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雨季,是采菌的好时节。云南因为野生菌丰富,被誉为“野生菌王国”。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云南野生菌有2个门、11个目、35个科、96个属、850多个品种,约占全球种类的36%和全国种类的90%。
正因如此,今年暑期,游客到云南体验采摘野生菌成为一种新时尚。云南采菌集合了“采摘+徒步+爬山”等热门元素,游客既能欣赏自然风光、锻炼身体,还有可能收获鲜美的菌子大快朵颐,因而吸引了不少人。
然而,这种旅游形式也隐含一些危险因素,比如安全问题,有的游客吃了野生菌后中毒;旅游体验不佳,一些采菌活动钱花得多,但体验并不好;还会导致环境问题,由于采菌火爆,山上“人比菌子多”,部分路段垃圾遍地;还有生态问题,有些地方的野生菌采摘处于无序状态,只要交一定的钱就可以随意采摘,过度采摘有可能破坏当地野生菌资源。
在外旅游,安全是第一要素。尽管一些领队宣称会保证游客的安全,但其中存在很多漏洞。比如,采菌的地域可能存在风险,有的采菌区是人工种植区,但有些则是原始森林,后者包含亚洲象出没地区,如果游客遇上野象可能会发生人象冲突,进而危及游客生命。
另一个更危险的因素是,游客食用采摘的野生菌可能中毒。虽然带领采菌的当地人对野生菌有一定了解,但是在识别野生菌是否有毒的关键问题上,不能仅凭经验,还要依靠科学知识。
当地人识别野生菌的有毒或无毒一般是靠经验,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可以辨别野生菌是否有毒,但这些方法未必正确。如看颜色,鲜艳的野生菌有毒,颜色普通的就没有毒。但实际上,看颜色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并不全面。一些色彩不鲜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如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就是剧毒菌子。反过来,颜色鲜艳的未必就有毒,如鸡油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也是无毒,味美可食。
有的游客付费找领队、民宿老板等“专业人士”辨别毒菌子,但由于他们对一些毒菌的认知并不全面,最终也可能中毒。实际上,人类不认识的有毒野生菌远远多于认识的有毒野生菌。迄今,全国已知野生毒菌540余种,云南有200余种,其中20余种剧毒。即便是当地人,也不可能全部认识云南的20余种剧毒野生菌,更不用说200余种野生毒菌了。
此外,野生菌中毒还在于加工烹调环节,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煮透煮熟,食用后也可能发生中毒。见手青就是这类野生菌,这种菌类受到挤压、撕开或刀切后会变成蓝色,是一类牛肝菌的统称。大部分牛肝菌品种都可以食用,只有少数品种的牛肝菌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即便可以食用的见手青,也需要加工烹调得当才不会中毒。加工见手青时,要将菌子切得厚薄均匀,而且要对菌子不停翻炒,使其受热平均,尽量让每一片菌子都能炒熟,一般是在80摄氏度的油温下翻炒20-30分钟。
尽管野生菌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馈赠,但是自然资源在无序采集下也会枯竭。采菌游存在多种不当的采集形式,如不成熟采集、不科学采集、过度采集,这些行为都是掠夺性采摘,会导致野生菌资源遭到破坏。一些采集者会采摘短于5厘米的松茸、牛肝菌和其他未成熟的野生菌(童菌)和菌帽,这如同竭泽而渔,会让野生菌资源在短期内枯竭。
另一方面,全国还没有统一的野生菌采摘的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只有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在8月1日发布了《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这是全国首个野生菌保护管理规范性文件。文件对州辖区从事野生菌保护、培育、采集、经营、加工、利用等活动进行了规范,其中就有禁止采摘5厘米以下野生菌的规定。
在云南和全国盛产野生菌的地方,都应当制定类似的法规,同时向公众传播如何科学采集野生菌、辨认有毒野生菌的方法。如此,才能让采菌旅游更安全,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让人领略大自然的风貌。(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