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总面积9518平方千米。呼图壁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呼图壁县辖6个镇、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呼图壁镇。呼图壁县总人口22万。
两汉时,为乌贪訾离国。1954年,恢复原名,隶属乌鲁木齐专区。呼图壁县东距乌鲁木齐市68千米,312国道、201省道、乌奎高速公路、北疆铁路横贯全境。呼图壁县被称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第五批)、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主要景点有世纪园、马桥故城、此生胡杨林风景区等。
【行政区划】
呼图壁县辖6个镇、1个乡:
镇:呼图壁镇、大丰镇、雀尔沟镇、二十里店镇、园户村镇、五工台镇
乡:石梯子哈萨克民族乡
【建置沿革】
两汉时,为乌贪訾离国,后并入车师后国。 唐,属庭州和北庭都护府。 宋,属高昌回鹘国。 元,属别失八里。 明,属瓦剌,明末清初,为准噶尔部游牧地。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设乌鲁木齐西路军台,称呼图克拜台,后设营塘。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设洛克伦巡检,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设呼图壁巡检。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筑景化城,为呼图壁巡检管理。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置昌吉县,呼图壁属昌吉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巡检为县丞,设呼图壁分县。 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呼图壁分县,所辖区域悉归昌吉县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仍设呼图壁分县,置县佐,名为昌吉县分驻呼图壁县佐。民国七年(1918年),从昌吉县析置呼图壁县,属迪化道。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年改名景化县,属迪化专区。 1954年,恢复原名,隶属乌鲁木齐专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呼图壁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南以天山分水岭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交界,北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心与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县接界,东邻昌吉市,西接玛纳斯县。行政区域面积95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呼图壁县县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呼图壁河和雀尔沟河(又名军塘湖河、土古里克河,红山河)纵贯县境。全境呈现山地、平原、沙漠等地貌形态,南部山地最高海拔为5290米,北部沙漠最低海拔为360米,全境高差为4930米。
气候 呼图壁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平原地区平均气温6.7℃,年降水量167毫米,无霜期平均180天,全年日照总时数3090小时,稳定在10℃以上的年有效积温为3553℃。在5月份到8月份,平原地区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每天平均日照时数10小时以上,7月份达11小时以上。
【交通运输】
呼图壁县东距乌鲁木齐市68千米,312国道、201省道、乌奎高速公路、北疆铁路横贯全境,是“乌昌核心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通往北疆各地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边贸口岸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县南北长258千米,东西最大宽度52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呼图壁县有各类学校48所,其中小学12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3所,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29所,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
医疗卫生 呼图壁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25个、床位数564张、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422人,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3%。
【风景名胜】
世纪园
呼图壁县世纪园工程始建于2004年春,竣工于2007年秋,世纪园沿三工渠呈带状分布,全长1300米,宽400余米,占地18万平方米,其中绿地13.2万平方米,硬化地面2.8万平方米,水面1.5万平方米,总投资5000余万元。树木花卉80余种,各类树木5000余棵,各类花卉面积4000平方米。属国家AAAA级景区。
马桥故城
马桥故城位于呼图壁县城西北84千米处的一零六团境内,因河道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而架设木桥,供一人一骑通行,取名“马桥”。该城得名“马桥城”。马桥故城南北长350米,东西宽170米,城墙高3米余,厚2.7米,上有0.7米的女儿墙,有南北二城门,北门宽约4.5米,南门宽约2.5米,有南北走向6米宽大街一条,东西走向小巷数条与街连接。
此生胡杨林风景区
次生胡杨林位于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近内。该景区距呼图壁县城38千米,距昌吉市76千米,距乌鲁木齐市100千米,距五家渠市65千米。景区内胡杨林为次生胡杨林,分布相对集中,南北长20千米,东西宽450米,总面积约为9平方千米,景观以胡杨林景观最为突出。
大海子风景区
大海子水库旅游景区位于呼图壁河下游,以大海子水库为中心,水库面积为13.5平方千米。
【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6日,呼图壁县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同年12月25日,呼图壁县入选“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第五批)”。 2020年6月30日,呼图壁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2年3月,呼图壁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