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地处宁波市中心,东临奉化江,北濒余姚江,西南与鄞州区接壤。全区总面积29.44平方千米。2005年底,户籍人口30.10万人。辖8个街道办事处。海曙区系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区属宁绍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辖8个街道、75个社区,区政府驻江厦街道灵桥路229号。
行政区划
海曙区辖8个街道:月湖街道、南门街道、灵塔街道、鼓楼街道、西门街道、白云街道、段塘街道、望春街道
历史沿革
1994年,海曙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1996年8月23日,宁波市人民政府(甬政发[1996]176号)批复同意海曙区设立白云街道。1996年底,海曙区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2002年1月7日,浙江省民政厅 (浙民行字[2002]2号) 批复同意海曙区撤段塘镇、西郊乡,分别建立街道。西郊街道更名为望春街道。2002年1月,海曙区西郊乡、段塘镇建制撤销,分别更名为望春街道和段塘街道。至此海曙区乡镇建制消失,全区共辖8个街道。年内两个街道基本理顺人、财、物关系。
人口民族
截止到目前为止,海曙区总户数113042户,户籍人口329498人,其中男性163214人,女性165059人,暂住户124964人,其中男性71350人,女性5337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29338人,占总人口数的8.9%;大专学历人员42572人,占总人口数的12.92%;高中中专学历人员79494人,占总人口数的24.12%>;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178038人,占总人口数的54.03%。
区内共有老年人47618人,占总人口数的14.45%;未成年人47317人,占总人口数的14.36%;育龄妇女108288人,占总人口数的32.86%;残疾人2473人,占总人口数的0.75%。
自然地理
海曙区地处宁波市中心,东临奉化江,北濒余姚江,西南与鄞县接壤。全区面积 29.4 平方公里。海曙区地处宁波市最繁华的地段。
月湖占地南北约1160米,东西约130米,周围2430多米。
海曙区属宁绍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据初步测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09亿元,比上年增长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三次产业比重为0∶18∶82。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 年实现财政收入3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地方财政收入2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增值税1.77亿元,增长6.0%;营业税9.40亿元,增长10.1%;个人所得税2.06亿元,增长21.8%;企业所得税3.11亿元,增长12.6%。全年全区财政支出10.60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03亿元,增长3.4倍;科教文卫事业支出2.08亿元,增长26.1%。
农业产值继续下降。全年农业总产值1895万元,比上年下降40.1%。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实现增加值1219万元,比上年下降46.5%。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4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1.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工业产品生产销售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98.62%。
工业企业效益提升乏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3.7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实现利润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实现利税5.77亿元,比上年增长0.2%。十一项效益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为215.64分。
建筑业企业不断提升。全区年末二级及以上资质企业达到29家,比上年增加2家。全年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62.5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4.11亿元,实现利润3.01亿元,利税5.43亿元。年末从业人员3.38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424人,具有一级资质项目经理人员达到242人。
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现。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80%,达到82.0%;服务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80.0%;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达98.2%;服务业引进企业注册资金占全部注册资金的比重达95.3%。现代服务业(包括外贸企业)发展加快。累计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593家,注册资金33.3亿元;实现增加值83亿,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
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改善。全年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5.44亿元,比上年下降7.9%。其中,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6.7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48.70亿元,比上年下降10.1%。民间投资仍占据主导,实现民间投资49.03亿,占全部投资的74.9%。商务楼宇成为重要投资领域,投资项目投资中,商务楼宇投资占31.2%;房地产投资中,办公楼投资占13.7%。
消费市场稳中见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4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餐饮业实现收入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4.4%。消费热点明显,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家电类产品20.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9%;销售汽车类产品1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4.4%。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5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全年累计完成财政口径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45.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出口38.57亿美元,增长25.3%。出口市场不断拓展,遍布了141个国家和地区。
对外经济合作有新拓展。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4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5%。批准筹建海外企业3家,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9家。
基础设施
海曙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辖区内有铁路宁波客运站、汽车南站,距宁波栎社机场仅8公里,与宁波港客运站仅一桥之隔,沪杭甬高速公路宁波市区出入口设在海曙区,所有的市内公交线路和出租汽车几乎全由海曙辐射市区的四面八方。
海曙区地处宁波市最繁华的地段。宁波新华联商厦、长发商厦、城隍庙商城等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商场,大苑、新园、华侨、金龙等涉外星级宾馆几乎都集中在区内,一批诸如天一广场、乐购超市、新一佳、农工商、好又多、欧尚等一批大广场、大超市和大卖场竞相驻入。市主要金融机构及商检、海关等部门也都设在海曙区。
社会事业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财政预算对科技的投入为4087万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科技三项经费”为1820万元。全年获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3项;获国家科学进步奖1项;实现授权专利29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加大科技合作力度,组织区属单位与中科院、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对接,共签定科技合作项目9项。积极开展全区科普宣传,组织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试点大型科普宣传咨询活动,完成了“普网工程”,共培训学员2200余人。
教育事业不断提升。2006年区财政预算对教育的投入为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区现有中小学33所(其中民办小学4所),在校中小学生3.07万人。义务段入学率、中小学年巩固率及初中升入高中的比例均为100%。有幼儿园41所,3-5周岁入园幼儿8187人,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131.1%。优质学校群体继续壮大,有省、市示范性文明学校14所,市现代化达纲校(园)25所;小学优质教育在校生比达到70.3%,幼儿园三星级以上优质教育资源达到29所。年末共有教职工2093名,其中专任教师1738名。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均达100.0%,其中高一层学历分别达86.3%和87.9%;幼儿教师合格学历达100%,其中高一层学历达92.5%。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制定了海曙区“十一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完成文化馆体制改革,新办独资文化企业一家。举办了第五届商贸文化艺术节、“和谐大家庭,同唱一首歌”居民庆祝建党85周年大型歌会等20余项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海曙区图书馆馆藏,现有藏书近8万册。加大文物保护工作,高丽使馆“明州与高丽交往史陈列”落成开馆,在莲桥街树立“日湖遗址碑”,修复重建镇明岭庙。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全年开展各项集中整治9次,查缴非法书刊3千余册、盗版音像制品3万余张。
卫生事业有效推进。年末有直属卫生机构12个、门诊部以上民营卫生机构21个,拥有床位535张。全年门诊量达241.35万人次,五苗接种率为99.6%。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年末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个,社区卫生覆盖率达100%。深化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向没有医保的困难居民发放《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证》6978本,提供低价社区基本医疗服务1.77万人次,服务满意率达97.9%。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区各类群众性活动14次。全区64个社区建立了老体协组织,4个街道获得省“小康型老年体育街道”称号。全区各校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参加省、市各类体育比赛,全年有17所学校72名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名次;圆满举办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破12项区记录、2项市纪录。
历史文物
海曙区历史悠久。境内有始建于唐长庆元年的鼓楼——海曙楼,海曙区因此而得名。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一阁藏书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讲学旧址白云庄,有建于唐代的天封塔、咸通塔,建于明朝的宁波城隍庙等等。
风土人情
宁波自1997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服装节,宾朋云集,热烈、隆重的服装节背后,是蓬勃兴起的服装业。宁波作为服装大市,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条件。
宁波被称为“中国近代服装的发祥地”是因为中国的第一件西服,第一件国服(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家西服工艺职业学校,第一个有规模、有影响、有成就、有特色的服装流派,都与宁波人有关。中国近代服装史必须从宁波写起,从“红帮裁缝”写起。
二十世纪初,西风东渐、技艺精巧的鄞县、奉化帮裁缝开始为红头发蓝眼睛的西方人制衣,故被称之为“红帮裁缝”。
金秋时节,一年一度的宁波服装节,加强了宁波服装业与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宁波服装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逐步把宁波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服装名城。服装节让世界了解宁波,让宁波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