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距中国航天城西昌215公里,与昭觉县、布拖县、雷波县三县毗邻,隔金沙江与云南省永善县相望。总面积1587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县驻地为天地坝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215公里。
行政区划
金阳县辖4个镇、30个乡:
镇:天地坝镇、派来镇、芦稿镇、对坪镇
乡:桃坪乡、热水河乡、马依足乡、红峰乡、尔觉西乡、热柯觉乡、甲依乡、木府乡、寨子乡、则祖乡、基觉乡、小银木乡、春江乡、红联乡、青松乡、放马坪乡、梗堡乡、山江乡、洛觉乡、向岭乡、谷德乡、高峰乡、老寨子乡、德溪乡、南瓦乡、依莫合乡、土沟乡、丙底乡、依达乡、丝窝乡
历史沿革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两千年前即有人类居住,秦代前属古邛部辖地,汉代后,先后隶属卑水县、越崔郡、落兰部、沙马部、中县、北舍县、雷长官司、昭觉县。
1953年设县。因地处金沙江之北,故名金阳。
气候特征
金阳县,是位于狮子山下一座叫黑猪洛山的半山腰的山城,又名“天地坝”,距州府西昌215公里。县境内层峦重叠,沟深坡陡,整个地形以山为主,平坝和台地不足1%。高耸入云的狮子山海拔4076.5米,金沙江畔的葫芦坪子海拔仅460米,县城间内属亚热带气候区。由于受地形、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气候呈立体垂直带状分布。年平均气候15.7℃,平均降水量800毫米,无霜期300天左右。有“地无三亩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自然资源
县境内主要矿产有铅、锌、铜、铁、金、煤、磷等20余个矿种。其中,铅锌矿分布最为普遍、储量大,矿床(点)三十余处,现已探明铅锌矿石储量650余万吨,金属储量30.4万吨;现已探明铁矿储量5.3万吨,利用储量3.7万吨;铝土矿储量76万吨;磷矿表内金属含量100万吨;石灰岩储量1.5亿吨。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尚处于发展阶段,开发潜力巨大,开发前景乐观。
县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主要动物有熊、鹿、岩羊、标麝、金丝猴、猞猁、刺猬等三十余种,飞禽有锦鸡、红腹角雉等三十余种;爬行类有穿山甲、蟒、腹蛇、眼镜蛇等。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金丝猴、苏门羚、猞猁、金雕、扭角羚等。
县境内植物种类丰富,呈现明显的带谱规律。全县共有各种粮食、经济作物431个种,饲草、饲料823种,中草药800余种,树木1200多种。有白魔芋等特有作物,有虫草、贝母、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有水杉等稀有树木,有油桐、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木。目前经济林木的收入在我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花椒、茧桑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而百草坡的雪茶、派来的青山绿水茶等也都很发展潜力,不久将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
全县共有河流23条,其中积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条,总长162公里,总流量78.22米3/秒。水能理论蕴藏量22.33万千瓦,占全县水能总蕴藏量的87%,可开发利用量6.75万千瓦,目前已开发的仅占可开发量的10%。县境内年均降雨量802毫米,平均流径深为560.6毫米,径流总量达80206.7万立方米,按P=75%计,径流深为444毫米,径流量达70582万立方米,加上西溪河过境水72477.5万立方米,总水量为143059万立方米。全县水能资源丰富,水流落差大,是投想环境。县处于“川滇南与“华夏接部位,气候呈立体分布,形成了众多的自然景观。金沙江峡谷、西溪河峡谷有三峡之雄险;波洛云海胜峨眉之壮观,万亩杜鹃让您享受自然之馈赠,海拔4000多米的狮子山雪峰和百草坡草场让您领略无限的高原风光,国家重点工程溪洛渡电站建成后,可让您领略长江山峡峡谷水坝之无限风光。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旅游业将成为全县长点。凉州金阳县金沙江风光。
经济建设
2007年4月以前,海拔2800米的金阳县高峰乡全乡农民没有一间瓦房。实施“三房”改造后,每户贫困户得到了国家无偿补助的1万匹瓦、100公斤水泥和200公斤石灰,如今高峰乡600户贫困群众已经全部搬进了建有院坝和厕所的新瓦房。
金阳县2008年GDP增速位居凉山州第四。 在面临特大自然灾害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全县上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万众一心,奋力拼搏,积极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据省、州统计局审定反馈,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12707万元,增长16.8%,增速位居凉山州第四,呈现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民生改善推进、发展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交通状况
1961年昭(觉)金(阳)公路通车后,公路交通运输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98年后,金阳县确立了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发展思路。在省交通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乌金路金阳段依达乡至县城60公里的加宽改造工程,现正进入油路铺设阶段;完成了县城至5个工委公路的维修改造;新修了金雷公路和9个乡的通乡公路??毓?纷芾锍檀?46公里,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交通网络,打开了长期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文教卫生
随着各项生产建设的发展,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体育、邮电各行各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并日趋完善。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我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基础教育,加强管理,巩固普及成果,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事业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各类教育事业持续稳步发展。现拥有各类学校197所,其中:小学191所,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16856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4940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916人。专职教师900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703人,中学专任教师19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3.0%。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继续提高。年末我县拥有卫生医疗机构41个,其中:医院 37个,共有病床230张,卫生技术人员281人。乡、村二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条件继续改善,有卫生院36个,其中:中心卫生院 5个。
广播电视走向新的繁荣。全县共有广播电视台、站18个,有线广播站35座,其中:系统内26个;广播喇叭6000只;广播覆盖率76.69%。拥有电视发射机64部,功率0.19千瓦,其中:系统内56部,功率0.16千瓦。全县共有6887台电视机,电视覆盖率达 84.10%;2001年自制广播节目达1095小时,其中:新闻365小时,教育60.50小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改善了山区文化条件的落后面貌。但我县电影事业由于受到电视录像的冲击,电影业滑坡的局面一直未能得到扭转。
民族风情
金阳彝族均爱留着“天菩萨”,视其为吉祥物,认为人(特别是幼儿、婴儿)的灵魂受鬼怪或无意中惊吓时,它能起到保身护魂的作用,且有延年益受之效。所以每一婴儿满月后,首先要举行隆重的“理发日”庆祝仪式,当天要邀所有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并请来有名望的理发师为婴儿修理设计“天菩萨”发型,以示吉祥,随后才取名。留有“天菩萨”的人,不能随意剃光,长长时也只能修短。成年人以蓄长发为荣,曾有金阳县甲依乡一位名叫布尔果打的,从40岁起蓄“天菩萨”至85岁时头发长3.10米,重约2公斤,倍受当地人们的敬仰。彝族忌禁别人抚摸自己的“天菩萨”,古时有“摸天菩萨赔九匹马”之谚语。
在婚俗上,一般分为选择对象、订婚、结婚几个步骤。先看对方家境及其本人是否合意——即选择对象,合意便派媒人前谈,谈妥后举行订婚餐,餐后男方交部分聘金——即订婚,之后,只要有良好“吉日”,双方同意便可结婚。结婚是人生大事,也关系着两家的声誉,所以在婚前1、2天,男方组织年青力壮的男子组成迎亲队伍,队伍由3——9人组成(须是单数),女方则组织年青貌美的姑娘准备向到家的迎亲队伍泼水,队伍一到,场面相当热闹。当晚双方互派歌手对歌、摔跤等活动,第二天,迎亲队伍要抢背新娘回新郎家,女方姑娘为保护新娘不被抢去,个个手沾油烟灰“守卫”着新娘。迎亲队伍为完成使命,只有被抹成花脸,才可能背新娘上路,上路后送亲队伍紧跟其后,人数不定,直到达新娘家,其任务才告终。晚上,两家再次进行对歌、摔跤活动。
双方联姻后,红白喜事都有相互关心,帮助的义务,若女方的父母去世,男方视其经济状况,带上牛、羊、酒和鞭炮前去奔丧。彝族丧葬,一般是进行火葬,有吊唁、火化、招魂、送灵等程序。彝族的历史悠久,主要居住在山区地带,以玉米、荞麦、大麦、粟米等杂粮为主食。多做成疙瘩饭、粑粑。肉食多做成“坨坨肉”牛肉等菜的“多拉巴彝族人喜调中擅长煮善和酸制菜酸、麻、辣四种口味。著名荞耙、面糊酸rl]rl]白水煮乳猪和锅巴油粉等。
名品特产
1、清凉甘甜泡水酒 也许是受父辈们感染太深的缘故,我对泡水酒的确有些偏爱,甚至可以说是钟情。你可不能小瞧它只是一种醇香而清凉甘甜的水酒,我们彝人品饮起来,可是一种别有情趣的酒文化,也能颠狂出几多骚客辩士,滋润出无数洋洋洒洒的“勒俄”、“玛木”、“博潘”和“克智”,还不时折射着彝族的历史变迁风俗礼义和彝人们深深烙印的意识之源。
2、凉山彝族“坨坨肉” 在凉山彝族地区的饮食特色食品中,坨坨肉最有名,它在彝语里为“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块块。“坨坨肉”顾名思义,其外观如“坨坨”。我第一次吃坨坨肉是十七年前,我参加了一彝族婚礼,婚宴是将坨坨肉放在簸箕里,一块肉就有一个拳头大小。热情的主人递上坨坨肉,可是我只吃了一块坨坨肉就不行了,坨坨肉尽管是美味,然而它的大却衬出我的胃的小。当时那地方还很穷,吃饭还成问题,但是,好客的彝族人却在坨坨肉上让我感到了他们的待客的热情和大方,也看到他们粗犷豪放的一面。
3、彝家的米酒彝山的歌 彝州这块神奇古老,美丽而富饶的红土地,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这里风光旖旎,人杰地灵,这里群山巍峨,沟壑纵横,水络密布。这里乌蒙磅薄东部,哀牢盘垣西南;百草岭雄峙西北,礼社江婉蜒南行,金沙江浩荡东去,自然天成一幅三山鼎立,二水环流的天然画卷。大自然赐予了彝州人民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这里很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4、“秆秆酒” “火木哪党依,启木吱塞俄”是彝族的尔比尔吉(谚语),意思是“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可见彝家人是多么喜爱饮酒。彝家人饮酒,常常是“有酒便是宴”,还有“饮酒不用菜”的习惯。饮酒时不分场不分生人坐,围成一个一个圆圈,一端着酒讯依次轮流饮着,所以彝家人又叫饮“秆秆酒”。
5、锅贴乳饼 是云南彝族的传统名菜。做法是将乳饼切成块,将鸡肉、肥膘捶成茸泥拌匀后加鸡蛋清、葱姜汁、味精、湿淀粉,拌至发亮成鸡泥。然后在乳饼上刷上蛋清糊,塌上鸡泥,摊平,用火腿、黄瓜皮丝排成花粘在鸡泥上,再刷蛋清糊,上笼稍蒸定型后用花生油煎至熟透即可。此菜形态美观,色泽黄亮,鲜香软嫩,佐酒尤佳。
6、锅巴油粉 是南涧县彝族风味小吃,已有上百年历史。此品是云南民间煮制豌豆粉的基础上,变一次成熟为两次成熟,把制皮与粉分开,然后合二为一。故成品层次显次显明似千层豆粉,口感各异。油粉软糯细腻,入口即化;锅巴绵韧耐嚼,滋味别具。成品有凉吃和热吃两种,均软嫩味美。锅巴香酥,清润爽口,别具风味,属云南豌豆粉中的上品。
7、风味饮食 烤小猪:元谋和禄丰罗次一带的烤小猪,是一种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佳肴。它选用三、四十斤重的瘦肉型小猪,宰杀汤褪去毛后,去掉肚杂和四蹄,涂上各种香料、佐料放在木炭火上烘烤,直至皮黄肉熟。全羊汤锅:这是彝族人民喜爱的风味小吃,选用阉过的壮羊、肥羊,宰杀后将所有部位全部切块一锅煮,煮时除放盐外不放其它佐料,食用椒、辣椒荷。这种吃法的好处是汤白、味浓、肉香,而且营养丰富,也是彝族人民待客的佳肴。
8、南涧跳菜 “南涧跳菜”是南涧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彝族群众举行喜庆、婚丧等活动之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逢喜事,以“跳菜”助兴,遇丧事,以“跳菜”化悲,“跳菜”把彝族人粗犷豪放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9、多拉巴 当客人到了彝族山寨,彝族人民十分好客,他们分别以“多拉巴”及猪、鸡、羊、牛作招待。多拉巴是将黄豆磨成浆,连粕加酸菜煮吃,类似汉族的莲渣脑,但其味极鲜。杀牲时将牲口牵至客前,故称打牲。其手法极敏捷,往往牲口末死皮已剥,肉是大块大块的一锅煮。食具通用木碗、木盘、木盆、竹箩及木勺。
10、卷蹄 著名特产卷足,最为稀有。卷蹄兼有火腿、香肠的特点,而又有其独特的味道,外观别个格,堪称肉食之绝。制作卷足时,先将猪脚沿肘关节切下,仔细抽出骨头,留下连脚趾在内的空皮袋。然后将瘦猪肉切成小条,加拌盐、釉米、草果等配料,塞入空皮袋内,用麻线扎口后煮熟。
另外又用适量萝卜丝,加炒面、白酒等,连同肉蹄一齐腌入罐中,一个月后即可随时取出食用。制成同完整的猪uot;卷蹄"。卷蹄上席不用佐料,冷热可食,携带也很方便。
11、油酥夹夹虫 油酥夹夹虫味鲜,香脆,营养丰实,是彝族群众特有的佳肴。夹夹虫属于鱼类的远亲。身似鳄鱼,头似蜈蚣,长七、八厘米,呈黑灰色,头部是一个坚硬的大夹,全身有几十只脚,爬行起来犹如蜈蚣。平时象穿山甲一样蜷曲着身体,躲在河岸的沙石中。油酥作方法简单水烫一烫,然后摘去头尾和脚,再剥去皮,用油炸或用鸡蛋麦面油酥即可食。
12、酸味鲤鱼汤 将新鲜鲤鱼刮鳞、剖肚、洗净。把猪油倒入铁锅加热后,再把蒜、辣椒面、盐倒入油锅炒黄,加进适量的水,再把切好的姜片、一种叫"松摆"的酸叶菜放进汤里煮,待汤烧开时,把准备好的整条鲤而,十分钟后装在小盆里,搁进葱、花椒粉即可。这种汤肉嫩,汤白,滋味酸辣鲜美。
13、火夹清蒸乳饼 饼是云南彝族人民创制的美味食品。在滇味菜中,乳饼菜肴具有独特风味,以其洁白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久吃不厌而脍炙人口。火夹清蒸乳饼就是一道风味筵席名菜。
14、鸡丝炒草芽 草芽为滇南地区建水县的特产。鸡丝炒草芽是云南名特菜肴之一。
15、蟠桃乳饼 蟠桃乳饼是彝族的风味名菜。因形似蟠桃而得名。
16、汽锅鸡 汽锅鸡属滇南名菜,有滇南第一菜之称,被列为国宴菜品。
17、苏里玛酒 “苏里玛”又名“日几”或“克日”,是盐源县泸沽湖畔纳日人家家户户待客必备的饮料酒,其味清香甜酸爽口,似啤酒又胜过啤酒。酒精含量10度左右,呈浅黄色,内丰富的11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等各种营养物质。酿制方法是将青稞、大麦、小麦、荞麦、稗子、玉米、谷子等多种粮食混匀,在大铁锅内煮熟,烤干,底层带锅粑味,然后盛于簸箕内放凉,再与纳日妇女自采自制的酒药混匀,装入蔑制的发醇器“日卡”内,待有酒味散发时,再盛入酒坛内密封,10日左右便可启封,掺进“女儿洞”流出的泉水,稍候用打通的“则的”(弯竹管)吸出酒叶,盛于坛内即可饮用,置多日其味不变。咣光酒,又名“克儿寄湖畔纳日人常饮和待客的饮料酒,其酒精含量30度左右,清澈透明,芳香四溢,多饮不醉。
18、香肚 将猪肚拉个小口转搓妥清洗干净,装入拌了盐、花椒面、辣椒面、木姜花、大蒜的砣砣肉紧,装好将口子缝合,在缝口上用肠片粘好密封,置爱风烟熏处熏干后只要不漏气,放得越久味越香用一个没打开过的香肚招待客只羊。煮香在库助(汤盆)里边捞边吃,香肚味鲜美嫩爽,香气四溢,香肚汤浓白如奶。
19、彝家辣子鸡 系凉山彝族传统风味菜肴。主料选用凉山本地鸡,先烤熟再将其捶茸,配以辣青椒末,加入灵山矿泉水及各种调味料兑成汤汁即制独咸鲜,汤菜合一,不但保持了主料辅料所含的营养成份,而且增加了人体所必须的矿物质。
20、芝衣 又称“泡水酒”“咂酒”“杆杆酒”,是彝族人民喜庆节日时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别具风味的水酒。这种酒亦采用玉米、高梁和荞子酿制成而,制作方法是将原料粗磨之后,加水蒸熟,然后倒出,凉于簸箕内,待温度适当后抖以荞壳,并加酒曲搅拌,在簸箕内封闭发酵。经过30几个小时后就可放入木桶或坛子之内,并用泥土将桶口封死放置起来,泡水酒就会逐渐酿成。半小月时间即可开封启用,放上两、三个月后启用酒味更佳。开用时,加足冷开水,再放上一、两个小。饮用管或竹管,直接用嘴吸插管来饮酒,这种酒是彝族独具特色的美酒,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21、烤小猪 彝族风味菜。选用20__30斤重的仔猪,杀后去毛,去内脏并洗净后架在火上翻烤。烤好的小猪,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具体吃法可将小猪切成“砣砣”,抖以佐料食用。也可将整个烤大盘蘸水或其他佐料,然后各人拿刀,自割自吃。烤小猪肉外脆里嫩,酥香可口,味道鲜美无比。
22、射地 彝族风味菜,即肉冻。这是彝族地区较为讲究的一种菜肴。它采用猪蹄和肘子制做而成。一般做法是将肉放入锅内煮软后捞起,剔去骨头并将肉宰碎,放上木姜、生姜、花椒等佐料,有的还放橘子皮,或鸡蛋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回锅里煮上一阵,以便使佐料渗入肉入木钵内成。肉冻柔软可口,香味独特,是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食品。
23、圆根酸菜 圆根酸菜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自古以来,始终伴随着古老的彝人,是彝家待客的佳菜,世世代代受到彝人们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