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南充市 >> 乡镇介绍 >> 柏垭镇
柏垭镇

  柏垭镇位于阆中市西南部,距市区23公里,截止2003年底,辖19个村,1个居委会,118个村(居)民小组,幅员面积45.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5008亩。

行政区划

  柏垭镇下村:柏垭村 拱洞桥村 碧垭村 富乐村 五家桥村 碧云村 万年村 上游村 周家桥村 铺垭村 崩山村 虎溪村 将军庙村 淳风村 李家桥村 万寿村 檬子嘴村 仙羽村 羊鹿村

经济发展

  2003年国内生产总植3774万元,粮食总产量8924吨,油料产量840吨,蚕茧产量190吨,年出拦生猪22000头,农民纯收入1988元,财政收入408万元。海拔高度387米。 截止2003年底,总人口19920人,总户数8167家,其中农业户6057家,人口22637人,农业人口15959人。基层:党支部28个,中共党员788人。小城镇面积1.2平方公里,个体工商户47户,一条长8公里二级平微油路与国道212线连执自然条件优越,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 被阆中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先进乡镇”,小集镇建设和管理被南充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经营、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项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阆中市的先进单位。

产业经济

  截止2005年底,该镇着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增收作保证,主要以蚕桑、水果两大产业为增收支撑点.该镇建有12个蚕桑墓地村,蚕桑年发种量达7000吨,有桑树1000吨,发种量超千张的村有两个,羊鹿村年发种达1300多张,有投产桑100万株,旱地桑园化,同时全面实行室外蚕台、小蚕共育、纸板方格簇等科学养蚕技术,蚕桑产量和质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2006年人均蚕桑收入400元。年发种量6000张,产茧收入250万元,人均占有蚕茧收入150元,该镇蚕桑饲养量占全市73个乡镇十分之一,具称全市蚕桑大镇。该镇羊鹿村人口1000人,年养蚕量1500张,人均养蚕1.5张,蚕茧总收入60万元,人均收入600元,属全市养蚕最大村之一。

  截止2005年底,该镇有水果3000亩,金花梨50万株,良种柚60万株,水果总收入可达250万元。这两大产业支柱,成为该镇农业增收的长效经济骨干项目。实现粮经比例6: 4。

  2005年底镇大力发展路河经济带,沿双柏路、柏凤公路两边建起了以金花梨、良种柚为代表的水果生产带,拥有果园3500亩,果树100万株,年产水果1000吨。主产报食、油料、棉花、生猪、蚕桑、梨、袖、柑桔水果、小家禽饲养品种齐全,该镇工农业总产值4987万,人均纯收入1988元。2006年场镇有个体工商户471户,私营企业家19家,实现工商税75万元,第三产业经济比重达38%,城化水平达39.13%, GDP实现4000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38.69万元。

基础设施

  截止200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7900万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邮政、通讯、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水、电、气、闭路安装入户率达100%,电话安装率达80%,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推动了场镇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柏娅镇已成为阎中西南部商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该镇正沿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功能配套,环境优化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路子,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小康文化先进镇而努力奋进。

  截止2005年底该镇村村社社通公路,从市区到柏垭的公路,均为一级和二级公路,路面质量好,行车快而安全。该镇属升钟水库自流灌溉区,境内有左分干渠10公里,柏垭、彭城两条斗渠30公里,农渠60公里; 截止2005年底该镇各社均开通了光纤闭路电视,用户达4500户;该镇在农网改造中,所有的10千伏线路得到了全面改善,85%的用户达到了“户表工程”要求,用电质量显著提高;通讯设施完善,该镇有固定电话用户3100户,移动用户1000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信小灵通均设有固定基站。

  墓础设施的改善标指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能力和水平一的提高.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支撑,民众努力, 截止2005年底,柏娅镇己建成平微二级油路S公里,修建升钟渠系175公里,渠系贯穿全镇,78.5%的中低田土得到改造,现有中小型水库12座,山平塘水池16000口,电灌站6处,机井22口,75%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村通电话入户率为38%,广播覆盖率97%,闭路电视入户率为60%,联通、移动、水灵通电信网站全面开通。医疗卫生、人口、保障管理有序。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全面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05年底,境内有高完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在校学生7000人,中小学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形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得到完善;计划生育全面贯彻优生优育,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全面发展,“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民政优抚救济工作深入落实,社会保障在上台阶;国土工作依法展开,保持“三无乡镇”。三年来,该镇内无重大安全事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