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马鞍山市,中国安徽省下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邻南京市浦口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北接滁州市全椒县,西毗合肥市巢湖市,南邻芜湖市鸠江区、无为市,东南连芜湖市湾沚区、宣城市宣州区;总面积4049平方千米。马鞍山市下辖3个区、3个县,市政府驻地雨山区太白大道2008号。马鞍山市常住人口219.1万人。
马鞍山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长江流域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处于长三角几何中心,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双圈城市”,因钢设市、因钢兴市,以马钢而闻名,发展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以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为标志,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汽车等为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马鞍山市是山水相间的生态之城,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于马鞍山大地,留下众多传世佳作。
【行政区划】
马鞍山市辖3个市辖区、3个县:
花山区 面积119平方千米,人口23.4万。邮政编码243000。区人民政府驻马鞍山市花山路。
雨山区 面积173平方千米,人口25.17万。邮政编码243071。区人民政府驻马鞍山市湖西路。
博望区 面积351平方千米,人口16.2万。邮政编码243021。区人民政府驻博望镇永新路与新314省道交叉口。
当涂县 面积1346平方千米,人口67万。邮政编码243100。县人民政府驻姑孰镇。
含山县 面积1346平方千米,人口67万。邮政编码243100。县人民政府驻仙踪镇。
和县 面积1346平方千米,人口67万。邮政编码243100。县人民政府驻历阳镇。
【历史沿革】
西周时,马鞍山地域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治所今博望区丹阳镇)。
东晋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徙,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于牛渚(今采石)。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
隋开皇九年(589年),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徙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并迄今相沿未变。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
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 明清府治隶属不变。
民国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抗日战争时人民军队建立了皖江抗日根据地,努力发展自己,打击敌人。
1949年1月29日,含山全境解放。1月30日,和县县城解放。4月20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西梁山国民党守军溃逃,马鞍山江北地区全部解放。4月22日晚,马鞍山江南地区国民党驻军大部逃离;4月24日,江淮军区第五军分区从和县渡江到达马鞍山矿区,进驻皖南电厂和马鞍山分矿,当涂解放。
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
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
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其间,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
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乡外)划属马鞍山市。
2001年7月1日,撤销向山区,将原向山区的慈湖乡1个乡划归金家庄区管辖,霍里镇、濮塘镇2个镇划归花山区管辖,雨山乡、佳山乡和向山镇划归雨山区管辖。
2011年8月22日,原地级市巢湖市所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2012年,撤销金家庄区、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设立博望区,将当涂县博望镇、丹阳镇、新市镇3个镇划归博望区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鞍山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东部,横跨长江两岸,东邻南京市浦口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北接滁州市全椒县,西毗合肥市巢湖市,南邻芜湖市鸠江区、无为市,东南连芜湖市湾沚区、宣城市宣州区,全市总面积404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湖积、冲积平原区下段,宁芜断陷盆地的中—南段,为条带状及星散状低平丘陵—宽广平整的堆积阶地—坦荡低洼的河湖平原的地貌组合。马鞍山市总体地势较平坦,略有北高南低之势。区域内丘陵与平原呈不规则锯齿状作东北—西南向分布。山体主要由中生代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山势平缓,一般在150—250米。大致划分为三个区域:北部、东北部为丘陵区;中部为黄土质粘性土组成的阶梯状平台(阶地),即岗丘区;南部为长江各支流冲积平原、河湖平原区,地形平坦。马鞍山市境内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北部,向东、向北延伸至江苏省境内。区内海拔最高458.8米,为位于东北部当涂县博望镇与江苏省溧水县交界处的横山。西北部沿江地带,分布着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弧状小丘,依次为慈姥山、马鞍山、白壁山、望夫山、宝积山、翠螺山。
气候特征
马鞍山市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与常年相近略偏少、气温正常,日照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市区年降水量1060.7毫米,比常年偏少5%左右。年降水日数129天,较常年偏多7天(市区),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为3天(市区),与常年相近。年内日最大降水量为107毫米(市区),出现于7月13日。全年日照时数1838.3小时(市区),比常年略偏少。年平均风速为每秒3.3米。年蒸发量为1502.8毫米。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6.1℃,较常年偏低0.2℃;年内四季温度变幅不一,夏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他季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出现于7月29日(市区);年极端最低气温-5.9℃,出现于1月23日(市区)。
水文水系
马鞍山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长江、慈湖河、采石河、雨山河、六汾河、姑溪河、青山河、黄池河、运粮河、丹阳新河、博望河等,以及其他小河、支流与人工沟渠,均属长江水系;湖泊有石臼湖、丹阳湖、双潭湖、雨山湖等;水库有大兴塘水库、东方红水库、葛浦塘水库、迟村水库、甘坝水库、风坳水库、石窑头水库等,水域总面积约360平方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市高等院校6所;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594所;其中,幼儿园304所,小学175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普通中学105所。省一类幼儿园10所,省示范高中11所,省特色初中1所,省特色小学2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5所。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9.9万人、教职工2.53万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6.04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9.2%。实施“安心托幼”行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实施“老有所学”行动,基本实现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开展中职学校分类达标示范建设,建成省级达标示范学校5所,新增全省B类达标学校1所。
文化事业
全市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7家,藏书289.15万册,比上年增长11.9%;文化馆6家;综合档案馆7家,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增长11.3%;档案资料315.14万卷(册),增长10.6%。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国家一级图书馆:马鞍山市图书馆、当涂县图书馆、花山区图书馆、和县图书馆、含山县图书馆
医疗卫生
全市卫生机构113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425所,病床1.5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80万人。
【交通运输】
马鞍山市区距南京高铁仅17分钟,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郑蒲港是安徽省江北地区唯一的万吨级深水良港,定位为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
公路
宁芜高速公路(G4211)和205国道纵穿马鞍山,到南京走高速公路仅需半个小时车程。马鞍山汽车站位于火车站南侧的红旗北路96号,马鞍山新汽车站即马鞍山综合客运中心枢纽站也随着宁安高铁马鞍山东站的建设而建成马鞍山标志性的交通项目。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于2013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
铁路
宁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建设中)上的列车均停靠马鞍山站。宁安城际铁路自京沪高速铁路是国家铁路骨干网“八纵八横”的组成部分。全长257千米,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00千米,并预留了每小时250千米的条件。马鞍山市民乘坐城际列车,15分钟左右可到达南京,1.5小时可到达上海和杭州,4小时左右能到达北京。
民航
马鞍山市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0千米。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马鞍山城市候机厅位于东方明珠1956当代文化商业街2号楼。为南京禄口机场周边16座城市候机楼中单体运营面积最大、服务功能最完善的候机楼。
水运
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口岸,大陆首批对台直航港口之一,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距长江入海口仅320千米,通航条件好。
郑蒲港,又称马鞍山郑蒲深水港,地处马鞍山市和县境内,郑蒲深水港是长江水道上直插内陆的深水港,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毗邻马鞍山、芜湖、合肥三市之间,位于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域。
【旅游资源】
自古以来,马鞍山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的畿辅,荆州至建康的门户,在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市郊古镇采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中国历代战争的天然博物馆之称。历史上以少胜多,以文胜武,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南宋文臣虞允文以一万八千人大破完颜亮金兵六十万,即发生于此。如果说战争体现了历史的沧桑,那么,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的吟咏,就是岁月的马鞍山市太白楼贮存的瑰宝。诗仙李白,留恋这里的山水之美,人情之醇,在这里写下了船颂千古的五十多首诗篇。民间更有李白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美丽传说。马鞍山钟灵毓秀,从六朝开始,但是的许多贵族就把这里当作终老之地。被列为八十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东吴名将朱然墓,是诸多六朝贵族墓葬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墓中出土的精美漆器及绘画作品,填补了从汉代至三国时期的美术史的空白。马鞍山境内的青山,是南齐大诗人、宣城太守谢朓十分钟爱的地方,他曾筑室山南而居,谓之“山水都”,后人称青山为“谢家青山”。诗仙李白爱读谢朓山水诗,“一生低首谢宣城”,遂有“宅近青山同谢公”的夙愿。青山亦有幸终成诗仙长眠之所,为后人所共仰。历史的积淀,为这里留下了众多人文宝藏。昭明太子阁遗址、黄山塔、当代草圣“林散之艺术馆”、广济寺、小九华等100多处人文景观,都闪烁着独特的光彩。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马鞍山的山水因为蕴涵了深厚的人文而富有生气。而人文的产生,正是来自于山水的滋养。马鞍山西傍长江,中含一湖,众多玲珑剔透的青山点缀在城市四周。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对此有“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美誉。山、水、城融为一体,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风韵的山水园林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采石风景区,拥有令人神往的佳山胜水。市区东郊的濮塘风景区为休闲度假的胜地。被誉为城市明珠的雨山湖风景区,占地1000多母,树影湖光,使人有城市山林之感。马鞍山作为全国十大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景观一日游,成为马鞍山旅游业的一条特色,名牌旅游线路,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为纪念诗仙,
弘扬民族文化,自1989年起,每年农历重阳节,马鞍山举办国际吟诗节。中国马鞍山国际吟诗节已成为安徽省主要旅游节庆活动之一。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全市产业结构和促进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现代化城市旅游功能、旅游行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500多年前的马鞍山,被谢朓誉为山水都,在那200多年后,山水都又成为诗仙李白的终老之乡,公元2000年,联合国又给了这儿一个“迪拜改善人居环境范例良好奖”的桂冠。
【风景名胜】
◆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
马鞍山市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简称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或采石矶景区 ,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街道,总面积3.92平方千米。
采石矶古称牛渚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因集“雄、奇、秀、险”于一身,被誉为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的美称。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以唐代诗人李白诗意为灵魂,以“翠螺出大江”的临江绝壁景观和锁溪河、滨江湿地风光带为主要载体,包括采石矶观光区、长江湿地旅游区、望夫山文化旅游区、采石古镇休闲体验区等四大功能区。景区内有“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国保单位“太白楼”、状元福地“三元洞”和林散之“江上草堂”等特色景点。
2020年12月29日,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马鞍山市第1家,安徽省第1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鸡笼山风景区
鸡笼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因山峦连绵,上冠巨石,状似莲花得名,为“和州奇胜”。道家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称鸡笼山为“第四十二福地”。山上有三清殿、三和坛、南天门、一线天、熔岩洞、百岁缺诸景点。
鸡笼山,旧名亭山,一作历山,又名凤台山。位于和县西北25千米的群山之中。海拔240米。1978年后,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将山麓至山顶道路,用石条重铺,并加钢管栏杆。凤林禅寺,亦修葺一新,内塑佛像七尊。现存有民国13年(1924年)《凤林禅寺碑记》碑刻一块,每年接待来山香客游人甚多。已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森林公园。
◆李白文化园
李白文化园,唐代诗人李白的墓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开放时间为全年:周一至周日08:30-17:00。
李白文化园,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时为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县令的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与时任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大青山
大青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境内,李白墓旁边,因李白多次此停留游览而出名,青山文物古迹丰富,北麓有著名的晋墓群及明代琉璃瓦窑址,朱元璋建都南京古城时曾用此窑烧制的琉璃瓦。南齐著名诗人谢眺曾在山南筑室而居并修一池(谢公池),池水甘甜,终年不枯。在其旧址旁有一石佛庵,大雄宝殿等众多寺庙,每年香火很旺。
青山古迹丰富,西麓有国保单位李白墓,省保单位青山六朝墓群,北麓有省保单位琉璃瓦窑址、园艺晋墓群,东麓有市保单位窑墩遗址,县保单位郑家新石器遗址,以及顾家坟遗址、王大下遗址、船头村遗址、大庙遗址、金牛遗址、船村遗址、公场遗址等众多古人类生活聚落址。郑家新石器遗址为新石器崧泽文化早期文化遗存,早在6000年前,古先民们便在当涂青山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自汉唐以来,青山就是屯兵之所。东晋王敦、桓温、桓玄一度屯据姑孰,遥控建康。青山是金陵至宣城的必经之地,北宋诗人郭祥正诗:“重冈复岭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国门”的诗句便揭示了青山在历史上的军事价值。“天下名山僧占多”,青山也不例外。观音庵、白云寺、青山寺、百灵庙、云雾禅林寺、青云庵等寺庙。位于包子山山腰的保和庵(谢公祠)更有“华东第一”石佛的历史人文景观。
◆褒禅山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历史悠久,景致宜人,4亿5千万年前,褒禅山所在原为一片汪洋,随着地壳运动,大海抬升为陆地,陆地又沉陷为大海。如此循环反复,终于在最后一次燕山造山运动中升出海面。褒禅山,古称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其东有灵芝山,山上树木参天,古以盛产灵芝得名;中有起云峰,高耸入云,“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碗儿岭,相传一罗汉出生于此,饮食后投碗于岭上,仍见坐卧痕迹。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流连忘返。
◆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境内,为砂岩、石灰岩、峰林地貌,有大小山峰20座,山峰主要有钟山、鼓山、木鱼山、歪山等,主峰太湖山海拔450米。
据《含山县志》记载,太湖山旧时四周为湖,山依湖而得名。
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太湖寺、司徒两大景区,是一处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的风景区。
◆濮塘自然风景区
马鞍山濮塘自然风景区,位于安徽马鞍山市东部的濮塘山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
马鞍山濮塘自然风景区峰峦重叠,沟谷纵横,景观集中,山上林木葱笼,蔽天盖地;山间小道密布,蜿蜒曲折。景区有大小山峰49座,峡谷53条,水库8座,塘坝290口;山中有森林18000亩,竹林5000亩,茶园350亩,各种植物300余种。整个林地乔灌参差,藤萝悬挂,古树参天,竹林似海。其中有生长800多年,仍年年挂枝的古老银杏树;有盖地200平方米,冠如巨伞的常绿大冬青;有浓郁芬芳、绚丽多彩的古桂花、古茶花、古紫薇、古园柏、古榉树等。濮塘自然风景区,现分为黄庄、 剑湖和陵轩3个景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马鞍山市名来源于历史,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有的说是因为有地形像马鞍一样的山而得地名。在马鞍山市现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马鞍山山名记载的是明朝《太平府志·舆地志》: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旧有神祠,赤乌二年所建。
历史遗迹
马鞍山市境内长江文化源远流长,距今约30万年前,和县猿人在此繁衍生息,被公认为南方直立人的代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800至53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
凌家滩遗址:位于含山县铜闸镇长岗村,是一处距今5800至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达220万平方米。凌家滩遗址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认为,凌家滩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为研究五千年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
和县猿人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海拔23米,是中国江淮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洞穴遗址。和县猿人遗址自1974年—1980年,先后经和县文化局、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省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调查和发掘,获得了一个猿人头盖骨,部分下颌骨和零星牙齿。1980和1981年两次发掘,发现丰富的直立人化石,对研究直立人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和县猿人总的形态与北京猿人较为相似,又有一些较进步的特征,均属晚期直立人。和县猿人遗址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南北方古人类的共性与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88年1月13日,和县猿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墩山遗址:是5300年前人类居住遗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2003年局部抢救性发掘,共出土400多件玉器、原始瓷器、陶器等重要文物和多处灶台及灰坑,是长江中下游上古时期重要的宗教中心和政治中心。烟墩山遗址在马鞍山市尚属首次发现,它一举将马鞍山市的历史提前到了五千年前,对研究该地区的早期文化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民俗文化
含弓戏是安徽省地方稀有剧种之一,流行于含山、和县、巢县、无为、当涂、芜湖等地。因发源于含山,源为由盲艺人操弓拉二胡卖唱的滩簧,胡称“含弓”。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早在六朝时期(220-589)就有当涂民歌的记载,刘宋皇帝刘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当涂民歌演唱之一脉。长期生活在当涂的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吟唱都属于民歌范畴。清代当涂人黄钺以当地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的五十多首《于湖竹枝词》代表了当时当涂民歌的最高艺术水平。
霸王祠三月三庙会:由零星祭拜到唐初始成规模,历经历朝历代,传承至今。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初开始,历时三天,期间,人们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高峰期达5万人,因祭拜者和游人甚多,逐步吸纳了小商品、农副产品贸易,同时出现了民间文艺活动,如玩龙灯、舞狮子、跑旱地、唱大戏等。2006年,“霸王祠三月三庙会”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合:是民间传说中象征男女相爱的神,取和谐美好之意。“跳和合”就是表现这一传说和形象的双人舞蹈,流传在马鞍山采石地区。“跳和合”既有吉祥的寓意,又有一定的娱乐性。一般是在春节,灯会、庙会或者大喜大庆的日子里和狮子舞、龙灯及其他节目同场表演。2008年,列入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赛龙舟:当涂的赛龙舟由来已久,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最早当涂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大禹的生日。赛龙舟是当涂的一项传统赛事,扎根于百姓,深受人民的喜爱。当涂有首民歌《划龙船》,生动地描述了龙舟竞渡的盛况。在运漕民间每年农历五月都有划龙舟的传统习俗,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马鞍山雨山湖
【地方特产】
采石矶茶干
采石矶茶干其色泽暗红、细嚼韧性强、对折不裂缝,撕开有裂纹等特点。采石矶茶干除含丰富的植物蛋白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钙、镁、硒、锶等微量元素。目前品种有鸡丝茶干,火腿茶干,香肠茶干,麻辣茶干,海鲜茶干,牛肉茶干。采石茶干以豆干为主料,配以鸡汁、八角、桂皮、甘草、茴香、桂花、白糖、味精、山梨酸钾等佐料,先将黄豆浆液过滤,再用传统方法压紧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豆制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风味。
横望山米酒
横望山米酒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至晋、唐时期。据史料记载,现今的,横望山米酒起源于清咸丰年间。横望山米酒,古法酿造,精细考究。2013年,横望山米酒酿造技艺被马鞍山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博望风鱼
风鱼,又叫风干鱼,是博望地区的民间特色菜肴。创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已无从查考。有一种说法,清朝晚期,一位外地人在博望石臼湖一带经营水产生意,由于鳊鱼比较多,那个时代又无法冷藏,为了长期保存,他就想出把鱼风干的方法。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
太湖山鹿茸
太湖山鹿茸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太湖山的特产,产地太湖山养鹿场。鹿茸是名贵的药材,具有补动脉、助肾阳、生精髓、强筋骨的功能。分梅花鹿茸和马鹿茸。梅花鹿茸又叫黄毛茸、花茸,多数有1至2个分枝;马鹿茸,又名青毛茸,较粗大,分枝较多。鹿茸是贵重中药材,性味甘、咸、温,无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