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隶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东与弥勒县、开远市和个旧市相接,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与石屏县比邻,北靠通海县、华宁县,总面积3782平方公里。建水县下辖8个镇、6个乡。建水县常住人口为534205人。
建水,古称步头,也叫巴甸。有1200余年的建城史。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个。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鲜食葡萄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中国果品之乡。
【行政区划】
建水县辖8个镇、6个乡:
镇:临安镇、官厅镇、西庄镇、青龙镇、南庄镇、岔科镇、曲江镇、面甸镇
乡:普雄乡、李浩寨乡、坡头乡、盘江乡、利民乡、甸尾乡
【建置沿革】
古称步头,亦名巴甸。 汉,属益州牂柯郡毋掇县。 西晋,属宁州兴古郡毋掇县。 隋,为南宁州总管府所辖东爨地。 唐初,属剑南道戎州;元和年间(806~820),南诏在建水筑惠历城(汉译建水城),隶属于通海都督府。大理国前期于此设建水郡,为巴甸侯爨判的封地,后期属秀山郡阿僰部地。 元初,设建水千户,属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改名建水州,隶临安路(治通海)。 明洪武十五年(1382),临安路改临安府,府治迁至建水州,并设临安卫指挥使司(滇南军事指挥机关),拓地改建砖城,故有建水城又称临安城。 清初沿明制,于此置临安府和临元镇总兵官,建水州属临安府。雍正八年(1730)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临安府属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改建水州为建水县,仍属临安府。光绪十三年(1887)10月,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 民国元年(1912)10月,临安府所在地的建水县被裁撤,由临安府府长兼理建水县行政事务。民国二年(1913),撤销临安府,复设县治于建水,改名为临安县;将建水县北区划出,设曲江行政委员,属县级行政机关,隶蒙自道。民国三年(1914)1月,因与浙江临安县重名,仍恢复建水县旧名。民国七年(1918),撤曲江行政委员,改由建水县曲江县佐管理,县佐由省政府委派。 民国十一年(1922),将曲江县佐地划出,增设曲溪县,县政府驻新街(1929年11月批准)。民国十八年(1929),废道后建水、曲溪县由省直辖。民国31年(1942),建水、曲溪县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建水、曲溪县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 1950年,建水、曲溪县属蒙自专区。 1957年9月6日,设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曲溪县划归红河州。 1960年9月13日,撤销曲溪县,并入建水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东与弥勒县、开远市和个旧市相接,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与石屏县比邻,北靠通海县、华宁县。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107公里。总面积378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建水县,地处滇东高原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五老峰为最高点,海拔2515米;五老峰南至红河谷地的阿土村为最低点,海拔230米。境内南北分布有建水、曲江两个盆地,海拔1300米。境内东西走向的山脉分南北两支,将建水和曲江两个坝子隔开。
气候 建水县,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穿南境,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节和地形变化影响,呈现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立体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9.8℃,年平均地温20.8℃,年平均相对温度72%,年平均日照时数232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05毫米。全年无霜期307天。
水文 建水县,境内主要河流泸江河、曲江河、塔冲河、南庄河等属南盘江水系,坝头河、玛朗河、龙岔河等属红河水系。
【交通运输】
国道323线横穿县境,蒙(自)宝(秀)铁路通过县境并与滇越铁路相连通,县内公路达千余公里。地理位置适中,距省城昆明220公里,距边境口岸河口250公里,距蒙自飞机场80公里,是省城通往红河南岸各县的物资中转站和滇南商品流通中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建水县各级各类学校370所,在校学生109934人,专任教师615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达96.6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3.5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01%。
文化事业 建水县广播覆盖率达99.62%,电视覆盖率达99.63%。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5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811个,文化活动小广场76个,文化惠民示范村5个,全民阅读服务点39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1个,乡镇基层服务站点(农文网培学校)14个。
医疗卫生 建水县有卫生机构291个,其中:医院29个,医院床位3823张,专业技术人员4580人,乡村医生274人。
【风景名胜】
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
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三进院建筑。崇文塔,始建于元,明代重修。也称“白马寺”塔。玉皇阁及崇文塔是记录和反映建水宗教历史发展进程中佛、道两教相互融合,塔院相处的重要史证,是建水众多以“文”贯之命名的历史悠久的重要建筑之一。 2019年10月7日,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主庙
土主庙,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有两进完整院落,现存山门、正殿、后殿、四厢、六耳共计39间,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风格保持了明代营造法式特征,呈现出明代简洁、典雅的装饰风格,是建水古建筑中原汁原味保存的明代彩绘艺术信息的充分展示,也是建水古建筑彩绘艺术的珍贵资料。 2003年12月18日,建水土主庙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土主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政考棚
学政考棚,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94年)移至今址,光绪年间重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天君庙与学政考棚相连,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占地2648平方米。又称“火神庙”,亦名“赤帝宫”。 1993年11月16日,学政考棚(含天君庙)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学政考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俗文化】
灯会 灯会──正月十六闹花灯,在彝族民间广泛流传,是彝族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以普雄乡塔瓦村、岔科镇白云村为甚。据史料记载,彝族花灯在建水流传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每年正月十六,各村组建临时灯会,分灯头、管事、提调之职,具体负责全村灯会的组织工作。灯会时间以3~9天为限,看各村经济实力而定,整个活动分3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是接灯神,即在正月十六这天凌晨,由灯头率全村成年男子到村头设案接神;第2阶段为闹花灯,灯神接回来后,全村人开始闹花灯,以传统的花灯剧目演出为主,同时兼有集市贸易及其他经济活动;第3阶段为送灯神,即在灯会结束的当晚,举行庄肃的仪式,将灯神送出寨子,象征着一年一度的春节结束,人们将从此开始紧张的春耕生产。
火把节 火把节彝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村寨都杀羊宰牛,全村人欢聚一堂,喝陈年佳酿,吃陈年谷米,话新年丰瑞。晚上,全村人点燃火把,吆喝着到田野间游行,意为驱除魔孽,迎接丰收。
苦扎扎节 苦扎扎节是哈尼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哈尼族村寨由龙头(阿玛奥)及全族长老组织,杀猪祭龙,祭龙仪式后,各户从稻田采来新穗,碾出新米,染黄饭,煮红蛋,聚在一块摆长街宴,同享共乐。晚上,全村男女跳芒鼓舞,唱“哈吧咦”,彻夜狂欢。
【地方特产】
建水洋葱 建水洋葱,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建水洋葱,鳞片肉质,微黄而柔软,组织细密。
建水酸石榴 建水酸石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榴种植大多以甜石榴为主栽品种,而建水则是以酸石榴为主栽品种,果实酸甜爽口,籽粒饱满、晶莹剔透,品质优。 2010年3月2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建水酸石榴”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云南省建水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建水紫陶,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明清时期,民间有“宋代有青瓷,元代有青花,明代有粗陶,清末有紫陶”的说法。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2016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建水紫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红河灯盏花 红河灯盏花,云南省红河州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7年12月0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红河灯盏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荣誉称号】
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0年云南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0月,入选第三批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1年12月7日,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4月19日,入选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2年4月,拟评选为老旧小区改造优秀典型县。 2022年5月,入选第五届云南省文明城市候选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