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绍兴市北部,会稽山北麓,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东与上虞市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嵊州市、诸暨市为邻,西和西北部与萧山区接壤,北濒杭州湾,腹部横亘越城区。东西宽46.6千米,南北长68.5千米,周边长356.59千米,总面积1202.54平方千米。 绍兴县下辖4个街道、15个镇,总人口72.20万人(2010年)。
县人民政府驻地:柯桥街道群贤路1661号 邮编:312030 区号:0575 代码:330621
行政区划
绍兴县辖4个街道、15个镇:
街道:柯桥街道、柯岩街道、华舍街道、湖塘街道
镇:齐贤镇、钱清镇、孙端镇、福全镇、马鞍镇、平水镇、安昌镇、王坛镇、兰亭镇、稽东镇、漓渚镇、富盛镇、陶堰镇、夏履镇、杨汛桥镇
历史沿革
从秦汉时代起,置会稽郡,唐代时称越州,至南宋赵构改为绍兴府,这也就是“绍兴”地名的由来。民国以后改府为县。绍兴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马鞍山、壶瓶山等多处越族聚居遗址,距今约4~5千年。传说时代,有鲧建尧郭迎尧巡狩;舜生上浦姚丘,厄会诸侯于百官,因有余姚、上虞、舜江、百官等地;大禹治水,娶妻涂山,计功诸侯于茅山,改名会稽山,遂有会稽之称。后死葬会稽,今存大禹陵等18处遗迹尚历历在目。帝启袭位,史建夏朝,立庙南山,以奉禹祀。帝相失国,少康中兴,无余封国,始号于越。春秋战国,允常称王,僭称越国。句践继位,构筑小城、大城(统称蠡城)。遂有大越灭吴扩土,横行江淮之间,号称霸主。秦始皇统一中国,郡县天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更名大越为山阴,县制同此而始。析山阴东部置会稽镇山为大。山阴在山之北为小,故多撤山阴而存会稽。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山、会并设才成定制,均以城河为界,东会稽,西山阴,且同城而治。
民国肇元(1912),废府设县,绍兴县直属省。3年6月,省、县间设道,属会稽道。16年4月道废,直隶省。24年6月设绍兴行政督察区,次年4月改第三行政督察区,32年4月改名第二行政督察区,绍兴县属区。
1949年10月,绍兴城区改置绍兴市(县级)。绍兴市人民政府成立。7日,析绍兴县东部置会稽县。绍兴县驻柯桥镇,辖城郊、柯桥、齐贤、进化、漓渚5个区。会稽县驻皋埠,辖皋埠、东湖、东关、汤浦、马山、越南6个区。200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1)将绍兴县的斗门镇(不含新马山村、新合作村、新黄甫村、新孙端村、新豆姜村和新斗门村)、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和马山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2)绍兴县人民政府驻地由绍兴市越城区迁至柯桥镇。2003年1月30日,浙政函[2003]12号批复,同意绍兴县齐贤镇七里江等15个村划归越城区灵芝镇管辖:将绍兴县齐贤镇七里江、庄头、林头、五峰、前王、潞阳、潞庄、后诸、犭央犭茶湖、山泉、西山头、青云、立岱、大庆寺、嘉会15个村划归越城区灵芝镇管辖。调整以后,绍兴县齐贤镇辖33个村、6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前进村);越城区灵芝镇辖41个村,镇政府驻地不变(曲屯村)。
今日绍兴
历史地位
绍兴县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从秦汉(公元前221年)到明清(公元1911年),绍兴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乡”之美誉。
绍兴,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传说时代,尚存舜、禹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是越国基地。秦行郡县,始置山阴县。南朝陈时,析为山阴、会稽两县,同城而治。民国建元,撤府建县,合二而一,统名绍兴。因山阴、会稽、绍兴,自东汉永建四年(129)起,向为会稽郡治、越州州治、绍兴府(路)治、绍兴市(专署)治所在地,故“绍兴”既泛指郡、州、府、市,其辖区时有变动;亦专指越国都城和山阴、会稽及绍兴县。其基本地域和治所,历经近2500年基本不变。而文献史册中郡、县难分,县多以县显而名闻全国,远播世界。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绍兴为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地理状况
绍兴县境背靠会稽山,北濒海,故呈西面高、东北低的阶梯形地势,山脉、平原、海岸兼有,山丘与平原间界线明显。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河谷区,占全县总面积约51%,中北部为水网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约30%,平均海拔6-7米,偶有孤山、残丘分布其间,其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史称山会平原。东北部为滨海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11%,海拔5米左右,系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
绍兴县境内有地望名称并经实测高程的山岗共273座,岭24座,为五百岗、木窝尖、独子尖、化山、东干山、秦望山、西干山、香炉峰等,海拔一般在300-400米之间。骆家尖海拔747米,为境内最高峰。
发源于南部会稽山脉的石泄江、富盛江、撵宫江、平水江、直落江(若耶溪)、南池江、坡塘江、娄宫江、漓渚江、秋湖江、项里江、型塘江、陌坞江、夏履江等10余条江河溪流,史称鉴湖36源。实有43条。北向涌入北部平原,与浙东运河、鉴湖、西小江相交,或溢而为江,或渚而为湖,或为沼为池,为溇为荡,形成河道交叉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的平原河湖网,鉴湖、 湖、瓜渚湖、贺家池、白塔洋、芝塘湖、大板荡等等18个湖泊点缀其中,平静如镜,荡漾其间。
瓜渚湖
气侯条件
全县常年平均气温16.5℃,降雨量1397mm,无霜期237天,相对湿度81%。
绍兴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度湿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古人曾有“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常家山水国”之诗句,赞美绍兴“山常青,水常白”,气候湿润宜人。绍兴县耕地面积56.2万亩,水面20万亩,山林90万亩。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作为江南水乡,境内南部会稽山脉峰峦叠翠、千岩竞秀、溪涧溅珠;中部平原河湖密布、石桥参差、沃野千里;北部三江汇流、沧海桑田、一畴平展。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浙江省首批命名的小康县之一。1991年起,均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多次名列前10位。1988年起,连续三届名列全国财政收入“十大财政县”行列。2002年,再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县。绍兴县还是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名列全国10大专业批发市场第2位。依托中国轻纺城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是绍兴县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全县涌现出一批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 美、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新城镇。
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6.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07807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0.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925美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8.7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76.13亿元,增长8.5%,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431.64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1.27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3.7∶62.3∶34.1调整为3.7∶61.3∶35.0。
2010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63亿元,增长19.1%。其中农、林、牧、渔各业产值分别达到25.24亿元、3.24亿元、8.83亿元、5.12亿元,分别增长22.4%、18.3%、13.9%、13.4%。
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844.87亿元,增长1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41.37亿元,增长23.7%。
建筑业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全年完成施工产值840.40亿元,增长15.3%,建筑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3.9万元/人,增长16.3%,实现利润19.20亿元,增长20.8%,税金总额25.40亿元,增长17.1%。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66万平方米。年末拥有建筑施工企业204家。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2010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80亿元,增长16.4%,其中工业性投资168.20亿元,增长7.8%,城市建设及非工业投资148.60亿元,增长28.1%。非纺占工业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纺织与非纺类投资占比由上年的48.2∶51.8调整为47.7∶52.3。
房地产业投资扩大,运行平稳健康。房地产投资达96.7亿元,增长57.4%。年末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09家。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704.62万平方米,增长46.8%,竣工面积110.49万平方米,增长88.3%。商品房销售面积163.32万平方米,增长52.0%,商品房销售额125.04亿元,增长52.5%。
中国轻纺城商务区
产业发展
传统商贸业提升发展。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319.16亿元,增长29.8%,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175.12亿元,增长29.7%,零售企业销售额144.04亿元,增长30.0%,增速分别比上年高31.9和33.4个百分点。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40亿元,增长17.8%。 商品市场交易保持较快增长。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1个,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830.50亿元,增长12.4%。其中中国轻纺城纺织面料市场成交额438.64亿元,增长12.0%;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交额355.06亿元,增长12.2%。
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108.82亿美元,增长28.6%。其中出口为79.23亿美元,增长31.2%;进口29.60亿美元,增长22.1%。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3%和73.8%。
引资领域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0家,增长51.5%,总投资24610万美元,增长76.7%,注册资本14595万美元,增长48.5%,合同外资9570万美元,增长287.5%,实际利用外资22001万美元,增长115.1%。项目范围覆盖无纺布、化纤、航空材料、机械、建材、汽车销售、服装设计、会展、美容等。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23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85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9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9.82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8%和36.2%。
旅游资源
绍兴县是我国著名的水乡、酒乡、桥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这里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全县有1个国家AAAA旅游区、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县级名胜风景区,有柯岩风景区、羊山风景区、安昌古镇、印山越国王陵、鲁镇等著名景点和名胜古迹,自古为受人称颂的旅游胜地。
绍兴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和名士之乡。虽经1983年县、市分设,2000年7月市、县行政区划调整,划出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经过几年来发掘、建设,大批文物古迹修缮一新,新的景区景点不断推出。这些风景区既有体现江南特色的山水景区,也有反映宗教文化的寺院景点;既有蕴含悠久历史的王陵古墓,又有体现民俗风情的古镇古屋。至2000年底,全县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县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26处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处。柯岩风景区、羊山石佛景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平水江风景区、印山越国王陵和安昌古镇均开放接待游客。越王峥、舜王庙等景区正在开发中。古纤道、宋六陵、夏履桥等人文景点亦可控寻访古。这些风景区及文物古迹,与兰亭、大禹陵、鲁迅纪念馆等串线连片,构成了绍兴半小时汽车"旅游圈"。
绍兴乌毡帽
名优特产
绍兴黄酒: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已有4000多年的酿造历史。因最初的黄酒酒液黄亮,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称为黄酒,经历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不断完善酿造工艺,使我国的黄酒在世界上达到了较高水平。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乌毡帽:是绍兴独特的民间常用帽。明张岱《夜航船》载:“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明会稽人曾石卿亦有“鹅黄蚕茧燕毡帽”之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从绍兴袍渎搬入城区西营,开设潘万盛毡帽店,年产毡帽约2000顶。1940年,毡帽益盛。
绍兴花雕:是以酒坛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绘而得名,色彩斑斓,图案瑰 丽,题材多样,四时花卉,灵禽神兽,历史典故,无所不有。她不仅为绍 兴黄酒增添了诱人的装潢,也为古城绍兴镶了一道独特的光环,揉和着绍 兴浓郁的民俗,展示出一幅令人神往的风情画卷。 绍兴花雕是从我国古代女儿酒演变而来。
绍兴腐乳:早在五世纪魏代的古籍中,就有对腐乳 的记载:“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 载:“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加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绍兴因有得天独厚的鉴湖水,其水质甘冽,又含有少量矿物质,故绍兴腐乳品质特优,加之以绍兴老酒作辅料,其色香味更佳,从而驰名中外。
茴香豆:是绍兴几乎所有酒店四季常备的一种下酒物。用干蚕豆(当地人叫罗汉豆)泡浸后沥干,与首香、栓皮、食盐和食用山茶人锅,放上适量的水,用文火慢煮,使调味品汁从表皮至豆肉吸收,持水分基本煮干后,离揭锅冷却,即成苗香豆。这种茵香豆是青黄色。表皮起皱,豆韧软耐嚼,清香味甘。
绍兴臭豆腐:凡到过绍兴的人,都被飘扬在街头的“远之则臭,近之则香”的气味所吸引过,那就是众多游人所难以忘怀的臭豆腐。臭豆腐是霉菜的一种,它是利用霉苋菜梗卤浸泡豆腐制成的,再用油炸了吃,香臭融合、外脆里嫩,是绍兴街头十分常见的小吃。除此以外,还有霉豆腐、霉千张、霉苋菜梗、霉毛豆、霉菜头、霉冬瓜等,这些都成了绍兴最有特色的风味菜肴。
绍兴王星记纸扇: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制作精细、用料考究。大多选用竹秀细匀的竹子作骨,以纯桑皮纸为扇面,采用高山柿漆为制作的粘料,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如传统产品黑纸扇,需经过72道工序,100多个制作过程才能完成。它的主要品种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