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县位于甘孜州东部。北纬29°39'~30°45ˊ,东经101°33ˊ~102°38ˊ。东与宝兴、天全、泸定、石棉县交界,南接九龙、木里县,西邻雅江县,北靠小金、丹巴、道孚县。东西最宽140公里,南北最长180公里,面积11422.75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康定县辖3个镇、18个乡:
镇:炉城镇、姑咱镇、新都桥镇
乡:雅拉乡、时济乡、前溪乡、舍联乡、麦崩乡、三合乡、金汤乡、捧塔乡、孔玉乡、瓦泽乡、呷巴乡、甲根坝乡、朋布西乡、沙德乡、贡嘎山乡、普沙绒乡、吉居乡、塔公乡

康定县夜景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汉隶沈黎郡。隋为嘉良地。唐县境东北部为中川、会野等羁縻州,属雅州;西部录于吐蕃。宋继之。元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明承元制,崇祯十二年(1639),固始汗在木雅设置营官。清康熙四二年(1701)清军平定木雅营官昌侧集烈之乱后,复设明正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简称“明正土司”)。雍正十一年(1733)置打箭炉厅,设同知。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为直隶厅,隶建昌道,三十四年(1908)改为康定府。民国2年(1913)设康定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1935年红军长征路经县境,在金汤建立苏维埃政府,在孔玉、新和、捧塔、三和、麦崩、前溪建立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8年(1939)西康建省,省会设康定。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康定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仍为州府驻地。1990年全县辖7区、24乡、1镇、240个村、254个村民小组、10个居委会、57个居民小组。县府驻炉城镇,距省府成都366公里。
县名来历
康定系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
民族人口
1990年底有人口96687人,其中城镇人口34301人,农村人口62386人;藏族54149人,汉族40052人,回族883人,彝族301人,余为蒙古、苗、壮、布依、满、瑶、白、土家、纳西等民族。

地理环境
康定县位于甘孜州东部。北纬29°39'~30°45ˊ,东经101°33ˊ~102°38ˊ。东与宝兴、天全、泸定、石棉县交界,南接九龙、木里县,西邻雅江县,北靠小金、丹巴、道孚县。东西最宽140公里,南北最长180公里,面积11422.75平方公里。
康定县境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大雪山中段的海子山、折多山、贡嘎山由北向南纵贯县进,将其他为东西两两大部他,东部为高山峡谷我,多数山峰在5000米以上,“天府第一峰”贡嘎山在县境东南沿,海拔7556米,峡谷高差3500米以上;西部和西北部为丘状高原及高山深谷区。
贡嘎山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康定、泸定两县分界处,是横断山脉大雪山的主峰,海拔7556米,东经141.8度,北纬29.6度,是四川省第一高峰,被誉为“山中之王”。
跑马山位于康定炉城镇东南边。城依傍着山,山护卫着城。自古,跑马山就和山下的人有着不解之缘。跑马山处处美景浪漫,亘古就天设地造了这座公园。上山,恍如进入仙界,你会悟到中华西塞天外天。那真、那美一定会洗涤你的俗念,在跑马山公园,你定会感到,登上了灵山。跑马山公园的主要景观有:五色海、咏雪楼、吉祥禅院、凌云白塔、跑马坪、浴佛池、飞云廊、东关亭、观音阁。
自然资源
康定县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1145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铅等。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为1000亿元以上。野生动物30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云豹、白唇鹿、小熊猫等40余种,在有川西云杉、冷杉等珍稀植物生长的茂密森林里,盛产着虫草、鹿茸、贝母、天麻、麝香等名贵中药材,康定境内河流纵横,水量充沛,以大渡河为中心的水力资源水能蕴藏量达33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7万千瓦,同时地热资源极为丰富,有“温泉城”之称。
经济概况
近年来,康定县经济发展总体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势头。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320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93万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7924万元,增长55.2%;第三产业增加值16329万元,增长2.2%;人均GDP2933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26.7:17.4:55.9调整到2002年的24.3:24.7:51.0,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的中地位正在得到加强。第一产业中畜牧业仍是主导力量。2002年共接待游客8.7万人,主要景区直接经济收入105万元。
200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56元。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平均收入15819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人员平均收入10139元,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平均每人收入6436元。

旅游资源
全县地处大雪册中段,境内山川纵横,奇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绚丽多姿,融自然、人文为一体的旅游名胜景观。打箭炉自古多名胜,昔有十景:天都飞瀑、温泉浴月、双寺云林、仙海澄波、灌顶突泉、雅加银屏、郭达停云、子耳樵歌、四桥雪浪、乐顶梵音。解放后,县境旅游资源逐步开发,对外开放,主要有国家级贡嘎山风景区内的木格措风景区、跑马山风景区和塔公草原风景区。
风景名胜
康定古称“打箭炉”,位于甘孜东部。自古以来就是康巴地区政治、文化的中心,亦是汉藏茶马互市的中心。一首誉满全球的《康定情歌》使这里成为“情歌的故乡”。著名的跑马山、广袤的塔公草原、雄伟的贡嘎山(海拔7556米)、原是粗犷的木格措、美丽的玉龙溪草原和多彩的泉华池……,无一不是大地鬼斧神工的杰作。
而跑马山原名“拉姆则”,藏语意为仙女山,因康定明政土司在山上跑马祭祖而称“跑马山”。这里是情歌的故乡,视茶马古道的重镇,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上都要举行“康定四月八转山会”,游溜溜的山水、唱溜溜的情歌。
莫溪沟生态旅游区位于四川省康定县六巴乡境内,是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织部分,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由界碑石,人中尾海、巴旺海、石榴村、贡嘎寺、玉龙西、泉华滩、荷花海等组成。
莫溪沟生态旅游区为暖温润性的复合带生态系统,有6个垂直带,由贡嘎山和子梅山组成的高山峡谷,具有气势磅的贡巴冰川及多彩的冰川地貌,坐落在海拔3700米第四纪冰川测矶提上的贡嘎寺,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康定地区噶举派有名的寺庙.坐落在海拔3400米莫溪沟谷地的子梅村和魏石达村,是名符其实的“世外桃源”。
该旅游区观光价值十分丰富,有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出露较多的温泉,神采缤纷的奇峰异石,旖旎的峡谷风光,绚丽多姿的瀑布群、气势磅礴的冰川,云雾缭绕的高山湖泊,神奇的贡嘎旗云,以及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是徒步旅游和登山探险以及科考的好场所。该项目拟建日接待引500人次的景区游人中心、宾馆和配套设施,包括景区公路与步行道,景区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备和景点建设。
康定是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甘孜州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此,深情的赞叹,称这里是:“海外仙山,蓬莱圣地”。
康定幅员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的聚居县。
康定城坐落在群山层叠的峡谷之中,两岸峰峦夹峙。折多河、雅拉河浪卷雪山之水穿城而过,城南有跑马山,高出街市约300米,山顶有草坪,白塔掩映于密林中由跑马山攀登50里,有五色海一处,深不可测,每逢斜阳,四山映入水中,呈现千奇百怪之景。再登山顶西望,雪山万里,洁白无瑕,屏峦般的雅加雪峰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银辉。
城之北郭达山,山腰插有铁箭杆一支,俗称三国诸葛亮与牦牛国王相约,借一箭之地,此箭射此为界。每逢午后,有烟出岫,带紫红色者,预兆来日必有大风;带浓黑色者,次日必雨;如呈白色,则必晴空。故称郭达山为康定气象台。
康定城周围温泉资源极为丰富,自古又以二道桥温泉美名远扬。 城北,有一美景,人称“野人海”,藏语叫“木格措”,离城二十余公里。这里有雪山草原、温泉湖泊、叠瀑碧潭、杜鹃花山、奇峰异石、茂密森林,交相辉映。四季景色变幻无穷。
西山子耳坡,坡上野花遍地,松林茂密,依坡凭眺,雪山在望。沿子耳坡西边,是有名的“柳林双寺”——南无寺、金刚寺。
作为茶马互市的重镇、“锅庄文化”的发祥地,民族文化走廊的腹心,藏区特有的民间歌舞、文学艺术,在这里融合交流,加之外来文化的碰撞渗透,产生了世人称绝的《康定情歌》。
康定地形观山望日,分折东、折西两地,古有“西出炉关天尽头”之说。折西紧连乾宁、两地,木雅立曲河贯穿塔公营官、沙德等地,浩浩荡荡奔入雅砻江。雅拉贡布雪山洁白无瑕,古老的塔公寺,金碧辉煌。文成公主进藏,汉藏联姻,留下佛像,护佑草原。沿木雅立曲河前行,你所体悟到的不是绿水青山的悦目舒适,也不是溢光流彩的富丽堂皇,它的夺人心魄恰恰是那种现代文明看来一无所有的残破的“荒”与“古”。没有比“荒”更博大和接近原始自然的意境,没有比“古”更曲折漫长的时光。时空的延续和纵深在这里以史诗般的景观,让你感受到人类远古文明的最早形态,遥想人类文化发展与毁灭生生不息的无限循环。
“蜀山之王”贡嘎雪山傲然耸立于群山之上,名为:白马洛珠。贡嘎山的美、奇、秀声名远播,大小冰川三十多条在康定境内,茂密的原始森林、古老的贡嘎寺,梦幻般沉睡于岁月中,这里有你想象中的天地,还有你永远无法破译的千古之谜。
折东地区以鱼通、金汤、孔玉等为代表的河谷文化,沿大渡河两岸繁衍生息的藏汉人民,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山地文化康定地区金汤、鱼通、孔玉等地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战国、商周时代、汉代留下的很多石棺墓和陶体、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康定境内大渡河沿岸群峰叠屏、江河奔流。雪山冰川、荒野草甸、河谷农田、原始森林密布其间。至今在崇山峻岭中还能见到野牛、熊猫之类的珍稀动物,康定,是一幅永远画不完的画,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情歌……
贡嘎山被誉为“蜀山之王”,藏语“贡”为雪,“嘎”为白,意为洁白无瑕的雪峰。贡嘎山是横断山系的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主峰海拔7556米,主峰及其周围姊妹峰终年白雪皑皑,晴天金光闪闪,阴天云海茫茫,姿态神奇莫测,可谓自然界一大奇观。
贡嘎山地区是现代冰川较完整的地区,由于冰川运动,造就了举世罕见的冰川奇观。区内有大型的冰川五条(海螺沟冰川、燕子沟冰川、磨子沟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其中的海螺沟冰川海拔仅2850米,其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堪称我国最大的冰瀑布。
从南坡大渡河河谷至主峰顶水平距离29公里,而相对高差6556米,因而造就了生物、气候分布的多样性和垂直变化,形成了带谱完整,层次鲜明,成为世界罕有的生态景观。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探险家、科学家到贡嘎山登山、探险和考察。这里是我国地理、生物、冰川等科考基地。
以贡嘎山为中心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于1988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是我国面积最大环境容量最大的风景区,景区总面积10000余平方公里,包括海螺沟、燕子沟、木格措、塔公、五须海、贡嘎西南坡等景区。

风土人情
“跑马溜溜的山,康定溜溜的城……”一首优美动人的《康定情歌》,使康巴高原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享誉海内外。
康定——“情歌的故乡”。有厚重多元的文化资源,概括起来康定丰富多彩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遗留在大渡河沿岸的石棺葬文化;二是遗留在贡嘎山麓的高碉文化;三是复杂多元的语言文化,比较典型的鱼通语、木雅语;四是因地域而形成的迥然不同的服饰文化;五是古老的民风民俗;六是寺庙乐舞及建筑文化;七是具有现代色彩的大众文化,校园文化等等。
康巴是歌的海洋,而康定的“歌”又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享誉中外的“康定情歌”、粗犷高昂的木雅山歌。情浓质朴的雅拉山歌,婉转悠扬的子耳樵歌都会使人沉醉欣然……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
康定县地处川藏咽喉,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多教派,且以藏传佛教为主的民族聚居县,全县 35 座宗教活动场所中就有 31 座藏传佛教寺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一座,其中藏传佛教教派齐全。康定县传统的佛教文化,构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藏传佛教传入康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曾经受西藏政教合一的影响,宗教信仰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目前藏传佛教的红、黄、花、黑、白五个教派分布全县,而且寺庙建筑堂煌,在藏区有一定的声誉。
藏传佛教有其宗教节日和宗教活动。康定各寺庙的宗教节日和宗教活动,因教派不同和寺庙大小而异,但大体上也有相似之处。其中又以农历四月初八释加牟尼生日(浴佛节)特别隆重,这一天各寺庙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祈祷,因此这一天是康定人民的“转山会”、“春游日”。还有佛灯节(俗称园根会)农历 10 月 25 日是黄教宗巴圆寂之日,格鲁派寺庙,如安觉寺在该寺所有墙头屋檐点上数以万计的酥油园根灯,光明闪灼如星桥火城,十分壮观,全城所有信徒都到该寺朝拜,康定人民又称园根会为“灯灯节”。
南无寺,位于康定城南郊,是康定县境内著名的黄教寺庙之一,是康定人民过宗教活动和传统节日的游憩胜地。南无寺原名拉姆则寺,清朝乾隆皇帝赐名“南无寺”,因而扬名至今。
金刚寺,为历代明正土司修建,经济基础非常雄厚,建设规模宏伟,属红教。其中一幅高 30 米、宽 10 米的巨幅唐卡画,距今有 200 多年的历史,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甘孜州一级文物。
塔公寺,全名“一见解脱如意寺”,为萨迦派寺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文成公主入藏时在此暂住,摹拟携往拉萨的一尊释迦牟尼像留供寺中,因而塔公素有“小拉萨”之称,朝拜人络绎不绝,塔公寺的嘎 . 土登尼玛活佛是著名的藏学家。具有千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古刹——塔公寺,已被列入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旅游风景点。
贡嘎寺,是著名的藏学者贡嘎活佛剃度的地点,属白教,贡嘎活佛的“真身”至今还在贡嘎寺保存。这样更增添了人迹罕至的贡嘎寺神秘感。贡嘎寺先后培养出不少有名望的喇嘛,如多生、志布汪布、贡嘎降措、志清汤东迦布、客志等。
|