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位于达州市西南部,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幅员2173平方公里,辖60余个乡(镇),人口146万。县城老城区建成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16余万(常住),正在开发的西区3.4平方公里、东区5平方公里。享有中国汉阙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黄花之乡的称誉。
行政区划
渠县辖15个镇、45个乡:
镇:渠江镇、天星镇、临巴镇、土溪镇、三汇镇、文崇镇、涌兴镇、贵福镇、岩峰镇、静边镇、清溪场镇、宝城镇、有庆镇、鲜渡镇、琅琊镇
乡:渠南乡、渠北乡、青龙乡、板桥乡、锡溪乡、龙潭乡、河东乡、李馥乡、青神乡、流溪乡、东安乡、汇东乡、汇南乡、汇北乡、丰乐乡、报恩乡、安北乡、平安乡、千佛乡、柏水乡、大义乡、义和乡、水口乡、三板乡、巨光乡、蔡和乡、鹤林乡、白兔乡、青丝乡、万寿乡、射洪乡、望江乡、和乐乡、龙凤乡、新市乡、宋家乡、拱市乡、中滩乡、屏西乡、定远乡、嘉禾乡、李渡乡、望溪乡、双土乡、卷硐乡
历史沿革
2万年到1万年前,渠县土地已有人类活动。石制砍砸器、石锛、石斧、骨针、陶网坠及陶纺轮等出土遗物,为当时人类留下的生产、生活器物。1万年到4、5万年前,已有原始村落,人们聚居开发。据考证,土著人为“蛇巴”。秦汉时期,“蛇巴”以麻布缴赋,谓赋为賨。賨人由此得名。賨人由游牧渔猎逐步转为农耕,商代中晚期即以今渠县土溪乡城坝村为活动中心,经济相当发达,以能酿制名贵的“清酒”,到周代已成为奴隶制国家----- 賨国,公元前316年为秦国所灭。
秦国统一蜀、巴、賨后,于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推行郡县制,置宕渠县(隶巴郡),治地賨城(今土溪乡城坝村)。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仍置巴郡宕渠县。
1949年12月12日,渠县解放,建立渠县解放委员会。12月25日,渠县人民政府成立。
2003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36号)批复渠县撤销河西、黎乐、任家、营盘、黄泥、月光、汉碑、花龙、建国、保和、渠西、金锣、新和、大峡、石佛、农乐、天井、广禄、共和、金竹、大石、观龙、元宝、奉家、宝塔、汇西26个乡。
历史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期,这片土地便有了人类活动。殷商时期賨人在现在的土溪镇城坝村建立了国都城,公元前314年设置宕渠县,还曾建置郡、州治地,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渠县人民创造的《巴渝舞》、《竹枝歌》、彩亭、耍锣、花园歌、竹编等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六处七尊汉阙为国家级文物,其数量居全国之首,城坝遗址的汉砖、汉井,南宋礼义城的雄姿、清代文庙的建筑风格,賨人谷的自然风光,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古往今来曾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前来旅游观光,也曾孕育出了先秦早期著作家鹃冠子,东汉车骑将军冯绲、蜀国镇北大将王平、大成国皇帝李雄、宋代经术学者黎锌、清代守护台湾的副将王万邦、著述颇丰的翰林学士贾秉钟等一大批不凡的历史人物。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东经106度38分~107度15分,北纬30度38分~31度16分
渠江属嘉陵江水系。嘉陵江支流众多,最大的两条是涪江和渠江。渠江发源于大巴山,又称潜水,流经巴中、达州,至渠县三汇镇始称渠江,全长720公里;涪江发源于岷山雪宝顶,流经绵阳、德阳、遂宁、广安等川中丘陵地区,全长700公里;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
渠江,从渠县的三汇镇起,在渠县境内自北而南,流经三汇区、土溪区、临巴区、城郊区、渠江镇、鲜渡区、琅琊区等8个区、镇,21个乡,其间先后有涌兴河、桂溪河、流江河、中滩河等支流注入。从渠县最南端的琅琊乡瓦窖滩出境,进入广安县的萧溪乡勤劳村,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广安县境中部,流经恒升区、石笋区、观阁区、代市区、观塘区、协兴区、广福区和华莹市,从广福区的化龙乡老君村,进入岳池县中和区、罗渡区。其问有源于华莹山脉的临溪河、罗渡河、新民河、汇入渠江干流,在岳池赛龙乡顺梁寨村的单溪口出境,进入合川县东北部,流经渭溪、龙市、小沔、官渡、云门5个区的香炉、码头、蚊龙、古城、孙家、渭溪、双槐、涞滩、小沔、白沙、大沔、方碑、安全、官渡、喻家、蒲家、渠嘉、滩子18个乡,在合川县城北7.5公里处的渠河咀,注入嘉陵江。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6℃,1月份平均气温6.6℃,8月份平均气温28.1℃,年平均降雨量1068.5毫米。
资源富足
渠县资源富足,物产丰盛。现已探明矿产资源22种。特别是钾、钠、钙、据四种盐矿资源储量丰、品位高、钠盐分布750平方公里,储量1050亿吨,为四川最大的岩盐矿体;钾矿(杂卤石)分布0.33平方公里,储量925.7万吨,为全国罕见;石膏储量116亿吨;石灰石储量12亿吨,是全国三大钙矿之一;新近探明的锯盐矿(天青石、磷铝矿),储量丰富.可供工业开采.有300种生物资源、302万亩土地资源、8亿立方米水资 源、18万千瓦水能资源、80万适龄劳动力资源.有物资集散辐射川东北10余个县市的市场资源以及被誉为“中国田纳西”的渠江流域沿岸景观和龙潭、柏林水库自然风景区等旅游资源,综开发前景甚佳。
渠县矿产资源丰富居川东之首。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石、膨润土为上乘建筑材料,其中石灰石碳酸钙含量为96℅,属全国三大富钙矿区之一。岩盐、钾盐、石膏、菱青石、煤及水利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工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华蓥山发电厂2×30万千瓦技改工程完成后,将成为四川七大电源之一和川东地区最大的电煤基地。
经济概况
渠县是四川省农业大县之一。拥有生物资源90余科,是国家商品粮、瘦肉性猪、高瘦肉率商品猪基地县和省柑桔、黄花和竹产业基地县。尤以黄花品质最优,居全国同类农产品榜首。
渠县坚持走“工业强县”之路,实施重点战略和名牌战略,通过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的扶持、开发、建设。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未来五年渠县的电力装机容量将突破200万千瓦。形成以电力为优势产业,以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格局。
渠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黄花、茶叶、桔柑等多种植物和畜禽。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号猪、高瘦肉率商品猪基地县和省柑桔、黄花、竹产业基地县。五年内商品猪出栏将达200万头,以生猪质量工程为带动,促进农业产业化跃上新台阶。
基础设施
渠县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境内铁路、公路和水运十分便捷;水、电、气供充足;邮电通迅发展迅猛;金融保险星罗棋布;商业网点遍布全县。
渠江由北向南纵贯县境,取道邓小平同志的故乡—广安,汇入嘉陵江;襄渝铁路与达成铁路在三汇分道而行,连通全国铁路大动脉;国、省、县、乡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完善的水陆路已构成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程控电话84000门,移动用户22万多户,联通3.4万多户,电信光纤环路传输网已启遍及全县各地,信息传递迅速通畅。
教育文化
渠县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双基”工作先进县。有各类学校近百所,尤以渠县中学、渠县二中、渠县龙凤乡中心学校、三汇中学、艺峰双语学校、外国语学校等特色突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城乡卫生事业发展迅猛,医疗机构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广播电视深入城乡,是全国广播电视体系先进单位。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儿童画独树一帜。
风土人情
相传始于清代中叶,正河街、后街(今大井街)、油房街(今劳动街)各界人士组织的三个亭会,人们自筹钱物穿戴,将流行的川剧剧情扎于高亭,有竞技比美之势。彩亭将孩童着戏装,按戏文主要情节造型于平台,四人抬着伴以彩灯、彩旗、吹打乐游行大街,叫抬亭子。
渠县三汇彩亭民间艺术,全省独一无二,它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工艺精湛,颇富特色,是川东地区民间艺术瑰宝。
2008年,四川省渠县申报的“三汇彩亭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