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地貌特征为沙漠、山地、洪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四大类。总面积18900平方千米;巴楚县户籍人口为371514人。巴楚县辖4个镇、8个乡;县政府驻巴楚镇。
巴楚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700多年,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胡杨林发源地。有唐王城、古烽燧遗址、卡拉姆达尔拜克古墓等历史遗迹,有金色胡杨、大漠风光、平原湖泊等自然景观。巴楚县水土光热、矿产资源丰富,天然胡杨林面积达316万亩。巴楚是全国最大的棉花储备库、南疆重要的棉花集散地。境内有314国道乌(鲁木齐)红(其拉甫)公路和巴楚-莎车公路、巴楚-图木舒克公路、南疆铁路等南疆重要交通要道过境。
【行政区划】
巴楚县辖4个镇、8个乡:
镇:巴楚镇、色力布亚镇、阿瓦提镇、三岔口镇
乡:恰尔巴格乡、多提巴格乡、阿纳库勒乡、夏玛勒乡、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阿拉格尔乡、琼库尔恰克乡、英吾斯塘乡
【建置沿革】
汉,为西域尉头国地。 三国、北魏,时属龟兹。 隋,时属疏勒。 唐代,为安西都护府下属的尉头州。 元代,属别失八里行尚书省。 明代,属东察合台汗国,后属准噶尔。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叶尔羌办事大臣,巴楚归叶尔羌管辖,是阿克苏与叶尔羌、喀什噶尔间的军事、交通重镇。光绪三年冬(1877年),清军刘锦棠率部平定阿古柏之乱,驻扎在巴尔楚克。乾隆年间设军台,称巴尔楚克台,为叶尔羌到阿克苏十六军台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年),筑玛拉巴什城。光绪九年(1883年),置玛喇巴什直隶厅,属喀什噶尔道。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直隶厅改设为州,称巴楚州,隶莎车府,下辖八大庄。 民国二年(1913年),改设巴楚县,属喀什噶尔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喀什行政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喀什督察专区。 1949年后,先后属喀什专区、南疆行政区。 1956年,复改喀什专区。 1978年后,属喀什地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巴楚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是喀什地区的“东大门”。东与阿瓦提县,墨玉县相望,南与麦盖提县,莎车县,皮山县为邻,西与伽师县,岳普湖县毗连,北依柯坪山和喀拉塔格山为界与柯坪县,阿合奇县,阿图什市接壤。东西最长218千米,南北最宽134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890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楚县地貌大致可分为沙漠、山地、洪积平原及冲积平原三大部分,全县的绿洲集中在叶尔羌河和喀什噶尔河沿岸的冲积扇平原上,由西南到东北呈狭长地形,绿洲面积约1264万亩。
气候特征 巴楚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冬季长,春季、秋季短,干旱少雨,风沙天气多,无霜期长。主要气象灾害为大风、沙尘暴、浮尘、冰雹、霜冻、春旱和洪涝。年平均气温12.1℃,年日照数在2859-3130小时,年均无霜期225天,一月份平均气温-6.2℃,七月份平均气温26℃,年平均降水量60毫米左右。
水文特征 巴楚县位于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下游。叶尔羌河由西南向北东贯穿全境,县内流程250余千米,叶尔羌河是巴楚县主要水源,境内河床为砂粒质河床。喀什噶尔河,在距巴楚县约19千米处,注入小海子水库北闸放水渠内,境内全长150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巴楚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140所,初级中学7所,小学133所,都属于公办学校。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生88708人,小学66341人,初中22367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班级2117个,小学1656个,初中461个。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共5590人,小学教职工3860人,初中教职工1730人。其中专任教师4997名,小学专任教师3489名,初中专任教师1508名。
文化事业 巴楚县建成巴楚博物馆新馆,组织开展特展2场次。组织村民参观新疆“四史”馆6971场次、受教育35万余人次。绘制24节气、古诗等文化墙1147面,建设民族团结主题文化公园1个,在城市街区打造小游园8个。
【交通运输】
巴楚县地处南疆三地州的中心,周边与11个县市接壤,境内有农三师兵团8个农牧团场和图木舒克市,省道215线、国道314线、三莎高速、阿喀高速、南疆铁路横穿县境,是连接喀什地区南四县和克州、和田地区的交通枢纽,是内地经喀什进入中亚、南亚的重要通道。
【风景名胜】
唐王城遗址
即唐代尉头州城遗址,为唐代龟兹国遗迹。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托库孜萨热依” 古城,建于公元前206年,距今约有2200年的历史。古城座落在巴楚县城东北60多千米处的代热瓦孜塔格山(大门山)南端山口的北山东侧。城墙用泥土,石头筑成,直径为180米,分内城,外城,大外城几个部分。南北各有一道城门,大外城的城墙已风化为一道土梁,城东北延伸至约两千米处的 唐王村(今农三师五十一团驻地)。从城内沙土中曾发现毡片、兽骨、木材等物。此外,还出土有钱币、文书和金币。唐王城为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中道上的一个重要古城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烽火台遗址
位于琼梯木之南、托库孜萨来之北,烽燧以间隔5~10华里的距离一线排列,均系南疆重点县文物考古综合调查组1983年底新发现。所获遗物种类与琼梯木的一致,考古学家认定这几处均为唐代烽火台遗址。琼梯木和这几处烽燧遗址都是古丝绸之路在悬浑河(即今阿克苏河)至据史德城之间的馆驿护卫建筑。
红海水上乐园
该景区距巴楚县城9千米,风景秀丽的红海子水库,库容量为7200万立方米,水库面积34.265平方千米,坝长19千米。景区内设置水上排球场、水上攀岩、水上平衡木、水上翘翘板、水上蹦床、水上飞行器、水上滑梯、水上摩托、游艇观光等项目,可实现一次接待500人次。
曲尔盖金色胡杨岛度
巴楚县金色胡杨岛位于喀什河冲积平原上,距县城24千米的红海乡境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金色胡杨岛四面环水,枝繁叶茂,有金色胡杨林和水面成片的芦苇荡。每当秋季来临,近万只白鹭、野鸭等水鸟游弋其中,构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壮丽景观。景区规划面积3795亩,投资1200万元已建设歌舞表演厅、悬挑餐厅、休闲木屋13栋、曲桥2座、木栈道1100米、停车场、上水、通电等。二期将投入400万元将建设停车场、大门、绿化、硬化、亮化等项目。
夏河原始胡杨林
夏河原始胡杨林自然生态旅游景点距离县城100千米,位于天山南北麓,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整个林区占地面积306万亩,景区东西长134千米,南北平均宽22千米,与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小海子垦区6个农业团场相邻,东北同阿克苏柯坪县及阿瓦提县接壤。景区内有着最壮观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景象,有世界之最的原始胡杨林,林区内有约上千年历史的维吾尔将军墓及40姑娘坟,它盛产巴楚蘑菇、甘草、大芸、罗布麻、肉苁蓉、骆驼刺等,林木品种以胡杨为主,伴有灰杨、红柳等,另如黄茋、鹰、兔子、黄羊、野猪、蛇、狐狸、刺猬等出没林间,还有世界上少有的奇形怪状的风倒木区。
黑山探宝
黑山探宝位于夏河胡杨林场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临界点的黑山主要以沙漠观光、探险寻宝、越野等项目为主。黑石山起因于火山爆发形成,从而得名黑山,盛产七彩石,七彩石属稀有石种,因花纹奇异,形态万千。
恰尔巴格乡沙山
恰尔巴格,维吾尔语意为“美丽的花园”,盖因此地山峦环绕,风光秀丽而得名。沙山位于恰尔巴格乡19千米处,东与农三师五十一团、五十二团、四十四团接壤,南与农三师四十九团、工程团、小海子水库连接,北抵314国道与三岔口镇相望。村民集中在喀什河和巴图公路沿线居住。该沙山高270米,面积420亩,伫立于巴楚县小海子水库与永安坝水库边缘,周围绿洲环绕,每到夏季、秋季,当地群众场汇集于此,登山赏景,或通过沙疗治疗风湿病。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400千米,面积33.76万平方千米,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流动沙丘面积广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沙漠腹地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台型沙山和沙垄,宛若盘踞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 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
【历史文化】
巴楚县是新疆胡杨文化的发源地,维吾尔族刀郎舞的故乡。巴楚县有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叼羊;有4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维吾尔族叼羊、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维吾尔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卡龙琴制作)。民族节日有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刀朗歌舞 历史上的刀朗人主要分布在巴尔楚克一带,他们只是维吾尔族的分支,但在生活习俗、语言、文化以及面貌上与其它维吾尔人有一定的差别,尤其是曲调朴实、风格豪迈,粗犷的刀朗歌舞更是别具一格,是维吾尔民间舞蹈之一。近年来,刀朗舞在南疆悄然兴起,田间地头,深深庭院,盛大节日,婚嫁喜庆,文艺晚会,到处可见刀朗歌舞。如有贵宾到来,刀朗人自然跳起欢快的刀朗舞迎接你,还有展示民族性格的刁羊、赛马活动。 斗狗 斗狗游戏起源于宋代。宋时的皇宫里,斗狗是皇亲国戚们喜欢的嗜好,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博彩的下注曾达百两黄金。广泛流传于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乌孜别克、回等少数民族之中的斗狗,是一项传统娱乐活动,一般在每年农闲季节开展,尤其是农闲季节逢喜庆日、节日、集市举行斗狗活动。 斗羊 斗羊是流行于农村的一种娱乐游戏。斗羊不分季节,以冬季较多。因为这个季节农家闲暇时间充裕,羊也体壮有力。只见两只体魄相当的羊在各自主人的牵引下,在场边两头相向摆好迎战姿态。一位裁判员发出吆喝声和手势,两只羊从主人手中跑出,向对方冲去,羊头相撞。胜者,主人当场给它喂些好吃的东西,以示鼓励。如果两只羊势均力敌,两位羊主人就握手言和,结束斗局。 斗鸡 斗鸡是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塔吉克等民族古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之一。一般在乡村集日、传统节日、婚礼、假日时进行。斗鸡活动世代相传,人们甚至形成为了表达对斗鸡活动的钟爱,以人名、地名称呼它的习俗。此外,在维吾尔语中,还将壮士比喻为公鸡等。斗鸡活动可以体现公鸡自然属性中的“勇敢”“慷慨”。 叼羊 叼羊是新疆各兄弟民族普遍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一般都在节庆或表演时进行。有分队和不分队两种方式。主持人把一只割去头的羊放在指定处。发令后,甲乙两队共同向羊飞驰而去,先抢到羊的同队队员互相掩护,极力向终点奔驰,双方骑手们施展各种技巧,围追堵截,拼命抢夺。叼着羊先到达终点的为胜方。获胜者按照习俗,将羊当场烤熟,请众骑手共享,称为“幸福肉”。 赛马 新疆各民族都喜爱赛马,其竞赛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在元、明、清史料中,多处记载赛马和兵役制度相结合,成为当时国家的一项制度。那时的赛马运动还是王族、显贵们的重要娱乐项目之一,一般都在节庆之日举行。近年来,赛马又增添了许多新项目:障碍赛马、越野赛马、马球、马上射击、劈剌、盛装舞步赛,以及马车驾驭赛等。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一年365天或者366天,与公历基本相同。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354天或者355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先知穆罕默德入主麦地那的第二天(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元旦,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聚礼之后,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奈依(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萨满舞。
【地方特产】
巴楚县境内有罗布麻茶、巴尔楚克羊、巴楚蘑菇、巴楚烤鱼、巴楚凉拌粉、巴楚凉拌菜、巴楚烤牛、巴楚烤骆驼、巴楚烤鱼、巴楚烤鸡、巴楚面肺子、巴楚烤肉、新疆肉苁蓉等特产。
【荣誉称号】
2021年4月,巴楚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5月27日,巴楚县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1年11月,巴楚县入选拟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第一批)并进行公示。 2021年12月7日,巴楚县被列入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