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绵阳市 >> 乡镇介绍 >> 刘营镇
刘营镇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刘营镇古称“刘扎营”,又称“刘家营”。相传汉昭烈帝刘备入蜀,与刘璋相距,屯兵扎营于此,故得名。治地位于县北面,距县城20公里,北距绵阳45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1°12′,东经104°56′。刘营既是历史文化古镇,又是省级重点集镇和省技术综合开发试点镇。

  刘营镇位于县城北19公里,绵阳市南41公里,“绵三”路贯穿南北,刘营至交锋公路横贯东西。涪江河由北向南流过东部,苏家河由西向东流经西域。辖3个办事处,2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198人,幅员面积88.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16亩。是省技术综合开发工程试点镇,省、市小集镇建设试点镇,县级文明卫生集镇。农业物阜粮丰。实施优质辣椒、蔬菜、水果、粮油“四个一万亩”工程卓有成效。乡镇企业基础雄厚。有国家粮食储备库、利源纸业、三台钢厂、长兴食品厂等骨干企业21个,造纸、建材、炼钢及工具制造、食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文化古镇,有明清会馆“广东馆”、“香积寺”等一大批文物保护景点。

地理气候

  全镇总面积88.17平方公里,场镇面积2.4平方公里。镇辖27个行政村, 1个居民委员会。有土地3143公顷,耕地2670公顷,人均占有土地1.09亩。主要河流2条,涪江河最大,在辖区内全长10公里。植被面积4343顷,森林面积4148顷,森林覆盖率达96%。镇境东与花园、老马、里程以涪江河心为界,南与灵兴镇接壤。西与苏河、新鲁镇毗邻,北与芦溪镇相连。镇内环境优越,资源丰富。镇域以丘陵为主,兼有涪江冲积平坝。海拔高度410米左右,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境内水利条件优越,丘区有都江堰人民渠六期百里渠控准,平坝有涪江大围堰自流灌溉,还配套建有小(二)型水库4座、电力提灌站38座、山平塘252口等水利设施。镇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宜耕。年平均气温16.4℃,日照时数1378.4小时,无霜期27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3毫米。

历史情况

  刘营镇古称“刘扎营”,又称“刘家营”。相传汉昭烈帝刘备入蜀,与刘璋相距,屯兵扎营于此,故得名。治地位于县北面,距县城20公里,北距绵阳45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1o12’,东经104o56’。刘营既是历史文化古镇,又是省级重点集镇和省技术综合开发试点镇。

自然地理

  三台县刘营镇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海拔高度307米至672米。北临中国科技城绵阳58公里,西离省会成都130公里,东距重庆300多公里。属川中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三台县刘营镇地处四川盆地中西北部,大地构造分区为扬子准台之四川中台拗、川中台拱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川中褶皱带旋扭构造。境内地质构造简单,全部由褶皱构造组成。土地承载能力在2.5—2.8kg/cm之间,无地质断层。根据土壤内部水、热、气、肥与作物生长的协调程度,三台刘营镇可划分为五个地貌类型区:东部高丘中窄谷区、中部中丘中宽谷区、西部底丘宽谷区、沿江陡壁宽谷台地区。其中沿江平坝河谷区,分布于涪江、凯江、梓江、郪江两岸,包括现代河漫滩在内的Ⅰ、Ⅱ级阶地,呈宽窄不一的条带状冲积坝。试验示范区属于径流缓慢,径流系数0.22,排水容易,年冲刷土壤量120683.6吨,流失氮、磷、钾养分10.59吨/年,土壤沙至中壤,土壤母质来源广,成分复杂,光、热、水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

经济状况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6298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800万元,财政收入965万元,农业总产值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16元。粮食总产量1.9万吨,生猪出栏3.56万头,羊出栏397只,肉类产量8374吨。工业总产值43100万元,实现利润962万元。

  农业经济已形成六大支柱产业。一是辣椒、花生基地建设,刘营牌辣椒和桑兰牌花生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产品,辣椒年种植8000余亩,花生5000余亩。二是以绿色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已发展养殖大户45户,全年生猪出栏3.5万头,禽畜15.4万只。四川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投资120余万元,现养鸭1.2万只,年收入500万元以上。三是为东方纸业公司建设的竹材原料基地,已栽竹5393.7亩。四是蚕桑产业。2005年养蚕4700余张。五是药材种植面积4000余亩,其中坝地麦冬、山地药瓜、药菊、TG2号、草决明等。六是劳务输出总数已达11846人。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有5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8个,主要有东方纸业公司、三台钢厂、台沃科技公司、长兴食品厂、宏斌酿造厂、灵峰酿造厂、潼川豆豉厂、安宁页岩砖厂、赖氏页岩砖厂、新乐砖厂等。从业人员2065人。已初步形成造纸、钢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企业。

  刘营镇是四川省综合技术开发示范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绵阳市科普示范基地,“绵阳市文明镇”,“绵阳市卫生镇”,“四川省先进文化镇”。

  境内交通发达,各项基础设施齐全。有30KVA变电站一座,通讯、有线电视、宽带网、民用天然气站、农行、信用社、卫生院、有国家级重点中专职业学校——三台县刘营职业高级中学校(三台县职教中心),绵阳市示范初中——刘营初中,绵阳市示范小学——四川美丰刘营小学校。中心场镇规模已达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0余人。农村公路已实现社社通,电话、电视实现村村通。

生活习俗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手沙江、安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午餐以粑粑做为主食,备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女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山地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除鲜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另一种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间最常见的菜肴。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