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辖县级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总面积1815平方千米。大理市户籍总人口656361人。大理市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大理市人民政府驻海东镇行政中心。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大理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大理自此设县。1983年9月,将大理县、下关市合并,成立大理市。大理市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境内主要景点有:苍山、洱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
【行政区划】
大理市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
街道:下关街道、太和街道、满江街道
镇:大理镇、凤仪镇、喜洲镇、海东镇、挖色镇、湾桥镇、银桥镇、双廊镇、上关镇
乡:太邑彝族乡
【建置沿革】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大理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大理自此设县。东汉永平十年(67年),设“益州西部都尉”管辖叶揄、云南、邪龙、比苏、灣唐、不韦6县。十二年(69年),东汉王朝在哀牢夷设置哀牢、博南两县,并与“益州西部都尉”管辖的6县合并为永昌郡,叶榆县属永昌郡。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置云南郡于云南县,叶榆县属云南郡。 晋泰始七年(271年),分建宁、永昌、兴古、云南4郡为宁州,叶榆县隶属宁州。晋永嘉五年(311年),从云南郡分出东河阳郡,叶榆县改属东河阳郡。 东晋、齐,仍设叶榆县属东河阳郡。 隋,隶南宁州总管府。 公元七世纪,在洱海地区出现了6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六诏”。唐开元二十五年(738年),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河蛮,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定都太和城(太和村)。唐册封南诏王皮罗阁为云南王并于附近京都地区设十殓,外则有六节度,二都督,今大理市境域为南诏国的中心统治区;在今市境内有大厘脸亦称史验(喜洲镇),赵川嬉(凤仪镇),苴呻脸亦称阳贻:(大理城西)、太和城(大理太和村)、龙尾城(下关)、龙首城(上关)。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哗城。 五代时,902年,郑买嗣灭南诏建大长和国,926年,赵善政灭大长和国建大天兴国,930年,杨干贞灭大天兴国,建大义宁国,羊苴哗城均为国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定都羊苴呼城。初期沿袭南诏制度,后期,行政建置有府、郡、镇、部(赎、甸),今市境内有天水郡(今凤仪镇一带)、喜酸(今喜洲镇)。 元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队攻克大理。宪宗六年(1256年),立大理上下二万户府,宪宗七年(1257年),立太和上中下三千户,隶属大理上万户府,赵喻千户隶属大理下万户府。元至元七年(1270年),并大理上下二万户府为大理路军民总管府。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云南行省于中庆(今昆明市),自此,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大理转移到昆明。是年,赵赎千户改为赵州隶大理路,又于白崖立建宁县隶属赵州,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太和中千户立录事司,上下二千户立太和县隶属大理路为路治。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大理路为大理府,置府治于太和县,领州4,县3,弘治七年(1494年),割太和县9里,云南县2里,赵州1里置宾川州。 清,承明制,设太和县为大理府治,所属州县未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并大理卫、景东卫归赵州。雍正六年(1728年),移大理督判驻弥渡隶赵州。清咸丰六年(1856年),滇西爆发以回民为主的各民族人民反清起义,攻陷大理城,拥杜文秀为总统兵马驮元帅,建立起义政权,以原提督衙门为帅府。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义失败,大理城作为起义政权所在地达17年。 民国元年(1912年),府县归并,以大理府长兼摄县事,民国二年(1913年),政府通令废府、厅、州为县,改太和县为大理县,赵县为凤仪县,隶属腾越道,大理、凤仪两县之名自此开始。 民国六年(1917年),奉省署令划红崖属凤仪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1月,大理、凤仪两县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大理专员公署,大理县为专员公署驻地。同年1月,下关为特别区临时管制委员会,同年5月,成立下关区,均直属大理专员公署。 1951年11月,改下关区为下关市人民政府。 1953年,大理专署移驻下关市。 1955年,下关市改为省辖市。同年9月,又将宾川县的文武、向阳两乡划入凤仪县的海东乡。 1956年11月,撤销大理专区,建置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市改为州辖市。大理、凤仪两县属州。 1958年,将大理、凤仪、下关、漾湧4县市合并成立大理市。 1960年底,撤销大理市,恢复大理县、下关市、漾演县建制,原凤仪县划归大理县为凤仪区。 1983年9月,将大理县、下关市合并,成立大理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理市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东与宾川、祥云相连,南与巍山、弥渡相邻,西接漾濞,以点苍山为界,北与洱源、鹤庆交界,总面积1815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1278.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0.5%;坝区面积286.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5.8%;洱海水域面积25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3.7%。
地形地貌 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交接地,主要由高山分水岭、冰蚀地形、高山山麓洪积扇地形组成。东有玉案山,南有哀牢山,西有点苍山,三山环状相连。中间是洱海断陷盆地及西高东低的狭长缓坡区。点苍山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由十九座南北走向的山峰组成,海拔3500~4122米,是本市的主要山脉。点苍山玉局峰为境内最高峰,海拔4097米。洱海是全国著名的七大淡水湖泊之一,走向与苍山平行。南北长40.5千米,东西宽3~9千米,蓄水量30亿立方米。西洱河是洱海的唯一天然出水口,位于西洱河谷的太邑乡坦底摩村海拔仅1340米,是市内最低点。
气候 大理市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4.9℃,年日照时数2227.5小时,年降雨量为1051.1毫米,年均无霜期228天,同时还以风高著称,故有“风城”之称。大理市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全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
水文 大理市地处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分水岭地带,属澜沧江水系。境内洱海湖面面积252.19平方千米,蓄水量30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溪河100多条,除西洱河外,主要溪河有25条,全部发源于大理盆地四周山麓并流入洱海。
【交通运输】
航空 大理机场位于凤仪镇和海东镇交界处,距离大理市区12千米。大理机场有飞往昆明、西双版纳、广州的航班。
火车 大理火车站位于大理市新城东边的云岭大道,地处下关城区开发区高原明珠广场南端,是云南省内旅游铁路专线的重要枢纽。大理市内乘坐7、8、10、11路公交车均可抵达。其中火车站旁的8路公交车可直达大理古城。
公路 建成并开通国内多条航线的机场和大理至昆明铁路专线,修通了大理至昆明、大理至保山的高等级公路。大理地区的交通以公路为主,214国道和320国道在此交汇,通达各地。大理距离昆明300多千米,两地有高速千米连接,约需4-5小时。大丽高速公路(大理至丽江)已经建成通车,攀大高速公路(攀枝花至大理)也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由成都、西昌、攀枝花等地前往大理将更加的便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大理市高等教育(大理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大理护理职业学院、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13049人,在校生36420人,毕业生8138人。其中:研究生招生1112人,在校研究生2868人,毕业研究生687人;普通本、专科招生11937人,在校生33552人,毕业生7451人。各类中等专业教育(云南建设学校、大理技师学院、大理州财贸学校、大理卫校)招生2886人,在校生10593人,毕业生4539人。职业中学(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科技管理学校、州体育中学)招生553人,在校生1559人,毕业生828人。 大理市普通高中招生5925人,在校生17299人。初中招生6593人,在校生19991人。普通小学招生7821人,在校生47730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9人,在校生255人。幼儿园入园幼儿8814人,在园幼儿26312人。
文化事业 大理市拥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量822千册,电子图书193千册;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大理市有医疗卫生机构577个,实有床位9793个,卫生技术人员11392人,其中:医院48个,卫生技术人员7807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7个,卫生技术人员2239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1192人;其他卫生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154人。
【建筑特色】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占有大理市人口的65%。白族风情多姿多彩,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族民居一向外观整齐、庄重、大方,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墙基、门头、窗头、横梁皆用石头砌成,屋顶以板瓦为沟,筒瓦为顶。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讲究,往往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为“两房一耳”,即两幢楼房互相垂直,交叉处有一耳房;二为“三房一照壁”,即三幢楼房,主房对面为照壁;三为“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楼房,每一处交叉点都有一耳房;四为“六合同春”,即有两个大院,每院三幢楼房,各方的楼廊彼此相连,通行无阻,称为“走马转角楼”。
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其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
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各种各样的照壁也体现了主人的意愿与企盼,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艺术品。
【风景名胜】
苍山洱海
境内的苍山洱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是大理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由19座南北走向的山峰组成,平均海拔3782米,全长48千米。 洱海是中国著名的七大淡水湖泊之一,素有“高原明珠”的美称,南北长40.5千米,东西宽3至9千米,最大水深20.7米,平均水深10.2米,蓄水量30亿立方米。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坐落于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苍洱景区的中心和风光秀丽的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山丽片区。东临洱海,东距大理古城1.5千米,北距大理三月街会场0.5千米,距崇圣寺三塔2公理,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天龙八部》影视剧拍摄投资兴建的一个大型影视拍摄基地。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占地面积700余亩。主体建筑有城墙等。整个天龙八部影视城由三大片区组成:第一局部为大理国,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宫、镇南王府;第二部分是辽国,包括辽城门和大小辽街;第三部分就是西夏王宫和女真部落了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依照大理特色,宋代特点,参照《清明上河园》影视拍摄与旅游风光相结合的原则,大理又一个较大规模的旅游景点。
风情岛
风情岛是,洱海三岛之一,位于苍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黄金地段---大理市东北端的双廊乡境内。该岛四面坏水,东靠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北接石宝山,南连大理,西对苍山洱海,因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故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南诏风情岛被列为云南省25个旅游精品项目之一,并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定点接待单位。
洋人街
古城的任何一次修缮和改建,洋人街都是首当其冲的,洋人街表面上看与其他街道已经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身处其中的酒吧和店铺还顽强地坚持着各自的特色,除了新添的不少网吧。
蝴蝶泉公园
蝴蝶泉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里曾经有过蝴蝶成团翻飞的独特景象。而它的闻名却是借助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五朵金花》,泉水干涸,蝴蝶灭迹。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保存较为完整的白族风格为主的民居建筑群,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整座古城背靠苍山面对洱海。城内的街道呈棋盘式分布,石板路面青瓦坡顶的民居为白族建筑风格。古城内有民居、店铺、寺庙、博物馆、教堂、学校,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民俗,身处其中能感到白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虽几经修缮,但仍保留原有的格局。古城南北保留着完整的城楼,巍峨的南城门有块匾,上书“文献名邦”。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曾经是南诏的象征,如今也是大理的标志性景点。三塔原是南诏时期一组规模庞大的佛教建筑的一部分,后因战乱等原因其他的建筑被毁,只剩下了三塔,成了后人凭吊历史的依据。主塔又名千寻塔,正东砌照壁,镌有“永镇山川”4字。崇圣寺三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曲艺】
白族调 白族调是白族人民在歌舞时随口兴唱的一种曲调,以白族话演唱,生活气息浓厚。
诵经调 诵经调是白族人民在做本主崇拜,诵经时所演奏的曲调。主要乐器为木鱼等,曲调庄重、和谐,显得古老、深沉。但是它并不等同于洞经古乐,二者在音色以及曲调上还存在一定区别。
本子曲 本子曲实际上是白族调的一种,分为独唱和对唱。独唱时,除了起头第一段外,往往把第二段无限重复,只在节奏与感情方面略作调整;对唱时,每人八句,反复进行。
吹吹腔 吹吹腔俗名“板凳戏”,是白族的古老剧种之一。吹吹腔以大理为界限,大理以南称为南派,以北则称为北派。两派风格各有特色。吹吹腔讲究韵律,风格多样,表演生动,地方色彩浓厚。
大本曲 大本曲又名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民间说唱曲艺。本子曲往往是以人演唱,一人以三弦伴奏。唱词内容多为白族民间故事以及汉族的文学作品,如《白王的故事》、《蓝季子会大哥》、《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本子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南腔、北腔和海东腔。南腔婉转、轻柔,北腔平直、顺畅,十三腔高亢、粗犷。
洞经古乐 洞经古乐原为一种道教音乐。在明代时期由内地传入西南。随后,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之中,这种道教音乐慢慢地为西南少数民族所接受,并逐渐融入了民族音乐与乐器,形成了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洞经古乐。 巍山洞经音乐与大理洞经音乐为洞经音乐的两个分支。巍山洞经音乐融入了南诏音乐的古典与庄重;大理洞经音乐融入了白族民乐的优美与动听。虽然音色之中偶有区别,但是在乐器方面同采用了笛子、锣、鼓、二胡、三弦、绕、铃子等为伴奏。 洞经音乐常常是在诵经之时进行演奏的。诵经腔调随着音乐游走,相互融合,无比庄重,宛如对古代英雄的赞歌。
大理扎染 扎染是白族的传统工艺,历史相当悠久。用蜡刀将蜡涂于土布之上,旋即用棉布在土布的不同部分捆扎,随后入染料浸染。晾干之后,去掉捆扎的棉布,土布之上就会留有图案各异的扎痕。纯手工制品,朴实大方,素雅凝重。由于棉布捆扎部位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图案,因此扎染手法多样,变幻无穷。由扎染土布制作的产品非常丰富,如: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等。
剑川木雕 剑川木雕做工精细,造型多样,形象生动、美观,质地坚硬柔韧,可谓是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华。
【民族服饰】
白族服饰在色彩上大多为红白相间,采用对比鲜明、明亮的色块反衬出色调的协调。女子服饰艳丽、朴素,上身衣装以及头饰较为复杂,下身裙饰比较简单、朴素,而且,年轻姑娘的服饰较为艳丽,年长女子的服饰崇尚淡雅。年轻姑娘好梳辫子,头饰叠成长条形盖于头上,红色的绳子绕辫挽上,形成上为龙马角,下为龙凤尾的格局,左侧一条缨穗垂于耳畔,随风飘扬。“苍山绿,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正是对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
白族飘带 白族挑花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呈扁矛形,带面由宽而窄,与腰头加接处最窄。中老年妇女常用黑、蓝色布料,少数用彩绸,较长且宽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蓝色,一般用布料较短且窄。均用挑花装饰,以白线为主,少用红线。年轻人的飘带挑花图丰富,有花卉、飞禽等上百种。图案千变万化,带端部位皆挑绣蝴蝶。
白族首饰 白族金属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等白族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仅大理就有“三宝”、“三元”、“恒丰”、“福美”等铺号十六家,能打制周围白、汉、彝、苗等民族妇女、儿童佩带的金银首饰。有扭丝镯、扁桃镯、剪链、八仙、帽花、戒指、耳环、三须、五须、针筒、耳勺、牙签、冠针、围腰牌、蝴蝶、龙凤等数十种。
白族童帽 服饰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南、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区。男女幼童头饰。以鱼尾帽为母体,演变出虎头帽、猫头帽、狮子头帽、兔子头帽、青蛙帽、老鼠帽等多种形式。均以彩绣装饰。常用图案有梅花、菊花等。帽两端缀以圆形银饰,正前上方饰琥珀、玛瑙制成的青蛙、佛像或各种造型的银饰品。有的在头顶两侧装弹簧绣球,在帽尾缀银铃。
白族头巾 白族头饰工艺品。方形。女用。流行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丽江、兰坪等地白族聚居区。按工艺可分为四类: 挑花头巾。蓝布底白线挑花,用几何针法挑制各种图案。青年人头巾挑花艳丽、繁多。随年龄增长,花纹图案不断简化。蓝底白线挑花这一反彩线挑花的色调,是白族妇女头巾最突出的特色。 刺绣头巾。流行于洱源西山、乔后等山区。以天蓝或浅绿色布为底,边为锯齿形彩线挑花,中间绣有山花野草,色彩以大红大绿突出。 扎染头巾。主要流行于大理周城地区。用白布以靛蓝扎染。朴素、明快。 多层头巾。流行于剑川三河、丽江九河等地。除有较简单的蓝底挑花外,多用头巾包扎造型与层数区别长幼。少幼女童的头巾为单层,用红线扎成兔耳形;青少年女子用红线将双层头巾在头上环扎一周,翻披在后;婚后妇女则戴多层头巾,少则八层,多则十余层。无论层数多寡,最上边一层定为蓝色,挑制白花。老年人头巾层数减至三五层,以黑线挑花。
白族绣鞋 刺绣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主要有三类:其一为船型绣花鞋。盛行于大理海东、下关山区、洱源等地。以鞋体象木船得名。以船形为母体,演变出鸡冠鞋、鱼型鞋等。共同特点是:鞋头高翅,鞋尾留有尾扣,鞋帮全部刺绣。常用图案有佛手、石榴、梅、菊、桃等花果及蝴蝶、青蛙、公鸡、蟹等动物。鲜艳夺目。其二为圆口绣花鞋。即系带圆口布鞋,各地均盛行。仅在鞋头绣一组图案,如梅、桃、山茶等花卉,左右对称。上述两类为妇女穿用。姑娘从小即学,一双接一双,日积月累,到婚嫁时已数十双,甚至上百双。接新娘的队伍中有专人挑鞋,示新娘勤劳、能干。其三为绣花凉鞋,男女青年穿用。采用雪白布面与布壳粘合,剪成所需鞋帮形状,滚上边,绣以几何图案或二方连续图案,以上革底,最后在鞋头钉上绣球。通常只在节日盛会或赶集约会时穿用。
【民族舞蹈】
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代表。舞蹈表演所用的彩棍为山竹所制,竹间穿有一串三枚或两串六枚的铜钱。舞蹈时,舞者右手持彩棍,左手拨动鞭的两端,并用鞭轻打身体各关节。
霸王鞭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配合这音乐的节奏,更加优美动听。霸王鞭舞有上百种舞鞭方法,舞蹈动作连贯,轻盈矫健,而且常常能与其他舞种相合拍,组成多种动作,形成“一条龙”、“四梅花”等队形图案。
霸王鞭舞老少皆宜,并且人越多气氛越热烈。民族节日期间,每每于各白族村寨之中欣赏到如此趣意盎然,动作美观、轻灵的舞蹈。
【传统节日】
耍海会又称:捞尸节 上关、喜洲一带始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大理、下关一带始于农历八月初八。 翌日,白族民众身着盛装,汇聚于洱海之畔,乘坐彩船泛游洱海、唱山歌、对调子,情形不亚于春节。大理、下关地区还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节日往往持续三至五天。
绕三灵 夏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白族关于绕三灵还专门有句俗语:“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园。”这是说绕三灵的节日活动得进行三天。二十三日过节时,人们聚集到苍山五台峰下的圣源寺,祈祷赛歌;二十四日,人流经过喜洲镇,向南洱海边村庄进发,当晚便在当地村庄的本主庙欢庆赛歌;二十五日,人群沿洱海至大理崇圣寺东面的马久邑本主庙,在此祈祷欢庆之后归家。
三月街 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止 当时大理是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东南亚各国又素有来往,来自古印度的僧人赞陀崛多在苍山麓讲经传教,收纳信徙,形成观音街,实为佛教活动的庙会。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贸易集市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三月街历1300多年而来衰,“千年赶一街”,成为“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唱歌跳舞做买卖“的盛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理在历史上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地处“中国南方丝绸之路”中心站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现在大理州已将“三月街”确定为民族节,其街期为七天,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止,每年赴三月街的人数以百万计,全国各地及海外各国都有人来参加,也是白族人民最大的传统节日。
石宝山对歌会 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 白族老人认为当天在石宝山上舒展歌喉能够得到吉祥与安康,因此,节日当天,周边白族群众多会由四面八方汇聚于大理剑川的石宝山,唱调对歌,观光游览。
【饮食特色】
大理饮食饶有特色。其背靠苍山,凭苍山之优,干巴菌、树头菜、松茸等产量丰富;濒临洱海,借洱海之便,水产颇为丰富,弓鱼、田螺等。 大理的小吃也较有特色,乳扇、饵块、粑粑还有凉鸡米线,人民路的“梅子井酒家”是大理的饮食老字号。 大理特色小吃有砂锅鱼、喜洲粑粑、三道茶、乳扇、雕梅、大理酸辣鱼、洱源乳扇、祥云“姊妹七辣”、火烧猪肉、炒螺黄树头菜炒火腿、活水煮活鱼、冷冻白豆腐鱼、乳扇、高河菜、南涧锅巴豆粉等。 此外在大理还有各色的小锅用丝和米线、雪白小米糕、破酥粑粑、热豆粉、豆花、卷卷、蒸糕、粉粑等地方小吃。
三道茶 提起大理,“三道茶”、洱源乳扇都是不能不说的。三道茶分别为苦茶、甜茶、回味茶。苦茶,民间又称为响雷茶,多为烤制,味苦;甜茶,则在茶中加入核桃片和红糖,喝完后口中回甘;第三道,加入蜂蜜、花椒,有的加入乳扇,故称回味茶。大理古城文献楼点,大理南诏文化城内,还有喜洲严家大院内的三道茶都是比较地道的,另有民族歌舞表演。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18日 大理市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2019年12月7日 大理市入选“2019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 2020年5月14日 大理市被认定为云南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1月 大理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79;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65. 2月,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4月入选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同年5月,大理市入选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县)。 2020年5月29日 大理市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6月 大理市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2020年8月 大理市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9月22日 大理市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12月 大理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0年11月 大理市入选“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名单”。 2020年11月 大理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1日 大理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1年1月 大理市入选2020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1月18日 大理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7月 大理市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12月 大理市被云南省教育厅拟评为“云南省教育工作合格县”。 2023年7月 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