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南充市 >> 乡镇介绍 >> 仁和镇
仁和镇

  仁和镇位于西充县西北部,距西充县城16公里,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60个社,23479人;属省级试点小城镇,城区面积1平方公里;省属蚕种场坐落仁和,近两千学生的县级初中和小学各一所,移动、联通、小灵通全面开通;公路网络健全,四通八达。“火工之乡”誉满全国,“农民文化宫”名扬大西南,镇内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先后涌现出全国劳模1人,国大代表2人,省、市党代表各1人。 结构调整,产业强镇。坚持以市场为先导,因地制宜调结构。

  依托省属蚕种场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业,坚持利用蚕桑空隙地、退耕还林地等发展桑套中药材、种草养畜,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和果业经济等产业,并相继成立了蚕桑生产协会、中药材生产协会和果蔬生产协会,走“支部+协会”的生产模式,坚持支部抓协会,协会引导农户调结构、跑市场增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全镇已栽桑5000亩,年养蚕达3800张;发展中药材1200亩;成片柑桔1500亩;开发优质农产品基地1000亩。 招商引资,工业兴镇。仁和镇是全国有名的四大火工生产基地之一,所生产的烟花爆竹畅销全国,多次获国家、省、部优等称号。目前,通过招商引资,企业改制,技术革新,使得该镇火工企业快速稳步安全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并以火工为龙头,形成了空饼厂、竹编厂、竹丝厂、机砖厂、预制厂等企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

  乡镇基本情况(包括产业、人文地理、宣传图片)仁和镇位于西充县西北部,距西充县城16公里,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60个社,23479人;属省级试点小城镇,城区面积1平方公里;省属蚕种场座落仁和,近两千学生的县级初中和小学各一所,移动、联通、小灵通全面开通;公路网络健全,四通八达。“火工之乡”誉满全国,“农民文化宫”名扬大西南,镇内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先后涌现出全国劳模1人,国大代表2人,省、市党代表各1人。

  结构调整,产业强镇。坚持以市场为先导,因地制宜调结构。依托省属蚕种场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业,坚持利用蚕桑空隙地、退耕还林地等发展桑套中药材、种草养畜,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和果业经济等产业,并相继成立了蚕桑生产协会、中药材生产协会和果蔬生产协会,走“支部+协会”的生产模式,坚持支部抓协会,协会引导农户调结构、跑市场增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全镇已栽桑5000亩,年养蚕达3800张;发展中药材1200亩;成片柑桔1500亩;开发优质农产品基地1000亩。招商引资,工业兴镇。仁和镇是全国有名的四大火工生产基地之一,所生产的烟花爆竹畅销全国,多次获国家、省、部优等称号。目前,通过招商引资,企业改制,技术革新,使得我镇火工企业快速稳步安全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并以火工为龙头,形成了空饼厂、竹编厂、竹丝厂、机砖厂、预制厂等企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

  仁和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浓厚而古朴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开发已被县委、政府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万年山禅寺始建于唐朝,距今一千多年历史,乃佛教圣地,曾被清康熙帝御封为“万年禅林”,现有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题字“万年山禅寺”;百福寺始建于隋唐时期,毁于元代,重建于明永乐1405年,距今600年历史,景区属市级森林公园,千亩松林蔽日遮天,古柏成群,人工翠湖如山中明珠,林间小道曲径通幽,环山旅游公路直达山顶,节日闲暇游人如织。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