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湘军故里,楚南重镇,古称龙城。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的一座县级市,隶属于地级湘潭市。湘江的支流涟水和湘黔铁路横贯市境。东邻湘潭,西接娄底,南毗双峰,北界韶山、宁乡,北邻韶山22公里,东距长沙80公里,为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重要工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城市。
行政区划
湘乡市辖4个街道、14个镇、4个乡:
街道:望春门街道、新湘路街道、昆仑桥街道、东山街道
镇:山枣镇、栗山镇、中沙镇、虞塘镇、潭市镇、棋梓镇、壶天镇、翻江镇、金石镇、白田镇、月山镇、泉塘镇、梅桥镇、毛田镇
乡:东郊乡、金薮乡、育塅乡、龙洞乡
历史沿革
湘乡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朝属长沙郡湘南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沙郡。后于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封长沙王的儿子刘昌为湘乡侯。自此始有湘乡之名。东汉时改长沙郡,原湘乡侯领地改为湘乡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乡县属益阳专区。1952年,湘乡县划出现在的双峰县全境及涟源一部分,余下仍称湘乡。次年11月,湘乡改属邵阳专区。1965年7月,改属湘潭专区。1983年2月,湘潭撤地建市,湘乡改由湘潭市管辖。1987年3月6日,湘乡县正式改为湘乡市。
地形地貌
湘乡地属华南湘赣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总面积为2004平方公里,有耕地42667公顷,有林地面积82667公顷。湘乡处于湘中丘岗向湘江河谷平原的过渡带,为雪峰山东北余脉和越城岭北端余脉所夹峙。西部和南部较高峻,东部和北部较平缓。最高点是褒忠山的三尖峰(又名白沙井山),海拔807米,最低处于涟水出境处的新研文佳滩附近,海拔41米,地势比降从西向东为19‰。
湘乡市海拔高程在10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10米,地面坡度小于5度的平原有50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00—150米,地面坡度5—15度,相对高差10—60米的岗地约60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20—300米,地面坡度15—25度,相对高差60—200米的丘陵有450平方公里;海拔300米以上,地面坡度25度以上,高差200米以上的山地有400多平方公里。
湘乡市主要水系为涟水汇入的一级支流有13条。涟水最大年径流量为61.43亿平方米,最少年径流量16.80亿立方米。
气候特征
湘乡靠近北回归线,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地肥沃,溪河密布,作物生长期长,是著名的粮猪强市。
年平均气温17.3℃,1月份最低为4.9℃,7月份最高为29.4℃。极端最低为-8.1℃,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年均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最多年1806.4毫米,最少年937.7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份。
农业资源
湘乡,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全市有耕地66万亩,是全国粮猪生产百强县(市)。建有优质水稻、畜牧、水产、水果、经济林等五大类农产品基地;分割肉、皮革、饲料、蛋品已成为全国的集散地;大米、生猪、茶叶、干椒、火培鱼等饮誉海内外。
矿产资源
湘乡,矿藏资源丰富,物产充裕;工业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现已勘明优质矿藏30多种,“棋梓灰岩”、含锌天然矿泉水、白云石、矽石、石膏、滑石、铁、锰等质优量多。形成了以冶金、建材、食品、机电、化工、制革为主体的现代工业格局。市内有湖南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五矿(湖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有色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湘潭碱业有限公司、湖南景湘肥业有限公司等全国大型企业。韶峰水泥、骄杨系列啤酒、皮革产品等一批名优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经济概况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0.08亿元,同比增长13.3%,年均递增(以1978年为基数,下同)9.7%,其中一产业35.81亿元,同比增长5.1%,二产业44.55亿元,同比增长21.4%,三产业39.71亿元,同比增长11.8%.人均GDP达到14423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同比增长12.9%,是1978年的14.5倍。
基础设施
湘乡,交通便利,电力充足,通信发达。湘黔铁路、洛湛铁路、320国道、娄湘高等级公路、湘柘公路、上瑞高速公路、沪昆高速铁路(建设中)横贯全市东西南北。高标准水泥路通乡到村入户,市内数十条公共汽车线路、5个出租汽车公司,编织了以市城为轴心的交通网络。全市户户通电,电视微波信号覆盖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光缆通乡到村,数字电视网络信号正在开通。移动电话、程控电话遍布城乡。
城市建设
湘乡,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有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0万。建材服饰、烟酒副食、电讯汽配、五金交电等专业市场,规模甚大,生意兴隆。“南拓北进”工程正在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 。在城区东以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教育园区等板块构建成东山新城区,在城区北正在建设省级工业园区和现代化物流园。
科学教育
湘乡,科教发达,是全国文化先进市、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有260余所中小学,2所省重点中学,每年考入全国各类大学就读本科以上的学生在1500人以上。有100多个城乡医疗机构,形成了防、治疾病网络。市人民医院是全省最好的县市级人民医院。全市有11个乡级万册图书馆,28个村级千册图书室,湘乡图书馆建于1928年,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存书数十万册;有全省最早最好的县级博物馆,馆内存有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物数百件;各种艺术团体数十家,艺术人才济济,艺术事业兴旺发达,有国内、省内知名书画名家40多位。全国第一个农民文学社团仙女山文学社坚持活动至今20多年。有世界一流的激流回漩训练比赛基地和各种体育场所。有3个较大规模的科研机构,24个专业协会,获得500多项国家、省、市级科技专利。
旅游资源
湘乡,山水旖旎秀丽,人文资源丰厚。这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发现战国以来的古墓葬5000多座及大量文物。文庙、伏虎井、褚公祠、观音阁、状元塔、宋窑遗址等20多处古迹保存完好。宋代古刹云门寺,内有全国第二大千手千眼观音塑像和汉白玉雕刻的十八罗汉,成为国内外佛教信徒拜谒的圣地,整日香火绵绵,钟磬悠悠。湖南水府旅游区,碧波荡漾,山峦影叠,风景秀丽,步移景换,享有“天下水府、人间瑶池”之美誉,为湖南省新潇湘八景之一。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碧洲公园、韶山灌区、褒忠山原始次森林风景如画。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毛主席母校——东山书院,陈赓、谭政大将故居,杨尚昆题词的黄公略故居,江泽民、李鹏题词的黄公略铜像,让瞻仰者肃然起敬。
风土人情
湘剧早期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及江西与湖南毗邻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县。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
“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间9年(公元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的,故一度称为“长沙湘剧”。湘剧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南北路及一些杂曲小调)四大声腔、现有传统剧目682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腔剧目近百个。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中,有《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尼》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还有《拜月记》、《追鱼记》、《金丸记》、《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记》等传统剧目和《山花颂》、《郭亮》、《玛丽娜一世》等现代戏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