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渭南市,陕西省辖地级市,古称下邽、莲勺,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陕西省东部,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3030.56平方千米。全市下辖2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渭南市常住人口461.9万人。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渭南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美誉。全市东襟黄河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距古城西安60千米,距咸阳国际空港80千米。郑西、大西2条高铁在此并站交汇,陇海、西南等6条铁路与连霍、京昆等3条高速公路和9条国道省道纵横贯穿,是中东部地区进入西北门户的交通要道;曾获国家卫生城市(区),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市境内有AAAAA级景区华山风景名胜区。2023年,被评为三线城市。
【行政区划】
渭南市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临渭区 面积1221平方千米,人口91万。邮政编码714000。区人民政府驻前进路。
华州区 面积1127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714100。县人民政府驻华州镇。
华阴市 面积
817平方千米,人口25万。邮政编码714200。市府驻地华阴市东岳路。
韩城市 面积1621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715400。
潼关县 面积
52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714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大荔县 面积1766平方千米,人口70万。邮政编码715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蒲城县 面积1564平方千米,人口75万。邮政编码715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澄城县 面积1112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715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白水县 面积
92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715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合阳县 面积1227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715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富平县 面积1233平方千米,人口76万。邮政编码711700。县人民政府驻杜村镇。
【历史沿革】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以县城在渭水之南而得名。
夏(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境内有芮国、虞国等诸侯方国。商(约前16—前11世纪),纳入中央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域,西部为骊戎国之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属当时的京畿之地,境内诸侯国列布,著名者如韩城之韩国、芮国,华州之郑国。
东周(前770—前256),春秋时东部属晋,西部属秦。周庄王十年(前687年),秦国在今华州区设郑县。 [38]战国时,渭南东部先属魏,魏襄王五年(前314年)献于秦,辖渭河以南、洛河以东地区。
秦(前221—前206),渭河以南属骊邑,渭河以北属下邽。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设内史,辖骊邑、下邽等,此时,北部还设有莲勺县,据《汉书·地理志》载:“当属内史”。
唐武德元年(618年),渭南改隶华州。垂拱元年(685年),华州改为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又复为华州。天授二年(691年)七月,析渭南、庆山置鸿门县,县治在零口镇。同时设鸿州,领渭南、庆山、鸿门、高陵、栎阳等县。大足元年(701年),废鸿州及鸿门县,渭南属雍州。开元元年(713年),渭南隶京兆府京兆郡。自武则天垂拱元年将华州改为太州后,州名几经更改,下邽县隶属未变:开元元年(713年),为华州华阴郡;天宝元年(742年),州废郡存;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名为华州,上元二年(761年),再改为太州;宝应元年(762年),复名为华州;宝历元年(825年),复为太州;乾宁四年(897年),为兴德府;光化三年(900年),为华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改华州为镇国军;至道三年(997年),陕西路华州华阴郡;皇佑五年(1053年),改镇国军为镇潼军,渭南属之。熙宁六年(1073年)撤渭南,入郑县。元丰元年(1078年)恢复渭南县,隶永兴军路华州华阴郡。下邽县,一直隶华州华阴郡。
金皇统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改镇潼军为金安军,渭南、下邽属之。
元中统元年(1260年),改金安军为华州。至元元年(1264年),并下邽入渭南,曰并管。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路为安西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渭南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华州。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革“并管”名,下邽化为渭南县,县境始跨渭水南北,隶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史司西安府华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一月,直隶西安府。
清,渭南县、富平县隶陕西省西乾鹿道西安府,其余十州县隶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初,属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陕西省。
1948年到1949年,渭南市境内陆续解放,各县人民政府废除了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实行区、乡、村三级制。
1980年1月,将蒲城县的高楼河、肖家堡、阿庄、广阳4个公社划归铜川市。
1994年12月17日,撤销渭南地区和县级渭南市,设立地级渭南市,市人民政府驻东风街83号。原渭南地区的华阴、韩城两个县级市由陕西省直辖,渭南市代管。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省人民政府《关于渭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华县,设立渭南市华州区,以原华县的行政区域为华州区的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渭南市位于黄河中游,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依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黄龙山、乔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千米,东西宽149.7千米,土地面积13030.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渭南市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地势属于华北地台的陕甘宁盆缘区,地质呈现南北隆起,中部断陷的阶梯状地堑构造。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海拔330—2645米之间。外围是台塬,垦耕历史悠久。南部黄土台塬与洪积扇相间。南北边缘为石质山地。
气候特征
渭南市气温偏高,呈现冬不冷、夏不热的特点;降水总体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表现为冬夏多、春秋少;日照分布不均,地域分布为南部偏多,中北部偏少。季节气候为:冬季气温偏高,暖冬特征明显;春季冷热交替,乍暖还寒;初夏酷热干旱,仲夏多雨凉爽;秋季阴雨绵绵,收种推迟。年内大风、倒春寒、春旱、夏和秋连阴雨等灾害天气频发,但整体气象灾害中等发生,危害较小。年平均气温为12.5℃—14.8℃。全年总降水量为489.6—795.0毫米。汛期降水分布不均,全市大部分县市偏多,个别县市接近常年。汛期(5—9月)降水总量为372.1—625.3毫米。全年太阳光照分布不均,年总日照时数1784.1—3130.6小时。
水文水系
渭南市地表水主要为河川径流。河流分过境、入境和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黄河、渭河、洛河(北洛河)为主要过境、入境河流。全市河川集水面积13134平方千米,有河流和1千米以上的沟道4113条。河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25条,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5条,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44条。渭南市地下水较为丰富,在可利用的水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年可开采量6.56亿立方米,可开采模数地域差异很大,总补给量为15.08亿立方米。境内南、北山区地下水贮存在第四系基岩中,其他地区则广布于松散岩层中。受地层构造的控制,多数地区形成上下叠置的双层或多层水体。地下水位标高由盆地南北两侧边缘向渭河河谷方向递减,资源由贫到富,水质具有一定水平分带规律,呈现出盆地型地下水特征。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渭南市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112所,其中:幼儿园1209所,小学645所(含小学教学点206所),普通初中183所,普通高中42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职业高中23所;在校学生730553人,其中:幼儿园150159人,小学328537人,初中140282人,高中78944人,特殊教育1363人,职业高中31268人;教职工70729人,其中:幼儿园21315人,小学21033人,初中15339人,高中9993人,特殊教育299人,职业高中2750人;专任教师55149人,其中:幼儿园11646人,小学21116人,初中12267人,高中7672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239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209人。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8%。
位于市内高等院校有渭南师范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事业
渭南市共有12个国有文艺院团,7个剧院;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总量242.95万册。
医疗卫生
渭南市拥有卫生健康机构3928个,其中医院172个,社区服务中心(站)75个,卫生院199个;拥有床位34933张,其中医院27998张,卫生院6935张;卫生技术人员4094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414人。
【交通运输】
渭南市境内交通发达,陇海铁路、包西铁路、侯西铁路、宁西铁路、大西客专、郑西客专、黄韩侯铁路、连霍高速、西禹高速、渭蒲高速、榆商高速贯穿南北。连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国道,101、106等7条省道,同陇海、西延、西韩、西南等6条铁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县县通铁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43.2千米,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68.4千米,均居陕西省各市之首。渭南中心城市距省会西安60千米,距咸阳国际机场90多千米。
【旅游资源】
悠久的历史、灿若星汉的文化与壮丽 的山川河流交相辉映,风景名胜荟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傲居五岳之首,进出道路畅通,高空索道飞架,是驰名中外的融休闲、度假、娱乐、游览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集山河川塬自然景观与元明古建人文景观之大成的黄河龙门旅游景区,有
“北国小三峡”之称;闻名全国的洽川风景名胜区,有160多平方公里的河滩湿地,有丹顶 鹤、黑鹳、天鹅、鸳鸯、灰鹤等11种国家一、二类珍稀鸟,成群繁衍栖息,被国家科委列为珍稀鸟类重点保护区。还有处女泉、瀵泉、福山翠柏以及现代宏伟的抽黄一、二级站等,是沐浴、疗养、钓鱼和旅游的好地方。
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山川河流,使渭南的旅游资源斑斓多姿,得天独厚。著名的西岳——华山风景区誉满中外,奇险峻秀居五岳之首,目前进出道路畅通,高空索道已经建成,初步成为融休养、度假、娱乐、游览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韩城,琉金映彩的古建筑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游客可瞻仰、谒拜司马迁祠墓,欣赏元代建筑“禹王庙”,观赏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元、明古建筑群和被誉为“东方民居村寨活化石”的党家村。宏大的渭北帝王陵墓群,特别是全国重点文物---唐睿宗桥陵、唐玄宗泰陵,令游客为修复了的盛唐石雕慨叹不已,引发思古之幽情,激起振兴中华之豪情;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大唐代国长公主碑》和《华山碑》、《苏孝慈墓志》,《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之铭》、《高力士碑》、《义门王氏先茔碑》、《蒲城王氏祠堂碑铭》等,都是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为保护、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风景名胜】
◆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的道教高人。
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华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区东南,因处于少华山脚下而得名,由红崖湖、石门峡、密林谷、潜龙寺、少华峰五大景区组成。
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区,植被为秦岭山地针阔林混交林和落叶林区,森林覆盖率90%,主峰海拔1664.4米,公园总面积为6300公顷。
2008年12月,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获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陶艺村
陶艺村位于富平县城以北乔山路1号,是国内首家以陶艺为主题,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餐饮住宿、参观购物为一体的陶文化交流中心。这里有丰富的陶土资源,来这里的人们可以率性而为地玩泥巴,尽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然后将作品放到陶窑里烧制,这样就会使人们一瞬间思想闪动的灵光永远留驻。在这里你不单可以向陶艺艺术的殿堂里迈进,也可以作为一种消遣尽情休闲娱乐。
◆洽川风景名胜区
洽川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合阳县城东20公里处的洽川镇黄河二级台地上,面积176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和中国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生物种类最多的天然保护湿地生态区。以洽川葫芦为首的洽川三宝(洽川葫芦、洽川红宝石石榴、洽川九眼莲)最为有名。洽川东临黄河、西依青山,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物产丰富,素有“小江南”之美称,由于《诗经》中被人代代相传,吟诵歌唱的千古名篇《关雎》等佳作就源自写作于此地,所以洽川又富有“诗经文化之乡,中华情诗之源”的美誉。
◆司马迁墓和祠
司马迁墓和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南乡芝川镇南的高岗上,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10年),占地4.5万平方米。
司马迁祠共分四个高台,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自下而上,最后一台是司马迁墓,墓前有一通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6年)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汉太史公墓”碑,墓冢上有一株古柏。
1982年,司马迁墓和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家村古建筑群
党家村古建筑群,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地处南北为塬、东西走向呈“宝葫芦”状的狭长沟谷之中,依塬傍水,避风向阳。党家村有村、寨之分,村低寨高,总占地面积128000平方米。元至顺二年(1331年)始建,初名东阳湾,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立庄名“党家河”,后称党家村。
党家村古建筑群有120多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筑,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 。
2001年6月25日,党家村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陵
桥陵,又名桥冢,是唐睿宗李旦之陵墓,也是一座建于唐开元盛世的帝王陵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西北15千米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西南。
桥陵陵园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871米,南北长2836米,总面积852万平方米。四面开辟有门,四角有楼。历经千年风蚀雨剥,唐桥陵所保留的石华表、石鸵鸟、石马、石人、石独角兽、石狮等五十余尊巨大石刻依然形态清晰,生动自然,其中的38尊排列在宽达110米、长625米的神道两旁。
1956年,桥陵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2月,桥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皋慢城旅游区
白水林皋慢城旅游区位于白水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林皋镇境内,由林皋湖和林皋镇镇区组成。
景区以林皋湖、林皋文化旅游名镇为依托,以“慢、木、湖、土、新”为主题,以创建中国西部第一国际慢城、打造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着重围绕“文化景观区、儿童娱乐区、果园山庄区、苹果小镇区、养生静修区、渔家桃园区、文人墨客区、跑马娱乐区、水上乐园区、房车营地区、古战场体验区”十一个特色功能区,36个景点来建设。现阶段主要有为弘扬仓颉文化建设仓颉碑广场和仓颉印迹广场,绕湖4.3公里的游步栈道,配套建成的码头、碗印桥、桃园春晓、荷香堤岸、西霞桥、月季牡丹园、醉仙桥、五柳园亲水平台、情人岛、渭北第一人工沙滩等景观设施。
◆丰图义仓
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千米处朝邑镇南寨子村。丰图义仓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开建,在朝邑县城原丰图义仓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占地面积为11039平方米。
丰图义仓建筑格局为城中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坐东朝西,夯土筑城,是义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内城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丰图义仓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粮仓方面提供了历史资料,并对研究清末期关中东部的经济发展、军事攻防提供了资料。
1992年4月20日,丰图义仓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丰图义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2019年12月14日被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渭华起义纪念馆
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南渭华起义革命旧址内,占地面积4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属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
1988年5月1日,渭华起义纪念馆正式开放。主要陈列有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指挥部五间厅、砖铺字标语、古槐等,渭华起义纪念馆藏品共计有157件/套。
2006年6月,渭华起义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渭南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存丰厚,历史源远流长。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曾在市域内繁衍生息;“大荔人”头骨化石,是
距今约2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化石;“禹门口洞穴堆积”是旧石器时代遗址;沙苑、龙山文化 遗址亦影响深远。
自周、秦、汉、唐至今,渭南一直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和京畿重 地,农工商贸、交通运输十分发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长城、古战场遗迹多见;列入
开发和保护的文物旅游景点619处,其中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个,尤以被称为“五岳第一庙”的西岳庙、气势恢宏的唐帝王陵墓、一代史圣司马迁的祠和墓、纵贯南北的魏长城等最为著名。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迷胡、阿宫腔等 多种戏曲剧种蕴积深厚,是中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石雕、木雕、面花、皮影等民间
艺术独具匠心,誉满中外。
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杰出的人才,英贤将相,代不乏人。字圣仓颉、酒圣杜康、秦代名将王翦、史圣司马迁、司马光、东汉太尉杨震、隋文帝杨坚、北魏儒家学者徐遵明、(唐初四杰之一杨炯、唐代名将郭子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清代状元王杰、清末宰相阎敬铭、爱国外相王鼎、现代爱国将领杨虎城、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著名政治活动家屈武、著名作家杜鹏程等彪炳青史。
渭南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3697处,古遗址1207处,古墓葬739处,古建筑1371处,石窟寺及石刻2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53处,其他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68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8处。馆藏文物24519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95件(组),二级文物174件(组)。在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以唐睿宗李旦桥陵、司马迁祠墓、西岳庙、仓颉庙、党家村明清民居最为著名。渭南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珠联璧合,空间组合良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丰富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