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内江市,古称汉安、中江,别称甜城,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位居重庆、成都两大城市中心,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成渝之心”之称。是国家重点交通枢纽之一、“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交通交接点;全市总面积5384.8平方千米,辖2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户籍人口398.8万。
内江域内,西汉首设资中县,东汉划资中县以南地域设汉安县;因江水环绕90余里,至隋文帝时改称内江;内江名胜众多,如隆昌古牌坊群、圣水寺、西林寺、重龙山摩崖石刻、资中文庙、资中武庙,以及威远穹窿地貌等人文景观;内江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是孔子之师苌弘和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彪炳史册,有“大千故里”“书画之乡”“文化之乡”之誉。
内江市是全国老工业基地,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荣农高区、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四川省支持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2020年,内江迈进“双百城市”,2021年,内江迈入“双高铁”时代。2023年,内江是四川省首个“县县通高铁”的市州,迈入全域高铁时代。
【行政区划】
内江市辖2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中区
面积 385.5平方公里,人口 53.2万,辖6个街道、8个镇、6个乡。
东兴区
面积 1181.5平方公里,人口 81.8万,辖3个街道、12个镇、14个乡。
隆昌县
面积 794.41平方公里,人口 75.57万,辖1个街道、16个镇、2个乡。
资中县
面积 1734平方公里,人口 131万,辖31个镇、2个乡。
威远县
面积 1287平方公里,人口 74.8万,辖20个镇。
【历史沿革】
内江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之地。据1951年出土的“资阳人”头骨化石和其他一些石器、陶片及植物标本等文物证实,距今约3.5万年至4万年前,今内江所在沱江流域即有人类生息繁衍,并逐步形成原始部落群体。
夏商时期为梁州之地。周朝为雍州之地。
春秋战国时分属巴国、蜀国管辖。
秦代为巴郡、蜀郡。
西汉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域内首次设置资中县,东汉顺帝永建年间(126—132年)划出资中县以南地域设置汉安县。
南北朝时期后魏废帝二年(553年),析武康郡之阳安县(今简阳市境内)首次设置资州。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汉安县更名为中江县。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资州治地由阳安县迁资阳县并置资中郡,保定年间(561—565年)于此置盘石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避父讳(其父杨忠),阅览中江县地图,见县城江水环绕,遂将中江县更名为内江县。
隋开皇七年(587年),资州治地从资阳县迁盘石县,州、郡、县同治今资中县重龙镇。
元初州、郡、县俱废,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复置资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资州为资县
清雍正五年(1727年),资县升为资州直隶州。
民国三年(1914年),撤销资州。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四川实行督察区制。现内江市所辖县(市、区)除隆昌市外,均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治地资中)。
1949年12月5日至16日相继解放。1949年12月21日,川南行署区资中行政督察专区建立,辖内江、资中、资阳、简阳、荣县、仁寿、井研、威远八县。
1950年2月,改“资中行政督察专区”为“内江行政督察专区”,同时划出井研县,内江行政督察专区辖内江、威远、荣县、仁寿、简阳、资阳、资中等7县。
1951年7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设置内江市(县级市),以内江县城区及近郊为行政区域。内江专区辖1市、7县。
1952年8月,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内江专区隶属四川省。
1968年7月1日,“内江人民行政专区”更名为“内江地区”。
1985年2月,撤销内江地区和内江市,设立地级内江市和市中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东连重庆,南邻泸州、自贡,西接眉山,北通资阳。总面积5384.8平方千米,东西长121.5千米,南北宽94.7千米。
地形地貌
内江市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海拔350—450米间的丘陵约占90%。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褶断规模小。地表由较平缓的紫色砂岩组成,经水侵蚀,多呈浑圆状和垄岗状浅丘;丘间沟谷狭长平直,从丘顶到沟谷多为梯形缓坡,构成层层台阶。台阶表层以泥土、粗砂土和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土为主,保水良好,抗旱力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俩母山海拔834米,是内江海拔最高点,也是流向沱江水系的清溪河和流向岷江水系的越溪河的分水岭。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有108个山头,峰峦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最高峰海拔733米,相对高差达430米。
气候特征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温度15°C~28°C,一月均温6°C—8°C,七月均温26°C—28°C,最高气温可达41°C,最低气温-5.4°C,活动积温5598°C左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洪交错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年相对温度在80%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
水文水系
内江市区内主要河流是沱江,流经资中、东兴及市中区,是市内水路运输要道,自古有“万斛之舟行若风”的繁忙景象描写。沱江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蜿蜒曲折,常年平均流量为375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35.5米,平均比降0.45%,水能蕴藏量有14.5万千瓦供开发。较大支流有资中的球溪河、内江的大清河等。这些河均有灌溉、航运和发电之利。加上沱江河的水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9.2亿度,现已开发的水能资源仅占可开发量的21.7%。 清流河分大清流河和小清流河。大清流河和小清流河在石子汇合后合称清流河,全长121.74千米(内江河段94千米),流域面积1538.3平方千米(内江河段523平方千米)。小青龙河经大治、太安,于小河口入沱江,全长56千米,流域面积532平方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内江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60所,在校学生52.83万人。其中,幼儿园545所,在校生7.87万人;小学223所,在校生17.97万人;初中123所,在校生10.98万人;普通高中40所,在校生6.31万人;高校5所,在校生5.8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62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在校生3.36万人;技工学校2所,在校生3863人。
文化事业
内江市有有艺术表演团体27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文化馆6个,美术馆1个。镇街文化综合服务中心120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8项。公共图书馆6个,图书总藏量约1497.6千册(件)。全年新创剧本、歌曲及舞台作品(节目)95件,组织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450余场次,大型惠民演出10场次,大型展览18次。年末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座,镇广播站70个,广播覆盖率为98.1%,电视覆盖率为 99.3%。
2022年5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发布,该市被纳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规划范围。
国家一级图书馆:隆昌市图书馆
医疗卫生
内江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787个,其中医院79个(民营医院5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78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6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0.74万人,执业助理医师0.21万人,注册护士1.13万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8人,注册护士492人;卫生院73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13人,注册护士1707人。
【交通运输】
内江市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成渝城市群发展带、云贵陕甘南北大通道发展轴、川南经济区“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汇点和胡焕庸线、318国道两条经济线重要交汇点,连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的优势明显,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
内江交通便利,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交通的重要交汇点,境内有银昆、厦蓉、蓉遵等8条高速公路;有成渝、内昆、隆黄、资威、归连、成渝客专、绵泸高速铁路、成自宜高速铁路等7条建成的铁路,有连乐铁路1条正修建的铁路。内江实现境内县(市、区)全通高铁,不仅是全省唯一,在全国也很少见,对于加快内江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路
内江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40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8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共计749公里。内江市境内拥有G76厦蓉高速公路、G85银昆高速公路、G4215蓉遵高速公路、S41遂宜毕高速公路、S56内威荣高速公路、S66隆汉高速公路、S34大内高速公路、S4成宜昭高速公路、SK内江绕城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G321国道、G247国道、G348国道,S210、S212、S213、S308、S309、S401、S426、S427等国省干道;全市已实现县县通高速、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
铁路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贯境而过,内江境内有5条普通铁路、3条运营高铁。2023年,内江境内已拥有3条高铁线路和7座高铁站。
成渝铁路客运专线、绵泸高速铁路、成自高速铁路、成渝铁路、内昆铁路、资威铁路、归连铁路、隆泸铁路、连乐铁路(在建)
【风景名胜】
隆昌石牌坊
隆昌石牌坊,位于中国四川省隆昌市境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2013年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昌石牌坊,现存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现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分别分布在隆昌市区北关和南关,其中北关(道观坪)7座,南关(春牛坪)6座,另有4座分布在相应村镇。在我国其它省份也偶见石牌坊,但唯有隆昌的石牌坊群是呈规模、分类别出现的,且建造工艺好、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实属全国罕见,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具有很高的民俗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1年06月25日, 隆昌石牌坊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古宇湖
古宇湖 ,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隆昌市境内的古宇湖风景名胜区,距市区2公里,是隆昌三古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两个分别是隆昌牌坊群和云顶寨)。
湖面面积5平方公里左右,整个景区由古宇湖圣灯山片区、云顶山片区组成。古宇湖是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湖泊,湖面面积5.4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相当,湖中岛屿和半岛众多,打锣岛、鸭子岛、蝴蝶岛、飞虹岛、娃娃岛等岛屿。东西最长7.5公里,南北最宽2公里,最大水深27米,平均水深15米,水库容量5600万立方米,湖中岛屿和半岛较多,冬季是候鸟栖息的乐园。
大千园
大千园,又称大千园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圆顶山,大千园景区整合了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博物馆、张大千美术馆、张大千故居、西林寺、鹭澜洞崖墓群、太白楼、西林古渡等景点,是一处以书画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为主题,涵盖了汉、唐、宋、明、清诸多文物古迹的文化旅游景区。为纪念这位世界艺术大师,内江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修建了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内江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景区筹建工作。2009年,景区一期工程完工,占地280余亩的“大千园”正式落成对外开放。2016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该园区以范长江故居和赵家坝新农村综合体为核心,覆盖周边1.5平方公里,是集“长江文化博览、故居田园风光、果蔬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距内江城区 12公里,旧宅有上百年历史,串架镶板结构,小青瓦屋面,是典型的川南民居风格。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以范长江故居和赵家坝新农村综合体为核心,覆盖周边1.5平方公里,是集“长江文化博览、故居田园风光、果蔬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距内江城区12公里、距成渝高铁内江北站8公里,S426旅游专线实现了城区10分钟直达园区,旅游交通十分便捷。
黄鹤湖旅游区
黄鹤湖旅游区位于内江市中区永安镇,距内江城区12公里,距自贡20公里,景区恰处成都、重庆之间,因毗邻黄鹤湖得名。 景区地处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地带中部,沱江中下游,北靠资中县,南接自贡市,西邻威远县。
景区占地4平方公里,由黄鹤湖、尚腾新村、尚腾书画艺术园、川南大草原、大千艺苑、黄鹤湖国家级垂钓基地等景点组成。
乐贤半岛旅游区
乐贤半岛旅游区,坐落于四川省内江市的沱江之滨,距城区约两公里,西距成都172公里,东距重庆169公里,紧邻高铁三元站,距成都半小时旅游圈,旅游区核心区域2.2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心一轴四区”——以游客中心为起点,沿三元山脉展开的巴蜀古驿道“乐山”为轴线,串联周边文化观光体验区、精品动植物观光区、主题游乐体验区、滨江湿地休闲区。主要景点有塔山特色小镇、三元塔、大千欢乐世界主题游乐园、乐贤半岛沱江右岸文化生态带等。
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文庙街,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年~987年),现为清代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787平方米。
资中文庙坐北朝南,在中轴线上依次为万仞宫墙、外月池、华表、照壁、灵星门、泮池、大成门、拜台、大成殿,建筑面积2643平方米。资中文庙是四川地区保存完整的文庙建筑群。
2006年5月25日,资中文庙和武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内江,东汉置县,曾名汉安,中江。因沱江北段叫牛鞞水,为北江;南段为枝江,称南江,此为中江。隋初,为避太祖杨忠之讳,改为内江。1951年设为内江市。一说因取内水(即沱江)为名,盖市县位沱江西岸,江至此,曲流成弧,有如半岛,城居其内故名内江。
语言
内江话大致分布于四川省内江市下辖的市中区、东兴区,隶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仁富小片。内江话和威远、隆昌、自贡、富顺一带的话语较为一致,在四川省内方言中有着显著特色。但是由于交通越来越便利,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内江同外界的接触越加频繁,语言变化既迅速又显著。语言打破了系统的单一性,掺杂了普通话词语的应用范围,总的趋势是向共同语靠拢。这种变化在青少年中最为显著。
内江市的威远县有两大汉语方言:一是属于官话的威远话,以县人民政府驻地严陵镇为代表,是现全县普遍通行的方言;二是属于客家方言的“广东腔”,原来流行于新乡(包括荣胜乡和石坪乡),不过这个客家方言和资中县的客家方言岛铁佛场相邻,现正逐渐走向消亡,除了个别老年人偶尔讲讲外,中青年人大多数已经不会讲了。
内江市的资中县有四种方言:一是以重龙镇为代表的资中话,大部分居民都使用,是资中的代表语言;二是内江、威远接界的一些乡村、场镇说内江和威远话;三是以铁佛镇为中心的广东客家话,当地人叫“广东话”;四是以新桥区为中心的湖南话,居民祖上来自湖南邵阳、湘潭等地。
民俗风情
越溪牛灯舞:牛灯舞盛行于越溪。一人扮牧童,二人顶戴牛型道具扮牛。牧童在锣鼓声中先面向观众说顺口溜,表示节日祝贺,然后牵牛出场舞蹈。主要是摹拟日常喂牛、用牛、与牛嬉戏等舞姿。最受欢迎的是,“牛”发“吼”,不听使唤,狂奔乱跳,急得牧童抓脑搔腮、窘态万状。逗得观众大乐。由于牛可耕田、驮运,与民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故此舞蹈使人感到亲切可爱。
盘破门武术:峨眉盘破门源出罗泉,清朝乾隆年间,罗泉人刘赣,此人性情刚烈,幼年开始习武,痴迷武术,家中富有,年青时就常年在巴蜀大地遍访名师,以武会友,学习众家之长,天资聪慧加上刻苦操练,将本土武术和发源于峨眉山,流传于巴蜀大地的峨眉派武术融会贯通,独创“齐步云脚高桩盘破”打法,成为峨眉盘破门的开山祖师爷。
龙舟赛:内江举办龙舟赛有悠久的历史,东渡码头附近河面宽敞、水流不急不缓,而对岸河坝街则有大面积的河滩、空坝,这些地理条件,组成了观看龙舟竞赛的最佳场所。“龙舟竞渡闹河坝,水毛子泅水抢浮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每到端午节,沿沱江各县都会举行龙舟节,大洲坝沱江段亦是如此,抢鸭子、抓包子,各逞奇技,两岸人山人海,欢声雷动。
文物
内江市共有地面不可移动文物226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42处、内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座(罗泉古镇、云顶古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资中县),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座(资中县铁佛镇)、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文物点)2075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江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5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4项。
饮食
内江美食制作精细,以突出味浓、味厚、味辣、味香、味鲜而享誉遐迩。其特色菜点大千干烧鱼、板板桥油炸粑、内江牛肉面、内江河鲜、马氏酥枣兔、王记牛肉干等。
【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内江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1月,四川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批复支持内江等6个市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
2020年6月9日,内江市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市党委、政府。
2020年6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全国排名第19。
2020年12月3日,内江市入选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20年12月25日,内江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1月,内江市入选2018-2020 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名单。
2021年5月7日,内江市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1月,内江市被评为四川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市。
2022年2月,内江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的“五个支撑”。
2022年8月,内江市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2023年1月,内江市被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四部门联合确定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2023年4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示了拟命名的第十一批(2022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全国16个城市入选,内江在列。
2023年6月,获“中国甜食之都”。
2023年,内江市成功入选2023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