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地处泸州、宜宾两市与滇北结合部,属四川南部山区,位于东经104゜52′28″—105゜21′23″,北纬28゜04′28″—28゜27′18″之间,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43公里。东南与叙永县相邻,南与云南省威信县相连,西邻珙县,西北接长宁县,北与江安、纳溪两县、区共界,距宜宾市区114公里。幅员面积为1373.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01公顷。县境中南部仙峰山隆起,将全县分为南北两翼。北部北低南高,海拔275.6米至1795.1米,南部北高南低,海拔降至501米;分槽坝、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地貌类型。全县森林覆盖率38.12%,森林蓄积量126万立方米。
全县辖15个乡镇,8镇7乡(其中苗族乡5个),有苗、回、藏、满、彝、纳西、土家、仡佬、布依、拉祜等17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4.8万人,为川南最大苗族聚居县。2002年末总人口430969人,男女比例为112:100,非农业人口46724人,农业人口384245人。古宋镇为县城所在地,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兴文县辖11个镇、5个乡、5个民族乡:
镇:中城镇、晏阳镇、大坝镇、共乐镇、久庆镇、莲花镇、万寿镇、九丝城镇、石林镇、太平镇、周家镇
乡:玉屏乡、新坝乡、文印乡、五星乡、两龙乡
民族乡:沙坝苗族乡、玉秀苗族乡、大河苗族乡、麒麟苗族乡、仙峰苗族乡
兴文县俯瞰全景
历史沿革
兴文县境原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置羁縻晏州,后又陆续置宋州、悦州。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又置归来州,后为大坝都掌人地。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划大坝军民府属地置戎州。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戎县。古僰民族曾经长期在此居住并与封建统治王朝抗争,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汉僰九丝大战,古僰族消亡。是年取“偃武修文”之义改戎县为兴文县至今,治所晏阳镇。清代初年,兴文县隶属于四川省叙州府,1909年县治所移驻建武城,民国元年(1912年)县治所迁回晏阳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川南行政公署宜宾专区、宜宾地区、宜宾市管辖;1983年10月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叙永县古宋区、共乐区、大坝区所辖久庆等21个公社及中城镇、大坝镇划入兴文县管辖。1985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晏阳镇迁往古宋镇至今。
2006年6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兴文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川府民政[2006]24号),以及《宜宾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关于同意兴文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的通知》(宜府函[2006]102号)批准同意兴文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兴文县所辖乡镇数由原来的21个变为15个。撤销久庆、万寿、大坝3个镇和两龙、文印、新坝3个乡,扩大了中城镇等11个乡镇的行政区域。4个乡镇作了更名,即:原中城镇更名为古宋镇,原晏阳镇更名为僰王山镇,原石林镇更名为石海镇,原沙坝苗族乡更名为大坝苗族乡。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兴文县辖8个镇(古宋、僰王山、共乐、莲花、太平、石海、九丝城、周家)、2个乡(玉屏、五星)、5个民族乡(大河苗族、大坝苗族、玉秀苗族、麒麟苗族、仙峰苗族)。
地理概况
兴文县位于四川省盆地南部山区,东南与泸州市叙永县、南与云南省威信县接壤,西邻宜宾市珙县、西北接长宁县,北与江安县、泸州市纳溪区共界,处北纬28°04′—28°27′,东经104°52′—105°20′之间,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43公里。
兴文县地质构造属川南折皱带东西向构造体系“川黔右坳陷”范围。地层出露从新生界第四系近代河流新冲积到古生界寒武系娄山关群共8个系27个组(群)。县境中南部仙峰山隆起,将全县分为南北两翼,北部北低南高,海拔275.6米至1795.1米;南部北高南低,海拔1795.1米至501米。
博望山又名南寿山或者僰王山。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僰王山为一座平地凸起的孤山,面积18.2平方公里,四周皆为悬崖峭壁,主峰黑帽顶海拔达1180米。山上翠竹覆盖,清幽静雅;山间由南向北发育五条溪流,形成峡谷、瀑布、湖潭、落水洞、千层岩等自然奇观,被誉为“梦幻山水世界”、“旷世绝景”。僰王山自古即为名山,山中曾生活过一支古老神秘的西南少数民族——僰人。据记载: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僰酋卜漏在僰王山筑城堞、修寨门,称王造反,宋王朝派人马镇压。造反平息后,北宋徽宗皇帝将此山赐名为僰王山并沿用至今。
自然资源
兴文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初步查勘有25个矿种,硫铁矿约13.5亿吨,煤11亿吨,盐48亿吨,大理石、石灰石储量亦丰。此外还有磷、高岭土、石英石、方解石,冰洲石,铜、铁、铅、银及其古稀有金属矿等,是待开发的资源县。
兴文县生物资源珍贵。兴文县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常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092毫米,年总日照量1180小时。县内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烤烟、花生等农经作物。兴文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海拔高差1500余米,特殊的生态环境使我们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据调查,境内有走兽类、飞禽类、爬行类等动物150多种。乔、灌、草等植物资源170多科,1800余种。僰王山景区内有2万多株珍稀植物桫椤,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由于兴文属欠发达地区,许多资源尚未开发,保持完整,生态较好,适合建立现代中医药业产业基地,发展生态药业。
兴文境内野生动物繁多,经查明的有走兽类、飞行类、爬虫类等每类均在50种以上,现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和省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云豹;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獐子、岩羊、大灵猫、小灵猫、灰鹤、娃娃鱼、白腹锦鸡等;省级保护动物有豹猫、花面狸、豪猪等20多种;境内水产资源丰富、有21科45种,有珍稀动物娃娃鱼,玻璃鱼等。县内分布最多的野生动物是白鹭、博望山景区随处可见踪影,形成景区内一道亮丽风景线。
兴文水利资源丰富,全县共有大小溪河19条,总长313.98公里,均属长江水系,分别汇集南广河、长宁河、永宁河注入长江。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古宋河1条;100至500平方公里的有晏江河、建武河、建设河、泥沙河4条;50至100平方公里的有博泸河、德胜河、落岩河、久庆河、底洞河(上游);50平方公里以下的9条,总流域面积1427平方公里。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共1624处,其中水库17座,山坪塘1114口,引水渠堰460条,石河堰1条,机电提灌站28个,机电井1个。
经济概况
兴文县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农业开发即将形成蚕业、烟业、林果业、畜禽业、水产业五大商品基地,优质桑园2万亩,年产茧4万担;年出栏生猪30万头、牛羊30万头、肉兔50万只。优质山地乌骨鸡300万只。
全县年产各类竹笋2500万斤、楠竹150万根、板栗、核桃等于果1.1亿斤,年可采伐木材2万立方米,林地面积保有76万亩仅中用材林51.4万亩,笋用竹林14.5万亩,干鲜果类经济林9.1万亩),森林覆盖率45%;优质苦丁茶0.5万亩,化质生姜2万亩、香兰莱3万亩、稻田养鱼4万亩,年可产销优质苦丁茶10万斤、生姜8000万斤、香兰菜1.8亿斤、成鱼1200万斤,红黄淀粉1500万斤。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01亿元,增长1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6亿元,增长50.4%;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1.19亿元,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17 亿元,增长2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098万元,增长60.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17亿元,增长40.0%;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0.15亿元和7.78亿元,增长27.2%和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95元,增长1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68元,增长16.8%。
农业发展
全县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烤烟等农经作物。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农业开发即将形成蚕业、烟业、林果业、畜禽业、水产业五大商品基地,优质桑园2万亩,年产茧4万担;年出栏生猪30万头、牛羊30万头、肉兔50万只。优质山地乌骨鸡300万只;年产各类竹笋2500万斤、楠竹150万根、板栗、核桃等于果1.1亿斤,年可采伐木材2万立方米,林地面积保有76万亩仅中用材林51.4万亩,笋用竹林14.5万亩,干鲜果类经济林9.1万亩),森林覆盖率45%;优质苦丁茶0.5万亩,化质生姜2万亩、香兰莱3万亩、稻田养鱼4万亩,年可产销优质苦丁茶10万斤、生姜8000万斤、香兰菜1.8亿斤、成鱼1200万斤,红黄淀粉1500万斤。
旅游资源
兴文县境内名胜古迹较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兴文县石海洞乡和幽雅静谧的省级博望山风光。位于县城南部30公里的石林镇内的天泉洞中心风景区,蜚声中外,区内地面石林、石穿、石笋相连,绚丽壮观;地下溶洞纵横与“大漏斗”共生,是天然的岩溶景观和地质研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和科研价值。现开放的天泉洞,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内分7个大厅,厅厅有特色,宛若童话世界。景区大岩湾“大漏斗”长650米,宽490米,深208米,为世界之最。此外,还有南宋理宗宝佑五年(1257年)建立的凌霄城和部掌人在明初建立的九丝城遗址以及悬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海洞乡位于四川南部兴文县,因该县石林、溶洞遍及17个乡,故有“石海洞乡”之誉。景区东接泸州,西通宜宾,游客一般可将蜀南竹海与石海洞乡连作一个整体,两地有公路相通,车程仅1个小时。
石海洞乡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地面怪石林立,如云南路南石林;地下溶洞纵横,似桂林芦笛迷宫。天下奇观集于一地,上下相映,与竹海、恐龙、悬棺并列为川南四绝。
位于周家乡的神风洞面积最大,达20多万平方米,但景观最为丰富的要数位于兴晏乡的天泉洞。该洞深藏在百米高的卧虎岭下,从下到上,共分4层,现已开放第3、第4层,共7个大厅。底层有暗河,水中有玻璃鱼。主洞长2000米,最高处达百米,最宽处有80米,总面积81000多平方米。洞内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3~19℃,有3至4级微风。天泉洞入口较宽,前行30米为“穹庐大厦”,上下平整,面积12000多平方米。过将军石,进入长达340米的“长廊石秀”,两壁布满钟乳石。沿石级登“云步通幽”,进入洞心大厅。厅高大宽敞,面积和洞口大厅相仿。“厅内两山对峙,一涧中流,小桥横卧。大厅右面屋顶,有一天窗,强光射入,映照飞泉,宛如晶莹的珍珠,故厅名为“泻玉流光”。大厅左侧有两个盆洞,前洞叫“石芽奇观”,后洞叫“石林翠竹”。后洞口,有一高大明亮的大厅,面积13000平方米,因顶上光洁如镜,故名“天泉明宫”。
离后洞不远,有一碗形洼地,为天然大漏斗(一种特定的地理现象),直径650米,深208米,超过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直径330米,深70米),堪称世界一绝。兴文天然大漏斗,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世界最大天然大漏斗候选世界纪录。1935年,一名掉队的红军小战士,被当地反动武装俘后抛人洼心,故人们将此地一处石岩取名为红军岩。
兴文县城西南苏麻湾,有古代人悬棺,亦值得一游。
民俗节庆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南部和中西部以及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斗牛、射箭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几万人。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云南永善县的马楠山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的花山节规模也很大,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赶去参加。
花山节的重要标志是花杆,一般要选择高大挺直,滑溜的青松或松柏做成。先把它削去枝叶剥去皮,扎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和彩旗,装饰得五彩缤纷。大家推举一位“良心好”的人当“花杆头”,他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太阳出山前把花杆栽好。
花山节这天,苗族同胞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而来,人们身着色彩艳丽的苗装,花山场上人山人海,群情沸腾。当“花杆头”向前来参加节庆的人们敬酒、祝福后,便宣布“花山节”开始。顿时,花山场上锣鼓齐鸣,鞭炮喧天,鲜花彩旗迎风招展。人们围着花杆,踏着芦箪、唢呐、胡琴等乐器的节拍翩翩起舞。有的跳蹬脚舞、三步舞;有的打芦笙架(吹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狮子舞跳得好的,有资格爬上花杆顶端,取下两瓶好酒和一个猪头作奖品。花山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马、武术表演、斗牛比赛,优胜者披红挂彩。十分荣耀,还会得到一定数额的奖品或奖金。花山节也是苗族青年寻偶恋爱的佳节,男女通过在一起对歌、跳舞、得以相见到认识、了解。每当相中了合意人,便双双相约到僻静处互诉衷情。有的还互赠礼物,订下终身。那一对对身着艳丽服饰、打着五彩缤纷花伞对唱山歌的青年男女,往往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
兴文县苗族活动
风土人情
苗族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喜爱唱歌跳舞,常常配以芦笙、牛角号吹奏与牛皮鼓打击乐伴奏,男男女女在一起载歌载舞。苗族音乐舞蹈多姿多彩、风格独特,乐音分为歌乐曲和器乐曲。曲式变化多样,常是口传心授,摹拟提高,在不同场合、歌词与风格各异。歌乐曲分叙礼仪、情歌三类。器乐曲有芦笙、竹箫、口弦、唢呐等乐曲。
苗族青年男女相爱到婚嫁,多是自由结合,就是男女青年在“友方”(游方坐月)活动中,身着华服盛装,欢歌漫舞,融乐相对,以歌为媒舞为红线,自由恋爱,达到彼此相悦而缔婚,后经双方父母、舅舅同意,结为夫妻。二是媒妁撮合,父母抉择,重三媒六证彩礼装奁,从请媒、男女双方相认、相恋、相爱到结婚,多遵循父母意志。三是上门求亲,即每年春节期间或秋收之后,求婚男子邀伴郎携一歌手,背上土酒、食物、芦笙,一路走村串户,直到得偶缔婚方归。
上述择偶缔婚方式,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婚是最为普遍。这种缔婚,一般由男方请媒人携带彩礼到女方家提亲,女方通过媒人进一步了解男方品行、家庭,同意则收纳彩礼。时隔一段后又去二次、三次彩礼,谓之“三回九转”缔婚初成。
第二阶段为“插伞”,男女双方协商正式缔婚的礼仪。选择吉日,至吉日这天,男方备上酒肉,聘歌郎两人同赴女家“插伞”。到女家男方唱带花歌,女方亦请歌郎接待,用对歌的形式讲明男方必备的彩礼。双方讲妥彩礼方告结束,然后男方择定完婚日期,送达女方。
到了婚期,男家要给女家一头四牙六齿的牯牛,另送两吊四百钱,作为奶米钱,报达父母养育之恩,并带上议定的彩礼前往迎亲。迎亲一般由新郎、伴郎、长辈、正媒、芦笙手、背送彩礼的人组成,徒步到女家。两家歌郎对唱“酒歌”,然后两家主婚,以对歌形式举行俗仪。男方要唱:一是提亲歌,其内容是讲这门婚事的由来。二是请客歌,问及家中长辈、亲朋好友到场没有。三唱安桌歌,讲述男方向女粗借桌子缘由,歌词内容风趣。四是摆礼歌,放好彩礼一一数出名目。如“一头大象少算鼻(猪)”“二角弯弯朝屋头(牛)”,充满和睦、喜悦的气氛。五是交礼歌,按彩礼单子一样样送交给女方,歌词大意是男方有山、有水、有田、有土、有牛、有猪窝、家大业大,吃穿不愁,嫁过去不会挨饿受穷。六是摆酒歌,以古歌、酒歌为主,多以寨中长辈或歌手对唱,场面十分热闹,喜气洋洋,逗得众人发笑,婚礼达到高潮。
半月后,新娘家派人接回新娘,住上月余,再送回新郎家长住。至此童子结发,通常礼仪落幕。苗族青年男女结婚后,双方感情是比较牢固,也比较传统,从一而终的观念较强。苗族历来恪行一夫一妻制建国前也少有纳妾现象。婚后,如女方不育或育女未育男者,男方在原配同意下,可别娶后妻,但妾的地位同原配一样不受岐视。解放后,苗族的婚俗有所变化,但不少苗族婚俗不同程度地习行旧俗。
当地特产
石林西瓜----西瓜是夏季最主要的瓜果之一,营养也相当丰富。古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说:“西瓜能消烦止渴,解暑热,治痢疾,解酒毒。”近代医学家研究,西瓜里的配糖体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糖有利尿功效,所含的少量盐类对于肾炎有疗效。西瓜里还含有一种蛋白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变成可溶性蛋白质。
西瓜具有消暑解热、利尿除烦之功能,对夏令中暑烦闷口渴、尿少发黄等症有治疗作用。每500克西瓜含糖11.3克,蛋白质1.2克,维生素A0.46毫克,维生素B10.05毫克,维生素B20.05毫克,维生素C8毫克,微量元素钙16毫克,铁0.2毫克,磷21毫克等。总之,在西瓜的汁液中,几乎包含着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