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湘黔边界的湖南省西部,怀化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4′-110°06′、北纬27°32′-28°01′。东临辰溪县,南连鹤城区和芷江县,西接贵州省铜仁市,北靠湘西自治州。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5万亩,辖17乡6镇,总人口37.1万人,其中苗族占76.8%,是全国五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之一,农业人口32.77万人,现属省定贫困县。
近年来,麻阳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湘西开发的大好机遇,围绕把麻阳县城建设成为湘黔渝边界的怀化、吉首、铜仁大三角二极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全面实施三带动(城镇带动、开放带动、“两路一江”区域带动)四推进(推进农业产业化、山区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行政区划
麻阳苗族自治县辖6个镇、17个乡:
镇:高村镇、锦和镇、岩门镇、江口墟镇、兰里镇、吕家坪镇
乡:拖冲乡、尧市乡、文昌阁乡、长潭乡、郭公坪乡、谭家寨乡、石羊哨乡、舒家村乡、大桥江乡、隆家堡乡、板栗树乡、和平溪乡、黄双乡、兰村乡、栗坪乡、谷达坡乡、绿溪口乡
历史沿革
麻阳因戌而名。南朝陈天嘉三年(562),朝廷平“蛮”,镇压少数民族,在麻口(高村东23.5公里的太平溪与锦江交汇处)屯兵置戌。麻口俗称麻潭,又因戌址位于锦江水北,故名麻阳戌。唐武德三年(620),废戌置县(治今黄桑乡旧县村),以麻阳为县名,沿袭迄今。
1949年10月,省人民政府成立湘西行政公署,下设沅陵、会同、永顺3个专署,麻阳县隶属沅陵专署;1952年8月隶芷江专署;12月,芷江专署改称黔阳专署,麻阳县隶黔阳专署。1981年6月隶怀化行政公署。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麻阳县,设麻阳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与隶属关系不变。
自然地理
麻阳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属云贵高原的延伸地带。
全县南北西三面群山屏列,锦江河贯穿西东,平缓开阔,形成西南山地,东北丘陵和中部河谷丘平,使全县地貌构成南西北三面高,中间低,朝东斜开口,略似“簸箕”状。海拔最高1405米,最低130米。以丘陵为主,平、岗、山原兼有。平原分布于锦江(辰水)及其支流两岸,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盛产稻谷,系县内主要产粮区。丘陵分布较广,纵横交错于乡镇之间,层层梯田,茶桐遍野。岗地分布于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分割零乱,呈馒头状,宜栽种柑桔、桃李及油菜、小麦。山原分布于南、西、北三面边缘,峰峦起伏,林木茂密。
清凉山地处怀化、铜仁、吉首西南大三角的重心位置,属武陵山脉,海拔高度为510米,清凉山山峦叠障、坡陡岭险、谷狭涧深,山中泉水叮咚,流水潺潺,树高林茂、松涛绵绵,有各类山珍奇果,有钟乳奇特,引人入胜的恐龙洞有品质极高,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恐龙山泉,更有历史悠久,佛神朝拜的米贡峰清凉古寺。
麻阳境内大小山涧溪河287条,密布全县,汇集锦江。锦江横贯西东,流经13个乡镇,至辰溪县城注入沅水。70年代,大小船只从高村上溯抵贵州铜仁,下行辰溪,沿沅水达沅陵、常德等地,系麻阳交通大动脉,亦为湘黔边境运输要道。
物产资源
麻阳物产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境内盛产大米、油菜籽、柑桔、晒红烟、小籽花生、茶油、无籽西瓜、黄豆、板栗、山羊、白鹅、大麻鸭、蔬菜等,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水果之乡、中国冰糖橙之乡、全国晒红烟生产基地县。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突出丘岗山地开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全县形成了柑桔、无籽西瓜、养殖、蔬菜四大产值过亿元的支柱产业,并先后创立了冰糖橙、纽荷尔脐橙、无籽西瓜、麻阳大麻鸭、大白鹅、反季错季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名优农产品,柑桔多次获得部级省级金奖,无籽西瓜远销海外,蔬菜成为周边地级城市的生产基地;突出食品工业开发,大力发展本地资源加工企业,以本地高梁为原料锦江王子系列白酒多次获得部优省优,以本地小籽花生为原料的十八怪花生系列,以及十八怪腊味等产品十分畅销,成为极富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麻阳人文资源丰富,苗乡风俗独特。麻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滕代远同志的家乡,是刘罗锅式一代“怪臣”满朝荐的家乡,名人辈出。麻阳农民画闻名全国,多次参加海内外多种绘画展出,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麻阳苗族源远流长,民族风俗独特,是全国盘瓠文化实物留存最多、非物质形态文化保存最丰富的县,境内盘瓠文化民俗村被湖南省苗学会命名为“盘瓠文化研究基地”,是一个神奇的苗乡。
区位优势
麻阳区位优势明显,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多。麻阳县城距怀化市59公里,距大兴、芷江飞机场分别为130、110公里,距旅游热点城市凤凰34公里,处于怀化、铜仁、吉首三大地级城市的中心点上,是湖南通往大西南的重要通道,素有“湘黔门户”之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麻阳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全面实施。尤其是锦江大桥竣工在即,将县城东区与南、北连接起来,形成武汉三镇的格局,今后一段时间,东区开发潜力巨大;锦和古城结合渝怀铁路修建,将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并举,拟新上一系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利用毗邻张家界---吉首---凤凰大湘西旅游圈和丰富人文资源的优势,突出打造麻阳至凤凰旅游走廊,精心建设好黄土溪水库温泉和中国盘瓠部落、盘瓠民俗文化村等龙头项目,旅游业将成为麻阳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概况
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9.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65亿元,增长7 %,第二产业5.00亿元,增长21.0 %,第三产业7.86 亿元,增长10.4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到5763元,增长11.6 %。三次产业结构为34.1:25.6:40.3,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不变,第二产业提高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7年,我县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其中:农业 6.94亿元,增长11.7 %,林业 0.17亿元,下降 46.4 %,牧业3.16 亿元,增长2.0 %,渔业0.21亿元,增长10.3 %,其它0.08亿元,增长4.5 %。
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2007年我县以新型工业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全县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41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9.60亿元,增长36.5%,实现工业增加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规模工业3.41亿元,增长29.8%。
基础设施
麻阳基础设施较好,交通十分便利。枝柳和渝怀2条铁路主干线途径境内,设有8个站,其中县级站2个;209国道和308省道交汇于县城,县到乡公路干线未来2年内全部达到硬化和油路标准,境内路网密布,是周边贵州省铜仁地区、黔东南州和本省湘西自治州等不通火车县市的物资中转站,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通讯便捷,程控电话实现村村通,移动通信覆盖全县24个乡镇和80%以上村。电力丰富,全县自建水电站3个,装机容量2.75万千瓦,已与省电网并网,全县村村户户通电,系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之一。目前,水能资源丰富的锦江流域7个梯级电站已开发2个,1个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的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其余4个正在规划和建设筹备阶段。市场网络健全,全县共建集贸市场26个,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周边县市重要商品物资集散地。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末全县有职业学校2 所,在校学生917人,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普通中学25 所,在校学生19967人,其中,初中23所,在校学生14227人,教职工1297人,其中,专任教师1157人,初中857人。普通小学158所,在校学生25745人,教职工1414人,其中,专任教师1364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76人,专任教师2人,幼儿园(含民办) 14所,入园儿童2855人,幼师131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初中入学率为79.2 %,高中升学率为87.3 %。2007年全县考入本科428人,专科692人,高考录取率达到62.5%。
风土人情
麻阳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有蜡染、剪纸、雕花、泥塑、挑花、刺绣、绘画等工艺尤为精湛。
挑花是麻阳苗乡妇女的拿手工艺,构图多为苗族妇女生活所见,挑出的飞禽走兽、虫草花卉栩栩如生,别具一格。解放前,麻阳民间盛行"打花芾",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骨刀"和小巧玲珑的"打芾架"。自制土棉线,染以五色,织成各种花样花带,其中蝴蝶图案、波浪图案和栏杆图案花带,是麻阳苗族妇女最拿手的代表作。打鞋垫、纳袜底是苗家姑娘的传统工艺,她们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布贴成鞋垫、袜底,然后一针一线在鞋底、袜底上刺绣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工艺精致,色泽鲜艳,富有魅力。麻阳现代民间绘画,是在湘西苗族文化,民间艺术丰厚的沃土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朵山野艺术奇葩。它的前身为"麻阳农民画",以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地域乡土特色、时代生活情趣和现代民间绘画风格跻身于画坛而蜚声中外。198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麻阳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它继承本土历史文化传统,把握时代精神,表现地域性的现实生活和民俗生活内容,发展和创造了本民族的现代民间文化。为历史留下了一批永恒价值的艺术精品。曾七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美国领事馆、长沙等地兴办专题展,20多次参加国际性文化交流展和全国性展;一批优秀作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奖或发表;一批精品由国家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全国性获奖;在中外百余家报刊、画集、辞书上发表出版;曾40多次被中央、省、地电视台、电台录相、录音报道;10多次荣获文化部、全国、省、地命名"称号"及"组织辅导奖"和各类行政奖励,产生了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