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成都市 | 自贡市 | 攀枝花市 | 泸州市 | 德阳市 | 绵阳市 | 广元市 | 遂宁市 | 内江市 | 乐山市 | 南充市 | 宜宾市 | 广安市 | 达州市
  巴中市 | 雅安市 | 眉山市 | 资阳市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的相关信息
四川旅游投诉电话
四川旅游投诉电话:028-8665730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四川最佳旅游时间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
四川四季皆宜旅游。

四川旅游特别提醒
名山大川,多有名寺名庙分布,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二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通常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等不当之礼节,至于摸僧人头部等则为不文明礼貌行为。
三忌谈吐不当与僧侣、道人交谈,最好避免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也切莫随意打听食用腥荤之类事宜,否则徒引起对方反感,自己没趣。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不可大声喧哗,妄加指点议论,也不要随便乱窜,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上佛事活动,可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若是你带上了小宝贝,则要照看好他(她),以免因其年幼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四川娱乐指南
四川自古地方富庶,历史上甚至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直到今天,四川仍是西南中枢,灯红酒绿自不会少,造就了四川的独特魅力。不仅歌舞厅、影剧院等大众娱乐场所遍地开花,保龄球馆、射击俱乐部等高雅的休闲娱乐场所也发展迅猛,川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各种独具特色的歌舞表演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四川茶馆作为“国饮”的茶文化据考就发祥于蜀地,历尽沧桑而不衰,且在川西生发出“茶馆文化”一支来,不是没有道理的。也难怪有人把川西茶馆同巴黎的酒吧、维也纳的咖啡馆相提并论,并在1986年10月,把一家川西茶馆全部行头连同7名提琴演员、一名老"茶倌"一齐请去参加法国第15届秋季艺术节,这让川西风味的茶馆在埃菲而铁塔下一展风采。

首页 >> 四川 >> 眉山市 >> 丹棱县

  丹棱县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唢呐)之乡”。幅员面积449平方公里,辖5镇7乡,总人口16.5万。

行政区划

  丹棱县辖5个镇、2个乡:

  镇:丹棱镇杨场镇仁美镇双桥镇张场镇

  乡:石桥乡顺龙乡

历史沿革

  丹棱,南朝齐明帝时期称为齐乐郡。因县城之北有一赤岩山,岩高色赤有棱,隋文帝开皇13年(公元593年),定名丹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川西行政区眉山专区,1953年起属乐山地区(今之乐山市),1997年起属眉山市。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4号)批复丹棱县撤销唐河、何场、中隆、王场、仁兴5个乡,扩大4个镇的行政区域: 将原唐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丹棱镇。丹棱镇政府驻滨河南路129号。将原何场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杨场镇。杨场镇政府驻杨场场。将原中隆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双桥镇。双桥镇政府驻双桥场。将原王场、仁兴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张场镇。张场镇政府驻张场场。

气候环境

  丹棱县属亚热带湿润区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水流资源丰富,有安溪河、丹棱河等大小溪河122条,年径流量3.5亿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库61座,库容量4430万立方米。县内生态环境优越,绿化率达94.9%,森林覆盖率达32%,属成都近郊少有的生态型“天然氧吧”。丹棱县境内有龙鹄山、老峨山。

自然资源

  丹棱县境内矿藏资源富集,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钙芒硝矿,已探明储量即达250亿吨,且具有品位高、埋藏浅、利开采等特点,利用该矿生产的精制元明粉(无水硫酸钠)远销全国各地,并部分出口国外。天然气资源,县内已开发日产10万立方米的深井一口,目前县内日供气能力已达到30万立方米。矿泉水探明储量17亿吨以上,属优质矿泉水。页岩资源丰富,是瓷砖企业的理想原料基地。

  丹棱县森林覆盖率达32%,活立木蓄积量36.91万立方米,以马尾松居多,其次为杉、柏等乔木。境内水流资源丰富,年径流量3.5亿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库61座,野生动物达80余种;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常用中草药有70余种,其中以黄连、黄柏、杜仲有一定规模。

经济发展

  丹棱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强工业、兴交通、调结构、美城市、增效益”十八字工作思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开明开放的意识,大力营造招商引资环境,吸引八方来客到丹棱投资,共谋发展,共铸辉煌。自然itl境内水流资源丰富,有安溪河、丹棱河等大小溪河共122条.

  丹棱县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以公路、城市、邮电、能源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在不断加强县、乡、村公路网线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出入境公路网线建设;绿化、美化、亮化街道,不断完善城市功能,2.5平方公里的生态田园型县城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以水、电、气为重点,建成了1 个11万伏和3个3.5万伏输变电站,建成了日供气能力达30万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配送气工程,新建了1个万吨水厂;全县电信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荣获全省第一个“科技信息网示范县”和全国“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县”称号。

特色农业

  丹棱县位于川西北平原西南部边缘的丘陵地区,境内无大江大河和大型工矿企业,农业无污染,无毒害,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小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夏无酷署,冬无严寒。丰富而肥沃的土地、充足的劳力。便利的交通、适宜的气候等资源,给全县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00年全县人均占有粮食59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179元,全县农村基本实现小康。

  ◆优质水果蓬勃发展。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年的发展,丹棱水果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优质化、贮藏增值普及化、销售渠道多样化的格局。全县目前水果总面积已达7万亩,总产2万多吨,收入4000余万元,人均占有水果120公斤,其中优质脐橙占80%以上。名气不小的丹棱无籽西瓜,巨峰葡萄系列,金花梨系列,优质枇杷,早、中、晚熟桃,优质柚类等,使全县水果结构不断优化,品种主次分明,丰富多彩,效益逐年上升。产品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和地区,随着水果的迅猛发展,并涌现了一大批水果专业乡镇、村、社和大户。正在规模发展的万亩柿子基地,已基本建成,效益逐年增加。

  ◆出口盐渍蔬菜种植加工、外销。2000年底全县发展商品菜达2万亩,其中大棚反季蔬菜集约化经营10多万平方米,发展出口日本盐渍蔬菜近1万多亩,种植农户达6000多户,年产量2万多吨,全县盐渍加工厂60多个,年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以上。龙头企业收购加工、销售盐渍产品,收入达到2500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收100多元。

  ◆杂交水稻制种规模生产、销售。丹棱县于一九九四年列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由县种子公司为龙头企业,承担种植规划,技术指导,收购、贮藏,运销云。贵。广西等20多个省、市,种子纯度高、质量优、信誉好,深受用户的好评,2000年制种规模达到1万亩,产优质一代杂交种250万公斤,给农民创收1500多万元。

  ◆蚕桑、丝绸产业的崛起。丹棱县栽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历经了八、九十年代的几起几落,现又起了健康发展之路。2000年已有万余亩优质桑园和上万户养蚕农户。现建有5000绪缫丝厂和60台织绸机的绸厂,拥有2000万元固定资产的丝绸公司,负责整个生产技术指导、鲜茧收购,产品加工和销售,形成了较完善的栽桑、养蚕、收购、缫丝、织绸、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架子。2000年蚕茧市场继续好转,价格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售茧收入达到1000万元。

  ◆优质稻迅速发展。丹棱县境内无大型工矿企业,植被好,森林覆盖率达33.5%,山清水秀,农业无污染、无毒害,年种水稻13万亩,总产10万吨。加工的精米,色彩好、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丹棱大米畅销成都平原及二十多个省市地区,负有盛名,近年又引进推广了D优系列,菲优和岗优系列等十多个品种,推广面积达30%左右。年可提供优质米千万公斤以上。

  ◆畜牧业兴旺发达。全县的生猪发展从九七年起,一改过去的传统喂养,彻底淘汰地方黑猪,推广优良品种,进行仔猪补食,配合饲料全程催肥,加大科技饲料含量,大大地缩短了育肥期,年出肥达到21万多头,人平1.3头,家禽年出栏560万只,人平34.7只,人均占有居全省前列。近年又引进推广了南江肉羊、奶羊、奶牛、肉牛和野鸡、野鸭的养殖。同时"三元"杂交(DLY)猪已进入示范推广之中。全县的牧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牧业产值已超过农业,成为农业半壁河山。

  ◆渔业突飞猛进。全县有51座水库,800多只山坪塘,万余口精养鱼池和4万亩可供养鱼的稻田。总有效养鱼水面达5万多亩。近年来,全县的鱼产量年达到200万公斤以上,其中,云斑回、大回鲢、胭脂鱼、武昌鱼、鲫鱼等优质名贵鱼占30%以上,远销省内十多个县区。县渔业科技示范园,在良种引进示范和技术指导上,给全县鱼农积极发展,提高效益,注入了新的活力。

  ◆林业生产健康发展。丹棱县在拥有22.8万亩成片林地的基础上,九十年代后期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低产林全面改造,改造面达61%,近年来引进推广巨桉、国外松和杂交竹系列2万多亩,正在建设中的万亩银杏经济林、万亩柿子基地和万亩杂交竹等经济林基地,已初具规模,丹棱万亩杂交地,已初具规模,丹棱林业通过"十五"期的发展,将登上一个新台阶。

丹陵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丹棱县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全县已形成了齿轮机械、陶瓷墙地砖、芒硝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门类。主要工业产品有摩托车、汽车变速箱、矿山工程、农机等齿轮;建筑机械有钢筋切断机、调直机、卷扬机、冲击振动锤;建材有墙地瓷砖、砖瓦、釉料;化工有芒硝;食品有白酒等。2000年工业总产值实现2.23亿元;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35.2%。

  经济开发小区。县内有经济开发小区两个,即东苑和南苑开发小区,于1994年进行开发,两区相连,总面积0.734平方千米(1100亩)

  1、南苑开发区:南苑开发区位于丹棱镇南门口,面积0.49平方千米,开发区内水、电、气、路四通,已有玉祥陶瓷工业公司、玉龙陶瓷工业公司、精米加工厂、熔块厂、电杆厂等,计7家投资总额5210万元兴办工商企业。

  2、东苑开发区:位于丹棱镇东,面积0.33平方千米,开发区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一是骨干道路逐渐和老城区相连;二是水、电、气、通讯等设施已近完善,目前已进入开发区的工商企业有三致公司、棱威饲料厂、鑫星印刷厂、金厦建设建材公司、熔块厂、东苑生态园林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工商企业和水电、林业、交警、邮电等5个机关单位。

  丹夹陶瓷工业走廊已初具规模。"走廊"位于丹棱镇南门丹夹公路口起,止于杨场镇的15公里段沿线。县电力公司架设35KV的输电线路,燃气公司铺设了输气管道,从1999年至今,已先后有丹棱地砖、兰天瓷业、权业建陶、金城瓷业、三星瓷业、恒达瓷业等30余家墙地砖企业来沿线投资建厂,总投资额已达2亿元,现已有21家建成投产。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墙地砖40平方千米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县最大的一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将是两个亿左右。

教育资源

  丹棱县历来文教昌明,人杰地灵,宋代即有栅头书院和巽崖书院,是巴蜀较早创办书院的县邑之一。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科技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锐意改革,丹棱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1981年成为脱盲县,1985年普及初等教育,1993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1996年完成"普九",被国家教委授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称号,并连续四年受省市复查合格。

  以"两基"为契机,教育科技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先后创建省地级校风示范校6所,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授予的"健康促进学校"7所。高考上线人数连年增加,2000年首次突破百人大关,达到130人。近三年向大中专院输送人才773人。高中扩招大力推进,普高招生2000年达到330人,2001年将达500人,每年增加率都在40%以上。今年筹资100余万元,增建丹棱中学教学校,共260平方米,15间教室,总容量900人,将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壮大,继98年丹棱职中兴建新校舍后,加大重点专业建设,增挂了"眉山机械电子学校"校牌。学校招生连年翻番,就业率100%,成为全市职教一大亮点。成人教育、幼儿教育也不断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基础良好,质量效益高的初中级教育体系。

文化活动

  1、文化活动。丹棱农民唢呐队。遍及全县12个乡镇农村,骨干队伍达1500余人,均由少儿和成人两部分组成。十余年来,这以队伍5上蓉城、7下嘉州,参加过"中国舞蓉城之秋","峨眉山国际登山节","乐山市历届文化节","眉山建区三周年庆典"等上百次,全国、省、市县组织的大中型文艺表演,次次获奖。1993年,被乐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唢呐之县"。二是县业余演出队,由全县教育单位、县级各部门、乡镇农民组成队员约5000人,形成一支较大规模的文艺宣传、文艺表演、民间传统文化演出的阵容,时散时聚、招之即来,丰富了全县群众文化生活。

  2、文化设施。丹棱图书馆,1995年建,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藏书4万余册;丹棱电影院,省颁甲级,1000余座,是开展电影放映和文艺演出的专业场所;丹棱灯光球场。占地10亩,共6000余平方米,可容纳2000余名观众,是开展各项体育赛事的主要场地。

医疗卫生

  县卫生医药系统现有县级医院2个;卫生单位4个;血站1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站146个。现有职工5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29人(副高级13人,中级111人,初级305人),乡村医生183人,有病床334张。

  1、医院。丹棱县人民医院,属国家二级已等医院,占地0.02平方千米,建筑面积0.021平方千米,职工208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2人,初级职称78人。有病床150张,拥有德国产双探头,双监视器B超等数十台设备和先进的微机管理系统,能开展国家二级已等医院所列的全部业务和部分二级甲等医院的业务。丹棱中医院,是一所中西医结合院,除开展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外,还有自己的特色门诊,如皮肤、性病专科门诊、骨伤科等。乡镇卫生院12个,大部分的卫生拥有X光机、B超,心电图机和常用的检验设备;除承担各乡镇预防保健工作外,能诊治般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卫生院还能开展中、下腹部手术。

  2、预防保健机构。县卫生防疫站,占地面积0.001556平方千米,建筑面积0.003036平方千米;现有职工27人,(副高1人,中级9人,初级15人),拥有荧光显微镜等多台设备;承担全县卫生监督、监测、疾病防治和慢性病预防等工作。县血防站,占地0.001444平方千米,建筑0.002183平方千米;职工14人(中级2人、初级10人),拥有生物显微镜等设备;承担全县血吸虫病防治、血防科研、血防健康教育等工作。县妇幼保健院,1996年获"爱婴医院"称号,占地0.00119平方千米,建筑0.00127平方千米;职工24人(副高2人、中级6人、初级14人)。拥有乳腺诊断治疗仪等数台设备。承担全县妇女儿童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3、血站。建于1993年,占地0.0067平方千米,建筑0.007平方千米,职工47人(中级6人、初级32人),拥有单采血浆机、洗板机、梅标仪等设备,能开展全血、血浆、成份血采集,日采血血浆量在250人以上。

旅游资源

  丹棱,"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人文名胜别省、市、县单位和如散珠翠玉具有巨。要景点有:大雅堂、龙鹄山、竹林寺、老峨山、黄金峡、梅湾湖、丹棱白塔。

  旅游设施、产品 县城至名景区点都有公路相通,路况较好。县城有供旅游团队食宿娱乐的华厦大酒店、丹棱宾馆、粮贸大厦、仕清园饭店、四平饭店等一批较高档次的宾馆饭店。旅游产品,丹棱地方土特产:石桥大蒜、峨山之雾毛峰、炒青绿茶、无籽西瓜、脐橙、枇杷、葡萄、金密李、水蜜桃、柿子等均先后补评为省、部优质产品,享誉省内外。用金峡泉水和丹棱矿泉水酿造的乾隆醉、糊涂醉、业牌液、总岗特液等系列名酒荣获国际金奖、国优、省、部优质产品称号,远销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丹棱县城名小吃有"八米豆腐、朱麻子白宰鸡、刘鸡肉、廖烧鸡、太安鱼等。还有供游客休闲娱乐的顺风园茶庄、丹棱茶楼、西林三合院、余家花园、东方乐园、德胜休闲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休闲所在。

  大雅堂:是集唐代诗圣杜甫和北宋大书法黄庭坚诗书艺术为一体的诗书堂。遗址在丹棱城南高庙沟,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由丹棱名士杨素翁出资承建。堂内珍藏由黄庭坚手书杜甫碑三百余方,名"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历经宋、元、明、清、收藏众多名家咏大雅堂的诗文、书画。成语"不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

  龙鹄山:距丹棱县城3千米。唐代名"龙鹤山",自南宋孝宗皇旁手书"龙鹄山"三字赐历史学字李焘后更名。龙鹄山即是宋代历史学家李焘父子故里,又是西南著名的道教圣地。龙鹄山山势奇特,恰似一个巍巍巨人,端坐于环绕的群山之中。山中主要景点有:雁湖、兔峰涎洞、松柏之铭》碑及摩崖造像、六朝古墓壁画、仙生洞、古佛洞、万亩人工自然林区等。

  竹林寺:位于丹棱县杨场镇,竹林寺佛教源于东汉时期,唐代元和年间,因寺周植竹林20公顷(300余亩)数万杆而得名。相传李白、苏东坡、彭端淑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曾游览此寺并留下许多赞美诗篇。由九龙山、石牛山、铁桶山、金牛河、珍珠湖和龙华寺水库等山水组成,竹林寺风景名胜区面积5.2平方千米。竹林寺人文景观与野趣盎然,秀丽山将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态旅游热点。

  老峨山:峨眉山的姊妹山。位于丹棱县城西20千米张场镇、王场乡和顺龙乡境内,海拔1142千米,面积11.8平方千米。山形似峨眉,雄奇险幽。老峨山著名的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即有堪与峨眉媲美的日出、云海、佛光、更有独具特色的华头悬空、美女晒羞、摩 岩石刻物古迹事等文化积淀丰富,每年农历六月六前后传统朝山会盛况空前。

  黄金峡:位于丹棱城西24千米张场镇,仁兴乡和王场乡境内,峡长7.5千米,两岸壁立,对峙如门,其崖笔立陡削直插云天,形成雄伟壮观的"一线天"。峡内主要景点有:龙潭飞瀑、金峡湖、双猩向龙潭、危崖水帘、一线天、虹渡、望鱼石、金船等。当地人言:"金峡有三奇,晓雨不湿衣,九月瑞雪飞,夜半闻琴声","神隆博济庙,喊声一出雨就到"。"黄金天子一夜凿通黄金堰"等传说故事更是神奇美妙。

  梅湾湖:位于丹棱城西6千米处,有标美水泥路直达。湖集雨面积15.3平方千米,总库容1015万立方米,灌面2106.67公顷(3.16万亩)。目前"梅湾湖农业观光旅游区"初步形成。湖周果园建造了现代喷灌设施,修建了旅游公路。区内山岛葱笼、莺飞鱼跃,桃树、梨树、柑橙成林,春天,湖周是花的海、湖水中是花的山;秋天,漫山红遍、硕果累累、商家蜂拥、热闹非凡、高峰期每天游客数千人。

  丹棱白塔:位于丹棱城西1千米处。建于唐大中年间,为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四世角钻光共14层,通高30米,塔底空心室顶装有砖砌石铺作半拱,塔檐翼角上原悬72只钢铃,风吹铃铛响,素有"白塔钟声"美名,为"丹棱八景"之一。此塔的建筑与西安小雁塔极为相似,雄伟高大,造型优美,塔内有砖砌廊直通塔顶,是人们观塔、登塔、咏塔的好去处。

风土人情

  灯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来自民间的小戏,流行于四川省的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它是地道的从本土培育出的充满泥土气息的绚丽山花。尽管巴山蜀水分布广泛的民间灯戏到底始于何朝何代,源流何处其观点不一,它是来自民间,源于乡村,活跃在田间地头,生活气息浓,表演形式活,充满喜乐色彩的,始终保持着“农民戏”的文化观念,确是不争的事实。曾享誉我省川西南地区、流行于夹江、峨眉、井研及洪雅、丹棱一带小区的民间灯戏———“堂灯”,就是扎根在巴山蜀水一隅的民间艺术之花。

  堂灯是在当地民歌、花灯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清代道光年间的江西人黄勤业在其《蜀游日记》中写道:“宿竹元铺,是夜乡人作优戏,登场不多人,其班曰灯班,调曰梁山调”。清代末期,夹江、峨眉、丹棱等县有30余支堂灯队,演员近600人,均系当地农民。农忙生产,农闲排演。每年正月大闹花灯始,逢节日和酬神会集中活动。平时为婚丧嫁娶修房建屋助兴演出。乡风浓郁,颇受群众欢迎。可见,观灯唱戏习俗在境内由来已久。

  堂灯戏剧较为丰富,以生活小戏为主,喜剧、闹剧见长,旦、丑戏居多,有无旦无丑不成戏之说。不管是对对戏(男女二人)或者是架架戏(三个人物以上),挑大梁的都是旦丑。代表性的剧目有《鲤鱼哥哥与黑幺姑》、《打渡》、《打神》等。其唱腔风趣诙谐,唱词形象生动,乡土味浓郁,极富本土民俗性和民间文学性。堂灯曲调风趣活泼,其唱腔曲牌可分为三类:堂灯主调,此为堂灯声腔的主要特色;其二为民间小调,此类多为外地流传而来;其三为本地山歌、劳动号子等。堂灯的主奏乐器人们习惯称之为“大筒胡琴”,是由民间艺人以大竹筒制作的,伴奏时声浑厚且带“嗡”音;配以盆鼓和大锣。由民间艺人们自制的乐器乃是堂灯音乐的灵魂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观赏视听的需要,唢呐、笛子也融入其中。灯班由民间艺人和当地的农民爱好者组成,有鲜明的自发性色彩,以堂屋和院坝为演出场地。表演者以一男(唐二)一女(幺妹)为主,幺妹由男子反串,民间谓之“童子扮幺妹”。根据剧目剧情的需要再融入一插科打诨的丑角,在演出中穿插逗趣,充满喜乐色彩。“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清末嘉陵公子《竹枝词》)。在社会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时期,堂灯这一民族民间艺术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可谓功不可没。

本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在本土文化面对外来文化挑战的当今时代,堂灯这一“土”字当头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流失日趋严重。近年来,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抢救问题被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到重要议程。因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凝结、浓缩、隐藏、演绎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命意识的张扬,民俗风情的展现,大众娱乐的自足,渗透着人的情感、意志和精神。虽然它们,正如堂灯,看似粗陋、古朴、原始,但却散发着泥土的芬香,生动而鲜活。

  四川省丹棱县的唢呐艺术,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经过文化艺术家们多年的挖掘整理提高,先后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艺术节和大型经贸活动演奏,名震巴蜀,享誉全国。去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

  据《丹棱县志》记载:丹棱人吹唢呐源于宋代,“鼓乐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丹棱人把唢呐叫做“鼓乐手吹鼓手称为“吹打”,在丹棱农村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口毛声口毛息蛮难过。”丹棱县双桥镇隆兴村76岁的尤仕贵老人,吹了一辈子唢呐。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晓得丹棱人吹唢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旧社会办丧事做得起大道场的有钱人家都要请唢呐奏乐。当然,穷人家办丧事,请不起人做道场,我们还是要去吹打,有口饭吃就行了。”由于丹棱唢呐的音量大,穿透力强,极富感染力,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都很喜爱这种乐器,农村婚丧嫁娶,老人祝寿,过年玩灯,欢庆丰收和城镇企业开张剪彩,工程竣工典礼,大型文体、经贸活动,甚至送子参军或上大学等等,总免不了请唢呐队“表现”一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丹棱人吹唢呐,吹奏大多是单个进行的,即便数人一齐奏,也是简单的齐奏。演奏的曲目、形式都处于低层次的即兴随意表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丹棱县委、政府下大力气狠抓全县唢呐队伍的发展普及工作,组织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发掘唢呐的源头活水,收集、整理和研究唢呐文化,并吸取了巴蜀文化中采茶戏“灯腔”和“茶腔”音乐的内涵和特色,设计编导出了新的唢呐艺术表演形式,服务于经济建设,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县上专门组建了丹棱县唢呐艺术发展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建立了唢呐文化网络,同时在部分中、小学校开设唢呐吹奏课,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和比赛活动,发展壮大了唢呐吹奏表演队伍,涌现了一批“唢呐之家”和“唢呐之乡”。同时,市政府命名丹棱县为“唢呐之县”。“丹棱唢呐艺术团”在中国艺术节、中国国际风筝艺术节、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表演和眉山东坡文化节等盛大的开幕式表演中,来自丹棱唢呐风采,全国、省、市电视台和报刊都作过专题报道。丹棱唢呐艺术团的演奏不但讲究“粗细结合”,而且熟练地表现了加花、减字、变换调式等吹奏技巧。将单声部唢呐改配为高中低三个声部,配上极富四川风味的打击乐器,如高边锣、亮边锣,大钹、铙钹、大云锣、木鱼、盆鼓、大鼓等等。混声哼呜伴唱,加上手持笙、箫、琵琶、箜、篌、阮等乐器和身着艳丽的唐代宫女服饰的舞蹈者的舞蹈,整个表演队在旌、旗、幡、灯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吹吹打打,翩翩起舞。歌、舞、乐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不仅可听,而且可看,可谓赏心悦目!四川省音乐学院教授张放看了表演后说:“丹棱唢呐艺术团的表演鼓板分明,高昂悠扬;时而饱满圆滑,和谐悦耳;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委婉曲怨,如泣如诉。极富感染力,不愧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