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绵阳市 >> 乡镇介绍 >> 新德镇
新德镇

  新德镇位于四川省三台县涪江东岸,与县城隔江相望,距县城8公里。新德镇地理坐标北纬31',东经105'。东靠唐巴公路,南与县城及北坝工业经济开发区隔河相望。望松公路穿镇而过,永河堰纵贯全境。境内山坝兼有,以坝为主。新德镇耕地面积14250亩,人均耕地0.76亩。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0个经济合作社,新德镇总人口18749人,6324户,涪江沿镇而过,有旅游景点2个。

经济建设

  新德镇以大棚蔬菜为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1999年三个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95亩,实现销售收入797万元,利润200万元;福田村党总支辖四个党支部,有党员145名,以鱼类水产养殖为支柱产业,1999年四个村水产养殖面积达600亩,实现销售收入360万元,利润108万元。两个党总支的建立,将为新德镇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并实施所辖村的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指导农科贸公司健康发展,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按照五个好要求加强党总支自身建设和所属村党支部班子、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组织保证。两个党总支均设委员7名,其中设总支书记、副书记各1名,党总支隶属镇党委领导。

  新德镇制订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用好、用活、用足政策,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建立了多元化投资和建设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着力于完善小集镇功能,在提高档次、绿化、净化、亮化、硬化工程上卓见成效。新德镇投资198万元,建成了5公里水泥路。在建2.6公里水泥路,车站1个,春节前将投入使用。建招呼站2个,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新德镇以商品蔬菜和水产两大产业为主导,巩固和发展包括药材、水果、家禽、家畜、油料等几大支柱产业。新德镇粮经比例稳定在4:6的位置上。新德镇蔬菜种植面积达7000亩;麦冬种植面积达2400亩;TG—2药材40亩;新德镇小家禽、兔养殖25万只,出栏肥猪2万余头,肉牛1500头,肉羊800头;水果种植面积达100亩;水产养殖面积达800亩。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了生态养鱼专合组织、绿色养鸡专合组织、绿色养猪专合组织,年内新增各类专业大户、营销大户95户。

乡镇建设

  新德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4300元,比2006年人均增加800元;平安创建工作获县一等奖,同时被县破格推荐为市上验收的平安市级示范镇;新林村、长埝村、马脊村阵地活动场所建设受到市、县组织部门的高度赞扬,有20余个兄弟镇乡前来参观学习;扶贫攻坚工作县上验收得分99分;投资198万元完成了7.6公里的水泥路建设。新德镇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新德镇养猪、养鸡、养鱼三大绿色生态专业合作社在政府会议大厅正式宣布成立。这标志着新德镇党委、政府为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产业富民惠民工程,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新德镇党委、政府领导出席了会议。新德镇绿色生态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是党委、政府领导一心为民谋事、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举措,也是新德镇人民为促进产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开拓的有力渠道。党委、政府大力的支持,农民积极的参与,为绿色生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同时预示着绿色生态专业合作社也将成为新德镇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又一大亮点新德镇政府要求各村要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社会事业

  新德镇社会各项事业齐步发展。巩固了“普九”成果,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完善了初中烂尾楼工程抓好了校舍排危,加大“两免一补”实施力度。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进步。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体系建立健全,完成了500平方米卫生院改建工程。2007年新德镇参合人数达到15009人,同比增加450人,参合率达到84.2%。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加快,有线电视用户238户,入户率60%;计生工作实行生产、生育一起抓,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开展顺利,今年新德镇的政策剩余率为94.63%,顺利通过了计生年检并在年终三台县上考核中获得一等奖。

  具有一百多年历史三台县新德镇中心小学位于江河畔,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学校有18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41名教职工,教师中大专及其以上学历26人,学校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齐备,拥有标准的微机室,远程教育信息播放室,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工程将校园与世界连接,使广大师生大开眼界,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科技的无穷魅力。在搞好硬件设施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教师成长工程”建设,狠抓教师知识文化,专业技能业务水平提高和师风师德建设,锻造书一只思想过硬,作风严谨,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群体,教师中有市、县德育先进,有县优秀辅导员,有曾多次在县优质科竞赛中获奖的教师。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