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绵阳市 >> 乡镇介绍 >> 贯山乡
贯山乡

  贯山乡位于江油市东部,自东向北与江油市义新乡、新安镇、三合镇、大堰乡、绵阳市游仙区凤凰乡接壤,距江油城区12公里。境内有武都弓冰工程总干渠等省、市水利工程,l08国道线横穿境内,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贯山乡幅员面积37.3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总人口则由14144人,全乡森林覆盖率达28%。2001年全社会总产值实现8649万元,农业总产值414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26元。

历史沿革

  贯山乡因很久以前烧制搪瓷陶罐于小丘之上而得名罐子包,后易名贯山,民国初年建置,辖16个保。民国24年改为贯山联保,民国29岁再设乡,隶江油县第二区。贯山1949年12月解放,建国后1951年辖5个村,隶彰明县第四区。1955 年将原清平乡白治、永丰、太乙3村并入,调整为辖9个村,直属县辖。1958年成立贯山公社,隶新安区,辖8个管理区, 后改为9个大队。1967年更名为建山公社,1980 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公社为乡,辖新珠、繁荣、高板、马凤、懒板凳、清平、三教、高寺、高泉9个村,70 个村民小组。1992年,在撤区并乡建镇的改革中,撤新安区,贯山直属江油市辖。1996年1月, 因集镇规模扩大、常住人口增加,建立贯山场镇社区。贯山乡位于江油市城区东南部,距市中心12公里。北接新安、三合镇(原石岭乡),南连绵阳游仙区凤凰乡、太平乡,东邻义新,西靠三合镇、大堰乡。境内有号称第二都江堰的武都引水总干渠和江绵支渠成“丁”字型横贯全乡。集镇座落在绵广高速公路线上。面积37.38 平方公里。集镇面积为1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 16581人。地理坐标:东经104°50′,北纬31°43′。2000年贯山乡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0个农业合作社,141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人口出生率为7.16‰,主要为汉族。

资源环境

  全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条形,平均海拔595米,属浅丘地形。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无霜期280天左右。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温,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特点。

经济发展

  2000年底,全乡有耕地面积 17229亩,其中田14825亩,地2390亩。 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桔、生姜、甘庶等。养殖业以养猪为主,肉兔产出率逐年提高,小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鸽子等。是江油市的仔猪工程、蚕茧基地乡之一。水产品主要以产成鱼为主,兼繁殖鱼苗,年成鱼产量在450吨以上。200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4501万元。其中:种植业达178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7%;林业达93万元,占2.1%;畜牧业达2293万元占50.9%;渔业达329万元,占7.3%。全乡 2000 年粮食总产达12080吨,生猪出栏14100头,产仔猪3.5万只, 小家禽畜达40万余只。200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416元。贯山乡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抓发展、保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三条主线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私营个体企业,培育新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市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基建设施和扩大集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的进程;狠抓财政收入;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胆地挖潜革新,加大内联外引力度,引进资金与人才,狠抓乡镇企业的发展。2000年,全乡企业总产值达431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实现1648万元;营业收入实现2835万元;利润总额实现122万元。 境内有川西北石油矿区净化厂大型国营企业。

乡镇建设

  绵广高速公路横贯全乡,周边乡镇连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江油市区到绵广高速路的标准水泥道路连接线已经建成。全乡境内村级公路实现网络化,各型车辆畅通无阻。贯山至江油市区汽车东站9辆中巴车、贯山至绵阳汽车客运北站2辆中巴客车往返其间。绵广高速公路中坝至贯山连接线8.2公里

  境内有变电站一处,家家户户通电,电器化普及率逐步提高。

  境内有邮政所,程控电话并网,可直拨全国各地。中国移动和联通公司无线通讯发射站两处,消除了信息接收盲区。

  境内有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基点小学2所、村小5所、乡成教学校1所、 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9所,幼儿园9所,卫生院(站)11个,广播电视信息覆盖全乡。

旅游资源

  境内有河中岛屿的本觉院水库,其下河口宽敞的泄洪道常年泄流,水流向一匹宽大的白银绸在夏秋为许多善泳的人们驱暑添凉,使人心旷神怡,河中岛屿本觉院占地近两千平方米,据传建于唐末,是方圆数百里寺庙中僧人因过错在此受惩戒的地方,院内有一重20余吨铁佛像一尊(文革期间被毁),此处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境内有溪水清澈、曲径通幽号称小瀑布的明河塘一处。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