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天气渐暖,正是户外踏青的好日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踏青游中,战国袍、汉服等传统服饰持续走红,传统服饰与历史文化景区遥相呼应,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国潮风带火了京津冀旅游“朋友圈”。
战国袍与古城相融
邯郸历史悠久,曾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如今,在邯郸市丛台公园、赵苑公园、回车巷、学步桥等地,许多身着战国袍的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从北京专程前往邯郸旅游的王红穿着战国袍,登上始建于战国的武灵丛台,“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穿越到了战国,氛围感一下拉满了。”
战国袍是战国时期的一种服装形式——当时的贵族男女都流行穿着这种上下连属的袍服,行走的时候优雅而从容,颇有美感。战国袍凭借着修身的剪裁和鲜艳的色彩搭配,成为汉服里的“白月光”,这种古典和现代的融合,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国风新潮流。
在邯郸市丛台区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桃缘里”汉服馆迎来不少顾客。店主杨慧是一位资深的汉服爱好者。她向记者解释,“汉服是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统称,马面裙、战国袍、唐装都在这个范围。”除服装之外,店铺内还为顾客整理妆容、设计发型和头饰,整套流程大约需要1个小时。
战国袍与古城的搭配,也让古城焕发新生机,收获着“大流量”,古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得到了保护和发展。邯郸市丛台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关文静介绍:“我们推出了穿战国袍免费游景区活动,让国风热和古城融为一体,让三千年古城热起来,给年轻人不一样的体验。”
游客与剧中人互动
广袖飘飘、衣袂摇摇、华裳倩影,着一袭青衫华服,漫步在精心雕琢的亭台楼阁中……3月27日,廊坊市“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举办世界戏剧日庆典活动。很多身着汉服、妆容精美的年轻人,穿梭在戏剧幻城中,仿佛“穿越”而来,与古色古香的建筑交相呼应。
“我来之前特意先从网上购买了饰品和服装,精心打扮后才来沉浸式游玩。”北京游客赵曼迪是红楼梦的粉丝,这次慕名而来,“穿着汉服漫步其中,感觉就像走进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还可以在一些剧场中与‘宝玉’‘黛玉’互动,毫无违和感。”
戏剧幻城入口处的16扇门风格迥异,每一扇门都体现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漫步城内,随处可见的留白、方块字和榫卯结构,向游客诉说着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在这里,一步一景、景景动人,游客们还能从各个剧目中重温经典,感受与《红楼梦》相关的悲欢。
“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戏剧幻城运营负责人李晓菲表示,现在有很多观众选择穿汉服游园,可以获得更深度的体验。中国的建筑和园林之美来自意象,在设计情景园林时做了很多留白。希望观众和场景产生互动,创造出更多意境,留给观众更丰富的想象。她表示,考虑到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未来计划在园区内增加小戏剧情景,加强观众与园区的互动。
文旅创新满足多样需求
邯郸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张家口万全卫城等一批有特点的文旅新坐标备受关注。古典风格的服装服饰与古朴景区相得益彰,服装服饰上的传承与创新背后代表的是文旅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
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天津以海洋文化、洋楼文化、街头小吃和民间艺术闻名;河北拥有山岳、草原等自然景观,烟火气浓……京津冀三地文旅资源互补,和而不同,能满足游客多样的旅行需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三地携手推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区域“旅游圈”不断扩容。随着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形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容易。目前,三地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和而不同”的区域旅游圈,让文旅资源活起来、文旅消费热起来。(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