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由醴泉县改称。黑龙江省原辖县。位于原黑龙江省南部,今隶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因城内有一四季流水的清澈泉眼而得名。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的科尔沁草原。西南连科尔沁右翼中旗,北邻科尔沁右翼前旗,东接吉林省洮南市。面积4800平方公里。人口40.97万,汉族:11.5万 蒙古族6.98万人,其他少数民族 2.62万人。辖3个镇、11个乡。旗人民政府驻突泉镇。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设醴泉镇,归挑南府置理。1914年改为突泉县。1959年并入科尔沁右翼中旗。1962年析出。1969年一1979年划入吉林省白城地区。 1980年归属兴安盟。西北部多山,东南部多丘陵、草原。主要河流有蚊流河、那金河、大额木特河。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西、北部多雨,东南部干旱。年平均气温5.2度,年降水量388毫米,无霜期125天。土壤肥沃是兴安盟主要产粮区之一。以农为主,农林牧相结合。主 农作物是玉米、谷子、水稻、小麦、马铃薯、葵花籽、大豆等。1990年粮食产量262883吨。有牲畜46.3万头(只),其中羊24.8万只。农业总产值26691.34万元。草 原277万亩,林地覆盖率7.3%。也有部分野生动植物。境内有煤矿、铜矿,还有皮革、酿酒等工厂。1989年工业总产值3453万元。交通全靠公路。有至白城、洮南、乌兰洁特等市和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公路干线。
行政区划
辖6个镇、6个乡:
镇:突泉镇、六户镇、东杜尔基镇、永安镇、水泉镇、宝石镇
乡:溪柳乡、太东乡、学田乡、九龙乡、太平乡、太和乡
历史变革
突泉一带,清初,属蒙古科尔沁部领地。清末,1909年(清宣统元年),于醴泉镇设置醴泉县。隶属奉天行省洮南府。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1月,因与陕西省醴泉县重名,奉令更名为突泉县,县址改称突泉镇。同年6月,隶属奉天省洮昌道。1929年2月,废止道制,改由辽宁省(奉天省改称)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奉天省,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管辖。1937年3月,又改称醴泉县。1943年10月,划归兴安总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突泉县名称,划归嫩江省管辖。1946年3月,划归嫩南行政区;5月,复归嫩江省;6月,改隶辽吉行政区。1947年1月,划归辽北省管辖。1949年5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隶属兴安盟。1954年5月,改隶呼伦贝尔盟。1960年1月,撤销突泉县,并入科尔沁右翼中旗。
1962年10月,恢复突泉县。1969年7月,划归吉林省管辖,隶属白城地区。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隶属呼伦贝尔盟。1980年10月,改隶兴安盟。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初步统计,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13.6%;第二产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30.0%;第三产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9.5%。
农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7667公顷,油料面积比上年增加1333公顷,糖料面积比上年减少1420公顷,蔬菜、瓜类面积比上年增加1000公顷。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年粮食产量407073吨,比上年增加137028吨,增长50.7%;油料产量7019吨,比上年增加4157吨,增长145.2%;糖料产量5689吨,比上年减少27904吨,减少83.1%;蔬菜、瓜类产量45242吨,增长27.4%。
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7112万元,比上年增长25.7%。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01万元,增长3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02万元,增长47.1%。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69%,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77%,比上年降低1.03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4.77,比上年提高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2.76,比上年提高7.97。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39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469万元,增长6.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1870万元,增长6.8%。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868万元,增长6.9%,餐饮业零售额3933万元,增长9.8%,其他行业零售额1538万元,增长4.1%。
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408万元,比上年增长8.3%。
全年公路货运量215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3205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115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8045万人公里。
邮电业务总量3372万元,比上年增长33.4%。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6424户,同比增长34.5%。其中:城镇电话用户16913户,增长29%;农村电话用户9511户,增长45.5%。移动电话用户26450户,增长63.5%。
科技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升入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学生1228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062人,在校生3510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238人,在校生562人;初中学校招生4670人,在校生12729人,初中入学率达96.2%;小学招生3615人,在校生2100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幼儿园在园幼儿2054人,其中学前班1734人。全县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4826人次。
科学技术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共有农业科技人员558人。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项目50项,其中盟、县两级的重点推广项目35项。落实“科学示范园区”34处,其中本年新建20处。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9项,自治区级重点项目6项。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提高。全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全年监督抽查71家(次)工业企业132个批次的产品,批次合格率70.4%。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941台(件)。城乡天气预报气象站1个。
文化卫生
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差转台、卫星地面接收装置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有线电视用户18000户。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在参加的各项比赛中,共获盟级第一名4人,第二名2人。全民健身运动普遍开展。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保健院1个,结防所1个,防疫站1个,卫校1个,年末各医疗单位拥有病床床位594张,卫生技术人员906人。乡村共设村卫生点168个,占总村数的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