐戈依达汇合。该路由雷波县谷堆乡翻越黄茅埂海拔2991米处进入美姑县境,经巴普、牛牛坝、洛俄依甘入昭觉县境。美姑境段全长66.991公里,原为六级公路,路面宽3米,路基宽4.5~6.5米。后经改造达四级路标准。境段内有石拱桥16座,大小涵洞21个。

   成美公路 起于成都,止于美姑。原名峨美公路(起于峨边县沙坪,止于美姑巴普,全长157公里,1958年建成通车)。该路在海拔3013米的椅子垭口处进入美姑县境,经洪溪、峨曲古至巴普镇峨普村,与合木公路交汇。美姑境段有61公里。1959~1966年经两次改造为四级路,新建改建石拱桥5座,涵洞10个,防护工程8处,路基宽4.5~7米,路面宽3~3.5米,共有桥梁12座。

  甲谷公路 在瓦洛衔接于合木公路至甲谷区公所驻地,全长7公里。1959年修筑简易车路,是年完成,未修涵洞。因并县,工程暂停。1972年民办公助续建,路基宽5米,坡度为6~7度,全线有涵洞6座,后经改造为四级公路。

  牛侯公路(牛牛坝——候播乃拖) 起点于牛牛坝处与合木公路相交,横跨美姑河,沿连渣洛河西岸北上,经卡来依甘、候果莫、采红至候播乃拖区公所驻地,全长22公里。1972~1973年民办公助修筑。有涵洞43座,路基宽5米。 洪普公路(洪溪——越西县普雄) 起点洪溪,与成美公路相连。经马洪觉、滥龙、越海拔3665米高的新峰垭口入越西县境至中普雄,全长115公里。1967年通车,美姑境段58公里。因路质差,水毁严重,加之失养,1990年仅有11公里通车。 美抓公路(美姑大桥——雷波县抓抓岩) 起于合木公路美姑大桥,沿美姑河东行,经柳洪、乐约入雷波县境,止于雷(波)山(山棱岗)公路36公里(抓抓岩)处,全长75公里。美姑境段42.5公里。1976年动工,1984年竣工通车。

旅游资源

  位于县境东北部的四川省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因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优越,成为第三纪或更古老的生物“避难所”。区内珍稀动物大熊猫等29种,珍稀孑遗植物有珙桐、银杏、连香树、红豆杉等30余种。保护区被科研工作者称为“很有价值的生物基因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大自然博物馆,誉为一颗“绿色明珠。”

风景名胜

  美姑县境内自然景观独特,风景迷人,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为著名,有原始森林7333公顷,主峰摸觉峨觉海拔4042米,保护区内云蒸霞蔚,景象万千,在大风顶观日出、云海,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意境,峨眉山在我脚下之豪气”。

  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美姑县境内,面积21864公顷,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凉山山系东麓,与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为大风顶按照行政区域而划分的两个自然保护区。本区的自然概况及生物资源分布状况均与马边大风顶基本一致,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大王杜鹃等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小熊猫等20多种。

  此外,美姑县还有黄茅埂高原风光、纳龙风景区、燕子崖、美丽角湖、溜筒河大峡谷、美女峰、龙头山等景区(点)。

民风民俗

  美姑是大凉山腹地的一个县,又被称为彝族民间文化的宝库。彝族文化极富特色,而毕摩文化,婚丧民俗更是引人入胜。 美姑彝族年的程序:

  美姑彝族过年按时间可分为 “九龙机”(迎过年)、“枯始阿莫(过大年)”、“枯始朵博”(大年初一)、“枯始阿莫普计”(送祖灵)4天,“枯始”即彝语过年的意思,而现今的人们都说彝族年的时间只有3天,因为第1天“九龙机”和背年肉的时间算进去。

  美姑彝年与其它县市不同之处:在美姑,彝族年杀的猪肉要用圈鸡草烧,因为这是祖传,吃起来有特别好的味道,只要是年猪,即使用开水烫,烫好后都要用圈鸡草烧一道;在美姑乡村,每空家每户都要做百家泡水酒,所谓百家酒泡酒,是因为这酒,至少都要让百家以上的人偿到酒,这说明着酒是主人家丰收的酒,幸福的酒,大家一起来享受主人家的喜悦的幸福,在在从来不用年猪肉来做买卖,过年期间不许拿绿色或青色(像青菜、白菜之类)的东西进屋,过年后一个7天内不能用磨子,过年期间人死了不话哭丧歌,过年期间人不话吵架或打架等……

  彝年趣味――彝年之最

  彝年最高兴最快乐的一天是“枯始朵博”这一天,因为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可以自由组合成一队伍,高声叫喊“波良”走村闯户的吃喝玩耍。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