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莆田市,福建省辖地级市,别称“荔城”,古称兴化、兴安,位居福建省沿海中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山脉纵横交织,丘陵波状起伏,还有许多半岛、港湾和岛屿。水源充沛,水系发达,境内河流多数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径,总面积4127.7平方千米。全市辖4个区、1个县。全市常住人口317.9万人。
莆田历史底蕴深厚,在木兰溪流域距今2万多年前便有人类活动,古时曾属扬州、“七闽”地、闽越国、闽中郡、会稽郡等,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初置莆田县,至今有1400余年建制史。莆田市历史底蕴深厚,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2023年9月,国务院同意将莆田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市境内有广化寺、湄洲岛、妈祖庙、南少林寺等风景名胜。
【行政区划】
莆田市辖4个市辖区、1个县:
荔城区 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47.73万。辖2个街道,4个镇。
城厢区 面积484平方千米。人口31.98万。辖3个街道,4个镇。
涵江区 面积752平方千米,人口41.05万。辖2个街道,9个镇,1个乡。
秀屿区 面积506平方千米。人口78.23万。辖9个镇,2个乡。
仙游县 面积1842.1平方千米。人口100.20万。辖1个街道、12个镇、5个乡。
【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莆田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南北朝之前,莆田市境内无县及县以上建制。按地域,夏、商时期莆田属扬州,西周时属七闽地,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百越,秦时属闽中郡,西汉前期属闽越国,西汉后期属会稽郡冶县,东汉后期属南部都尉侯官县,三国时期属建安郡侯官县,西晋时期属晋安郡侯官县,南朝前期属南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莆田县,不久即废。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莆田县,属丰州(今泉州)。圣历二年(699年),析莆田县西半部置清源县,两县同属武荣州(今泉州)。不久,废武荣州,两县隶于泉州(今福州)。
天宝元年(742年),清源县改名仙游县,莆田、仙游2县均属清源郡(郡治今泉州)。景炎二年(1277年),宋端宗诏改兴化军为兴安州,故莆田市又有“兴安”之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立行宣慰司于泉州,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行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隶之。泉州路于七县之外,增领南、北二录事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至元二十七年(1290)前后,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兴化路改称兴化府,隶福建行中书省。正统十三年(1448年),将武化、长乐两乡并为广业里,划归莆田县,兴泰、福兴、来苏3里并为兴泰里,划归仙游县。清沿明制,兴化府建制不变,仍辖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闽海道。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改用中华民国纪元。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兴化府,莆田、仙游两县属福建省南路道管辖。民国十五年(1926年),福建省政府成立,莆、仙两县直属福建省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十九路军“福建事变”失败。7月,划福建省为10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福建省政府在仙游县城设立行政专员第四督察区公署,辖莆田、仙游、永春、德化、大田、惠安六个县。1935年,专署由仙游县城迁到同安县。1936年,十区合并为七区。直到1949年,莆、仙两县均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21日和8月25日,莆田、仙游两县先后解放,成立了县人民政府。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福建省分为八个专区及福州、厦门两市。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泉州)。
1970年6月,莆田、仙游两县由晋江专区划归闽侯专区,同时把闽侯专区机关从闽侯螺洲迁至莆田城厢。1971年4月,改闽侯专区为莆田专区。5月,改莆田专区为莆田地区。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闽清、福清、平潭、长乐、闽侯、永泰8县。1973年7月,闽侯县划归福州市管辖。1983年4月28日,撤销莆田地区,原辖属的福清、闽清、平潭、长乐、永泰5县划归福州市管辖,莆田、仙游2县划归晋江地区。1983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莆田市,以莆田县部分行政区域为该市行政区域,将晋江地区(今泉州)的莆田、仙游二县划归莆田市管辖。析莆田县地置城厢、涵江2区。将莆田县的城厢镇、城郊公社成立城厢区,将莆田县的涵江镇、涵江公社成立涵江区。
2002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调整莆田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莆田县,成立荔城区、秀屿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东北毗邻福州市的福清市,西南连接泉州市的永春县、南安市、洛江区、泉港区,西北背泉州市的德化县和福州市的永泰县。东西长122.4千米,南北宽80.5千米。全市陆域面积412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莆田市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多为海拔600--1500米的山峰,东南多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岛屿与丘陵台地区,中部为兴化平原和东西乡平原。境域山地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5% ,平原盆地占20.6%,沿海丘陵台地占34.4%。
大陆海岸线,由北至南兴化湾、平海湾和湄洲湾3个海湾相连而成。大陆岸线漫长曲折,总长336千米。直线距离与岸线长度之比的曲折率高达1:7.67。分布有基岩岸、沙岸、淤泥岸、红树林岸、河口岸等。大陆滩涂面积为281.19平方千米,0—5米浅海面积251.81平方千米,5—10米浅海面积255.83平方千米,10—20米浅海面积523.92平方千米。拥有闽中渔场面积729平方海里。在3个海湾前沿分布有267个海岛,其中有居民岛11个。境内海岛均为大陆岛,属于基岩岛。分布相对集中,呈明显的链状。构成南日群岛、十八列岛、虎狮列岛等。
气候特点
莆田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是本市气候的一大特征。平均年太阳辐射量达110.41千卡/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95.9小时, 年均日照率为45%。日照时间从山区至沿海逐步增多。气温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降低。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至21℃之间。无霜期年平均达316天至350天之间。全市绝大部份土地, 适宜农业生产上的一年三熟制作物栽培。
水文水系
莆田市水源充沛,水系发达,具有流程短、流速快、水量丰富、相对落差大等特点。境内河流多数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径,主要有木兰溪、延寿溪和萩芦溪三大溪流水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莆田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7247人,在校生54267人,毕业生15121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含技工、理工)11300人,在校生30598人,毕业生9245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5674人,在校生15178人,毕业生3155人。普通高中招生28431人,在校生81232人,毕业生22873人。初中招生45828人,在校生136862人,毕业生44861人。普通小学招生47340人,在校生291141人,毕业生45110人。特殊教育招生577人(含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在校生2629人(含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毕业生403人(含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前教育在园幼儿96302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3.81%。
文化事业
莆田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各级各类档案馆7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6个,博物馆7个。全年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0.1万场,本年度首演剧目5个,观众55.13万人次。年末共有数字影院29家,银幕171块,年度电影票房12058.91万元。电视台1家,广电网络公司1家。有线电视用户49.54万户,数字化率100%,高清用户35.35万户。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100%。
医疗卫生
莆田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62个,其中,医院67个,卫生院51个,村卫生室868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68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7634人,注册护士6408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7481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625人。
另外,莆田市还有莆田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等多所三甲医院。
【交通运输】
“十三五”以来,莆田市加快发展“四个交通、两个体系”建设,增强交通服务产业、服务莆田城乡一体化、服务港城一体化、服务公众便捷出行能力,加快形成以港口为龙头,集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路网密度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国内东南沿海最大的罗屿40万吨铁矿石专用码头和全省面积最大的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湄洲湾30万吨级主航道正式投用,进一步推动城际铁路F2线前期研究工作,形成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疏港快速通道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公路
公路网络日益完善。“十三五”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427.99千米。公路密度达153.05千米/百平方千米,居全省第二。高速公路“十三五”期主要建设完成莆炎高速公路莆田段游洋(岐山)互通,实现了94%乡镇30分钟内上高速;进行沈海高速扩容二期工程莆田段与莆炎高速公路延伸线(起点延伸至东吴港区)前期工作,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63.28千米,形成“两纵两横”的布局。“十三五”期建成普通干线公路联二线S310仙游游洋至凤山49千米、联一线S211石城至梧塘段32.5千米、纵三线S213游洋双峰至鲤南28.6千米、横七线G356木兰大道一期10.9千米等项目121千米,构成“三纵一横三联”普通国省干线网,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513.53千米,其中二级及以上里程418.82千米,占普通国省干线的8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莆田市有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宁波—东莞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23)、莆田—炎陵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17)、秀屿—永春高速公路(闽高速S55)和各县区的疏港大通道。
铁路
铁路客货运系统基本形成。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加快铁路网建设,积极谋划对外新通道,提升现有线路功能,完善疏港货运铁路系统。莆田建成运营的铁路有福厦铁路、永莆铁路、福厦高铁和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货运专线)。永莆铁路已于2013年9月26日开通运行。至“十三五”末开通运营里程142.6千米,“一纵一横三支线”的铁路网络体系形成。
莆田火车站既是福厦铁路的中间大站,该铁路南接厦深铁路,又是向莆铁路的首末站。莆田有三个投入运行的客运火车站:莆田火车站、涵江火车站、仙游火车站。
航运
莆田市有莆田文甲到湄洲岛、石城到南日岛、湄洲岛到金门、马祖、澎湖、台中(不定期航线)等航线。
莆田市内主要港口有秀屿港、三江口港、枫亭港,还有文甲港、湄洲岛宫下港、江口港、南日岛港、石城港、东潘港等。这些港口都建有不同吨位的码头,其中秀屿港可利用的深水岸线长达30千米,可建万吨级泊位150多个,10万吨级轮船可自由进出,20万吨级轮船可乘潮入港。有深水泊位11个,是福建省重点打造的大宗散货运输核心港区,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2020年6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湄洲湾港增加1个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泊位,这是宁波-舟山港以南近1万千米海岸线首个港口列入布局范围,确立了莆田港口在国家层面的重要大港地位,对于促进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港口产业布局均具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风景名胜】
◆湄洲岛
湄洲岛,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辖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 是妈祖的成神地。湄洲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年均气温21℃。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全岛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中部为平原,海岸线长30.4公里。 全镇包括乌丘都使用莆田话,其南为莆田乌丘乡。
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湄洲祖庙、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近3亿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
1998年湄洲岛被辟为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2020年12月被列入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
◆南山广化寺
南山广化寺,又称莆田广化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别称南山),是莆田历史上最早的佛寺。
南山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本为当地名士郑露三兄弟(世称“南湖三先生”)讲学之所,后献其所于金仙禅师(即开山祖师)取名金仙院。隋开皇九年(589),经来自天台山的无际禅师募资拓建后,改名金仙寺。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 赐额改名为广化寺。
广化寺是著名的千年古刹,与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并称福建四大丛林。1983年,南山广化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0年莆田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榜首。
◆南少林寺
南少林寺,前身为“林泉院”,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千米。
南少林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称为南少林寺,是南拳的发源地,佛教中禅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是中国宝贵的佛教禅宗文化遗产。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中国佛教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他根据先辈叮嘱,暂定了林泉院即南少林寺,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
1998年12月8日,九莲山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正式向海内外开放。
◆九鲤湖
九鲤湖在兴化府仙游县东北万山中,出自《潜确类书》。九鲤湖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祈梦文化发源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距县城31公里,海拔590米。九鲤湖是仙游“四大景”(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
九鲤湖,作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
◆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木兰村,距出海口26千米,占地面积583平方米。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经三次营筑,于元丰六年(1083年)竣工。木兰陂是具代表性的拒咸蓄淡灌溉工程,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中国五大古陂之一,被誉为福建的“都江堰”。
1988年1月13日,木兰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木兰陂水利灌溉工程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囊山慈寿寺
囊山慈寿寺,又名囊山寺、慈寿寺,坐落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寺庙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是福建省著名古刹、莆田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寺院环境优美,背靠囊山,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峢巘”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时也是莆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
福建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溪南村,地处东圳水库之畔,东临荔城区西天尾镇,西毗仙游县九鲤湖风景区,南通华亭镇,北接涵江区白沙、庄边镇。总面积1148公顷。
福建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地质构造属于浙闽化陆台,经多次造山运动而形成的变质岩质,岩体有凝灰岩、花岗岩类等。最高海拔717米,为丘陵山地,东南海拔低,地形开阔平坦,为北洋平原。
2006年12月,福建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绶溪公园
绶溪公园位于莆田廿四景之一的“绶溪钓艇”景区内,是莆田市新建的一个综合性水上公园,位于福建省莆田市 荔城大道东侧、延寿溪西侧、泗华桥北侧。
公园以“清溪、绿岛、古桥、丹荔、田园、乡村”为主题,突出生态基底保护,打造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底蕴深厚、休闲功能突出的鲜明特征及具有莆田荔林水乡特色的木兰溪治理典范。
园内设有绶溪钓艇景观区、民俗文化区、滨水活力景观区、山地文化区、休闲果园区、生态益智区、游乐休闲区、荔岛景观区等8个景观主题功能区。现已建成游客中心,内设咨询服务台、购物中心、医疗点、哺乳室、影视厅、休息等候厅、邮政服务、卫生间、图书室等。
2021年6月,莆田绶溪公园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梅峰光孝寺
梅峰光孝寺,简称梅峰寺、光孝寺,始建于宋代,坐落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胜利北街,现寺院用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因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规模宏大自古列入莆田四大丛林之一,被誉为福建佛教发祥地之一,其“梅寺晨钟”被列入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是国务院第一批批准开放的全国重点寺院。
该寺坐西朝东。赵朴初题写寺名的山门牌坊临街而筑。进入山门,沿254米长的中轴线拾级而上,依次为天王殿、瞻拜亭、大雄宝殿、法堂兼藏经阁、大悲殿。大雄宝殿和天王殿的后檐角各有一对宋代瓜楞石柱;“梅峰”石额是明代南京大学士朱继祚手迹。其他石柱联中尚存明清名人手迹。
【习俗】
白额春联
在兴化地区,这种春联却有一些不同,红纸上方有“白纸额头”,称为白头春联,也叫“白额春联”。这种习俗起源于清朝,福建省莆田、仙游等也有这样的白头春联习俗。
一年过两次年
春节,对莆田人来说具有双重的含义,莆田人更加注重传统意义上春节外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做大岁”。在莆田,过完除夕,正月初四或(仙游为初五),莆田人还会隆重地再来一次“做大岁”。莆田“做大岁”风俗全国独有,代代相传四百多年。该风俗将可歌可泣的抗倭英雄史与传统民俗相结合,很自然地将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
莆田闹元宵
莆田元宵节民俗活动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到正月廿九结束,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节,且地域特色浓郁。 以时间跨度长、活动规模大、群众参与多等特色而闻名,可谓是“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吸引国内外媒体聚焦。除了中央电视台关注外,2015年3月3日起,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也深入到莆田乡村,进行为期4天的“莆田元宵”拍摄活动。
民间歌谣
莆田山歌流行在原莆田县的华亭、萩芦、常太、白沙、新县及仙游县的钟山、游洋、石苍等山区,是山里人用莆仙方言演唱的一种歌谣,有独唱、对唱、轮唱、会唱等多种,通常用竹笛伴奏,或用叶笛伴唱,甚至不用乐器伴奏,在弯弯山路上边走边唱,或男女隔山对唱。歌声在深山幽谷里回响,清脆嘹亮,别具一种地方韵味。莆田山歌一般以四句七言诗构成,比较流行的有《三十六送》、《十二月歌》等,曲调古老优雅,韵味独特浓郁。
兴化山歌是莆仙方言的“活化石”,与“莆仙戏”齐名,流传千年而方兴未艾。兴化山歌孕育于古兴化县本土,传唱于山间田畴。为了抢救兴化山歌,各级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抢救、发掘、传承、保护工作。2017年8月,《兴化古邑山歌》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意味着山歌“无版本”的历史终结,成为目前最全的兴化山歌“印刷”歌本。
服饰
在湄洲岛,梳“妈祖髻”的女人们都穿着对襟饰红、以海蓝色为主调的“妈祖衫”,俗称“红蓝三截裤”。蓝色代表海水,红色代表火焰,寓意以火克水、以水克火,永保平安吉祥。“妈祖髻”和“妈祖衫”流行至今,成为岛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实际上,这种民俗是有来处的。在妈祖生活的年代,莆田沿海居民被称为疍民,即水上生活的居民。史载,疍民“男女皆椎髻于顶”“衣衫上下两色”。“妈祖髻”和“妈祖衫”都是古代疍民文化的遗存。
【非遗】
莆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妈祖文化和莆仙戏两大类。首先,妈祖文化是莆田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中国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中国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
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3月,妈祖文化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湄洲妈祖祖庙也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文物点。
2021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二,“天佑中华 两岸合和”——海峡两岸妈祖宫庙携手辛丑年迎春祈年大典活动,分别在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松山天后行宫、台湾嘉义新港奉天宫和台湾新北板桥慈惠宫同时举行,两岸妈祖信众“云端”共同祈福。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南宋时期,在宋杂剧的影响下,福建莆田、仙游一带出现了将歌舞念白综合起来搬演故事的兴化杂剧。明代初年,兴化杂剧吸收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声腔的艺术因素,形成兴化腔,用以演出兴化戏。明清时期,这一戏曲样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4年,兴化戏正式改称莆仙戏。莆仙戏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地区,在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也有流传。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其中《王魁》、《张协状元》、《刘知远》、《蔡伯喈》等剧目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南戏的艺术风貌,连演七天的《目连戏》明显保留着中国戏曲初期的表演形态。在莆仙戏的表演体系中,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程序动作,如牵步蛇、雀鸟跳、扫地裙、摸田螺、七下溜等,还有一些动作遗留着傀儡戏表演的痕迹。
莆仙戏的唱腔结构属于曲牌体,有音乐曲牌一千多支,锣鼓经三百多种。莆仙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扎根于民间土壤之内,积淀着由宋到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戏剧艺术因子,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此外,莆仙戏对莆田、仙游地区的民俗、语言、社会心理、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等也具有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莆仙戏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传统的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脸谱、服饰和音乐声腔正在被外来剧种和其他艺术形态同化,艺术的独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扶持和保护。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仙戏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
【特产】
金沙薏米
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薏米始栽培于宋朝。明代金沙薏米成为贡品。金沙薏米容易脱壳,出米率达60%以上。薏米的腹沟深、粒圆、含固形物多。
南日鲍鱼
南日鲍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另外,鲍所产生的天然珍珠,其粒大,色艳,鲍的经济价值很高。
仙游皮蛋
仙游皮蛋是以独特的科学传统配方加工而成的,质地透明有弹性,味道鲜美,食后甘味回旋,具有清凉、解毒、消化之功效,特别是可以减少胆固醇。
荔枝
“荔城无处不荔枝”——这是郭沫若对莆田的第一感觉。自唐代起,莆田就开始栽培荔枝。莆田荔枝以品种多、果粒大、果色艳红、果肉乳白色、汁多、清沁爽口、香气浓郁,质量优而名扬海内外,主要品种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
文旦柚
莆田文旦柚,又名蜜柚,以仙游度尾的出名。1984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福建视察时,品尝之后为它命名“度尾无籽蜜柚”。文旦柚每年秋季成熟,果实无籽,果味酸、香、甜,食之爽口,嚼之无渣,富含维生素C,曾被清朝列为贡品。
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兴化米粉采用特等大米精制而成,现有银丝米粉、快熟米粉、细米粉和粗米粉等系列产品。
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不但是可口的食品,也用于渲染节日气氛,还用于祭祀,而且是寓意深刻的馈赠礼品。
【荣誉称号】
2013年,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五连冠”
2015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16年,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2017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
2019年,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区)、2019年中国地级市百强第85名、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第98、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111、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19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地级市)第85、2019年度福建省设区市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第一名
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2020年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行业类)
2021年,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2021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行榜第72名
2022年,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2023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