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区是南充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共南充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全区辖20个乡镇,8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555.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建成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50万左右;是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省规划建设的九大中心城市之一。
行政区划
顺庆区辖7个街道、8个镇、14个乡:
街道:中城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东南街道、新建街道、舞凤街道、华凤街道
镇:潆溪镇、共兴镇、金台镇、芦溪镇、李家镇、双桥镇、荆溪镇、搬罾镇
乡:新复乡、同仁乡、黄金乡、鱼龙乡、大林乡、梵殿乡、顺和乡、灯台乡、辉景乡、龙桂乡、永丰乡、桂花乡、凤山乡、渔溪乡

历史沿革
顺庆得名始于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当年升果州为顺庆府。原来,理宗未作皇帝前任过果州团练使,其登基后下诏,将他最初作官住过的果州升格为府。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改顺庆府为顺庆路,明清时均为顺庆府。1911年,因府县同城,裁除县署,留府,设顺庆府知事公署。民国二年改顺庆府署为南充县知事公署,正式取消“顺庆”之名。到1993年行政区划调整,作为南充城市的主体部分,顺庆地名重新被使用。
顺庆,人文底蕴深厚,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204年西汉即设安汉县。唐时为果州。南宋理宗设府,赐名顺庆,以祈国运祥顺吉庆。
解放初建县级南充市,为省级川北行署所在地。1950年设南充市。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3]96号):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立地级南充市。市政府驻顺庆区。
2005年12月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41号)批准,同意南充市顺庆区撤销舞凤、华凤、新建3个镇建制,原来三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建舞凤、华凤、新建3个街道办事处)。
自然地理
顺庆区地处四川东北部丘陵地区。地势由于受地质构造、崖石、河流浸蚀的影响,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在270米至530米之间,最高点在重仙境山,山顶海拔523米,最低点在嘉陵江中心与高坪嘉陵两区交界处, 海拔265.40米。境内分布着河谷平坝,浅后宽谷,中丘中谷和深丘窄谷四种地貌类型。分别分布在各乡镇。南充盐盆是西南最大的地下天然盐矿,顺庆处于南充盐盆的中心地带, 盐层总厚度达101.5米,含量均在260克/升以上,一级品达97.98%。
顺庆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7.4゜C,最高气温40.1゜C,最低气温-2.8゜C,年日照时间1266.7小时,平均每年有霜期仅13.7天,年降水量1020.8毫米。
嘉陵江砂金含量较为丰富。建材类砂、石、页岩、都可供顺庆区境内25个乡镇开采,有约50公里的嘉陵区及西岸的砂石资源,储量大约1000万吨,可供开采的砂石300万吨。 在砂子中含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独居石、磷钆石、金、金刚石、石莫砂等10多种矿物。主要名特产:蚕茧、柑桔、丝绸、真丝手绘、川北凉粉、顺庆羊肉粉。
人文底蕴
顺庆,人文底蕴深厚,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204年西汉即设安汉县。唐时为果州。南宋理宗设府,赐名顺庆,以祈国运祥顺吉庆。解放初建县级南充市,为省级川北行署所在地。1993年南充地改市,设县级顺庆区。西晋史学家陈寿在西山万卷楼著千古名著《三国志》,使顺庆成为三国文化的发祥地,民主革命家张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瑞卿等亦生于斯长于斯。境内有张澜纪念室、罗瑞卿故居,千年古刹清泉寺、道教圣地老君山等风景名胜20多处。1992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区位优势
顺庆,区位优势独特,是川东北枢纽重镇。顺庆具有“西接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巴渝”的地域之便,与成都、重庆形成黄金三角经济圈,是川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信息、科教、物流中心。顺庆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城市;达成铁路和拟建的兰渝铁路纵贯南北;国、省公路纵横交错,成南高速、南广高速、渝南高速与国道212线、318线在此交汇;南充机场、南充绕城高速公路和作为国家最大的内河航运整治工程──嘉陵江渠化重点工程相继兴建和竣工,顺庆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特别是已经建成通车的成南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渝南高速公路建成后,顺庆将进入重庆的1小时车程辐射区,与成渝构成独特的“两小时经济圈”。
资源富集
顺庆,要素资源富集,是潜力巨大的投资热土。顺庆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常年降雨量1100毫米,平均气温18℃,都市城郊型农业已形成规模。顺庆能源蕴藏量巨大,嘉陵江南充段有9级电航工程,年发电量达150万千瓦时。顺庆旅游资源丰富,集三国文化、将帅故里于一体的旅游资源魅力四射,红色旅游独具一格,是生态型旅游热区。顺庆劳动力资源充足,成本低廉,年剩余劳动力近20万人。
经济概况
顺庆经济繁荣活跃,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强区。顺庆是川东北老工业基地,培育形成了以机械汽配制造业为龙头、精密电子、新型建材为两翼的发展体系。(人本)轴承、车身、中冷器、滤清器等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的生产规模在四川仅次于成都,天府花生、小磨香油、十里香嫩尖冬菜等特色产品畅销全国。
顺庆是川东北商贸中心。自古商贾云集,人气旺盛,流通繁荣,市场容量大,辐射半径宽,对川东北3300多万人口的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和聚集作用。
顺庆是川东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全区现有各类专业、综合市场近100个,人均市场面积0.57平方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有“南充荷花池”之称的四川省第二大小商品批发市场──西门市场,年交易额20亿元以上。家乐福、大润发、好又多、优玛特、深圳茂业、重庆商社、万福来集团、肯德鸡、麦当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抢滩驻足。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位居全市第一,省内前十强。工商登记注册的三产企业达5300家,商业从业人员逾7万人,2008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2亿元。
顺庆都市型农业特色鲜明,是城郊型农业特区。乳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蔬菜、畜禽、水果、蚕桑四大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率先在四川省丘陵地区实现了初级水利化。
2004年,全区已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7.91亿元,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1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4亿元,增长16.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294万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2637元,增长14.6%。
社会事业
顺庆,社会事业发达,是人才荟萃的“洼地”。区内有西南石油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5所高校和16所中专,有博士点、硕士点多个,专业科研机构7家,大中专院校和科技人员拥有量在四川仅次于成都。在全市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连续三年高考录取率高出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文化、体育、科技、社区工作先后荣获了全省、全国先进区称号。
顺庆是一块既悠久而又年轻的热土,是一块既美丽而又富饶的热土,是一块既开放而又充满希望的热土。开放的顺庆、开明的顺庆正迅速腾飞。

张澜旧居
风景名胜
张澜旧居位于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南路南充市建华职中校内。建华职中前身为私立南充建华中学,由张澜等创办于1940年,张澜任校长。当时学校利用大西门外“三圣宫”和南充县苗圃作校舍,张澜住宿和办公均在四合院式的“三圣宫”内。因此,“三圣宫”便成为张澜旧居。张澜旧居为清代建筑,由前殿、后殿、左右厢房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438平方米,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穿斗结构。后殿现有木刻一通,记述“三圣宫”的历史沿革。“纪念室”分为“陈列室”和“建华园”两部份,陈列室设在三圣宫内,共六间,建华园在陈列室左侧。
北湖公园位于南充市中心,是一座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处,集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北湖是一片古老的水面。在汉代是“鱼池”,明代称“北湖”。明万历时知府饶景晕在湖边建《嘉湖书院》,故又名“嘉湖”。民国8年,购乐至天池重瓣置于湖中,故又名“莲池”。 1984年兴建公园时,定名“北湖”,胡耀邦题写了“南充市北湖公园”匾名。
风土人情
丧葬旧俗。旧时,民间人死时,要放“落气炮”、烧“落气钱”。请阴阳先主看期做道场、将死者背到正堂屋入棺。背死者时,要打伞遮人,即死者不能见天。死者穿戴为衣双、裤单,一般是6件衣服,3条裤子。
入棺内要给死者装钱口袋,内装纸钱,另有打狗馍馍装入棺。做道场按经济状况的不同为3天、5天、7天、10天。道场要插招魂幡,做几天,插几根。白天是念经,晚上拜唱(唱孝歌),晚上大开路,招亡破狱(男),破血河(女),放河灯(高梁杆作的船,点蜡);燃蜡供天,点地灯(盏形灯),劝函(戏鬼神走),坐高台,打鬼弹子(3--4张大桌子重叠到一起,米豆腐切小块为弹子),发丧时,将死者用8个人从堂屋抬到地坝,放在凳子上,死者的后人即跪下给帮忙的金头。并跪着吃丧饭,然后起灵摔碗。
起灵时,16人用白布拉棺,送葬上山时沿途放鞭她激“买路钱”,入土时要接良米,阴阳先生边撒边说死者的好话,后人接米,接米后立即往家跑,意即走得快发得快,先到家先发。尔后由帮忙的推土,烧火场(买房子等陪等品)。阴阳先生要按死者的死期甲方推算回刹时间(死者回家,由鸡脚神,无二爷押回来),家中要摆酒莱,洒地灰(正堂屋或死亡那间房)。而后烧七(即七天烧一次纸钱,点香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迷信,提倡火葬。但仍涉个别人仍作旧丧葬劣俗,唯规模已小。
解放前,南充民间从农历腊月十六到翌年正月十五皆为传统的过年期。其活动是:倒衙。县衙从腊月十六起,封印停止办案,谓之“倒衙”。民国2O年(1931)改为一年中最后一个‘牙祭”’,故又叫“倒牙”。这天,雇工、学徒、管帐先生结算工资回家过年,牲畜市场停止交易,升斗秤罐也不收行钱了,一切财务皆于此时讨还结算。
腊月三十(月小为二十九)为“除夕”(欲称“三十夜)。是日中午,家家吃团(回)年饭,上桌菜、自成双、冒尖、肉要切大,猪头肉与猪尾都要有(表示丰收有余、事情有始有终)。习惯慢吃馒谈,至天黑方散。故称叫“年夜饭”。饭后,下辈人长者辞岁、作揖、磕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是夜大家烧火取暖。伴灯不眠直到次日凌晨叫做“守岁”.除夕子时(零时)“发天烛(又叫“出天行”),城乡鞭炮声不断,正月初一,讲完早起,穿新衣,吃饭不喊人,早饭吃糯米汤元(即招财进宝之意)。也有吃面条的(取风调雨顺之意)。早饭后,人们成群结队去场镇、庙宇看戏或听“圣谕”。当天不扫地、不用刀、不用针;忌哭、吵架、打烂东西;忌说带有鬼、死、疡、穷、没有、不修等不言利的话。不住外倒水和垃圾,有“正月忌头、腊月忌尾”的封建迷信之说.正月初一至初十为动物和人的吉日,谓: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九龙、十虎。初二开始,亲友之间送往迎来,互相拜年.小孩及新婚夫妇到亲友家拜年的,亲友必送拜年钱。
在此期间,富有乐趣的活动较多,赶庙会、唱杜戏、高脚、社火、地台子、车车灯、龙腾狮舞比比皆是。正月十五闹元宵,悬挂彩灯,烧火龙,举办赛灯会,四乡男女云集观灯,人山人海。
解放后,春节公职人员放假3天,其间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各种慰问活动。民间保留四年,拜年的习俗。城乡开展演戏、歌舞等文艺活动。春节、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火炮.花爆此起彼伏。南充各县(市)城区,正月十五闹元宵,数百群众走上街头表演,除传统的龙灯。狮子、车灯、钱棍外,还有秧歌、腰鼓、大头舞、手鼓舞等。新颖别致。入夜焰火交织.五彩缤纷。大多区乡场镇也都组织文艺表演,敲锣打就 燃放鞭炮、烟火、大闹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