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位于安徽省中东部,隶属于马鞍山市,介于合肥市、南京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的中间位置,距这4个城市均不超过100公里。全县面积1047平方公里,人口45万,现辖9个镇、1个乡。
行政区划
含山县辖8个镇:仙踪镇、林头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环峰镇、清溪镇、昭关镇
历史沿革
含山县历史悠久,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设置含山县。县名的由来有两说:一说是以县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治》说“在含山县西30里,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因以命名”。 一说是县城周围环山,故名含山。
武德八年(625年)县废。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复置,更名武寿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原名含山县。明初裁革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存和州,含南一部分属无为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含山县,属和州,至清季不变。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属江淮解放区第五专区。同年6月,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1月30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8年12月15臼,含山县、和县合并为和含县,属马鞍山市,县治设历阳镇。1959年4月和含县属芜湖专区。1959年6月1日,含山、和县分开,各还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属巢湖专区(后专区改为地区、行署)。2011年8月22日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自然地理
1、丘陵山地 县境地形大体是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为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中部和西北丘陵起伏,山丘错杂,山势大部分坡缓谷宽;山脉走向以南西北东向为主,山顶海拔高程一般在300米左右,最高峰是苍山主峰,海拔高程481米。主要山峰自北向南有:青龙山、大茅芦尖、马山、方山、黑山、苍山、大犁头尖、六宕山、太湖山、林头山等。县低山高丘面积381.7平方公里,低丘山地371.3平方公里,分别占县总面积的36.96%和35.95%。2、平原、圩区 县境平原圩区属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为冲积平原。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支流裕溪河水系和滁河水系两岸。牛屯河、得胜河两岸也有小片冲积平原。平原地层主要由淤泥质亚粘土和泥炭层组成。圩区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7.09%。圩区内沟渠密布,土地肥沃,是县内的主要产粮区。
1、地表水 县年平均降水总量10.69亿立方米,年径流量246.8毫米,年径流总量2.5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632.4立方米,亩均占有601立方米。2、地下水 县境有泉水多处。主要有:昭关的马跑泉、太湖山的飞锡泉、东关的卓刀泉、白石洞泉、褒山的女儿泉、白龟泉、谢集乡的陈村汤泉、六宕山的三石板泉、清溪镇的西王汤泉、张公乡的泉水井等。少数地方将地下水充作部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褒山华阳、巨兴姚垄、半湖汤山、东关毛滩、张公泉水井等地枯水年曾利用地下水灌溉。
气候特征
县境地处北中低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量适中,但夏多冬少,分配不均,夏雨集中,梅雨显著;日照多,无霜期长,光热水等气候资源颇为丰富。
四季划分县境民间以农历1、2、3月为春季,4、5、6为夏季,7、8、9为秋季,10、11、12为冬季。以气候统计分析,按阳历12、1、2月份为冬季,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亦以1、4、7、10月份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从气候角度考虑,以候平均气温高低作为四季划分的标准:冬季候平均气温<10°,春季≥10°<22°,夏季≥22°,秋季<22°≥10°。县境大致3月下旬入春,5月下旬入夏,9月下旬入秋,11月下旬入冬。春秋两季各占两个月,春季略少;冬夏两季各占4个月,冬季略长于夏季。
自然资源
县境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作物品种较多,树种300多种,鱼50多种,药材518种,其中经济价值大的品种有:含山百日红鸭、太湖山鹿茸、巨兴红打瓜籽、姚庙玫瑰花、三汊河螃蟹、义城圩菱角、都胜圩荸荠等,均名闻遐迩。
县境矿种较多,主要为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石膏、耐火粘土、萤石、重晶石、磷矿、硫铁矿、建筑砂矿、磨刀石矿、砖瓦粘土矿等;其次为燃料矿产,有烟煤、无烟煤、泥炭;少数金属矿产,有赤铁矿、褐铁矿、方铅矿。其中可供开采的矿种10余种。少数矿种开采时间长,如磨刀石矿具有300多年开采历史。石灰石矿和建筑砂矿储量大、质量好、品种多,矿山布局较合理,是县内矿产优势资源。硬石膏矿品位高,少数矿种如铁矿、方铅矿、磷矿、硫铁矿等。
经济发展
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GDP)6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全年财政收入63299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2834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87元,增长17.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32元,增长3.9%,其中食品支出下降1.5%,交通和通讯支出下降17%,居住支出增长80.0%。
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 交通方面,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公路有“三横一纵一高”,合宁路在北,巢宁路居中,合芜路在南,塔古路纵贯全县,合巢芜高速公路横穿全县4个乡镇;淮南铁路穿越县境;裕溪河、牛屯河、滁河、得胜河、清溪河五条河流常年通航,直达长江。城镇建设方面,1996年在全省率先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了全县所有集镇的建设规划,全面实施了村镇规划工程,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电信方面,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农话发展居巢湖第一,全省第二。供电方面,作为全省4个农网改造试点县之一,2001年4月份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任务。 供水方面,14个乡镇均建有自来水厂,全县蓄水工程总蓄水量1.2亿立方米。
文化遗址
境内的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300多年,为中华玉文化的发祥地。凌家滩遗址的成功发掘,将中国城市历史向前推进1000多年。
含山风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为“春节”。男女老幼穿着一新,家家户户燃放鞭炮(以初一晨“接年”,初三晚“送年”最盛),人们喜气洋洋,见面互致问候。初一晨家主率家人焚香敬神祭祖,晚辈叩拜长辈。春节间,亲戚邻里相互拜年。拜年者携带一定礼品,被拜者备瓜子、果品等物待客。饮食分早中晚三餐(亦有分早晚两餐的)。早餐喝茶,吃早点、面条或元宵之类。中晚餐菜肴丰盛。亦有春节三日全家吃素者。建国后,人民政府提倡过革命化春节,废除陋习,保留良俗,倡导新风。机关团体纷纷给烈军属拜年、慰问孤寡老人、举行春节团拜和春节联欢会等活动。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县人称“小年”。早餐吃元宵,以示团圆。是日晚,县境各地遍闹花灯,有龙灯、花挑和踩高跷等形式(此俗民国及建国初期盛行,近年无)。元宵节后,群众娱乐、走亲访友等活动渐少,民谚曰“吃了月半饭(指正月十五),大家把事干”。
建国前,县内婚姻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讲究门当户对。其程序分为订婚、朝节、送日子、迎娶、拜堂、闹房等步骤”。
人死后即办丧事。其程序是:擦洗死者身体,换穿寿衣(俗称“老衣”),寿衣古制为五领三腰,即五件上衣,三件裤子。家贫者,以假领假腰配足其数以代之。换穿鞋子(俗称老鞋),为红布软底鞋。胸口盖压犁镜。脸上蒙一张草纸,称为“蒙面纸”。口中放一枚铜钱,称“含口钱”。尸体停放一段时间后方可入棺,是为“冷尸”。入棺时,先于棺底均匀放置拳头大小的石灰包,其数目以死者的年龄为准。尸体置其上,随后将棺材置于两条板凳上,并按一定规矩停放于堂屋。其下方点燃香油灯长明,称“七灯”。灯前方供亡人牌,插以白纸条,称“招魂幡”。牌前点香烛,香烛前置一碗饭,饭上竖立一熟鸡蛋,直插一双筷子,称为“倒头饭”。孝子(死者的儿子)要日夜守灵致哀,亲友亦轮流“坐夜”陪伴。在此期间,亲友前来吊唁时,孝子应在门口跪接,出葬前,要让亲友与死者见最后一面,接着将棺盖封牢,出葬日选择农历单日。出葬时,孝子登门跪请八大汉,以“龙杠”、“龙绳”和“出丧杠”等丧具抬棺上山,亲友带孝哭送。棺至坟地,旧俗以稻草掩盖之,三年后择地入土。50年代后,便直接下葬。出葬第三日,女眷至墓地祭祀,称为“复山”。七日,以芦苇等物扎一小梯靠于院墙引亡灵回家探视。若死者为年长者(六十岁以上),下葬后,其家庭要大摆酒席宴请前来吊唁的亲友,称为“办白喜事”。
妇女怀孕期间,娘家要准备婴儿穿的衣被、尿片等用品,婆家则于临产时炒“阴米子”,即蒸熟晒干的糯米饭,再以铁锅烘炒,俗称“催生米”,以便生育后用开水泡食。
服装 民国时期,农民以自织的土布(俗称“家织布”)为衣料,颜色多为红、绿、青三色。夏天着裤头,肩披一条约五尺长的粗布巾。冬季上着棉衣,式样男为对襟,女多为大掩襟;下着扎脚棉裤,小孩衣服往往是兄弟相传,俗语说:“新老大,旧老二,补补衲衲是老三”。乡绅富豪夏穿洋布长衫,女穿旗袍、罗裙;冬着皮袄(质地为羊皮或狐皮),外罩马褂。春秋多以中山装、长衫和套裤为主。
主食 民国时,贫家随季节而改变饮食。春季农忙时,多食野菜饭、粥;午收后,以水磨麦子“连麸捣”(即麸与面混合物,又称“驴叹气”)食用。农历七、八、九月多食籼米;农历十月份,以瓜菜、山芋为主食,俗语说:“镰刀上墙、家中断粮”。农历十一、十二月大多日食两餐,为菜饭或菜粥,俗称“糠菜半年粮”,少数富裕人家常年主食大米。建国后,县人普遍以籼米为主食,并佐以其他食品。午季时,以面粉制成馒头、粑粑、面汤、面条等食用;夏收后,以籼米和粳米混合磨制成米粉粑粑食用;秋收后,以糯米磨成元宵面、或以糯米蒸熟阴干后成阴米子食用;春节前以山芋或大米以特定方法熬制成糖稀分别配以“阴米子”、芝麻、黄豆、花生等制成各种糖果食用。
住房 民国及建国初期,县境普遍居住土墙草房,没有窗子,厨房,不设烟囱。乡绅和城镇居民多居砖墙小瓦房,其中运漕镇街道建筑多为两层木楼房。60年代至70年代初渐兴土木结构的瓦房,但土墙草房仍占主体,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城乡建房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其造型美观,宽敞明亮,平房较常见的是五间,中间敞三间,两边各隔一间,名曰“明三暗五”,楼房一般为二层。每层三至六间不等。
民国时,县人外出绝大多数是步行,少数富绅坐青布小轿或软轿子。运输货物以肩挑为主,少数利用小木船、送脚毛驴等运输工具。建国初期,基本上沿习旧俗,60年代后,乘坐汽车、火车、轮船等(此三者建国前虽已在境内出现,但数量很少,乘坐者亦少)日益增多。运输时以板车为主。同时,拖拉机、汽车等运输已出现。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自行车逐渐在城乡普及。汽车客运中,国营客车普及;私营三轮车、面包车也发展起来,并与国营客车一起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淮南铁路沿线居民则多乘坐客运火车,沿线有关单位多利用货运火车大规模运货。裕溪河、得胜河、清溪河等河的沿岸居民多利用机动水泥船载客运货。
手工艺品
一、铜闸焰火 俗称“放花”,一度享有盛名。清咸丰年间(1851—1861),铜闸镇陈姓花爆店开始研制焰火。用硝、锑、镁等矿物质为原料,燃烧时,发出红、黄、蓝、紫等各种色彩,亮度很高;再以纸、线、铁丝等,将需做的花色品种,分扎成多层次、数架档,根据需要燃烧时间的先后和高低,配上不同火药、引信,固定在一只盆架里便成。放焰火时,只要将第一个引信点燃,焰火便在火药推动下,腾空而起。随着各层引信逐个点燃,焰火各种形态便五彩缤纷展现在观众眼前。如“天女散花”、“三羊触角”、“花猫扑彩蝶”、“炮打西洋城”、“满天星”等。还能制作显现标语口号,使焰火持续闪亮两至三分钟,如“年年有余”、“五谷丰登”、“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等。极受人们称赞。
二、刻欢欢门 又称五福、挂钱。县内习俗,春节家家户户门楣贴欢门,以示庆贺。相传明、清年间,县境西南今林头镇东戴、胡楼一带,就有传统刻纸工艺品——欢门。刻者运用刻刀,在红纸上刻成各种吉祥图案和吉利词语,给春节造成欢乐气氛。图案有“龙凤呈祥”、“双龙争珠”、“丹凤朝阳”等。词语有“福禄寿财喜”、“招财进宝”、“四季平安”等。内容不断更新。相沿至今,久而不衰。褒山乡严庄、鲍庄两村刻欢门历史也较长。每到冬闲,家家刻纸,成为副业一大收入。
三、吹糖菩萨 又名捏巧,古称“气汉”。制法:在糖稀中掺和色料,吹制成各种精致物品,售给儿童。糖吹物品小巧玲珑,色泽鲜艳,晶莹透亮,形象逼真,既能吃,又能玩,深受儿童喜爱。
四、素绒画 是吸收国画技艺,以禽鸟羽作原料,以针作笔,涂绒代墨,加工精制而成。所制动物,形态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给人以立体感。
五、扎彩 县内民间扎彩,历史悠久,有扎灯、扎灵两大类。其中,扎灯较普遍。运漕、铜闸、林头、清溪、巨兴等乡镇,都有扎彩办灯会习俗,庆丰收,欢度节日。
六、剪纸 县内铜闸,褒山一带,民间剪纸工艺较普遍。用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巧妙剪出各种花卉、鸟兽、鱼虾,以及戏装人物、胖娃娃等平面装饰艺术品,美化生活,深为劳动人民喜爱。平时常看到家庭摆设、馈赠礼品和喜庆节日门窗上配有剪贴,可谓“妙剪生花”。近年来,年青人追求“西洋化”,传统剪纸工艺很少有人研习。
七、苍山磨刀石 苍山磨刀石是县特产,明洪武四年(1371),即有蔡氏在苍山开凿糙石,制作磨具。其技艺不外传。直至建国后1966年苍山磨刀石厂成立,始收外姓徒工。年销量30多万件,500多吨。磨刀石有粗石、细石之分。粗石色黄硬度高,脆性强,适用于造纸、印刷等企业磨砺切纸刀具;细石色青,有光泽,硬度稍低,韧性强,适用于剪刀厂、屠宰场、食品厂等刀具磨砺。轻重工业一些机器部件,也用细石水磨。刀具经磨砺或水磨后,刀刃锃亮、细平、不易生锈。其优点远胜于人工磨料砂轮。规格有小条、长条、双料、青方糙等十多个品种。大块磨石重25—50公斤,适于水磨机器部件和大型刀具,小块磨石重1.5至3.5公斤,适于各种家用刀具。产品远销上海、江西、浙江、河北等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