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四川 >> 绵阳市 >> 乡镇介绍 >> 大康镇 |
![]() |
大康镇 |
大康镇位于江彰平原西北部,江油市西部;场镇地理坐标-北纬310°51’,东经104°49’;沿平江公路东南距江油市区中坝镇14公里,南距绵阳市区55公里,距成都市210公里;镇境东靠武都镇,南连太平镇,西接含增镇,北与北川县桂溪乡接壤;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2000年底,全镇总人口226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38人,占13。6%;农业人口19617人,占86。4%;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羌等少数民族116人; 有耕地1.3万亩,宜林荒山11万亩。 大康镇辖12个村,99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场镇建成面积1.05平方公里(规划建成2平方公里);已建成街道2000米。结合省级小集镇建设试点工作,加快集镇旧房改造,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场镇面貌焕然一新;场镇基础设施完备,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功能齐全;供水、供电有保证,邮电通讯发达;已成为江油、平武、北川三县毗邻区域的物资集散地和以旅游业为主的新型场镇。 历史沿革 四川江油大康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大匡山,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讳改名大康山,大康镇因此得名;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江油县随龙州迁治于雍村(今大康镇旧县村),直到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江油县撤销;大康场镇古称官渡场;民国24年(1935年)设大康联保,民国 29年(1940年)设大康乡;解放后大康乡仍设,1953年分设大康、白水两乡,1955年又合为大康乡;1958年建立大康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大康乡,1992年设置大康镇。 环境资源 大康镇地形复杂,山、丘、坝兼有,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无霜期限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石灰石、硅石、铁矿石、白云石、大理石、方解石等,尤以石灰石量大、质优著称,平通河流经镇境,水利资源丰富。 大康镇交通方便,川投长城特殊钢公司第四钢厂铁路专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专用公路和成都经绵阳、江油至九寨沟的旅游环线(东线)公路穿境而过;大康场镇通往佛爷洞公路纵贯全境;村村通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佛爷洞后山-与佛爷洞风景区连片,面积千余亩;有大型地漏、石林、古栈道、森林、溶洞等,且与李白的传说紧密相联,开发价值大;白鹤洞-出佛爷洞阴河,溯百汇溪而上即达白鹤洞;此处风景以险、奇见长,其洞深不可测;此处人迹罕至,风景独特,开发价值大。大匡山哺育了一代诗仙李白,乃李白少时求学之处。相传此地古树参天,匡山书院有11个天井,108个房间,历史悠久,惜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之时。 经济发展 大康镇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200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1元。 该镇境农业发达,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还盛产茶叶、优质水果和多种中药材。2000年粮食产量8099吨。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了大佛路沿线千亩优质水果观光基地。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发展很快。每年出栏生猪2万头左右,出栏小家禽30万只。草食性牲畜发展势头强劲。 大康镇乡镇企业比较发达。骨干企业有:三康炉料公司、江油市太白碳酸钙厂、康华水电公司、大康机砖厂、大康矿产品公司、大康建筑公司等。主要产品有:硅铝铁、硅铝钡、硅钡、硅铁等合金产品,工业用、饲料用各型重钙,红砖,硅酸钙等水泥用料。2000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1201万元,实现利润410万元,入库税金163万元。 招商引资 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壮大,集市贸易繁荣,商业网点星罗棋布,2000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000万元。 大康镇党委、政府始终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四荒“拍卖为突破口,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荒山资源,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恒源药业集团在大康镇下庄坝村租用荒山3000亩,租期30年。1995年以来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白果基地3000亩,栽植白果10万余株,并进行种养业综合开发。该基地已向周边村辐射,已逐步扩大规模,已成为省、市两级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和龙头企业。 合资公司 中外合资四川爱肯娜纺织有限公司在1998年绵阳招商会上与镇政府正式签约,在大康镇官渡村、旧县村接壤的北山租用荒山1000亩,租期30年,成立四川爱肯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生态无公害蚕桑基地建设。经过两年的开发,已投入500万元,修建基地公路3公里,完成蓄水工程5处,改土1000亩,已栽植良种桑树1000余亩。 白鹤养殖种植有限公司于1997年成立。该公司租赁下庄坝村荒山4448亩,租期50年。主要进行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已投入50万元,完成了规划设计,新修公路3.5公里。 四川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1999年租赁大康镇官渡村茶园700亩,租期30年,准备进行特种水产养殖及精加工、水果生产等农业综合开发,已搞好了规划设计并投资50余万元。 大型民营企业成都荣高集团已于2001年元月21日入驻大康镇。该集团已正式签约开发镇属400亩果园和红光村2000亩荒山。他们继续扩大规模,计划在大康镇开发荒山1万亩以上,总投资4500万元,进行集种苗、花卉、药材、经济林、生态农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开发。2001年度,该公司已完成300万元的一期投资。 基础设施 2001年大康镇加快以集镇建设和村道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镇建设方面:拆除旧房1447平方米,新改、扩建商用和住宅用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新建成水泥硬化街道334米;安装高标准街道路灯47盏;栽植绿化树180株;弓入巴蜀公司二五五处加油站一处,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拓开了省九寨环线进人大康的口子。实行建管并重,改变了大康城镇脏、乱、差现象,提高了大康知名度。村道建设方面:南街口至碑子坝新建一条宽3.5米,长1080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耗资15万元,实现全镇水泥路面村道零的突破。农网改造方面:2001年,在市供电局的支持下,大康镇加大农网改造力度,新增变压器3台共150KVA,改造康农路10KV高压线路3.3公里,新架10KV高压线路1.6公里,改造低压线路1.4公里。 社会事业 全镇有中小学校16所,其中初级中学校1所,中心完小2所,村小8所。2001年,全镇私立幼儿园发展到4所,共招生近千人。有镇卫生院、计生指导站各1所,乡村医疗站14处。重视防疫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妇保、儿保均在95%以上,儿童“四苗”接种率在93%以上。2001年,全镇共出生122人,计划生育率9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一0.5‰,综合节育率达92.8%,育能妇女普查3次,计生工作市检合格。向部队输送合格新兵15人,搞好了民兵预备役和民兵整组工作。200l年发放救灾、救济、定补款9万元,发放军优款1万元,借给150余户缺粮户大米3万余公斤。大康镇被评为“绵阳市200l年山区乡镇综合前三强”。 大康镇星火村在震后以“建设生态小区、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集中打造占地91亩的“星火花园小区”,规划修建住房22幢,设计有80到140平方米以上四种不同户型,以满足不同村民的需求。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目前,“星火花园小区”已基本建成10栋216户,近期又开工了6栋180户,全面建设任务预计在09年12月底前完成。大康镇星火村经过三年的努力,集约土地1300亩,实现产值2900万元;建成了万头优质生猪养殖基地、2处家禽养殖场;引进小型加工企业2-3家,年产值500万元。 旅游资源 大康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佛爷洞外尚有多个项目需要引进资金进行开发。欢迎有志之士前来考察、投资,共谋发展。 佛爷洞后山。与佛爷洞风景区连片,面积千余亩。有大型地漏、石林、古栈道、森林、溶洞等,且与李白的传说紧密相联,开发价值大。 白鹤洞。出佛爷洞阴河,溯百汇溪而上即达白鹤洞。此处风景以险、奇见长,其洞深不可测。此处人迹罕至,风景独特,开发价值大。 大匡山哺育了一代诗仙李白,乃李白少时求学之处。相传此地古树参天,匡山书院有11个天井,108个房间,历史悠久,惜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之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